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渗出液论文_王越,李贤,王瑶,高占红,赵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创面渗出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创面,基质,蛋白酶,金属,烧伤,溃疡,蛋白。

创面渗出液论文文献综述

王越,李贤,王瑶,高占红,赵伟[1](2019)在《Ⅳ期压疮愈合过程中创面渗出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Ⅳ期压疮愈合过程中创面渗出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压疮愈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Ⅳ期压疮患者39例,创面共59处,根据接诊时与治疗第4周末压疮愈合评估表(PUSH)评分差值进行分组,差值> 2分为愈合良好组(n=26),≤2分为愈合不良组(n=13)。按照统一方法评估、清洗及清创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换药,追踪4周,采集接诊时、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创面渗出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创面渗出液中MMP-9、TIMP-1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的变化情况。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接诊时及治疗第1周末2组MMP-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262、1. 944,P值均大于0. 05),而在治疗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愈合不良组MMP-9表达水平分别为(189. 27±90. 15) ng/L、(176. 95±75. 47) ng/L、(149. 30±63. 08) ng/L,显着高于愈合良好组[(114. 97±70. 06) ng/L、(93. 75±55. 15) ng/L、(71. 62±41. 6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835、3. 921、4. 608,P值均小于0. 05);不同时间点愈合良好组与愈合不良组TIMP-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 346、0. 292、0. 047、0. 395、0. 999,P值均大于0. 05);接诊时及治疗第1周末2组MMP-9/TIMP-1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023、1. 134,P值均大于0. 05),而在治疗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时愈合不良组MMP-9/TIMP-1比值分别为(38. 42±9. 25)、(33. 74±9. 58)、(29. 53±8. 04),显着高于愈合良好组的(30. 04±10. 67)、(25. 35±10. 18)、(21. 54±9. 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 411、2. 473、2. 642,P值均小于0. 05)。结论创面渗出液中MMP-9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变化与压疮愈合有关,过高的MMP-9及MMP-9/TIMP-1不利于压疮的愈合。(本文来源于《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全辉,邓永文[2](2018)在《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抗感染的疗效及其对创面渗出液分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抗感染的疗效及其对创面渗出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00例资料作为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以及按创面渗出评价量表评价肛周脓肿术后第3、6、9、12天创伤面渗出液情况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肛周脓肿手术后第3、6、9、12天创伤面出现的一些渗液的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以及用药后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治疗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抗感染的疗效较为理想,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8年10期)

凌怡庭,李森娟,沈桂鑫,邱敏,陈振伟[3](2018)在《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创面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方法将141例肛瘘切除手术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分为3组,即高频组(换药频率≤2d)44例、中频组(2d<换药频率≤3d)50例、低频组(换药频率>3d)47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结果高频组、中频组术后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低频组(均P<0.05),高频组与中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9、12、15天,低频组与中频组创面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5天,高频组创面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均明显高于中频组、低频组(均P<0.05)。结论术后换药频率对肛瘘术后愈合时间有影响,建议换药频率控制在3d之内。肛瘘切除手术15d后换药不必过于频繁,以2~3d为宜。(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8年23期)

