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迪庆政协关注热点旅游(论文文献综述)
鲁华君,高月英[1](2022)在《与中心工作“同频” 与民生需求“共振”》文中认为建议规范全州流动商贩经营活动,建议从根本上治理纳帕海水患,建议打造经典红色文化长廊……翻开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协过去5年的提案“成绩单”,每一件提案都紧扣高质量发展,每一条建议都饱含为民情怀。5年来,迪庆州政协充分发挥各级政协组织优势及广大政协委员的主体作?
邹炙林[2](2021)在《全媒体视阈下康巴藏语方言区县级融媒体融合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李阳[3](2020)在《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不可再生、潜在的旅游资源。其保护和发展存在多种方式,其中旅游开发是重要和常见的一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传统村落通过旅游开发,一定程度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在其转型过程中,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是相对的,变迁是常态和永恒的。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鱼木寨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三个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开发,鱼木寨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实现较大的发展,文化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旅游开发之前,鱼木寨的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山地村落文化。因与外界往来较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和阻碍,变迁速度十分缓慢。旅游开发后,鱼木寨的村落文化逐渐发生变迁。其中,物质文化的变迁表现最为明显;制度文化的变迁速度最为稳定;精神文化的变迁程度最为强烈。旅游开发前后,鱼木寨村落文化的变迁,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变迁中呈现的可取之处以及暴露的问题,对其他村落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是建立以村寨为主导的开发机制,保持寨民的主体地位;二是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需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旅游业的和谐共生;三是辩证看待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有序指导乡村旅游开发确保文化变迁的良性发展;四是正视旅游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出路;五是正确认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与发展既相互矛盾又相互支撑,合理有效的规划是村落发展的必要前提。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何有度的开发利用,是政府和村落值得思考的问题。
侯丽雪[4](2020)在《艺术乡村建设背景下丽江市藏族村落藏族服饰活态传承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其中服饰位于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不仅直观的反映当地物质文化和人们的物质生活形态,同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进一步加快,乡村建设在我国各地区范围持续升温,其中包括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在新的历史境遇下,传统藏族服饰样式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正被发现,成为现代藏族服饰文化发展的精神源泉。丽江市位于滇川藏三省的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藏族作为丽江市少数民族之一,对其服饰文化的研究对于丽江市藏族村落文化建设和丽江地区藏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意义。藏族服饰作为藏族文化重要的载体,日益成为藏族村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藏族服饰文化发展是鲜活的,就必须尊重其传统价值。在当下乡村发展从杂居到互嵌的结构和环境下,可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稀缺的本民族服饰文化保存、发展及其设计制作与村民的利益需求相脱节,当地特色藏族服饰正被其他服饰元素取代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揭示艺术乡村建设可以满足村落精神、村落利益以及建构村落内部文化价值,为艺术乡村建设的模式提供案例研究,特别是为民族地区艺术乡村建设提供案例参考,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共四部分。绪论部分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的阐释,以及对论文中重要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是对丽江市藏族村落,黄山藏族村和洛固村藏族服饰文化及其发展历程的研究,梳理传统藏族服饰文化,探析“新”藏族服饰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第三部分是关于丽江市藏族村落民族服饰的问卷调查分析。旨在以村民为主体来了解目前村民与藏族服饰的动态关系;村民对传统藏族服饰和“新”藏族服饰的了解和态度;以及外源性的机构团体或是个人对当地藏族服饰传承发展的情况,并分析得出结论。第四部分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具体分析,力图从文化层面探究共生思想应用于艺术介入藏族村落建设的内涵。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丽江市藏族村落前期的田野调查中,采用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形式获取当地藏族服饰文化相关资料。基于前期的调查,设置具体调查问卷,用社会学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出结论。本文旨在通过对丽江市藏族村落藏族服饰文化的个案研究,分析藏族服饰文化现当代变迁融合的趋势,以期在乡村地区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的乡村艺术建设中,实现基于多元共享、共建、共商的伙伴关系,艺术家和学者、政府以及乡村社区和村民传统手工艺者三方面实现,更有效的为民族地区艺术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孙怡欣[5](2020)在《长征时期红军与藏区民众互动关系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乃至于世界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历史地位,中国工农红军用两年的时间,行程数万里,将改变中国革命的局势与走进人民群众当中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战略转移与贴近群众的双重目标。研究这一时期红军与藏区民众互动关系及当代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在长征时期,红军在我国的云南、四川、青海和甘肃四大藏区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藏区宣传了党的政策和主张、帮助藏区民众创建了藏族自治政府并且组建了藏族革命武装,在红军的宣传和影响下,藏区民众的斗争和反抗意识得到了提升。