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炸点测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耀杰[1](2021)在《爆炸点定位中的地震波信号分析及处理》文中研究指明爆炸点的定位是评估侵彻打击武器精准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武器毁伤效能评估的基础。准确的炸点定位有助于验证武器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也为侵彻武器毁伤效能的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准确获取及分析处理爆炸产生的地震波信号是实现炸点定位的前提。本文以炸点定位问题为研究背景,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TDOA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从多方面开展讨论与分析,从理论知识出发到实践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根据爆炸地震波信号理论以及爆炸点定位方法,采用基于TDOA原理的炸点定位技术,设计优化了爆炸地震波分布式传感测试网络总体方案。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分布式振动信号采集与测试系统,包括分布式测试节点、无线传感网络及测控软件。在传统存储测试技术基础上,融合无线网桥通信技术,实现对测试节点远程管理、参数配置、状态监测和数据无线传输。同时,针对测试节点位置精确测量的技术难题,提出GNSS-PPK的技术方案,并将GNSS-PPK技术和Lo Ra无线远距离传输技术相结合,完成了高精准空间基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对分布式测试节点位置高精度广域环境下的实时测量。2、针对TDOA定位中时延估计求取的问题,简要阐述了广义互相关求时延的基本原理,对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在爆炸点定位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实际定位应用中系统硬件性能差异以及外界噪声等因素导致的时延估计值测不好测不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MS自适应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LMS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性能;同时,采用模拟信号验证了各种时延估计方法的性能。通过对各方法实际性能的分析,可以得出改进后的时延估计方法相较于传统广义互相关方法在求取时延值前者获得了较高精度的时延估计值,更适合应用在爆炸点定位中。3、以炸点定位中的定位算法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泰勒级数展开法和Chan算法的原理以及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定位精度,充分发挥两种算法的优势,提出了基于Chan和Taylor级数的联合定位算法。通过爆炸模拟实验验证了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功能并完成对炸点的定位,定位误差在0.5m以内,能够很好的满足爆炸点定位精度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TDOA测量误差,提高了炸点定位精度。地震波信号定位技术及地震波信号处理的研究,对于武器装备研制和部队训练都有重要意义。
尹馨[2](2021)在《交汇法测试空间坐标中的系统标定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爆炸点空间位置的准确测量对检验兵器系统的效能非常重要。基于多相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的交汇法为空间坐标测试提供了极佳方案,测试模型的系统参数的准确获取是获得高精度测试结果的关键。针对近地炸点空间位置的测试需求,本文采用“双目等高异侧对视交汇”的布站方式,主要进行了对未知点的空间位置解算和系统参数标定技术的研究。首先推导了理想共线对视交汇下的目标位置解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实际测试状态下相机主点不共线,且存在偏角时的目标位置解算公式。设计了数学仿真,实现了输入已知空间位置,获得目标点分别在两个相机上的成像点,以及输入成像点,获得目标点的空间坐标的过程,验证了测量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系统输入的数据,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系统参数误差对系统测试精度的影响。通过对测量模型的深入分析,确定了待标定参数,并根据待求的系统参数构建了系统标定方案。根据标定原理采用一种改进的线线交汇的双目相机联合标定方法。通过将系统坐标系建立在双相机对视交汇形成的虚拟空间靶面上,并将其作为目标点投影在系统坐标系上的基准面。采用一种透明的双面高精度标定板,通过联立标定板上公共点的物像坐标,拟合出相机的内外参数。根据标定得到的相机参数,推导得到了待求的系统参数,如光学镜头主点坐标和目标点投影在虚拟靶面上的像点坐标。针对1000×1000×1000mm3的测试范围,对测量器件进行了选型,设计并搭建了“双目等高异侧对视交汇”的测试装置。完成了系统参数的标定,将求得的系统参数代入到空间坐标解算方程中,得到了未知点的空间坐标。测试结果表明坐标误差均小于±20mm,本文所构建的交汇测量系统的标定算法有效可行。