白现花,尹兰英,杨海庆,高俊香,李练[4](2018)在《中药熏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及创面渗出液中VEGF、MMP-2及TIMP-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收集患者创面渗出液,测定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创面渗出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治疗14天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治疗7天(P<0.05),观察组治疗7天和14天的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和14天,对照组VEGF及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MMP-2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EGF及TIMP-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MMP-2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7天和14天的VEGF及TIMP-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MMP-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天VEGF、MMP-2及TIMP-1含量与治疗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这可能与降低创面渗出液中的MMP-2含量,增加VEGF及TIMP-1的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张坤,任琳,彭金霞[5](2018)在《托毒生肌散联合新型敷料治疗难愈性创面效果及对渗出液中TGF-β1、IL-1β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托毒生肌散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慢性难愈创面效果及对渗出液中TGF-β1、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伤口愈合中心治疗难愈性创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时用新型敷料换药,观察组用托毒生肌散联合新型敷料外敷。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时检测创面渗出液中TGF-β1及IL-1β水平。结果:2组治疗2周、3周、4周时患者创面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时创面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3周、4周时创面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渗出液中IL-1β、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TGF-β1除外)、2周、3周、4周时患者渗出液中IL-1β、TGF-β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时渗出液中IL-1β、TGF-β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难愈创面,使用托毒生肌散联合湿性敷料外敷,能逐渐上调TGF-β1、下调IL-1β,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优于独用湿性敷料。(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林国,王攀,叶天华[6](2018)在《TGF-β、bFGF、PDGF-BB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的浓度改变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3种粘连相关因子对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后患者再发黏连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宫腔粘连分离术共60例,均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另选取相同时间段50例中隔子宫患者设为B组,该组患者均行宫腔镜隔切除术进行治疗。收集Folay尿管流出的宫腔创面渗出液。对渗出液中的TGF-β_1(转化生长因子β_1)、PDGF-B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b F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3项粘连细胞因子的浓度水平进行检测,检测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A、B两组患者TGF-β_1浓度水平从术后3小时至术后9小时逐渐升高,术后9小时逐渐升高,术后9h浓度水平最高,随后浓度水平逐渐下降。A、B两组术后6、9、12、24、48小时的TGF-β_1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3小时(P<0.05)。A、B两组患者的PDGF-BB浓度从术后3小时逐渐升高趋势,术后24小时浓度水平最高,随后开始下降。A、B两组患者术后6、9、12、24、48小时的PDGF-BB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3小时(P<0.05);A、B两组患者b FGF浓度水平从术后3小时至术后24小时呈逐渐升高趋势,术后24小时浓度水平最高,随后开始下降。A、B两组患者术后6、9、12、24、48小时的b FGF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3小时(P<0.05)。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治疗后宫腔创面在修复过程中不断渗出TGF-β_1、PDGF-BB、b FGF细胞因子,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或其他分泌方式对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起促进作用,进一步合成细胞外基质,提高了术后粘连的再次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浙江创伤外科》期刊2018年02期)

