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色诊断论文_凌启鸿,王绍华,丁艳锋,李刚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色诊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氮素,氮肥,指标,生物量,苗期,营养。

叶色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凌启鸿,王绍华,丁艳锋,李刚华[1](2017)在《关于用水稻“顶3顶4叶叶色差”作为高产群体叶色诊断统一指标的再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进一步论证用水稻"顶3顶4叶叶色差"作为高产群体叶色诊断的统一指标。【方法】以2001—2002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再论证。选择叶色(SPAD)差异较大的金南风、9915、越光、9325等4个粳稻材料,白稻、H97-322等2个籼稻材料;通过不同施氮量试验,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倒2叶期和齐穗期测定全株各叶的SPAD值,比较单叶SPAD值、顶3顶4叶色差跟植株含氮率、产量形成的关系差异。【结果】单叶SPAD值品种间或生育期差异很大,难以用某一叶的SPAD值诊断氮素营养状态,而在生育各期会出现顶4<顶3、顶4=顶3和顶4>顶3叁种叶色差,是氮素不足、正常和过剩的生理反映;单叶的SPAD值与分蘖率、成穗率、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之间没有规律性的关系,不能作为共同诊断指标,而顶3顶4叶叶色差和产量叁因素的形成存在规律性的变化关系;单叶SPAD值不能作为产量诊断的指标值,而在N-n叶龄期、倒2叶龄期和齐穗期3个叶龄期顶3顶4叶色差值相等的群体,均可以获得最高的产量。【结论】顶3叶顶4叶叶色差是稻体氮素营养水平的表观指标;单叶SPAD测定和顶3顶4叶色差诊断配合,可以准确诊断水稻植株氮素的丰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4期)

张积攀,朱春花,范文军[2](2011)在《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产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肥料施用不合理。近几年不少棉农重化肥轻有机肥、重追肥轻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等不合理的施肥习惯,加剧了棉株养分的失调。棉叶是棉株对体内营养代谢反应最敏感的器官,当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供应不足时,就会影响棉花的正常代谢活动,并且首先在棉叶上表现出来,如叶片变小、失绿变黄等现象。现将在大田生产中观察和了解到的棉株因缺乏氮、磷、钾、(本文来源于《农民科技培训》期刊2011年12期)

苏祖芳,霍中洋[3](2007)在《稻叶色诊断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水稻叶色诊断演进,叶色诊断的原理和几种叶色诊断方法的比较。(本文来源于《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期刊2007-08-01)

邓家喜[4](2007)在《棉花缺素的叶色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渝水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8~18℃)、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677·4 h)、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73·6 mm)、无霜期长(平均283 d),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是江西省叁大棉花主产区之一,常年棉花种植面积7000(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07年03期)

