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钢丝绳中间固定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前侧边和右侧板前侧边的下部之间通过竖向条板连接为一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设置有吊耳销轴,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在竖向条板的后侧安装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与竖向条板之间设有上宽下窄的楔形块,楔形块前侧的钢丝绳与竖向条板后侧压接,楔形块后侧的钢丝绳分别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压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钢丝绳时不用费力,靠楔形越压越紧的原理固定钢丝绳,安全可靠性强,拓展了钢丝绳的使用功能,可用于建筑机械、军事和越野领域的牵引作业,具有无比巨大的作用。
主设计要求
1.钢丝绳中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前侧边和右侧板前侧边的下部之间通过竖向条板连接为一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左右对应开设有吊耳孔,吊耳孔内穿设有吊耳销轴,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在竖向条板的后侧开设有两组均左右通透的定位孔,两组定位孔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的位置高于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大于第二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在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与竖向条板之间设置有上宽下窄的楔形块,钢丝绳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依次绕在楔形块的前侧、上侧和后侧,楔形块前侧的钢丝绳与竖向条板后侧压接,楔形块后侧的钢丝绳分别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压接。
设计方案
1.钢丝绳中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前侧边和右侧板前侧边的下部之间通过竖向条板连接为一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左右对应开设有吊耳孔,吊耳孔内穿设有吊耳销轴,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在竖向条板的后侧开设有两组均左右通透的定位孔,两组定位孔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的位置高于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大于第二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在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与竖向条板之间设置有上宽下窄的楔形块,钢丝绳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依次绕在楔形块的前侧、上侧和后侧,楔形块前侧的钢丝绳与竖向条板后侧压接,楔形块后侧的钢丝绳分别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中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楔形块上部最宽尺寸小于第一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且大于第二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楔形块的前侧、上侧、后侧和下侧开设有贯通的绳槽,钢丝绳绕在绳槽内,绳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劣弧线段,绳槽前侧部的中心线平行于竖向条板,绳槽后侧部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在的平面,绳槽上侧部为向上凸出的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绳中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绳槽表面和竖向条板后侧面均开设有防滑波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中间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钢丝绳的使用只能在一定长度的两端设置钢丝绳固定器或采用钢丝绳卡头设置吊耳,进行牵拉吊挂作业的,这种方式操作繁琐,费力费时。另外,现有的钢丝绳固定器不能在钢丝绳的任意位置设置,使用起来有较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省力省时、可在钢丝绳的任意位置进行设置的钢丝绳中间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钢丝绳中间固定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前侧边和右侧板前侧边的下部之间通过竖向条板连接为一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左右对应开设有吊耳孔,吊耳孔内穿设有吊耳销轴,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在竖向条板的后侧开设有两组均左右通透的定位孔,两组定位孔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的位置高于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大于第二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在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与竖向条板之间设置有上宽下窄的楔形块,钢丝绳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依次绕在楔形块的前侧、上侧和后侧,楔形块前侧的钢丝绳与竖向条板后侧压接,楔形块后侧的钢丝绳分别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压接。
楔形块上部最宽尺寸小于第一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且大于第二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楔形块的前侧、上侧、后侧和下侧开设有贯通的绳槽,钢丝绳绕在绳槽内,绳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劣弧线段,绳槽前侧部的中心线平行于竖向条板,绳槽后侧部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在的平面,绳槽上侧部为向上凸出的半圆形。
绳槽表面和竖向条板后侧面均开设有防滑波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中间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左侧板、右侧板、竖向条板、楔形块、吊耳销轴、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
B、确定钢丝绳固定的位置并做上标记;
C、将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抽出,将楔形块上侧部的绳槽与钢丝绳需要固定的位置接触,钢丝绳折弯与楔形块前侧、上侧和后侧的绳槽对应接触后,将楔形块和折弯后的钢丝绳由底部伸入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安装上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将吊耳销轴与固定锚点连接,准备工作完成,对楔形块下方的钢丝绳逐渐施加张力,随着钢丝绳张力的增加,在楔形块的作用下钢丝绳被牢固的锁紧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内,即楔形块前侧的钢丝绳与竖向条板后侧压接,楔形块后侧的钢丝绳分别与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压接,从而达到固定钢丝绳的目的。