杨璟[3](2021)在《基于MSIF的目标爆炸时刻测量与实现》文中认为在靶场常规测试中,高速相机作为常用的测试手段,在毁伤评估、飞行参数测试领域应用广泛;但是由于高速相机工作时产生数据量庞大,而相机数据存储量有限,为了尽量存储有效信息并减少不必要的冗余数据,有必要为相机提供合理的触发信号。论文以获取爆炸时刻作为高速相机的触发信号。首先对现有的爆炸时刻测量方式和设备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比了光电探测法和声探测法各自的常用场景以及优势与劣势。其次,针对本项目复杂的电磁化背景以及为高速相机提供时间触发信号的应用场景,为了保证触发信号有较高准确度以及比较低漏测率,研究制定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MSIF)的目标爆炸时刻测量方法。该方法以探测飞行弹丸目标、目标爆炸瞬间的红外辐射和声波信号为基础,设计一套多元传感器复合探测系统,该系统分别对空中即将飞入爆炸区域的弹丸目标、爆炸瞬间产生的3~5um的红外辐射以及爆炸产生的声波信号进行探测。然后对多传感器复合探测系统探测的信号进行多传感器异步信息融合,利用在测试布置位置确定的情况下,信号达到各个探测系统的时间差在固定范围这一性质,提出利用互相关方法的加权融合算法,对三路传感器数据进行信息融合,通过计算,在判断探测目标真伪的基础上输出触发信号。通过对多传感器复合探测系统进行一系列测试,验证了多传感器复合探测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对飞行弹药目标、爆炸时刻红外辐射和声波的探测;其次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互相关方法的加权融合算法可以实现对爆炸目标的真伪判别;同时针对系统在靶场测试时探测的六组数据,分别带入信息融合模型。结果表明,融合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传感器的信息融合以及爆炸目标信号的真伪决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胥磊[4](2021)在《多阵列融合的炸点声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炸点精准度是衡量武器弹药性能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新型武器的研发测试中。目前靶场炸点测试多采用光探测或雷达探测,此类方法易受光照条件及电磁波的影响,存在系统复杂、成本过高等缺点。被动声学定位技术具有原理简单、布阵方便、不受光照及电磁波影响等特点。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延估计的多阵列融合的炸点声源测试系统,搭建了三基阵融合的炸点测试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声波及爆炸波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几种声学定位方法进行介绍。针对声速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及测试环境信噪比低的问题,采用实测环境温度计算实际声速,代入定位算法,降低了声速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2)介绍了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原理,分析了几种不同加权函数的区别,并对不同信噪比环境下进行仿真。针对在低噪声环境下时延估计不准确的问题,引入谱减法降噪,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提出利用谱减法结合基于广义互相关的互功率谱相位加权法获取时延估计值。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提高低信噪比下时延估计精度。(3)建立了五元立体阵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向和测距误差,并对测向误差进行仿真。针对远场条件下单基阵测距误差过大问题,提出了利用传感器数据融合对时延值进行加权修正的方法;提出了采用异面直线交叉法实现单基阵测向,多基阵融合定位的方法。(4)对测试系统的硬件进行了选型,搭建了三基阵炸点声源定位系统试验样机。进行了多次模拟试验,由试验数据分析可知,采用数据融合算法后单基阵方位角和俯仰角误差均≤2°,多基阵定位误差均小于3%,验证了多阵列融合的炸点声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吴笛[5](2019)在《大范围炸点测量同步触发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面阵相机交汇测量炸点过程中,常采用高速相机以凝视不间断方式进行拍摄,会产生大量的冗余数据,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工作载荷,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降低了系统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炸点坐标的测量精度。针对测量系统需要准确触发机制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检测处理的触发方法,对采集的图像实时检测,当识别存在炸点时输出一个触发信号,图像采集卡受触发后才会同步存储有效图像,以降低冗余数据存储量。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靶场测试环境下异地分布式测量工作原理,构建了炸点测量系统,系统由图像数据传输模块、目标分析处理模块以及同步触发模块组成,并详细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各分模块器件选型;2)搭建了测试系统的硬件实验平台,设计了炸点图像触发的硬件实现电路,分析Camera Link传输图像数据的配置方式,设计了以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电路为核心的触发模块的硬件电路;3)研究了数字图像预处理和识别运动目标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了针对炸点火光特性的图像识别算法,设计了炸点触发的算法流程,通过对模拟炸点试验和阈值算法的研究,最终确定一个炸点触发的最优化的门限阈值;4)利用FPGA图像处理技术在图像数据传输到采集卡之前对图像进行实时的检测处理,对FPGA触发模块内部逻辑模块进行编程设计,主要完成图像接收发送、图像缓存以及图像检测算法等模块的设计,详细描述了各模块的功能、接口定义以及实现过程。最后,通过对触发分电路模块的系统仿真及电路系统综合调试,调整、优化了内部逻辑程序。通过仿真可知,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了检测到炸点图像时输出触发信号的功能,有效地减少了数据冗余的产生,提高了靶场测试中炸点坐标测量的工作效率。
