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双头比例泵、缓冲桶和清洗液桶;双头比例泵两进口端分别连通有浓缩液盛放桶和蒸馏水桶,双头比例泵出口端与缓冲桶连通,缓冲桶与清洗液桶连通;位于缓冲桶与清洗液桶连通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混匀泵和三通电磁阀,混匀泵进口端与缓冲桶连通,混匀泵出口端与三通电磁阀进口端连接,三通电磁阀第一出口端与清洗液桶连通、第二出口端与缓冲桶连通;清洗液桶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头比例泵不但使成本较低,而且两端泵头流量调节灵活方便,控制简单易行,稀释比例精度提高;引入缓冲桶用于混匀容器,使用时缓冲桶和清洗液桶互不干扰,从而提高自动化、连续化程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双头比例泵(1)、缓冲桶(2)和清洗液桶(3);所述双头比例泵(1)两进口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连通有浓缩液盛放桶(6)和蒸馏水桶(7),所述双头比例泵(1)出口端通过第三管道(8)与所述缓冲桶(2)连通,所述缓冲桶(2)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清洗液桶(3)连通;所述第四管道(9)上依次设置有混匀泵(10)和三通电磁阀(11),所述混匀泵(10)进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缓冲桶(2)连通,所述混匀泵(10)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三通电磁阀(11)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11)第一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清洗液桶(3)连通,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12)与所述缓冲桶(2)连通;所述清洗液桶(3)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3)。
设计方案
1.一种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双头比例泵(1)、缓冲桶(2)和清洗液桶(3);所述双头比例泵(1)两进口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连通有浓缩液盛放桶(6)和蒸馏水桶(7),所述双头比例泵(1)出口端通过第三管道(8)与所述缓冲桶(2)连通,所述缓冲桶(2)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清洗液桶(3)连通;所述第四管道(9)上依次设置有混匀泵(10)和三通电磁阀(11),所述混匀泵(10)进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缓冲桶(2)连通,所述混匀泵(10)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三通电磁阀(11)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11)第一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所述清洗液桶(3)连通,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12)与所述缓冲桶(2)连通;所述清洗液桶(3)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12)出口端与所述缓冲桶(2)顶部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IVD(英文: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的缩写;中文:体外诊断产品)行业快速发展,体外诊断设备检测量越来越大、检测的准确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体外诊断设备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检测准确化的方向发展。在体外诊断领域,如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生化分析仪,在分析过程中,为防止交叉污染,反应杯必须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在对反应杯进行清洗时,对所用清洗液的浓度有严格的要求。由于清洗液出厂多为高浓度的清洗液,因此需把高浓度清洗液与水按一定比例稀释至要求浓度,然后将稀释后的清洗液供清洗使用。
目前,对清洗液稀释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工稀释:即,由工作人员在仪器外部将高浓度清洗液和水按一定比例稀释配比,晃动或搅拌混匀后,加入清洗仪器的清洗液桶内。此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在使用清洗仪器对反应杯进行清洗时,清洗液消耗量很大(每小时消耗2L清洗液,甚至更多),并且在清洗液缺少时清洗仪器又无法工作,造成因缺少清洗液而使清洗仪器频繁停机,工作效率低且影响清洗仪器使用寿命。2.人工配比时稀释浓度差异较大,这对反应杯的清洗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严重时将因反应杯的清洗效果不佳而导致误诊风险。3.清洗仪器的清洗液桶内设置有浮子开关,浮子开关用于检测清洗液的液位,对高低液位进行报警,在每次添加清洗液时需将浮子开关取出,添加完后将浮子开关放回,该过程导致在移动浮子开关时对清洗液造成污染。4.人工稀释操作,工作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且劳动量大,满足不了自动化要求,清洗成本高。
