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内厚:日本工匠精神的优缺点论文

长内厚:日本工匠精神的优缺点论文

日本在采取“沙盒监管”模式的同时跳出沙盒去思考,把握好了放松监管与加强监管的力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对有代表性学生的深度访谈结果显示,56.4 %的学生网络行为具有随意性,缺乏网上学习的规划性,大多数时间集中在聊天、追剧、看小说、打游戏等娱乐和社交活动;24.9 %的学生会在课后自主选择网上思政学习,包括浏览时政新闻、关注中央重大政策文件、学习思政专题等,但是多数学生坚持时间不长,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十九大精神”知识随机测试中,80分以上仅占13.9 %,不及格率为43.8 %,也同样说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的有效性有待增强。

我毕业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之后在索尼工作了十年,主要是做标准工作,后来在京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两年前我又去了哈佛大学做客座教授,现在我在早稻田大学做教授。

对于日本来讲,经典的社会奉献精神是这个国家独特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注重制造业,所以日本的制造业还是很成功的,那时只要技术进步,产品性能就会进步,就能够吸引更多用户,所以当时只需聚焦技术,也就是说当时日本企业其实没有什么战略可言。

在公司里,一种技术工作得以延续,就叫作匠人精神。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称之为“品质追求过剩”的文化,是日本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以早稻田大学为例,在东京冬天是不能在户外进行无人机操作的,尽管我们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但在校园里不能操作无人机,通过老师的努力只允许在教室里操作,就是因为户外操作无人机较为危险,容易引起事故。这件事与过度追求品质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也反映了一些僵化的处事思维。再比如,在欧洲公共交通由驾驶员一边驾驶,一边卖票,但在日本就不允许无人售票的公共交通;在美国可以使用打包盒,但是日本人认为它会威胁人的生命健康,所以禁止使用打包盒。这就是过度追求品质的体现。

现在智能手机非常普遍,但是日本没有真正地生产,没有本土的智能手机公司。索尼等公司也在欧洲售卖产品,这远远不能和中国的华为相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成本比较高。对日本公司来说,产品有一点小瑕疵,或是消费者有一点投诉,产品就不能销售,他们认为不能把有一丝潜在危险的东西卖到市场上去。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缩短工艺,提高效率,提高成本,产品就可以卖出去。但日本企业不能这样做,所以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产品无法卖到国际市场上去。

将扩增到的DGAT2基因启动子片段连接pMD19-T构建中间载体,通过双酶切及连接反应将pCAMBIA1304-35s中的35s启动子替换成DGAT2基因启动子,得到promoter-DGAT2-pCAMBIA1304重组载体(图3),重组质粒通过双酶切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片段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载体构建完成(图4)。

我们看两个词,一是有效,二是高效。朝着一个确定的终点前进,过程中减少浪费就可以了。松下和丰田都是日本很高效的企业。

式(4)中:μj为投资港口j引起的边际固定成本;ωj为投资前港口j的固定成本;拟合优度R2=0.921 4。变动成本的改变源于增加的生产税净额,因为随货运收益的增加交纳的生产税增多。假设港口企业的生产税净额与营业收入有关,根据9个港口企业2006—2014年间的生产税净额和营业收入数据,对二者进行了拟合后发现呈线性关系为

在沙盒监管区中,规则可以稍微放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日本过度追求品质所带来的弊端。那么放松管制,真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吗?关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往有许多学术意见。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要减少浪费,尽量使工序单一,那就意味着多样性较少,科技创新较少;但是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又需要新的科技创新,会促进多样性,并且一定会造成浪费。这两者是矛盾的。

2.1 两组眼科和全身基本情况 纳入视野前青光眼患者共36例,男女比例均衡,为青中年人,青光眼家族史人数比健康对照组多,其余各项基本情况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日本工匠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舍弃了很多商业利益,舍弃了很多风险。对此,日本做了哪些措施?我讲一下“沙盒监管”的制度。大家想像沙盒是什么?它意味着有一个小小的盒子,在相对限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一部分地区给予特殊监管,管制比较宽松。松下家电POC示范方案,是日本导入沙盒监管后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欧美等国家也导入了这个制度。

关于多样性的管理和控制浪费,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沙盒监管可以带来开发商品有效的手段,但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提出了波特假说,他认为严格的管制可以为企业树立明确的目标,促进企业为了同一目标而竞争,鼓励企业争先创新。回顾日本研发战斗机的历史,1980年左右,日本只能从美国购买战斗机。后来日本使用一种民间技术研发了F2战斗机,但是被日本宪法限制了,所以只能研发具有多种功能的战斗机,经过苦下功夫,日本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技术,并将这种技术运用到其他行业,这就是在严格管制下进行创新的例子之一。

加强监管和放松监管究竟哪一个更能促进创新?其实完全专注技术并不会带来大量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监管措施密切相关。直线性的科技创新模式包括两种,一是增量式创新,二是渐进式创新。这两种创新模式不确定性比较低,容易预测未来的目标,而且可以专注地围绕一个目标来改进技术,这时减少浪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福克斯,世界上规模很大的OEM企业,他们彻底贯彻减少浪费的原则,只需做客户需要的、指定的产品就可以,不需要做很多想象与创新。如果要做创新项目,涉及现在所谈到的信息技术时,就需要进行创新,但这种情况下客户不是直接买技术,而是买服务。企业要考虑什么技术与服务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做这方面探索时,会有很多目标出现,企业会犹豫选哪几个作为目标,这种情况下放松管制是比较适合企业自由探索的。与以上两种创新模式相对应的还有颠覆性创新,这种创新会颠覆以往人们的认知和技术,但是不确定性比较高。

总结一下,沙盒监管并不是全国放松管制,而是在特殊区域进行适当放松,我们虽然允许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但不要让浪费过多,这是沙盒监管最重要的地方。放松管制并不是一直都能提高效率,对部分区域放松管制,可以促进多样性的增加;对其他地方加强监管,明确目标,可以提高企业效率、促进创新。其实如果能够控制好监管的力度,监管力度强与松都是可以促进创新的。希望这些日本的经验和教训,能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帮助大家实现更多价值。

(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院教授 长内厚

标签:;  ;  ;  ;  ;  ;  ;  

长内厚:日本工匠精神的优缺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