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沙头镇中心小学325100
摘要:美术是一门色彩艺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建立,都需以色彩感受能力为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多管齐下地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美术教学中学生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色彩感能力培养
一、色彩感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大自然中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每种颜色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颜色,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美术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色彩感知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对色彩更加敏感。
2.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学生要多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去美化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色彩,比如学习书籍的美化装帧,通过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搭配,同时运用色彩来装饰自己的书本,这样既让书本变得美观又起到了保护作用。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能够让他们积极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生活的品质。
二、培养小学生感受色彩的途径
1.利用卡通图片来感知色彩。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图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小学生特别爱看动画片,也特别喜欢动画片中的各种卡通图片。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卡通图片引入到课堂中,调动学生色彩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美术色彩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穿插各种卡通图片,丰富课堂教学趣味性。例如,在教学“画玩具”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为玩具绘制和上色,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卡通图片进行辅导教学,可以先准备几张卡通图片,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临摹,并让学生用颜料按照卡通图片上的颜色进行上色,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统一认识。然后教师为学生画一个简单的玩具样本,让学生自主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学习中的成就。
2.着眼生活场景来认识色彩。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春之绿,冬之白,高山、流水、大地、白云都有自己的色彩。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对自然色彩的感受,其实,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色彩,更有利于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色彩的对比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色彩的对比表现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所穿衣服色彩的搭配、教室内色彩的搭配或生活中的色彩对比来进行。通过寻找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色彩的对比的案例,教师再以幻灯片的形式来呈现和学生衣、食、住、行紧密联系的运用色彩与对比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并体验色彩的美。又如引导学生观察一天中天空颜色的变化,种植一棵小草后观察草的颜色变化,从教室的布置观察色彩,从衣着感受色彩,诸如此类,只要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将色彩感受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对色彩的对比理解就不再是难事。
3.利用游戏场景来捕捉色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越大。”小学生们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涂涂画画,是他们想感知这个世界的表现方式,因此,将儿童游戏引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从而可以使小学生的美术天性一触即发,瞬间得到释放,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组织作品赏析来鉴赏色彩。
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宽阔的舞台。在感受色彩的教学中,积极组织美术作品赏析活动,让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找到颜色的差别,强化小学生对颜色的鉴赏能力,从而使美术课堂真正发挥美育的作用。
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素材,培养小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通过橡皮泥和彩纸等实践活动加深小学生对色彩的理解。然后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术名家的优秀作品刺激小学生的视觉感受,让小学生细细品味色彩,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选择美术作品时,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不宜选择过于抽象和色彩杂乱的作品,以防对小学生造成误导。
三、结束语
总之,色彩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色彩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色彩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们在独立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世界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画卷!
参考文献
[1]贾云玲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4):162。
[2]刘海娟浅析学生色彩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3,(10):189。
[3]杨洋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