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虚拟现实,环境,效能,希尔伯特,明视,卷积,电信号。
虚拟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鲁立,刘桢[1](2019)在《基于虚拟环境下多维度情景浸入工程化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教育部发布了所谓的"职教20条",其中强调中高职都要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该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在虚拟软件环境下使用企业级的工程化项目的实践教学案例,采用多维度情景浸入的教学方法,实现虚拟仿真的企业工程案例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31期)
张林[2](2019)在《虚拟环境下的智能语音聊天机器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Android平台上设计一款具有虚拟场景的语音聊天机器人。前台借助VR/AR技术,利用Maya完成人物模型和场景设计,打造一个让用户身临其境的沉浸式3D聊天环境,用户可以和机器人不受干扰地聊天;后台借助图灵机器人API接口,通过图灵机器人强大的中文分析能力,准确理解中文含义并作出回应。(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单安娜[3](2019)在《口腔实验教学的虚拟环境创造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腔医学是一门经验型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课程要求更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实践教育的观念,但是种种原因导致传统的实验教学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虚拟技术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口腔实验教学的虚拟环境的作用、口腔实验教学的虚拟环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口腔实验教学的虚拟环境相关技术以及口腔实验教学的虚拟环境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9年29期)
陈海燕,赖红燕[4](2019)在《正念训练配合虚拟环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正念训练、虚拟环境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念训练、虚拟环境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念注意知觉(MAA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训练、虚拟环境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正念注意知觉水平,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9年19期)
张齐昌,王立军,李争平[5](2019)在《一种新的基于脑电信号的虚拟环境中心理恐惧症检测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日常生活中各种环境突然改变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心理恐惧障碍,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虚拟环境中心理恐惧症检测方案。该方案首先用虚拟现实场景刺激,采集脑电信号,然后对脑电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选取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的频率特征组成一个长的特征向量,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和识别评估分类。实验表明,基于脑电信号的恐惧检测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8期)
孙澄宇,胡伟林[6](2019)在《虚拟环境中“背景人群”的生成方法与验证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虚拟现实技术广泛用于建筑空间效果的表达和研究。然而现有的大部分虚拟现实实验与建筑展示对空间中的人——或可称背景人群的模拟关注较少。这种情况势必导致无法方便高效地开展虚拟现实实验,也无法使体验者在虚拟空间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与最合理的反馈。建筑规划景观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济大学)开发了一套虚拟背景人群生成工具包。它可以在Unity环境中将建筑场景模型划分分区,并设置路径节点,并根据程序设定,自动生成虚拟人偶群。人偶群依据预设顺序自行走动,并在相关分区激发对应动作及与互动行为,以此复现真实情况下背景人群的移动和行为方式。这一平台已用于实验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虚拟人群的存在与否对行为学实验带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共享·协同——2019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刘家学,王浩,耿宏[7](2019)在《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动态延迟的本地滞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传输过程中固有的延迟会导致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各节点执行操作的时间和顺序不同,从而产生不一致与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延迟的本地滞后方法,各节点以操作的触发时间为基准,延迟一定时间再执行操作,保证执行的顺序和时间一致。使用基于二叉搜索树的数据结构,周期性地存储节点间的传输延迟时间,过滤其中的最大值以拟合出新的本地滞后时间,实现动态延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各节点的一致性与实时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09期)
迈克尔·斯科特[8](2019)在《在虚拟环境中游戏(节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能够在这里监控游戏。"艾伦·哈珀指着四面墙壁上的屏幕说道。阿莉尔站在他的旁边,背着屏幕,面朝向双子座兄妹。"假如发现异常情况,我会让你们随时从游戏中解脱,把你们拉回来。""不,"丽莎赶紧说,"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些异常的东西。要是问题刚刚出(本文来源于《文苑(经典美文)》期刊2019年09期)
李铁萌,李勇,秦宪刚[9](2019)在《视觉反馈对虚拟环境中徒手抓取交互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虚拟环境中加入视觉反馈是提高交互性能的有效手段,但视觉反馈对交互性能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对头戴式虚拟环境中徒手抓取交互的视觉反馈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分析并指定了视觉反馈的类型及颜色量化方法;结合徒手抓取交互的特点,选择了对象反馈、手指反馈和共同反馈3种视觉反馈部位,设计了基准色反馈、对比色反馈和透明度反馈3种视觉反馈颜色;然后通过用户实验,测量了各视觉反馈组合下的徒手抓取反应时间,通过李克特量表获取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反馈颜色和反馈部位对抓取性能均有显着影响,其中,抓取性能与透明度水平呈现显着相关性,并存在拐点;抓取性能与色相没有相关性;反馈部位的选择对抓取性能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柳瑞雪[10](2019)在《沉浸式虚拟环境对学习者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小学四年级科学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学校科学课教学,并探究其对小学生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的影响效果,文章开展了准实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习者的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进行测量。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安徽省合肥市某小学的184名四年级学生,实验组开展沉浸式虚拟教学,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沉浸式虚拟环境能够显着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文章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可为沉浸式技术应用于学校科学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虚拟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Android平台上设计一款具有虚拟场景的语音聊天机器人。前台借助VR/AR技术,利用Maya完成人物模型和场景设计,打造一个让用户身临其境的沉浸式3D聊天环境,用户可以和机器人不受干扰地聊天;后台借助图灵机器人API接口,通过图灵机器人强大的中文分析能力,准确理解中文含义并作出回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鲁立,刘桢.基于虚拟环境下多维度情景浸入工程化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2].张林.虚拟环境下的智能语音聊天机器人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9
[3].单安娜.口腔实验教学的虚拟环境创造问题研究[J].职业.2019
[4].陈海燕,赖红燕.正念训练配合虚拟环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
[5].张齐昌,王立军,李争平.一种新的基于脑电信号的虚拟环境中心理恐惧症检测方案[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6].孙澄宇,胡伟林.虚拟环境中“背景人群”的生成方法与验证实验[C].共享·协同——2019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7].刘家学,王浩,耿宏.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动态延迟的本地滞后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8].迈克尔·斯科特.在虚拟环境中游戏(节选)[J].文苑(经典美文).2019
[9].李铁萌,李勇,秦宪刚.视觉反馈对虚拟环境中徒手抓取交互的影响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
[10].柳瑞雪.沉浸式虚拟环境对学习者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小学四年级科学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