宋浩[5](2007)在《水稻“生物量—叶色”诊断追肥方法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常优1号,武粳15为材料,设计通过前期N处理(基蘖肥)0、4.5、9、13.5、18、22.5kg/亩6个水平形成偏小、适中、偏大、大的不同群体,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不同N处理不同(穗肥)0、4.5、9、13.5、18、22.5kg/亩,形成包括基蘖肥试验、穗肥试验共计22个处理,44个小区。研究不同基肥水平,追肥用量对产量、生物量、吸氮量以及叶色的影响,在阐明上述关系基础上,提出水稻中期追肥“生物量-叶色”诊断指标,推荐追肥,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基穗肥处理对产量影响显着。基肥为0、4.5千克N/亩的处理,两个品种均以追肥为13.5kgN/亩时产量最高,基肥为9、13.5kgN/亩的处理,两个品种均以追肥为9kgN/亩时产量最高。穗肥氮素用量(x)与产量(y)呈二次曲线关系。2、不同基穗肥处理对群体生物量影响显着。穗肥对抽穗至成熟期生物量积累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穗肥氮素用量与成熟期生物量、抽穗至成熟期生物重的呈二次曲线关系,穗肥氮素用量(x)与产量(y)呈二次曲线关系,过量施肥穗肥并不利于中后期的生物量积累。3、基穗肥对群体叶色有显着的调节作用。不同叶位SPAD值与叶片含氮量以及植株含氮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顶3叶的SPAD值与全部叶片含氮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67**、0.9047**。顶3叶SPAD值是用于诊断植株氮素营养的适宜指示叶或参照叶。穗肥量提高了叶片含氮量和叶色,效应的持续时间与穗肥氮素量与群体规模有关。4、基穗肥对群体吸氮量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基肥提高拔节期的群体吸氮量,穗肥对群体成熟期吸氮量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穗肥氮素用量(x)与成熟期吸氮量(y)呈二次关系。5、根据各时期生物量、顶3叶色(SPAD值),群体吸氮与产量的关系,获得了用于诊断高产群体生物量、叶色和吸氮动态指标。并明确了穗肥对生物量、叶色、吸氮量调节的量化关系。6、“生物量×叶色”反映了群体吸氮量,建立了高产群体“生物量×叶色”动态指标,明确了高产群体抽穗期“生物量×顶3叶叶色(SPAD值)/100”值作为“生物量—叶色”诊断重要的目的性指标。建立了基于以穗肥施用量(x1)、穗肥施用时“生物量×顶3叶叶色(SPAD值)/100”(x2)、高产群体抽穗期的“生物量×叶色(SPAD值)/100”指标的“生物量—叶色”诊断的穗肥施氮量预测公式。(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7-05-01)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江远汉,Roland,J.Buresh[6](2006)在《水稻抽穗期叶色诊断指标与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光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色是氮素营养诊断最常用的指标,获得准确的叶色诊断指标是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的基础。叶色诊断指标实际上就是稻谷产量最高时的最适叶色。已有报告指出,叶色诊断指标受到群体大小和结实期光照条件的影响。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叶色诊断指标随群体大小和光照条件而变化的规律,为精确定量施氮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04—2005年早季和晚季,在广州以两系杂交稻粤杂122为试材,设置8种不同氮肥处理,进行2年4季田间试验,抽穗期测定叶色(SPAD)和叶面积指数(LAI),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的最适叶色存在明显差异,4季变动于39~45之间。根据产量与叶色的定量关系,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特定条件下的叶色诊断指标。(2)稻谷产量与抽穗期群体指数(SPAD与LAI的乘积)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抽穗期SPAD、LAI和结实期日照时数,可以解释不同年度、季节和不同氮肥处理的稻谷产量变异的86%。最适群体指数随着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3)最适叶色随着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随着LAI的增加而降低,3者之间存在显着的定量关系。应用这一关系,可根据结实期光照条件,估计出异地异季的叶色诊断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6年10期)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Roland,J.Buresh,彭少兵[7](2006)在《水稻抽穗期叶色诊断指标与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色是氮素营养诊断最常用的指标,获得准确的叶色诊断指标是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的基础。叶色诊断指标实际上就是稻谷产量最高时的最适叶色。已有报告指出,叶色诊断指标受到群体大小和结实期光照条件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叶色诊断指标随群体大小和光照条件而变化的规律,为精确定量施氮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04~2005年早季和晚季,在广州以两系杂交稻粤杂122为试材,设置8 种不同氮肥处理,进行2年4季田间试验,抽穗期测定叶色(SPAD)和叶面积指数(LAI),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的最适叶色存在明显差异,4季变动于39~45之间。根据产量与叶色的定量关系,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特定条件下的叶色诊断指标。(2)稻谷产量与抽穗期群体指数(SPAD 与 LAI 的乘积)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抽穗期 SPAD,LAI 和结实期日照时数,可以解释不同年度、季节和不同氮肥处理的稻谷产量变异的86%。最适群体指数随着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3)最适叶色随着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随着 LAI 的增加而降低,叁者之间存在显着的定量关系。应用这一关系,可根据结实期光照条件,估计出异地异季的叶色诊断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熊飞[8](2006)在《油菜苗期缺素叶色诊断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苗期缺乏氮、磷、钾、硼等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叶色变化快速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1.缺氮:油菜苗期缺氮,植株长势不旺,叶瘦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花青素增多,导致叶色变淡、发黄,后转为红色。叶色变化由基部老叶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从叶缘开始,逐步(本文来源于《农业新技术》期刊2006年01期)

万惠恩[9](2005)在《油菜异常叶色诊断歌谣》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油菜叶柄红色鲜,叶子边缘紫色明;营养缺氮绿叶少,追施尿素定做到。 (二)油菜叶片暗绿色,斑块分布无光泽;新叶迟缓老叶死,过磷酸钙少不得。 (叁)叶尖(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报》期刊2005-11-08)