步骤A的具体制作过程为,
(1)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后制作成左侧板和右侧板平行,将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连接的前侧上部切割掉,留下下部的竖向条板,并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对应的侧边进行切割修饰;
(2)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钻吊耳孔,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在竖向条板的后侧钻两组定位孔,将吊耳销轴安装到吊耳孔内,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分别安装到上部的一组定位孔和下部的一组定位孔内,吊耳孔与吊耳销轴、第一定位销与上部的一组定位孔、第二定位销与下部的一组定位孔之间均过渡配合;
(3)根据第一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以及第二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设计楔形块的尺寸,楔形块的厚度稍小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距离,楔形块上部最宽尺寸小于第一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且大于第二定位销到左侧板的距离,在楔形块的前侧、上侧、后侧和下侧开设贯通的绳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绳中间固定器是一个独立的组合工具,可在不损伤钢丝绳的情况下在钢丝绳中部任意处设置吊挂点实施牵拉吊挂作业,达到长绳逐渐延长作业的目的。
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整体外观呈下侧大上侧小的楔状,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设有吊耳销轴,用作与固定锚点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后侧还设有二组定位孔,用作安装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竖向条板、楔形块和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的配合将钢丝绳张紧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当中。
左侧板、右侧板和竖向条板采用一体制成,提高了竖向条板受力时的牢靠性。绳槽及其结构的设置不会对钢丝绳产生损伤。绳槽表面和竖向条板后侧面均开设有防滑波纹,可进一步提高钢丝绳收到挤压时的稳定性。拆卸时,可用锤子向上锤砸楔形块的下端,很容易就将钢丝绳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钢丝绳时不用费力,靠楔形越压越紧的原理固定钢丝绳,安全可靠性强,拓展了钢丝绳的使用功能,可用于建筑机械、军事和越野领域的牵引作业,具有无比巨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楔形块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中间固定器,包括竖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左侧板1和右侧板2,左侧板1前侧边和右侧板2前侧边的下部之间通过竖向条板3连接为一体,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上部左右对应开设有吊耳孔,吊耳孔内穿设有吊耳销轴4,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下部在竖向条板3的后侧开设有两组均左右通透的定位孔,两组定位孔内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第一定位销5的位置高于第二定位销6,第一定位销5到左侧板1的距离大于第二定位销6到左侧板1的距离,左侧板1和右侧板2内部在第一定位销5、第二定位销6与竖向条板3之间设置有上宽下窄的楔形块7,钢丝绳8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2内部依次绕在楔形块7的前侧、上侧和后侧,楔形块7前侧的钢丝绳8与竖向条板3后侧压接,楔形块7后侧的钢丝绳8分别与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压接。
楔形块7上部最宽尺寸小于第一定位销5到左侧板1的距离且大于第二定位销6到左侧板1的距离,楔形块7的前侧、上侧、后侧和下侧开设有贯通的绳槽9,钢丝绳8绕在绳槽9内,绳槽9的横截面轮廓为劣弧线段,绳槽9前侧部的中心线平行于竖向条板3,绳槽9后侧部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所在的平面,绳槽9上侧部为向上凸出的半圆形。
绳槽9表面和竖向条板3后侧面均开设有防滑波纹10。
钢丝绳8中间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左侧板1、右侧板2、竖向条板3、楔形块7、吊耳销轴4、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
B、确定钢丝绳8固定的位置并做上标记;
C、将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抽出,将楔形块7上侧部的绳槽9与钢丝绳8需要固定的位置接触,钢丝绳8折弯与楔形块7前侧、上侧和后侧的绳槽9对应接触后,将楔形块7和折弯后的钢丝绳8由底部伸入左侧板1和右侧板2之间,安装上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将吊耳销轴4与固定锚点连接,准备工作完成,对楔形块7下方的钢丝绳8逐渐施加张力,随着钢丝绳8张力的增加,在楔形块7的作用下钢丝绳8被牢固的锁紧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2内,即楔形块7的前侧的钢丝绳8与竖向条板3后侧压接,楔形块7后侧的钢丝绳8分别与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压接,从而达到固定钢丝绳8的目的。
步骤A的具体制作过程为:
(1)采用一整块钢板折弯后制作成左侧板1和右侧板2平行,将左侧板1和右侧板2之间连接的前侧上部切割掉,留下下部的竖向条板3,并将左侧板1和右侧板2对应的侧边进行切割修饰;
(2)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上部钻吊耳孔,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下部在竖向条板3的后侧钻两组定位孔,将吊耳销轴4安装到吊耳孔内,第一定位销5和第二定位销6分别安装到上部的一组定位孔和下部的一组定位孔内,吊耳孔与吊耳销轴4、第一定位销5与上部的一组定位孔、第二定位销6与下部的一组定位孔之间均过渡配合;
(3)根据第一定位销5到左侧板1的距离以及第二定位销6到左侧板1的距离设计楔形块7的尺寸,楔形块7的厚度稍小于左侧板1和右侧板2之间的距离,楔形块7上部最宽尺寸小于第一定位销5到左侧板1的距离且大于第二定位销6到左侧板1的距离,在楔形块7的前侧、上侧、后侧和下侧开设贯通的绳槽9。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6732.1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668607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6C 1/12
专利分类号:B66C1/12;B66C13/00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河南海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海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三全路9号一米阳光16层1611号
发明人:谢利明;崔文才
第一发明人:谢利明
当前权利人:河南海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俊峰
代理机构:41131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