张亚男[6](2018)在《基于PSD的炸点空间位置测量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标空间三维位置检测在光电测量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炸点位置检测也逐渐成为军事装备科研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为了克服现有炸点位置测量技术存在响应速度慢、精度低、系统复杂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SD的炸点空间位置测量系统。具体采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作为传感器,炸点的有效光信号经过会聚镜头分别成像在两个PSD的光敏面上,经过信号处理电路得到有效光点的二维像坐标,结合两个PSD传感单元之间已知的相对位置关系就可以解算得到炸点的空间三维坐标。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主要包括:1.提出了采用双PSD传感器的炸点空间位置测量方法,研究了平行光轴空间位置测量理论模型并完成了光学成像系统的相关参数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测量方案。2.设计了基于PSD半导体原理的信号处理电路,以及基于USB(ARM)控制系统结合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嵌入式系统,该系统作为中央控制单元完成了采集过程中的信号控制与切换、数据存储与解算等步骤。同时为了满足测量需要,设计并调试了测量辅助单元和标定测试单元。3.开发了基于USB(ARM)控制系统的CPLD逻辑控制时序,完成了下位机与上位机的软件编程,实现了人机交互过程控制,并将解算得到的炸点空间三维位置坐标显示在上位机界面。4.搭建了基于PSD的炸点空间位置测量实验装置,在对系统进行了包括噪声检测、响应速度检测以及稳定性验证的预置实验后,完成了室外条件下的LED模拟靶场炸点位置测量实验,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的自由度验证了该系统对于位置测量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响应时间优于10μs,沿深度方向的探测距离范围为1632m,最大测量误差为163mm,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测量结果与实际距离具有较好的线性对应关系,位置测量精度优于0.82%,可以满足炸点位置探测的应用需求。
赵广伟[7](2018)在《尺寸形态多样性特征下的炸点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外大视场环境下的炸点检测常采用图像帧间差分的方法,但由于炸点分布在其尺寸及形态方面的多样性,使得对密集炸点的检测成为难点问题。本文重点围绕尺寸形态多样性特征下的炸点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较系统现有方法,有针对性的增加了特征判据,使炸点检测效果得到提升。对于密集炸点中无法采用特征描述的场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区域全卷积网络的检测方法,较好的解决了由于尺寸形态多样性等所带来的炸点难以区分和辨识的问题。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结合国内外炸点检测的相关文献资料,选定利用光电成像探测的方案完成炸点检测需求。该方案通过在监测区架设多个可见光观测站构成多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前端影像数据采集、自动调光、噪声抑制等处理算法获取较好像质图像。研究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级联帧间差分的炸点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帧间进行实时运算,研究利用连通域搜索的方式自适应地确定形态学滤波的内核尺寸,以更好的滤除炸点的边缘扩散信息;研究通过搜索炸点边缘凹点个数的方式,对粘连炸点进行分离;研究观察炸点扩散趋势,提出扩散趋势线的概念,完成被遮挡炸点的检测。相对于系统现有方法,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6.5%和12.7%。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区域全卷积网络的炸点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了野外大视场下的炸点检测专用图像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将深度学习引入到炸点检测任务中,在区域全卷积网络的基础框架上,针对炸点检测独有的特性,对特征提取子网络、区域推荐子网络、位置敏感池化层和分类回归子网络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剪枝的网络模型训练方法,解决多次盲目尝试取最优训练结果的问题。最终平均精确率为83.7%,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桑晓月[8](2018)在《基于多传感器测试技术的目标毁伤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毁伤效能是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由于高空炸点存在目标高速性、炸点分布随机性以及炸后破片分布广泛性等特点,很难给出合理的多姿态弹目交会目标毁伤评估和全过程动态视景仿真研究。因此,研究基于炸点位置参数的目标毁伤效能,形成多姿态弹目交会目标毁伤效能评估的规范化方法和辅助仿真手段是非常重要的。论文研究多传感器测试高空炸点的机理,给出测试炸点的位置函数,根据多传感器测试方法获得的炸点空间坐标参数,分析空间炸点分布与目标多姿态交会的基本原理,研究炸点随机分布下的弹目空间交会目标毁伤计算算法,建立地面坐标系、弹体坐标系、目标坐标系、弹体速度与目标速度坐标系以及弹目相对速度坐标系,推导出各个坐标系的转换矩阵,获得弹目相对飞行速度矢量与相对动态毁伤轴所确定的平面(毁伤面),给出炸点位置参数与多姿态弹目交会的时空关联,根据破片射迹线原理给出了不同交会方式下弹丸破片场微元束作用于目标表面有限面元的易损区模型,建立基于炸点位置参数的多姿态弹目交会的目标概率模型,计算了炸点位置参数、破片场运动参数以及多种弹目交会参数对毁伤概率的影响机理。通过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对于尺寸较小或者高速运动的目标,在计算命中点参数时必须考虑破片速度的衰减,否则主破片束将偏离目标关键部件,这大大减小毁伤概率;弹目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炸点的散布影响破片密度的分布,弹丸爆炸产生的破片数一定时,随着破片场半径的增大,微元束内破片密度变小,弹丸破片对目标三角形有限面元贡献的毁伤面积随着破片飞散角的变化呈现余弦变化趋势;在撞击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当作用在单一三角形面元的有效破片数目越多时,单一目标易损区面元的面积也就越大,目标毁伤效能越大;破片侵彻面元的宽度、脱靶量、破片着角等均对目标毁伤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软件Creator对弹丸、目标以及地形等建立三维模型,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3环境下,编写相应的目标毁伤动态仿真处理程序,利用实时三维虚拟现实开发软件Vega Prime,实现了多姿态弹目交会目标毁伤视景仿真设计。
