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330008
【摘要】京剧的每一出戏,无论演员的唱、念、做、打多么过硬,精彩的舞台灯光、道、效,多么宏伟精湛,都离不开乐队的伴奏。其中,乐队鼓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京剧司鼓又称之为“鼓师”或“打鼓佬”。
【关键词】京剧;乐队;鼓师
人常说“一台锣鼓半台戏”,作为指挥演奏整体,特别是打击乐演奏的“总指挥”——司鼓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作为戏曲乐队的指挥者,组织者和演奏者,鼓师还有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在戏曲综合艺术中所起着有机的“纽带”和“先行”作用,不但控制着全场戏的节奏、情感和空间,而且起着综合艺术的枢纽作用。司鼓者在戏曲乐队中的地位类似于现代乐队中的总指挥,其技艺之好坏直接影响着戏曲演出的成败。随着现代戏曲艺术的不发展,戏曲音乐不断推成出新,作为戏曲乐队之总指挥,也必须在司鼓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但如何才能充分地发挥司鼓在京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司鼓专业演奏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指挥戏曲乐队
司鼓通过动作、手势,特别是通过“鼓点子”的音响语言实现与乐队、演员之间的交流。司鼓的指挥工具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边鼓、鼓楗以及手板,通过规律性的指挥动作引导乐手正确处理戏曲音乐,并进行情绪渲染。优秀的鼓师既要拥有熟练规范的指挥动作,还应当对每一位演员的习惯动作、唱腔风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领会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细微动作的含义。另外,鼓师还应当了解每一位乐手的真实想法,因为一旦想法失去统一性,指挥就可能失灵,进而破坏戏曲表演。当然,实现完美的配合需要经过长期的磨合。作为一名优秀的鼓师,首先应当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对近百个戏曲鼓点特别是常用的三四十个鼓点充分熟悉并掌握,例如用于配合人物出场的“四击头”、“长锣”、“紧急风”等。不同人物的出场应当运用什么锣鼓点都十分讲究,如果打不好、打不对,就会对演员的情绪造成直接影响。其次,鼓师要牢记不同行当人物的性格与表演动作,并准确把握全剧的基调与节奏,对于复杂多变的板式变化要牢记于心,对于剧情与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要展现得十分贴切。最后,鼓师还应当正确领悟编导的思维以及音乐设计的意图等,进而实现与演员密切配合的二度创作,展现司鼓在戏曲音乐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
二、司鼓统揽全局
司鼓应该起到统揽全局的作用,既要了解乐队中所有成员的个性及演奏技能。又要了解演员的演唱习惯。现代专业剧团乐队阵容较大,人员较多,他们都听从于司鼓的指挥,只有司鼓指挥得当,全体成员的技艺才能正确地、充分地得到发挥,达到最佳的效果。一般而言,基层剧团乐队人员艺术修养高低不一,更需要司鼓指挥时扬长避短,促成整个乐队发挥出最佳效果。要全面了解全体成员的情况,司鼓就必须深入乐队,和演奏人员多接触、多配合,多交流。同时也要让乐队人员熟悉司鼓者的指挥习惯,如手势、警示脸色和眼神等。在和乐队成员默契配合同时还要准确地指挥乐队配合演员的动态和唱腔。戏曲演员虽然是按照导演的意图进行表演,也是根据作曲所谱的曲子进行演唱,但她们在台步和身段的表现中往往养成了自身特有的习惯,用腔吐字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司鼓要指挥乐队正确无误地烘托演员的演唱,平时必须用心熟悉演员的演唱习惯及其音量、音色等,做到一切了然于胸,演奏时运筹帏幄。
三、司鼓必须熟悉剧情
戏剧演奏也是对作曲所写曲子的再创作过程,在这一再创作过程中,司鼓是第一责任人,因此,戏曲司鼓在实际演奏中必须多动脑筋,多出点子,充分结合剧情需要,必要时虚心与演奏人员共同讨论,与作曲反复商榷,而不是呆板地、机械地发挥鼓板打击技艺,做到熟悉剧本,吃透剧情和剧中人物的个性和转折,真正领悟编剧、导演和作曲的意图。讲究一个“情”字,就是要求司鼓演奏者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体验,要熟悉剧本情节,抓住人物的感情,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自如地完成演奏。这就要求司鼓演奏者要熟悉剧情、熟记唱词、熟练适度地演奏,从而达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更好地为剧情服务。追求一个“准”字,就是要求司鼓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仅要敲得好,更重要的是要敲得准,并在服务演员上用得准,在锣鼓点使用上选得准,指挥乐队演奏上带得准。达到一个“美”字,就是要通过以上的努力,圆满地完成每出戏的司鼓演奏任务,并力求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四、控制戏曲节奏,分析剧情
司鼓对于戏曲音乐中的唱腔节奏变化也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戏曲唱腔的大部分均通过强烈的节奏对比展开,节奏的张弛快慢取决于人物的内心情感。例如豫剧《风流才子》中唐伯虎与秋香的对唱,就存在明显的速度差异。秋香对唐伯虎的表白没有盲目接受,而是谨慎理智,因此在唐伯虎表白时,便显得委婉含蓄,唱腔速度也较慢,优美婉转,生动刻画出秋香稳重矜持而又有些害羞的性格。但是,唐伯虎作为一代才子,在接唱时就显得节奏紧凑,在速度上更是快出近乎一倍,生动刻画出他此时的急切心理,迫切希望用真心打动秋香。在为这段表演进行伴奏时,鼓师应当对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情感充分把握,对于重要的衔接点,慢,要能落下来,快,则要能催上去,引领演员将人物的情感需求、内心世界以及演员自身的演唱技能充分展现。除此之外,鼓师还应当透彻理解剧中的人物情感及情节发展,与演员达成完全的默契与共识,进而才能将演员的唱腔与表演所具有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充分表现出来,并将剧情推向高潮。因此,鼓师应当深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演员的唱腔及身段表演,细致处理鼓点的速度与力度,对氛围进行渲染,进而实现对人物内心的充分外化,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司鼓实践对于戏曲艺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作为司鼓者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大胆实践,真正达到“打戏打人”的最高境界,打出剧情,打出人物。
参考文献:
[1]韩付刚.浅议司鼓[J].东方艺术,2012,(z1):21-22.
[2]刘俊伟.论司鼓在戏曲中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3,(2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