陈志强[7](2016)在《光谱诊断烧伤创面深度和渗出液含量及纳米膜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每年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皮肤烧伤的人数大约在500万至1000万人,烧伤后死亡率、容貌毁损率及致残率高,患者的救治周期和康复周期较长,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机体健康,因此对烧伤创面早期精确的诊断和及时准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烧伤的诊断而言,在没有外在客观辅助诊断的帮助下,仅凭烧伤临床表现和经验,烧伤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准确率仅在60%-75%之间,因此近年来对各种辅助诊断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包括如B超、MRI、血管显微镜、荧光染色、THZ、多光谱等多种技术手段,但其研究基本都局限于传统的叁度四分法上,并不能精确探测出烧伤皮肤坏死组织的具体深度,传统的病理检测可以做到,但因其侵入性操作、会造成永久性创面等原因而不能广泛用于临床。迄今为止,尚无公开报道有相关技术用于精确探测烧伤皮肤坏死组织的具体深度。若有一种技术方法可以对烧伤皮肤坏死组织深度进行精确测量,不但能够为烧伤深度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精确的分类方法,而且还能为精确化清创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大大减小烧伤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在保证清创彻底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最大程度的保留皮肤附件及其相关干细胞,对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疤痕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烧伤的治疗来说,皮肤创面暴露于空气中后,必须使用敷料覆盖,作为屏障,起到临时的保护作用。这里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对于应用于临床的创面敷料,何时进行更换的问题。烧伤创面换药一直以来都依赖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大多采用两天换一次药的方式进行,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精确的告诉烧伤医生应当何时换药。创面渗出液完全浸透医用敷料,是提醒医生必须立即换药的一个明显标志,但若等肉眼都能够判断出创面渗出液完全浸透医用敷料时再换药,那么在换药之前创面已受感染的风险太高;但若更换敷料太早,则会造成部分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如果有种方法能够在创面渗液足量但是还未能完全浸透敷料的时刻提醒医生换药,那么就能在控制一定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换药,不但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负担,还能减少部分人力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个问题是,临床敷料多种多样,如何选择和制作新型创面敷料问题。近40年来国内外研制开发了多种创面覆盖敷料,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合成类敷料里的组织工程敷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人工合成类敷料,特别是随着静电纺丝技术地逐步深入研究,静电纺丝纤维膜敷料发展成为了新一代的热点研究的皮肤创面敷料。由于静电纺丝纤维膜自身特性制约,静电纺丝纤维膜敷料不含促愈因子,现有公开报道的研究中在静电纺丝纤维膜加载促愈因子的敷料不但工艺复杂且不能缓慢释放促愈因子,造成材料促愈效果欠佳,临床转化也有困难。因此若我们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制作出在静电纺丝纤维膜上加载缓慢释放促愈因子的创面敷料,并证明该种材料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和机制,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临床选择和制作此类新型创面敷料提供一种新思路,丰富相关创面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临床转化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本研究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运用和研究,来精确诊断烧伤创面皮肤坏死组织深度,提高对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精度,不仅能为烧伤诊断提供新的更加精确的烧伤分类思路,还能为临床医生判断烧伤深度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提高烧伤创面愈合质量;第二部分,利用太赫兹射线对医用纱布中渗出液含量进行精确检测,以准确判断纱布中渗出液的具体含量,为临床换药时机的选择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并节省部分医疗和人力资源;第叁部分,探索VIP-DA-PCL纳米纤维膜对在体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烧伤创面敷料的选择和制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丰富同类型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的理论基础,并为下一步临床转化奠定基础。第一部分:近红外光谱用于精确诊断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深度实验目的:明确烫伤深度与烫伤时间的关系;建立原始光谱数据与烫伤时间的对应关系;提取烧伤创面成份信息以及结构信息来表征烧伤皮肤的功能状态;获得烧伤深度反演模型以及该模型的准确率。实验内容和方法:①制作不同烫伤时间的猪皮烫伤模型,按照烫头接触皮肤时间依次递增分为九组:5s,10s,20s,30s,40s,60s,80s,100s,120s,每组制作5个样本。②打开光谱仪调节至数据采集状态。使烫伤创面与入射光纤保持垂直,光纤探头距探测表面2cm,对每个样品表面不同的四个部位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并对每个部位多次测量,分类保存。③在采集光谱数据后对创面立即取材。进行HE染色,经组织学观察分别测量每个烫伤时间点对应的具体烫伤深度数值,每个标本测量五次,深度数值经两位独立的病理学工作者分别测量,取其平均值后得到。④将采集到的光谱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取其光学特性参数。蒙特卡洛分析提取成份信息(脱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水)以及结构信息(散射颗粒的大小和浓度)来表征烧伤皮肤的功能状态,构成特征参数集;⑤将得到的光学特性参数样本用于SVM训练,将1557个总样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样本的2/3 (1037个样本),用于构建和训练支持向量机模型,训练方式为交叉检验法,挖掘出光学特征与烧伤深度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建立烧伤皮肤组织、成分结构及二者复合交互项与烧伤深度的复杂映射关系模型;然后通过第二部分为总样本的1/3 (520个样本),用该样本对模型进行10次反演,验证模型的效果并对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价。实验结果:①建立了烫伤时间与烫伤深度之间的线性对应模型,在控制烫伤条件下,在1-120s的烫伤时间内,烫伤深度随烫伤时间的增加而单调递增。通过对标准差的分析可知,模型稳定可靠。②得到了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与烫伤时间的对应关系,发现随着烫伤时间的增加,光谱曲线在特定波段(900-1300nm)的光谱幅值随着烫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光谱曲线也逐渐趋于平滑。③提取得到含有五个参数的光学特征集,各参数本身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规律不明显。④成功利用SVM训练构建出烧伤深度反演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10次反演,得到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值为7.63%,诊断精度在百微米级。实验小结:近红外光谱能够测量得到烧伤皮肤坏死深度数据,然后利用蒙特卡洛参数提取方法和SVM参数训练的方法能够构建出烧伤深度反演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从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中精确反演出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具体深度数值,并且该模型反演的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均值为7.63%,诊断精度在百微米级。