论文摘要
物件从原生场所转移到博物馆后,物件意义的生成会导致意义变形。物件的意义变形,打破了真实再现的理想。庙宇中的一部分宗教物件被赋予了神圣性,但是当宗教文物转移到博物馆之后,便会产生意义变形。以"深河远流——南传佛教文化特展"为例,宗教物件从庙宇到博物馆展览,再配合网络在线展示,宗教物件的神圣意义转变为知识性、美学性以及娱乐性。为了建立物件与神圣性的关联,策展方可以通过现地保存、举行宗教仪式、展示原生环境的场景、营造神圣氛围等手段来达到加强物件与原生文化脉络联系的目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精明
关键词: 博物馆展览,宗教文物,网络展示,真实再现,意义变形,原生文化脉络,神圣性,场所
来源: 东南文化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宗教,档案及博物馆
单位: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
分类号: G265;B948-28
页码: 111-11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597K
下载量: 18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博物馆展览论文; 宗教文物论文; 网络展示论文; 真实再现论文; 意义变形论文; 原生文化脉络论文; 神圣性论文; 场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