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论文_周海霞,张允,张敏,陈建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感染性休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液体,多巴胺,蛋白酶,血小板,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霞,张允,张敏,陈建芬[1](2019)在《PICCO监测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减少血压波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提高使用微量泵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收治的3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通过随机分组,采用叁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总结护理人员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换血管活性药存在的问题及护理要点。结果:在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在血压波动方面,平均动脉压波动<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较好;在心律失常的发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重要手段,在使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用药的护理,通过改进换泵的方法,减少因更换方法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改良方法能被临床广泛采用,并予推广。(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韦柳青,覃纲,姜福富,李嘉燕,张波[2](2019)在《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的监测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特利加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的监测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PICCO监测、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组)和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TP组)治疗维持目标。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用药前及用药48h的后患者MAP的均值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的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两组患者48小时平均收缩血压波动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2,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均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NE组使用过程收缩压平均波动数明显大于TP组。(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邓诚松,王乔凤[3](2019)在《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及重度ARDS的临床诊治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移植目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及先天性肝代谢缺陷患儿的唯一且有效治疗方式~([1,2])。肝移植患者由于术前合并感染、术后自身免疫力低下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术后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3])。感染性休克指~([4])机体对感染失调性宿主反应引起的(危及生命)器官功能障碍,并足以引起死亡率增加的持续循环(和)细胞代谢紊乱。全球每年有上万人罹患感染性休克,且有≥25%的患者死于此症~([5-8])。而肝移植术后患者由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较常见~([9]),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住(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刘运萍,刘玲,曾裕心[4](2019)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9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病人按不同液体管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照组在维持液体出入量平衡时予以液体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CVI)、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心肺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APACHE I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该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47.92%;观察组死亡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病人采用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不仅可有效改善其心肺功能,还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33期)

顾立志,孙虹,严专[5](2019)在《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组织蛋白酶S(cat 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炎症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确诊的1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cat S、TSP-1、白介素-6(IL-6)、IL-10表达水平,对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不同预后cat S、TSP-1、IL-6、IL-10、APACHEⅡ表达水平及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组血浆中cat S、TSP-1、IL-6、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死亡组血浆中cat S、TSP-1、IL-6、IL-6/IL-10、APACHEⅡ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IL-10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cat S水平与IL-6/IL-10、APACHEⅡ评分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1水平与IL-6、IL-6/IL-10、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血浆中cat S、TSP-1水平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728(95%CI:0.780~0.912、0.631~0.825),截断值分别为13.60 ng/mL、32.55 ng/mL,此时其敏感性分别为85.4%、68.8%,对应特异性为70.5%、73.1%。二者联合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22~0.938),敏感性为72.9%、特异性为87.2%。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cat S、TSP-1、IL-6高表达,IL-10低表达,IL-6/IL-10水平升高,血浆中cat S、TSP-1表达水平与IL-6/IL-10、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光明[6](2019)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我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收治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数偶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乳酸(LAC)水平以及治疗后48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12、24、48 h的L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心率(HR)、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48 h的尿量、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LAC水平,临床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崔青松[7](2019)在《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感染性休克对各PICCO监测指标、IL-6、PCT、BNP及NAGL水平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感染性休克对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ICCO监测指标[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IL-6、PCT、BNP、NAGL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CI及EVLWI水平分别为(4.33±0.29)L/min、(4.08±0.23)L/(min·m2)、(4.37±0.20)ml/kg,低于对照组的(6.51±0.17)L/min、(5.47±0.26)L/(min·m2)、(5.88±0.75)ml/kg, SVR水平(1219.75±86.54)dyn·s/cm5高于对照组的(1156.88±89.32)dyn·s/cm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PCT、BNP及NAGL水平分别为(145.82±10.27)ng/L、(0.79±0.15)ng/ml、(2449.12±45.37)pg/ml、(58.7±10.5)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93.25±9.37)ng/L、(1.42±0.18)ng/ml、(4232.89±64.57)pg/ml、(79.5±18.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用血必净治疗对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显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陈思文[8](2019)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3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7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拓莫兰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拓莫兰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降钙素原(PCT)、乳酸(LA)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MIP-2、MCP-1、PCT水平分别为(38.18±8.23)mg/L、(26.14±5.93)μg/L、(51.61±7.35)μg/L、(3.29±0.76)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9.12±9.66)mg/L、(35.17±7.24)μg/L、(74.33±9.17)μg/L、(5.87±1.1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A水平(1.87±0.50)mmol/L低于对照组的(2.47±0.61)mmol/L、APACHEⅡ及SOFA评分分别为(14.26±3.15)、(3.48±0.7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02±3.83)、(4.72±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可明显减轻其炎性反应,促进临床疗效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韦宝石,刘传辉,肖剑波[9](2019)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麻醉处理方式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静脉麻醉处理后,均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且未见严重并发症情况,患者麻醉处理后生命体征情况良好,差异与麻醉前相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优质麻醉处理可以改善患者相关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的健康,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并且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李雅彬[10](2019)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多巴胺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CT、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小时尿量均得到明显改善(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CCr、BUN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用药12 h后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9.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91%(P <0.05)。结论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22期)

感染性休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特利加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的监测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PICCO监测、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组)和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TP组)治疗维持目标。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用药前及用药48h的后患者MAP的均值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的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两组患者48小时平均收缩血压波动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2,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均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NE组使用过程收缩压平均波动数明显大于TP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染性休克论文参考文献

[1].周海霞,张允,张敏,陈建芬.PICCO监测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管理[J].吉林医学.2019

[2].韦柳青,覃纲,姜福富,李嘉燕,张波.特利加压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的监测及护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3].邓诚松,王乔凤.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及重度ARDS的临床诊治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4].刘运萍,刘玲,曾裕心.液体负平衡管理模式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结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

[5].顾立志,孙虹,严专.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19

[6].刘光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

[7].崔青松.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感染性休克对各PICCO监测指标、IL-6、PCT、BNP及NAGL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8].陈思文.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9].韦宝石,刘传辉,肖剑波.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分析[J].名医.2019

[10].李雅彬.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论文知识图

感染性休克注射用生脉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第叁节 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标签:;  ;  ;  ;  ;  ;  ;  

感染性休克论文_周海霞,张允,张敏,陈建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