廖翔[9](2019)在《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引信高精度动态开环控制技术》文中认为为适应现代战争中存在的立体威胁,提高坦克的信息反应和火力反应能力,需要使用信息化多功能坦克炮弹药替代传统单一毁伤模式弹药。这一类多功能弹药改变了传统弹药毁伤功能单一,难以对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敌对目标进行打击的缺陷。为实现多功能弹药的多种毁伤效果,这类弹药所配用的引信也必须具有可装定、可探测、可处理和可控制等四种能力。这类引信作为一种动态开环控制系统,提升动态开环控制的精准度和可靠度时+实现最佳毁伤控制的根本途径。本文以灵巧引信为对象,提出了引信动态开环控制基础理论,分析影响动态开环控制系统精准度和可靠度的因素,提出引入新的能量和信息源和提升现有信息流能量流节点精准度和可靠度两种动态开环控制系统性能改进方案;研究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中信息传输实时性与能量储量需求的矛盾,建立了功率约束下动态开环控制系统模型;设计底火共线传输中子系统间能量流串扰抑制系统,对动态开环控制系统中的模型误差和基准误差进行校正,最终完成基于底火共线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技术的动态开环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验证。建立了引信动态开环控制模型,该模型能够描述各类现有引信及新设计引信。针对灵巧引信的毁伤控制需求,设计了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引信动态开环控制系统;分析了上述动态开环控制系统的能量流和信息流并提出基于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可靠度/精准度定义和优化方法,将优化方法分为两部分: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对系统的影响优化和能量流与信息流节点优化;为评价基于发射回路的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系统对可靠度和精准度的影响,提出了动态开环控制效果的相对熵评价方法,完成了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动态开环控制系统基础理论构架。针对基于发射回路的传输系统存在严格功率约束的问题,研究了功率约束下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功率分配策略、系统模型和传输时序。系统的工作目标为:在给引信提供充足能量的前提下实现总传输时间最短,以提高信息实时性。建立了低通信道和带通信道两种同步传输模型,二者的性能对比表明,低通信道传输模型优于带通信道传输模型;设计了基于混合功率分配的传输系统,并以传输时长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对传输时序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优传输时序和最短传输时长,并分析了非理想接收端滤波器对传输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理想接收端滤波器会影响系统带宽。最终建立了功率约束下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系统模型。以提高控制可靠度为目的,研究了发射能量和装定能量间的相互串扰问题及其抑制手段;针对串扰失效机理问题,建立了基于非聚合马尔科夫链的系统间能量流串扰失效模型,并根据失效模型分析了能量流串扰对各个子系统的影响;根据能量流串扰效应确定了能量流串扰抑制的边界条件并设计了串扰抑制函数,通过不同的参数取值设计了正电压和负电压两种串扰抑制系统;仿真分析了串扰抑制效果和串扰抑制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正电压和负电压串扰抑制系统抑制效果接近,正电压串扰抑制系统在可靠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选择正电压串扰抑制系统设计方案作为串扰抑制系统最终设计方案。研究了动态开环控制误差对精准度的影响问题及控制误差校正算法;提出了动态开环控制误差校正基础理论,该理论将控制误差分为基准误差和模型误差两部分;针对基准误差,为保证基准在温度变化情况下的长期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控制基准的两步校正方案,步骤一,基于双向伪时间戳同步的控制基准和计时起点校正算法,步骤二,基于温度测量的控制基准自校正算法;针对模型误差,设计了基于动态性能试验结果的模型误差校正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条件抽样校正模型误差。设计了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动态开环控制系统,说明了系统组成和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试验验证了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系统的传输能力,系统间能量流串扰抑制能力和与现有火炮系统的兼容性;验证了动态开环控制系统的基准误差和模型误差的校正能力,测量了动态开环控制系统的能量消耗速率和发火可靠度。最终,通过系统的可靠度和精准度试验,验证了系统实际性能。
王永新,吕游[10](2017)在《火力压制试验弹丸落点脱靶量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传统地面炸点测试系统受地形及机动条件约束无法满足试验火力压制科目中落点脱靶量测量的问题,提出研制一套在无人机上安装自动指向摄像系统的高空拍摄装置。利用地面设置的外定标完成摄像系统内部参数修正,通过像面修正和目标位置提取,实现弹丸地面落点的高精度测试坐标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建立的系统,相机的成像大小为727.9m×352.7m,成像精度能够满足弹丸散布范围纵向100m及横向300m的测试需求;在探测器像元数为4096×2048的情况下,相机的成像精度较高,满足测试精度的试验要求。本文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二、炸点测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炸点测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爆炸点定位中的地震波信号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1 震源定位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爆炸点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时延估计技术研究现状 |