藏区民众与红军在交往中产生了相互的影响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藏区民众不仅积极加入到红军队伍中来,还为红军的筹粮、住宿、向导翻译以及救助红军方面积极提供帮助。藏区民众对于红军的支持和帮助,实际上经过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地转换过程。长征时期红军和藏区民众的这种互动关系,在新时代仍然发挥着深刻的价值影响。在政治上,不仅可以激发藏族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还对促进当代民族团结有着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还发挥着促进和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作用。在经济上,以红色旅游为依托,可以改进藏区的经济发展结构,还能为藏区民众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以此带动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文化方面,长征文化与藏区的文化资源是一个相互丰富的关系。研究藏区的长征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先进文化建设,藏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对藏区也产生了一定的教育价值。
王京[6](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刘凡[7](2019)在《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经济发展新的需求,新的媒介传播技术正迅速地在信息传播领域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一变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融媒介技术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融媒介的融合不仅仅是技术上和传播手段上的改进,它是一种全新的进化,改变了以往默默无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远离“人间烟火”的现状,以一种全新的、为现代人们所接受的、可持续的面貌展现于新媒体时代。杨丽萍的《云南映象》自2003年首次公演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时间。随着这部舞台剧雷打不动地长期演出,“云南映象”已不单单代表着一部舞台剧。借助融媒介,它衍生出一系列文化产业链,从最开始的蹒跚起步,集结云南省内各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这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打造专属自己的品牌,成功地迈向世界,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突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些问题?为何云南映象在民间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中如此成功?这样的非遗传承之路是怎样实现的呢?在媒介环境的现今社会,民间歌舞艺术类非遗传承可以像云南映象一样复制成功吗?怎样打造这样的品牌呢?这些问题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媒介环境学背景下的新出路,主要以个案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究民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融媒介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发展将为自身谋求更好的出路。笔者在对研究个案的实地调研期间,亲身融入杨丽萍云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经典民族志的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微观分析研究,期望通过第一手现场实践研究与文本分析的全方位深层次探讨,更加明晰现代社会中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与传播的新途径。并且着眼于探讨当前传播新形势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所遇到的困境与难处,结合互联网思维,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媒介技术背景下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出路与借鉴。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黄芸[9](2018)在《村落传播:藏族古镇的传播场域与文化的现代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村落是少数民族文化繁衍生息的生动场域,其空间布局、生活节奏、人口流动和交往,建构着村落文化的历史和现在。在旅游经济、新媒介技术、全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村落成为考量传播与人的关系的重要场域。村落传播研究立足于当前新的村落发展框架,因此,讨论村落中的媒介构成,及其对村落文化的传承与重构,是传播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关注的新议题。本文选取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作为田野点,从藏区跨越式发展、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等村落发展框架出发,以“村落传播”为理论指向,探讨媒介与村落空间融合的关系,将村落作为传播实体,探讨媒介成为再现村落的工具,村落成为媒介实践的场域,重构着村落生动、鲜活、丰富、复杂的文化图景。基于此,本文以独克宗古城作为田野点,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深入村落,描绘村民对村落文化的历史记忆,现实认知,以此勾勒不同历史阶段村落媒介的具体形态,及其对村落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从而建构出村落传播的现代图景。本文由四个部分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首先,笔者提出研究问题:独克宗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并将研究问题置于城市传播、历史记忆与媒体人类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沟通框架下,探讨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各种力量的互动关系。接着,笔者梳理了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挖掘出城市传播中的媒介概念、历史学中的记忆概念,媒体人类学中“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概念,聚焦的主要问题和学术概念有:媒体村落、记忆之场、文化认同等,从而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实体媒介到大众传播媒介,古城文化传播逻辑在媒介变迁中被不断建构。第二章,独克宗的村落传播场域。笔者将独克宗作为传播的场域,从历史传播场域、社区场域、村落交往场域三个维度,聚焦独克宗的“茶马古道”、汉藏结合的建筑、民族文化;空间布局、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网络的建设;月光广场、四方街等建筑景观的文化意义等内容,从独克宗的历史演进中探析文化建构与传播介质的关系,剖析其文化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的演变过程。