另一种是双泵稀释:即,采用两个泵分别将高浓度清洗液和水注入清洗液桶内,通过控制两泵开启时间,使高浓度清洗液和水按一定比例在清洗液桶内混匀存储。此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两个高精度泵,成本较高。2.需要分别控制两个泵的工作时序,控制过程复杂,不易操作。3.两个泵采用两个并列的管路,管路误差难消除,稀释比例误差大,稀释周期长。4.用于测量液位的浮子开关放置于清洗液桶内,浮子开关和不同的反应杯直接接触,对不同的反应杯进行清洗时造成交叉污染。5.目前的双泵稀释都采用单桶设计(只有一个清洗液桶),在稀释混匀的过程中仪器无法工作,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所以设计出一种控制简单易行,自动化、连续化程度高的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则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简单易行,自动化高的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双头比例泵、缓冲桶和清洗液桶;所述双头比例泵两进口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有浓缩液盛放桶和蒸馏水桶,所述双头比例泵出口端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缓冲桶连通,所述缓冲桶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清洗液桶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混匀泵和三通电磁阀,所述混匀泵进口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缓冲桶连通,所述混匀泵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三通电磁阀进口端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第一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清洗液桶连通,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缓冲桶连通;所述清洗液桶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所述第五管道出口端与所述缓冲桶顶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头比例泵不但使成本较低,而且两端泵头流量调节灵活方便,控制简单易行,稀释比例精度提高;此外,引入缓冲桶用于混匀容器,双桶设计(缓冲桶和清洗液桶),清洗过程和混匀过程独立进行,两桶互不干扰,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装置在稀释混匀的过程中无法清洗工作的难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连续化程度;采用称重传感器代替传统稀释装置中的浮子开关,在完成对清洗液桶内清洗液量监测的同时,又不和清洗液桶内清洗液直接接触,有效的避免监测装置对清洗液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精度清洗液自动稀释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双头比例泵1、缓冲桶2和清洗液桶3;双头比例泵1两进口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连通有浓缩液盛放桶6、蒸馏水桶7,双头比例泵1出口端通过第三管道8与缓冲桶2连通,缓冲桶2通过第四管道9与清洗液桶3连通;双头比例泵1不但使成本较低,而且两端泵头流量调节灵活方便,控制简单易行,稀释精度高。第四管道9上依次设置有混匀泵10和三通电磁阀11,混匀泵10进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缓冲桶2连通,混匀泵10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三通电磁阀11进口端连接,三通电磁阀11第一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9与清洗液桶3连通,第二出口端通过第五管道12与缓冲桶2顶部连通;清洗液桶3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3,采用称重传感器13代替传统稀释装置中的浮子开关,在完成对清洗液桶内清洗液量监测的同时,又不和清洗液桶内清洗液直接接触,有效的避免监测装置对清洗液污染。
结合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1.准备及注液工作过程:使用前,在浓缩液盛放桶6内盛放足量浓缩清洗液、蒸馏水桶7内盛放足量蒸馏水,启动双头比例泵1,盛放在浓缩液盛放桶6内的浓缩清洗液和盛放在蒸馏水桶7内的蒸馏水分别沿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进入双头比例泵1,然后从双头比例泵1排出、汇集后沿第三管道8进入缓冲桶2内,当缓冲桶2内稀释液的液位达到设定的高液位时,位于缓冲桶2底部的液位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控制双头比例泵1停止运行。
2.稀释液混匀工作过程:启动混匀泵10并调整三通电磁阀11进口端与第一出口端连通(失电状态),稀释液沿第四管道9经过混匀泵10进口端、混匀泵10出口端、三通电磁阀11进口端、三通电磁阀11第一出口端,最后经过第五管道12回到缓冲桶2内,使蒸馏水和浓缩清洗液组成的稀释液充分混匀。
3.混匀后稀释液转移工作过程:稀释液充分混匀后,调整三通电磁阀11进口端与第二出口端连通(得电状态),混匀后的稀释清洗液沿第四管道9依次经过混匀泵10进口端、混匀泵10出口端、三通电磁阀11进口端、三通电磁阀11第二出口端,最后进入清洗液桶3内;当清洗液桶3内的稀释清洗液达到设定的高液位使,位于清洗液桶3底部的称重传感器13发出感应信号,控制混匀泵10停止运行。
4.连续工作过程:使用清洗液桶3内的混匀后稀释清洗液时,混匀后稀释清洗液不断被消耗,当混匀后稀释清洗液的液位降低至设定的低液位时,位于清洗液桶3底部的称重传感器13发出感应信号,控制混匀泵10启动工作,进行上述第3步工作过程;位于缓冲桶2的混匀后稀释清洗液不断流入待清洗液桶3内,缓冲桶2的液位不断降低,当缓冲桶2的液位降低至设定的低液位时,位于缓冲桶2底部的液位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控制双头比例泵1启动,进行上述第1步工作过程。浓缩清洗液和蒸馏水经双头比例泵1不断进入缓冲桶2内,当缓冲桶2内的清洗液到达设定的高液位时,位于缓冲桶2底部的液位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控制双头比例泵1停止运行,混匀泵10启动工作,进行上述第2步工作过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重复上述工作循环完成本实新型的连续化、自动化工作过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065.3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76037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01F 5/10
专利分类号:B01F5/10;B01F3/08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五大街199号
发明人:要军磊;赵瑞杰;和发展;刘耀基;赵鹏;王超;刘聪
第一发明人:要军磊
当前权利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华
代理机构:41114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