1.3 炸点定位技术的基本流程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2 爆炸地震波测试理论与传感测试网络系统设计 |
2.1 爆炸地震波理论概述 |
2.1.1 地震波类型与传播特性 |
2.1.2 地震波波速与影响因素 |
2.2 基于TDOA的爆炸点定位方法 |
2.2.1 TDOA定位原理 |
2.2.2 TDOA定位精度影响因素 |
2.3 爆炸场地震波分布式传感测试网络系统设计 |
2.3.1 分布式传感测试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
2.3.2 传感测试网络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高精度空间基准系统设计 |
3.1 空间基准系统总体方案 |
3.1.1 PPK定位技术原理 |
3.1.2 LoRa无线通信技术 |
3.1.3 系统实现方案设计 |
3.2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2.1 节点位置测量精度测试 |
3.2.2 功耗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4 爆炸地震波时延估计算法分析与实现 |
4.1 时延估计算法模型 |
4.2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 |
4.2.1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基本原理 |
4.2.2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在爆炸点定位中的应用分析 |
4.3 基于LMS自适应的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方法 |
4.3.1 LMS自适应滤波原理与性能分析 |
4.3.2 LMS-GCC时延估计方法 |
4.4 时延估计方法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爆炸点定位方法研究 |
5.1 地震动定位算法 |
5.1.1 基于Taylor级数的定位算法 |
5.1.2 基于两步加权最小二乘的定位算法(Chan算法) |
5.1.3 基于Chan与Taylor的定位算法 |
5.2 爆炸地震波模拟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交汇法测试空间坐标中的系统标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现状 |
1.2.1 目标空间定位研究现状 |
1.2.2 标定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测试原理与测试方案 |
2.1 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
2.1.1 测试系统原理 |
2.1.2 测试系统组成 |
2.2 测试系统数值仿真 |
2.2.1 XY轴上的数值仿真 |
2.2.2 空间虚拟靶面上的数值仿真 |
2.2.3 系统误差仿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测试系统中的相机标定方法 |
3.1 系统标定方案设计 |
3.1.1 待标定参数分析 |
3.1.2 相机成像原理 |
3.1.3 交汇测试中的相机标定 |
3.2 标定系统搭建 |
3.2.1 测试系统器件选型 |
3.2.2 交汇测试中的标定试验 |
3.3 标定靶对标定效果的影响分析 |
3.3.1 标定靶面积的影响 |
3.3.2 标定靶位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目标点空间坐标解算研究 |
4.1 图像像元中心坐标提取 |
4.1.1 图像去噪和图像分割 |
4.1.2 数学形态学处理 |
4.1.3 目标边缘检测 |
4.1.4 目标中心点提取 |
4.2 目标点空间坐标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标定结果实验验证 |
5.2 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基于MSIF的目标爆炸时刻测量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炸时刻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光电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声探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节 |
2 爆炸过程特性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爆炸火光特性分析 |
2.1.1 爆炸火光光谱特性分析 |
2.1.2 入射光功率及作用距离分析 |
2.1.3 光干扰因素分析 |
2.2 爆炸场声波特性分析 |
2.2.1 爆炸场声波特性分析 |
2.3 爆炸时刻测量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节 |
3 多传感器复合探测系统设计 |
3.1 红外探测系统设计 |
3.1.1 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 |
3.1.2 红外传感器选型分析 |
3.1.3 硬件电路设计 |
3.2 可见光探测系统设计 |
3.2.1 可见光传感器选型分析 |
3.2.2 硬件电路设计 |
3.3 声探测系统设计 |
3.3.1 声传感器选型分析 |
3.3.2 硬件电路设计 |
3.4 信号整形系统设计 |
3.4.1 精密整流电路设计 |
3.4.2 比较电路设计 |
3.4.3 单脉冲触发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节 |
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4.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