第三章,独克宗的媒体图示。笔者在对独克宗古城媒介化,即媒体报道内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独克宗古城村落媒介化发展的关键词,并在描绘中找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内容的特性,分析大众传播与古城传播的关系。以大众传播媒介对古城文化建构的过程为研究对象,来看边缘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如何在变迁中利用媒介创造文化记忆与文化现代性的。第四章,独克宗文化的现代建构。笔者讨论的是多元文化与多民族场域下独克宗的文化表征。分析总结古城在各种媒介作用下的具体变动,理清古城现今发展的矛盾问题。结合村落变迁中所面临的现实条件,论述了在现代化力量渗透的大背景下,古城变迁过程中引发的“场效应”,即在独克宗这个场域内文化记忆、文化体验的改变,以及所产生的传播效应。结合前两章对村落媒体与大众媒体型塑下独克宗古城的现实分析,以期为独克宗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道路。结语,媒介化与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独克宗古城而言,在这个具体的动态变迁中展开着前所未有的互动与交流,型塑着更加开放、多元、复杂的文化空间,其作为少数民族发展战略中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媒介化、现代化、全球化力量的注入和文化空间型塑的维度是相对重要的话题,也是笔者在田野调查和理论梳理中发现的相关性较大的话题。
王娟[10](2017)在《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1月,习近平到云南做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在考察中他强调,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级工作人员要致力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护我国边疆稳定。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迪庆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落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即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而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蕴含了多种自然资源,同时境内有1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迪庆藏区多样的民族、重要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注定成为我国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基于此,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迪庆报纸、广播、电视等主要媒体的发展历史展开调查,并将之置于迪庆州成立至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中,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迪庆州新闻事业发展与其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笔者提出研究问题:迪庆媒体与迪庆藏区发展的关系,并将研究问题置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与媒体事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接着,笔者梳理了媒体人类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挖掘出媒体人类学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实践活动的研究中,聚焦的主要问题和学术概念:民族政策、政治参与、文化资本、文化认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章,笔者将“迪庆媒体相关社会实践”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档案资料和媒体从业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描述了迪庆州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三个主要媒体的阶段性历史发展特征,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建构分析基础。第二章,笔者从国家政策区域实践的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政治发展的关系。藏区政策作为国家行政力量的延伸,直接影响民众的国家认知和国家认同。迪庆藏区媒体一方面动员并保障了民众参与到国家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迪庆藏区媒体在社会动员过程中,扩宽了政治认同的文化历史空间,拉近了国家与迪庆藏区的心理距离,从而推动着藏区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建构起藏区与国家和谐的政治关系。第三章,笔者从藏区经济发展的视角,以“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塑造为个案,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迪庆媒体在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的过程中,培养和创造了新的文化资本——“香格里拉文化”,同时扩宽了文化资本范围,加快了文化资本的流动性、长远性。第四章,笔者从媒体从业者的文化认同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文化认同的关系。一方面,本土的藏族媒体从业者的藏族文化认同,通过藏族传统价值观、藏族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迪庆州以外的藏族媒体从业者,带来的其它藏区的文化视野,推动、强化和提升迪庆本土藏族文化的反思,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激发迪庆州的藏族文化认同。结语,媒体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多维的视角,就迪庆藏区而言,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团结稳定示范藏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维度是相对重要的维度,也是笔者在田野调查和理论梳理中发现的相关性较大的维度。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迪庆政治和迪庆媒体有着密切的桥梁关系,国家政策需要迪庆媒体进行传播,迪庆媒体通过促进迪庆民众对国家政治的认识、理解和参与,强化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拉近了迪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迪庆经济和迪庆媒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迪庆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迪庆经济之上的,而迪庆媒体能够帮助迪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力量。迪庆文化和迪庆媒体是共生的关系,通过迪庆媒体能够描绘出迪庆文化的景观,并且推动迪庆文化的现代转型,而迪庆文化中的文化认同是推动迪庆媒体发展的内生力。