李刚华[10](2005)在《水稻穗肥叶色诊断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95-38、武育粳3号、镇稻5394、9915等4个粳型品种和1个籼型品种R161-10的盆播氮肥试验、宁粳2号盆栽~(15)N穗肥试验及~(15)N顶4叶标记试验、武育粳3号大田穗肥试验、宁粳2号大田基追肥试验,研究了提高SPAD计诊断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叶片氮素的吸收和转运规律,并探讨RSPAD值与施肥量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同一叶片不同测定位置的SPAD值差异很大,SPAD值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变化模式或由叶尖向叶基增加的直线变化模式。穗分化前后距叶尖20~50%处附近的SPAD值与叶片氮含量相关系数较高,30~50%处的变异系数较低,同时距叶尖30%处的测定值最能代表该叶的平均水平。因此,距叶尖30%处是最合适的测定位置。 (2)下位叶比上位叶对土壤氮的供应状况更为敏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相应的增加,而下位叶的增幅更明显。整个生育期水稻各叶位叶片SPAD值与其氮素含量及总叶片全氮量和植株氮含量均呈极显着的指数相关,以顶3叶相关性最高。穗分化前后SPAD值与水稻总叶片全氮量和植株氮含量的指数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顶3叶>顶4叶>顶1叶>顶2叶。适宜氮素水平下,穗分化前后顶3叶SPAD值的变异系数较小,而顶1叶变异系数较大。从而认为,在高产条件下,以某一特定叶片的SPAD值指标或以叶色差的大小来诊断推荐水稻穗肥施用时,顶3叶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或参照叶。 (3)水稻高氮与低氮条件下顶3叶与顶4叶氮浓度及SPAD值大小顺序不同,低氮条件时顶3叶高于顶4叶,高氮时相反。土壤供氮能力越强,水稻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15)N分配到顶4叶的比率和量越高,而顶4叶向外输出的~(15)N也越多。顶4叶与顶3叶氮浓度的大小变化不仅反映了植株的氮素营养状况,同时反映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实践应用中可以通过顶3叶与顶4叶的叶色比较来直观判断。因此,顶3叶与顶4叶的叶色比(RSPAD)可以作为水稻氮素营养水平和丰缺状况的诊断指标。 (4)水稻的RSPAD值随穗肥施用而呈规律性变化,利用倒4叶期的RSPAD值来诊断推荐穗肥施用是可行的。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水稻穗分化始期不同小区的RSPAD值分为RSPAD>0和RSPAD≤0两种类型,即顶3叶叶色深于或浅于顶4叶叶色两种实践中容易辨别的类型。当水稻穗分化始期的RSPAD≤0时,以120~135kg N ha~(-1)的穗肥处理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而当水稻穗分化始期(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5-06-01)

叶色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产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肥料施用不合理。近几年不少棉农重化肥轻有机肥、重追肥轻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等不合理的施肥习惯,加剧了棉株养分的失调。棉叶是棉株对体内营养代谢反应最敏感的器官,当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供应不足时,就会影响棉花的正常代谢活动,并且首先在棉叶上表现出来,如叶片变小、失绿变黄等现象。现将在大田生产中观察和了解到的棉株因缺乏氮、磷、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色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1].凌启鸿,王绍华,丁艳锋,李刚华.关于用水稻“顶3顶4叶叶色差”作为高产群体叶色诊断统一指标的再论证[J].中国农业科学.2017

[2].张积攀,朱春花,范文军.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J].农民科技培训.2011

[3].苏祖芳,霍中洋.稻叶色诊断法研究进展[C].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

[4].邓家喜.棉花缺素的叶色诊断[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

[5].宋浩.水稻“生物量—叶色”诊断追肥方法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07

[6].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江远汉,Roland,J.Buresh.水稻抽穗期叶色诊断指标与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光强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06

[7].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Roland,J.Buresh,彭少兵.水稻抽穗期叶色诊断指标与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关系[C].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8].熊飞.油菜苗期缺素叶色诊断与防治[J].农业新技术.2006

[9].万惠恩.油菜异常叶色诊断歌谣[N].湖北科技报.2005

[10].李刚华.水稻穗肥叶色诊断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叶色诊断-不同氮肥下水稻叶色的反射...叶色模型诊断过程界面预处理后的图象界面阈值分割Fig.5Thresholdsegmentation的...棉花氮素诊断系统主界面5.8病害诊断界面Fig.5.8...

标签:;  ;  ;  ;  ;  ;  ;  

叶色诊断论文_凌启鸿,王绍华,丁艳锋,李刚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