4.2 基于互相关方法的加权融合算法 |
4.2.1 互相关计算确定信号置信度 |
4.2.2 加权融合算法设计 |
4.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测试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分系统独立测试 |
5.1.1 可见光探测系统测试 |
5.1.2 红外探测系统硬件电路测试 |
5.1.3 声探测系统测试 |
5.2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5.2.1 搭建测试平台 |
5.2.2 多传感器复合探测系统测量结果 |
5.3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多阵列融合的炸点声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声学定位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声学定位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编排 |
2 声学定位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 |
2.1 声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
2.1.2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规律 |
2.1.3 爆炸声波传播特性 |
2.2 声学定位基本方法 |
2.2.1 高分辨率谱估计法 |
2.2.2 可控波束形成法 |
2.2.3 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方法 |
2.2.4 声源定位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2.3 本章总结 |
3 阵元间时延估计 |
3.1 互相关法时延估计 |
3.1.1 基本互相关法 |
3.1.2 广义互相关法时延估计 |
3.2 广义互相关法仿真分析 |
3.3 谱减法降噪 |
3.3.1 谱减法及其改进 |
3.3.2 谱减法降噪能力分析 |
3.3.3 谱减法结合广义互相关法求取时延及其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阵型设计及声源定位模型建立 |
4.1 时延估计定位原理 |
4.2 单基阵阵列模型研究 |
4.2.1 平面四元阵列 |
4.2.2 四元立体阵 |
4.2.3 五元立体阵及其数理模型的建立 |
4.3 五元立体阵误差分析 |
4.3.1 方位角误差分析 |
4.3.2 俯仰角误差分析 |
4.3.3 距离误差分析 |
4.3.4 五元立体阵误差仿真 |
4.4 多基阵数据融合定位 |
4.4.1 传感器数据融合 |
4.4.2 远场定位 |
4.4.3 三基阵融合定位模型建立 |
4.4.4 异面直线最近点估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系统设计 |
5.1 系统组成及设计 |
5.2 传感器选择 |
5.2.1 声传感器性能指标 |
5.2.2 常见声传感器分类 |
5.3 传感器放大电路设计 |
5.4 采集卡及采集软件选择 |
5.4.1 数据采集卡性能要求 |
5.4.2 采集卡选择 |
5.5 阵列结构设计 |
5.5.1 单基阵结构设计 |
5.5.2 多基阵布阵方案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实验方案设计及验证 |
6.1 爆破声波采集测试及权值获取 |
6.2 单基阵测向试验 |
6.3 多阵列融合定位及结果分析 |
6.4 定位误差来源分析 |
6.4.1 系统测量误差 |
6.4.2 时延估计误差 |
6.4.3 声速误差 |
6.4.4 不确定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5)大范围炸点测量同步触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炸点目标测量技术 |
1.2.2 靶场触发技术 |
1.2.3 图像处理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总体方案设计 |
2.1 炸点测量系统技术指标 |
2.2 测量站组成与工作原理 |
2.2.1 图像采集分系统 |
2.2.2 Camera Link接口数据传输分系统 |
2.2.3 触发分系统组成及功能 |
2.2.4 计算机分系统 |
2.3 总体实现方案 |
2.3.1 Camera Link接口电路方案 |
2.3.2 基于FPGA的触发分系统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硬件电路设计 |
3.1 Camera Link接口数据传输电路 |
3.2 FPGA硬件电路 |
3.2.1 FPGA芯片选型 |
3.2.2 FPGA电路 |
3.3 DDR存储电路 |
3.3.1 DDR3 SDRAM芯片性能参数 |
3.3.2 DDR3 SDRAM接口电路 |
3.4 触发接口 |
3.5 电源 |
3.6 本章小结 |
4 目标图像预处理与识别算法 |
4.1 数字图像预处理 |
4.1.1 中值滤波法 |
4.1.2 邻域平均法 |
4.1.3 预处理算法的选取 |
4.2 图像处理 |
4.2.1 背景差分法 |
4.2.2 帧间差法 |
4.2.3 基于帧间差法的炸点识别算法 |
4.3 触发设计 |
4.3.1 图像触发流程设计 |
4.3.2 阈值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FPGA的触发设计 |
5.1 FPGA硬件逻辑顶层设计 |
5.2 图像收发模块 |
5.2.1 图像接收模块 |
5.2.2 图像发送模块 |
5.3 图像缓存控制模块 |
5.3.1 输入缓存模块 |
5.3.2 输出缓存模块 |
5.3.3 存储管理状态机及MIG模块 |
5.4 图像预处理模块 |
5.5 图像检测算法模块 |
5.6 授时模块 |
5.7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PSD的炸点空间位置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PSD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 |
1.2.1 国内外PSD的发展现状 |
1.2.2 PSD的具体应用领域 |
1.3 PSD测量中去除背景光和暗电流的方法 |
1.4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测量系统原理与方案设计 |