二、迪庆政协关注热点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迪庆政协关注热点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3)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四、田野点概述 |
第一章 鱼木寨的旅游发展 |
第一节 鱼木寨的旅游资源 |
第二节 鱼木寨的旅游发展历程 |
第三节 鱼木寨旅游开发的现状 |
第二章 旅游开发前的村寨文化 |
第一节 鱼木寨的物质文化 |
第二节 鱼木寨的制度文化 |
第三节 鱼木寨的精神文化 |
第三章 旅游开发后鱼木寨的文化变迁 |
第一节 物质文化变迁 |
第二节 制度文化变迁 |
第三节 精神文化变迁 |
第四章 鱼木寨文化变迁的动因及启示 |
第一节 鱼木寨文化变迁的动因 |
第二节 鱼木寨文化变迁带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艺术乡村建设背景下丽江市藏族村落藏族服饰活态传承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藏族服饰研究 |
二、民族文化融合研究 |
三、艺术乡村建设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传统藏族服饰 |
二、“新”藏族服饰 |
三、艺术乡村建设 |
四、共享、共建、共生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参与式观察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丽江市民族村落藏族服饰及文化 |
第一节 丽江市藏族村落简况 |
第二节 黄山藏族村服饰及文化:全面兴起“新”藏族服饰 |
一、黄山藏族村概况 |
二、20 世纪70 年代传统藏族服饰 |
三、甘白传统藏族服饰特色失落和新藏族服饰萌芽 |
四、“新”藏族服饰的复兴 |
第三节 洛固村藏族服饰:传统与现代共存 |
一、洛固村概况 |
二、洛固村传统藏族服饰 |
三、洛固村“新”藏族服饰 |
第三章 丽江市藏族村落藏族服饰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问卷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被调查村民人口背景特征 |
二、藏族服饰调查数据统计情况 |
三、藏族服饰调查数据综合分析 |
第四章 丽江市藏族村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分析 |
第一节 藏族村落艺术乡村建设内涵 |
一、尊重村民主体性与政府提供支持共生 |
二、传统文化保护与艺术培育共生 |
三、多元伙伴共生、共建、共享 |
第二节 艺术乡村建设与民族村落服饰文化保护和发展 |
一、政府牵头:提供政策支持有效管理 |
二、学者参与:研究新旧藏族服饰文化内涵 |
三、村民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及手工技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田野调查阶段部分影像资料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5)长征时期红军与藏区民众互动关系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红军长征途经藏区概况 |
第一节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央红军的长征及其在藏区的基本情况 |
一、中央红军的长征 |
二、中央红军在藏区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及其在藏区的基本情况 |
一、红四方面军的长征 |
二、红四方面军在藏区的基本情况 |
第四节 红二、六军团的长征及其在藏区的基本情况 |
一、红二、六军团的长征 |
二、红二、六军团在藏区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长征时期红军对藏区的影响 |
第一节 长征时期党的政策与主张在藏区的宣传和实践 |
一、红军是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楷模 |
二、红军向藏区人民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政策 |
三、红军向藏区人民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四、红军向藏区人民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 |
第二节 长征时期红军在藏区创建了藏区自治政府 |
一、格勒得沙共和国的建立 |
二、波巴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
第三节 长征时期红军在藏区建立了藏族革命武装 |
一、格勒得沙革命军和波巴自卫军的组建 |
二、金川独立师、丹巴独立师以及番民骑兵连的组建 |
第四节 长征时期红军的革命宣传鼓舞了藏区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志 |
一、积极鼓舞了甘青藏区人民的反马斗争 |
二、影响甘南土司后代领导起义,促进地区解放 |
三、格达活佛为求西藏和平解放而捐躯,推进政权建设 |
第三章 长征时期藏区民众为红军做出的贡献 |
第一节 藏区民众从被动到主动支援红军的转变 |
一、藏区民众被动支援红军长征 |
二、从被动支援到主动支援的原因 |
三、藏区民众积极主动支援红军长征 |
第二节 藏区民众积极参加红军,壮大红军队伍 |
一、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动员和吸收藏区民众参加红军 |
二、各级自治政府和宗教上层人士动员当地青壮年参加红军 |
第三节 藏区民众为红军提供便利条件 |
一、藏区民众为红军的筹粮活动 |
二、藏区民众为红军解决住宿问题 |
三、藏区民众为红军提供当地翻译和向导 |
四、藏族民众收留和救助红军伤病员、安葬红军烈士 |
第四章 长征中红军与藏族民众的互动关系对当代藏区的价值 |
第一节 当代政治价值 |
一、激发藏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
二、促进当代民族团结 |
第二节 当代经济价值 |
一、发展红色旅游,改进藏区经济结构 |
二、依托红色旅游,为藏区民众提供就业岗位 |
第三节 当代文化价值 |
一、长征在藏区形成的独特文化,充实了长征文化的内涵外延 |
二、以长征在藏区的文化资源为特征的红色文化,丰富了藏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
三、挖掘藏区长征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
四、长征途经藏区的文化资源对当代藏区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7)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界综述 |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意义 |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五、课题研究的材料和来源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融媒介概述 |
第二节 品牌传播概述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第四节 媒介环境学概述 |
第五节 科技民族志概述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
一、非遗生存的文化空间 |
二、非遗传承传播的方式 |
三、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杨丽萍模式”的传承与传播 |
一、自下而上的“造血式”传承 |
二、注重品牌传播形成产业 |
三、借助融媒介创新传承方式 |
第三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非遗传承意义 |
二、文化经济意义 |
三、文化政治意义 |
第三章 舞台变迁:云南歌舞类非遗暨杨丽萍云南映象的发展 |
第一节 《云南映象》的形成土壤 |
一、云南歌舞类非遗概况 |