第二部分:太赫兹光谱用于精确诊断纱布中渗出液含量实验目的:探索太赫兹光谱对纱布的穿透能力,明确太赫兹光谱用于探测纱布中渗出液含量的可行性;测量纱布中叁种渗出液的太赫兹光谱,构建通过太赫兹光谱数据测量纱布中液体含量的模型,证实太赫兹光谱能够完成对纱布中渗出液含量的精确诊断。实验内容和方法:①将消毒后的医用纱布裁剪为5 ×5cm大小的方块,按照纱布层数依次次递增的方式分别准备共18组纱布,纱布层数从1层到80层,分别测量样品光和参考光;②通过公式推导并简化公式,得到THz波透过特性与纱布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③准备新鲜的1000 ml猪血液样品,在样品中8%的柠檬酸钠的10ml,取其中的500 ml全血作为全血样本;剩下的500ml全血放入离心机按照2000rpm的转速离心30分钟,取其上清做为血浆样本;再从Milli-Q纯水仪中取蒸馏水500ml作为蒸馏水样本。分别滴加在事先准备好的大小为5×5 cm,层数为40层的医用纱布正中,滴加的液体总含量分别为,蒸馏水:0.1g、0.2g、0.3g、0.5g、0.7g、1g;血浆0.1g、0.2g、0.3g、0.4g、0.5g;全血:0.1g、0.2g、0.3g、0.4g、0.5g;对纱布中滴加的每种液体的每个含量利用太赫兹光谱系统进行测量,得到THz时域光谱图;④考虑实际液体蒸发带来的对纱布中滴加的液体总含量的影响,通过对纱布同步称重,修正实际滴加入纱布中液体含量,并建立实际递减液体含量与初始滴加液体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化实验模型与公式推导,得到纱布中样品液的总含量mfull与0.3T处THz反射率之间的对应模型。实验结果:①纱布层数的增加会带来太赫兹(THz)波的透过率的衰减和位相延迟的增加,THz波对纱布具有非常好的穿透性,到80层纱布仍然有信号穿过。②随着纱布中液体含量的增加,THz波的吸收率单调递增,叁种液体的吸收性质不同,因此对应的液体拟合曲线的斜率不同,蒸馏水的斜率为0.1518,全血的为0.089,血浆的为0.0684。③测量蒸馏水的敏感度为1.3mg;测量全血的敏感度为0.76mg;测量血浆的敏感度为0.58mg。该结果的意义为,当纱布中蒸馏水的含量改变大于等于1.3mg的时候,就能被我们搭建的THz-TDS系统检测到,而用于检测全血和血浆时,这个检测的最小液体变化量分别为0.76mg和0.58mg。实验小结:太赫兹波对医用纱布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能十分精确的检测到纱布中叁种渗出液(全血、血浆和水)的含量,并且这种水平的检测敏感度在1.3mg以内,远远高于如今临床仍然通过肉眼和经验得到的敏感度。第叁部分:VIP-DA-PCL纳米纤维膜用于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实验目的:将加载有血管活性肠肽-多巴胺微球的聚已内酯(VIP-DA-PCL)纳米纤维膜材料用于在体小鼠创面愈合的研究,明确该材料对创面愈合的影响;通过对创面组织中细胞增殖标志物定位和定量的检测,以及对血管生成标志物的定量检测,明确该材料对在体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的影响。实验内容和方法:①制作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用直径4毫米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制作一个直径4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对于不同分组的老鼠分别使用灭菌的凡士林纱布、PCL-DA纳米纤维膜和PCL-DA-VIP纳米纤维膜分别覆盖在创面上,并在各组材料表面再覆盖一层负压生物膜固定。以仅覆盖负压生物膜的动物组为对照组。②创面愈合面积测量,我们在小鼠背部打孔手术后第1、3、5、7天分别对创面进行拍照,并用由两名独立的研究人员分别使用软件IPP 6.0对创面的愈合面积进行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③将小鼠在术后第3天处死,对全层缺损创面组织取材,制作切片并对切片进行HE染色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拍照。再生上皮长度,由两名独立的研究者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④将小鼠在术后第3天和7天处死,对全层缺损创面组织取材,固定切片后,对切片进行马松叁色染色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拍照。肉芽组织厚度,由两名独立的研究者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⑤我们在打孔术后第3天用免疫组化检测了创面的细胞增殖标志物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含量,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⑥我们通过免疫印迹法(WB)在全层皮肤创面手术后3天对细胞增殖标记物PCNA、血管生成的标志物CD3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了定量检测。实验结果:①创面愈合速度:创面打孔术后第7天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优于其余各组(p < 0.05)。②新生上皮长度:在打孔术后第3天,PCL-DA纳米纤维膜组和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的新生表皮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凡士林纱布组(p<0.05)。然而,在PCL-DA纳米纤维膜组和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的新生表皮长度之间并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③肉芽组织厚度结果:创面经马松叁色染色后在打孔术后第3天和第7天在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的肉芽组织厚度明显优于其余组(p< 0.01)。④细胞增殖情况:新生表皮中的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PCL-DA纳米纤维膜组和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中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然而,在PCL-DA纳米纤维膜组和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的新生表皮中PCNA阳性细胞数量之间并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在皮肤全层中的包括新生表皮组织和肉芽组织中的PCNA蛋白免疫印迹结果中,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的PCNA条带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其余组(p< 0.001)。⑤血管再生标志物结果:对创面皮肤全层中的CD31和VEGF进行WB检测,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中CD31条带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其余组(p < 0.05). 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中VEGF条带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CL-DA纳米纤维膜组(p< 0.05)。然而,凡士林纱布组和PCL-DA-VIP纳米纤维膜组的中VEGF含量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实验小结:PCL-DA-VIP纳米纤维膜能促进在体创面的愈合,该膜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但是对创面的再上皮化无明显改善作用。总体结论:综合以上叁方面的内容,通过在烧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探索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近红外光谱能够精确测量烧伤皮肤坏死深度数值,构建的烧伤深度反演该模型平均误差为7.63%,诊断精度在百微米级。2.太赫兹波对医用纱布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能十分精确的检测到纱布中叁种渗出液(全血、血浆和水)的含量,并且这种水平的检测敏感度在1.3mg以内。3. PCL-DA-VIP纳米纤维膜能促进在体创面的愈合,该膜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但是对创面的再上皮化无明显改善作用。以上目标的实现,为烧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对相关层面上的机制的初步探索,也将为烧伤的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16-05-01)