2.1 测量系统的技术要求 |
2.2 PSD基本特性 |
2.2.1 PSD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2 PSD的基本结构 |
2.2.3 PSD的性能指标 |
2.3 基于双PSD的炸点空间位置测量理论模型 |
2.3.1 双PSD平行光轴测量理论模型 |
2.3.2 双PSD交汇光轴测量理论模型 |
2.4 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结构与硬件设计 |
3.1 光电探测单元设计 |
3.1.1 光电探测器的选型 |
3.1.2 成像镜头的选型 |
3.1.3 光学成像系统参数计算 |
3.1.4 信号处理电路 |
3.2 中央控制单元设计 |
3.3 测量辅助单元设计 |
3.4 标定测试单元设计 |
3.4.1 高功率LED的选型 |
3.4.2 闪光控制器 |
3.4.3 成像镜头焦距的标定 |
3.4.4 PSD探测器间距的标定 |
3.4.5 位置参考点的标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制单元与软件设计 |
4.1 主控系统 |
4.1.1 USB控制系统 |
4.1.2 ARM控制系统 |
4.2 CPLD逻辑控制单元 |
4.2.1 AD转换控制时序 |
4.2.2 FIFO缓存控制时序 |
4.3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3.1 USB固件编程框架 |
4.3.2 下位机程序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与误差分析 |
5.1 系统预置实验 |
5.1.1 系统噪声检测实验 |
5.1.2 系统响应速度检测实验 |
5.1.3 系统稳定性验证实验 |
5.2 位置测量实验 |
5.3 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尺寸形态多样性特征下的炸点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综述 |
1.3 研究难点与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炸点检测相关技术分析 |
2.1 炸点目标尺寸描述 |
2.2 图像预处理 |
2.2.1 自动调光 |
2.2.2 噪声抑制 |
2.3 帧间差分炸点检测相关算法 |
2.3.1 形态学滤波 |
2.3.2 连通域搜索 |
2.3.3 矩特征 |
2.4 深度学习中炸点检测相关算法 |
2.4.1 卷积神经网络 |
2.4.2 两阶段检测网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帧间差分的炸点检测方法 |
3.1 系统现有算法分析 |
3.1.1 现有算法简介 |
3.1.2 现有算法问题描述 |
3.2 多特征级联帧间差分下的炸点检测方法 |
3.2.1 算法总体架构 |
3.2.2 自适应求取形态学滤波内核尺寸 |
3.2.3 搜索边缘凹点分割粘连炸点 |
3.2.4 扩散趋势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增强区域全卷积网络的炸点检测方法 |
4.1 构建野外大视场炸点检测专用图像数据集 |
4.2 增强区域全卷积网络下的炸点检测方法 |
4.2.1 特征提取子网络的改进 |
4.2.2 区域推荐子网络的改进 |
4.2.3 位置敏感池化层的改进 |
4.2.4 分类回归子网络的改进 |
4.3 JSP&P训练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5.1 评价标准 |
5.2 实验环境与方案 |
5.3 多特征级联帧间差分检测方法实验 |
5.4 增强区域全卷积网络检测方法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多传感器测试技术的目标毁伤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弹丸炸点的空间位置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敌我对抗目标毁伤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的主要目的 |
1.3.2 课题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基于多CCD传感器的炸点位置参数测试 |
2.1 多面阵CCD传感器炸点位置参数测试 |
2.2 炸点空间位置坐标与目标毁伤关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多姿态弹目空间交会毁伤建模 |
3.1 基于炸点空间位置坐标的弹目交会数学描述 |
3.1.1 多姿态弹目交会坐标系建立 |
3.1.2 弹目交会坐标系变换分析 |
3.2 多姿态弹目交会毁伤区模型建立 |
3.3 多姿态弹目交会时空关联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炸点空间位置参数的目标毁伤概率算法研究 |
4.1 多弹目交会角度破片场研究 |
4.2 破片场射迹线法的目标易损性研究 |
4.3 基于炸点位置参数目标毁伤概率算法 |
4.4 目标毁伤概率算法计算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姿态弹目交会目标毁伤视景仿真及结果分析 |
5.1 目标毁伤三维视景仿真的开发过程 |
5.1.1 目标毁伤视景仿真总体架构 |
5.1.2 基于Multigen Creator的目标毁伤视景仿真模型建立 |
5.1.3 基于Vega Prime的目标毁伤视景仿真模块 |
5.2 多姿态弹目交会目标毁伤动态视景仿真 |
5.2.1 破片场与目标正面交会导致的目标毁伤视景仿真 |
5.2.2 破片场侧向侵彻目标的目标毁伤视景仿真 |
5.2.3 破片场后方侵彻目标的目标毁伤视景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引信高精度动态开环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引信起爆控制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性能优化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发射系统和装定系统间能量流串扰抑制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3 引信起爆控制误差校正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2 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引信动态开环控制基础理论 |
2.1 引信动态开环控制系统设计基础理论 |