二、田丰的非遗保护实践 |
三、云南歌舞类非遗传承媒介的特征 |
第二节 《云南映象》的初创形成期 |
一、从田间地头到都市舞台 |
二、杨丽萍的“异样”传承 |
三、初创品牌的崭露头角 |
第三节 《云南映象》的稳定发展期 |
一、衍生舞台剧的打造 |
二、品牌产业化的发展 |
第四章 品牌传播: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与文化权力 |
第一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与发展 |
一、创新化开辟品牌导入市场之路 |
二、多元化发展品牌拓展市场渠道 |
第二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传播的模式分析 |
一、情感与情怀传播模式 |
二、明星效应 |
三、标准化经营模式 |
第三节 云南映象的品牌建构的文化权力 |
一、国家文化发展政策的主流意识 |
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扶持 |
第五章 融媒介实践:云南映象的融媒介实践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主体构成 |
一、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传播主体 |
二、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的传播媒介分析 |
一、传统媒介的内部传承 |
二、传统媒介的外部传播 |
三、新型媒介的融合传播 |
第三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策略分析 |
一、视觉传播策略 |
二、融媒介策略 |
第四节 云南映象媒介化效果分析 |
一、品牌社会影响力 |
二、产业规模影响力 |
第六章 研究个案的现实意义与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云南映象对歌舞类非遗传承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云南映象品牌传播问题的应对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9)村落传播:藏族古镇的传播场域与文化的现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城市传播研究概述 |
二、历史记忆的研究概述 |
三、媒体人类学的研究概述 |
四、独克宗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口述史 |
二、访谈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经过 |
第二章 独克宗的村落传播场域 |
第一节 独克宗的历史场域 |
第二节 独克宗的社区场域 |
第三节 独克宗的村落交往场域 |
第三章 独克宗的媒体图示 |
第一节 独克宗的媒介构成 |
第二节 独克宗的媒介图示 |
第四章 独克宗文化的现代建构 |
第一节 多元文化空间的建构 |
第二节 文化介质的变迁 |
第三节 模糊的文化身份 |
第四节 文化矛盾与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媒体人类学的研究述评 |
一、何谓媒体人类学 |
二、媒体人类学的历史脉络 |
三、国外媒体人类学研究 |
四、国内媒体人类学研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口述史 |
三、深度访谈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经过 |
第一章 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迪庆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20世纪30年代至建州前 |
二、建州后到改革开放前 |
三、改革开放至今 |
第二节 从档案文献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的发展 |
二、迪庆广播的发展 |
三、迪庆电视的发展 |
第三节 从口述史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迪庆日报》、《藏文报》到全媒体 |
二、迪庆广播:FM104.7汉语频率、藏语频率到数字化广播 |
三、迪庆电视:转播为主、汉语栏目到藏语栏目 |
第二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藏区政策 |
一、迪庆藏区政策下的媒体发展 |
二、迪庆媒体对藏区政策的实践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发展 |
一、迪庆藏区媒体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民众的国家认知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参与 |
一、迪庆的新闻媒体:社会动员的实现途径 |
二、社会动员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调整 |
第三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经济基础 |
一、迪庆藏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媒体发展 |
二、媒体报道推动经济转型 |
第二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香格里拉品牌的建构 |
一、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建构 |
二、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强化 |
三、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守护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发展 |
一、迪庆媒体推动藏区旅游经济和媒体经济的发展 |
二、迪庆媒体推动藏区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
第四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 |
第一节 迪庆新闻报道中的藏区文化 |
一、媒体呈现丰富的藏文化资源 |
二、多媒体平台推动藏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发展 |
一、媒体报道描绘藏区文化景观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文化认同 |
一、迪庆媒体报道中的藏文化认同 |
二、文化认同促进媒体发展 |
三、迪庆新闻事业整合不同藏区的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迪庆政协关注热点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 [1]与中心工作“同频” 与民生需求“共振”[N]. 鲁华君,高月英. 云南政协报, 2022
- [2]全媒体视阈下康巴藏语方言区县级融媒体融合困境与对策研究[D]. 邹炙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旅游开发与鱼木寨文化变迁研究[D]. 李阳. 三峡大学, 2020(06)
- [4]艺术乡村建设背景下丽江市藏族村落藏族服饰活态传承创新研究[D]. 侯丽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长征时期红军与藏区民众互动关系及当代价值研究[D]. 孙怡欣. 青海民族大学, 2020(06)
- [6]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云南映象”品牌传播的融媒介实践研究[D]. 刘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村落传播:藏族古镇的传播场域与文化的现代建构[D]. 黄芸.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D]. 王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