戴淼可,李萍,梁雅慧,王伊光,杨焕杰[8](2009)在《阴证、阳证皮肤溃疡创面渗出液MMPs和TIMPs的酶活性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皮肤溃疡阴证、阳证创面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抑制因子活性和水平的差异,揭示其证候基础。方法:收集皮肤溃疡阳证20例、阴证25例创面渗液及10例健康成人血清对照,通过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的活性和ELISA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的含量。结果:阴证创面MMP-2、MMP-9活性和含量不同程度高于阳证组和对照组(分别P<0.01);同时其TIMP-1、-2含量却不同程度低于阳证组和对照组(分别P<0.01),且MMP-9/TIMP-1、MMP-2/TIMP-2比值明显高于阳证组和对照组(分别P<0.05)。结论:阴证疮疡MMPs/TIMPs平衡失调,这可能是皮肤溃疡创面不易愈合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向启利,李建福,付小兵[9](2007)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介导创面渗出液对大鼠表皮干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面收集液对大鼠表皮干细胞(ESC)内钙离子的作用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对胞内游离钙的影响。方法:以聚氨酯海绵收集成年Wistar大鼠背部全层创面渗出液;以快速黏附分离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表皮干细胞。将培养的表皮干细胞分为5组:①单纯对照组;②单纯创面收集液处理组;③PD98059阻断剂+创面收集液处理组;④SB203580阻断剂+创面收集液处理组;⑤PD98059与SB203580阻断剂+创面收集液处理组。应用特异性Ca2+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荧光强度,以判断游离钙的浓度。结果:单纯创面收集液处理组ESC的Ca2+荧光强度明显较单纯对照组增加;③、④两组均出现了不同的钙振荡现象;而⑤组则表现为Ca2+荧光强度的迅速降低。结论:创面收集液引起ESC内游离Ca2+浓度增加,MAPK信号通路对ESC胞内钙离子有反馈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徐明达,姚庆君,胡大海,董茂龙,刘亚玲[10](2001)在《烧伤患者早期血清及创面渗出液中舒普深的药代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0 引言 烧伤感染是烧伤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1 ] .作好防治 ,成为必须解决的课题 .本研究从烧伤患者血清及创面渗出液中舒普深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 ,提出烧伤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给药方案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组患者共 16例 ,(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7期)