2.1.1 引信动态开环控制的定义和目的 |
2.1.2 动态开环控制模型 |
2.2 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引信动态开环控制系统 |
2.2.1 引信动态开环控制系统的信息流和能量流分析 |
2.2.2 基于信息流的控制精准度及其优化 |
2.2.3 基于能量流的控制可靠度及其优化 |
2.2.4 底火共线同步传输中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协同作用 |
2.3 动态开环控制效果的相对熵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功率约束下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系统模型 |
3.1 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系统模型 |
3.1.1 低通信道传输系统模型 |
3.1.2 带通信道传输系统模型 |
3.1.3 两种信道的性能对比 |
3.2 功率约束下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过程中的功率分配策略 |
3.2.1 发送端动态功率分配策略 |
3.2.2 比例分配和分时分配策略 |
3.2.3 能量传输效率和信息传输速率的边界 |
3.3 基于混合功率分配的最优分配策略和最优传输时序 |
3.3.1 混合功率分配策略 |
3.3.2 混合功率分配传输时间最小化算法 |
3.3.3 最优分配策略仿真和最优传输时序设计 |
3.4 非理想接收端滤波器对传输系统的影响 |
3.4.1 频带离散化的低通同步传输模型 |
3.4.2 非理想接收端滤波器对传输系统的影响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发射系统与装定系统间能量流串扰抑制方法及抑制系统设计 |
4.1 发射系统与装定系统间系统间能量流串扰抑制方法 |
4.1.1 能量流马尔科夫模型 |
4.1.2 串扰失效的改进非聚合马尔科夫链表示 |
4.1.3 能量流串扰效应仿真 |
4.1.4 能量流串扰抑制边界条件 |
4.2 能量流串扰抑制系统设计 |
4.2.1 能量流串扰抑制函数设计 |
4.2.2 能量流串扰抑制参数取值 |
4.3 串扰抑制效果仿真和串扰抑制可靠性验证 |
4.3.1 串扰抑制效果仿真 |
4.3.2 串扰抑制系统可靠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引信动态开环控制误差校正算法 |
5.1 引信动态开环控制误差校正基础理论 |
5.2 基于双向伪时间戳时钟同步的控制基准校正算法 |
5.2.1 双向伪时间戳交换时钟同步算法 |
5.2.2 基于信息反馈的时钟起点传输方法 |
5.2.3 双向伪时间戳同步基准误差校正仿真 |
5.3 基于温度测量的控制基准自校正算法 |
5.3.1 基于温度测量的基准漂移估计算法 |
5.3.2 基准漂移校正仿真 |
5.4 基于动态性能试验结果的模型误差校正算法 |
5.4.1 试验测量结果与试验真实结果间的关系分析 |
5.4.2 模型误差条件抽样算法 |
5.5 误差校正效果验证 |
5.5.1 动态性能试验方法 |
5.5.2 模型误差抽样求解 |
5.5.3 模型误差校正结果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动态开环控制系统设计和试验 |
6.1 系统总体设计 |
6.1.1 底火共线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子系统设计 |
6.1.2 动态开环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6.2 底火共线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系统试验 |
6.2.1 功率约束条件下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试验 |
6.2.2 发射能量和装定能量串扰抑制试验 |
6.2.3 传输系统与火炮的兼容性试验 |
6.3 引信动态开环控制系统试验 |
6.3.1 基准误差校正试验 |
6.3.2 探测系统认知不确定参数校正试验 |
6.3.3 接收能量消耗速率和发火可靠度试验 |
6.3.4 基于现场计算模型的系统精准度与可靠度试验 |
6.3.5 基于射表的系统精准度与可靠度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火力压制试验弹丸落点脱靶量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火力压制试验弹丸落点脱靶量测试情况简介 |
2.1 炸点经纬仪落点坐标测量方案 |
2.2 传感器落点坐标测量方法 |
3 高空脱靶量坐标数据快速测量系统组成及测试方案简介 |
3.1 设备组成及结构形式 |
3.2 系统关键技术参数 |
3.3 设备试验方案 |
4 数据处理方法 |
4.1 像面畸变修正 |
4.2 空间位置及指向确定 |
4.3 落点空间直线方程确定 |
4.4 弹丸落点坐标的确定 |
4.5 系统成像范围弹丸确定 |
5 应用与实验 |
5.1 实验方案 |
5.2 精度分析 |
5.3 误差分析 |
6 结论 |
四、炸点测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爆炸点定位中的地震波信号分析及处理[D]. 朱耀杰. 中北大学, 2021(02)
- [2]交汇法测试空间坐标中的系统标定技术研究[D]. 尹馨.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MSIF的目标爆炸时刻测量与实现[D]. 杨璟.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4]多阵列融合的炸点声定位技术研究[D]. 胥磊.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5]大范围炸点测量同步触发技术研究[D]. 吴笛.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6]基于PSD的炸点空间位置测量系统设计[D]. 张亚男. 天津大学, 2018(06)
- [7]尺寸形态多样性特征下的炸点检测方法研究[D]. 赵广伟. 天津大学, 2018(06)
- [8]基于多传感器测试技术的目标毁伤评估研究[D]. 桑晓月. 西安工业大学, 2018(01)
- [9]基于能量和信息同步传输的引信高精度动态开环控制技术[D]. 廖翔.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火力压制试验弹丸落点脱靶量测试方法研究[J]. 王永新,吕游. 液晶与显示,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