创面渗出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抗感染的疗效及其对创面渗出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00例资料作为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以及按创面渗出评价量表评价肛周脓肿术后第3、6、9、12天创伤面渗出液情况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肛周脓肿手术后第3、6、9、12天创伤面出现的一些渗液的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以及用药后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治疗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抗感染的疗效较为理想,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面渗出液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越,李贤,王瑶,高占红,赵伟.Ⅳ期压疮愈合过程中创面渗出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

[2].张全辉,邓永文.肛门洗剂与红油膏纱条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抗感染的疗效及其对创面渗出液分泌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8

[3].凌怡庭,李森娟,沈桂鑫,邱敏,陈振伟.肛瘘术后换药频率与创面愈合时间及渗出液中TNF-α、IL-6含量的关系[J].浙江医学.2018

[4].白现花,尹兰英,杨海庆,高俊香,李练.中药熏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及创面渗出液中VEGF、MMP-2及TIMP-1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8

[5].张坤,任琳,彭金霞.托毒生肌散联合新型敷料治疗难愈性创面效果及对渗出液中TGF-β1、IL-1β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

[6].林国,王攀,叶天华.TGF-β、bFGF、PDGF-BB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的浓度改变研究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8

[7].陈志强.光谱诊断烧伤创面深度和渗出液含量及纳米膜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D].第叁军医大学.2016

[8].戴淼可,李萍,梁雅慧,王伊光,杨焕杰.阴证、阳证皮肤溃疡创面渗出液MMPs和TIMPs的酶活性对比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

[9].向启利,李建福,付小兵.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介导创面渗出液对大鼠表皮干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

[10].徐明达,姚庆君,胡大海,董茂龙,刘亚玲.烧伤患者早期血清及创面渗出液中舒普深的药代动力学[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作用前后慢性创面渗出液降解工...创面渗出液收集管朱红膏对创面渗出液MMP-9,MMP-2...大鼠创面渗出液浸泡后材料水接触...4.2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渗出液术后放置引流管(右乳晕上缘引流管引流...

标签:;  ;  ;  ;  ;  ;  ;  

创面渗出液论文_王越,李贤,王瑶,高占红,赵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