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来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来,丙烯酰胺,胶束,甲基,活性,吡唑,开环。
马来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舒友,赵鑫鹏,苏胜培[1](2019)在《木质素马来酸酯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碱木质素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在乙二醇二甲醚介质中通过体系回流反应制备马来酸酐改性木质素。利用FTIR确认了产物结构,建立了木质素马来酸酯产物中马来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探索了反应时间、马来酸酐的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6 h;马来酸酐的用量为木质素的40%。在优化条件下,产物收率为94.9%,木质素马来酸酯产物中马来酸官能团质量为木质素的1.25%。(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9年02期)
许格,郑延成,元平南,郑恒[2](2019)在《马来酸酯磺酸盐型活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用马来酸酐(MA)、聚乙二醇(PEG)、辛醇合成了活性单体(MOPn),再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合成含有-SO_3~-、-CONH_2、EO醚等极性基团的二元和叁元活性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表征和热重分析。评价了聚合物在蒸馏水和无机盐介质中的表面性能,讨论了影响溶液表面活性的各因素以及单体摩尔比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二元聚合物(PMOPnS)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表面活性,活性单体MOP1000与AMPS摩尔比为1∶2的二元聚合物比1∶4的二元聚合物的表面活性更强。叁元聚合物在高于 258 ℃下开始分解。考察了叁元聚合物单体摩尔比、无机盐质量浓度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n(MOP1000)∶n(AMPS)∶ n(AM)=0.5∶1∶98.5的叁元聚合物PMOPSA-1具有较好的增黏效果和表/界面活性,2%叁元聚合物PMOPSA-1在蒸馏水和2%NaCl介质中30 ℃黏度分别为1 108和1 157 mPa·s,在2%NaCl和0.1%CaCl_2混合盐水中30 ℃表面张力和45 ℃下与煤油的界面张力分别为30.43和2.09 mN/m,表明合成的活性型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稠化性能和表/界面活性。(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王磊,韩燕絮,徐天晓,刘浪[3](2018)在《Ru/改性蛭石制备及催化马来酸酯加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依次经过酸化-钠化-有机柱撑改性蛭石(m-V)为载体,RuCl_3·xH_2O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采用吸附-沉淀法制备催化剂Ru/改性蛭石(Ru/m-V),并用XRD、H_2-TPR、N_2物理吸附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分析,以马来酸二甲酯(DMM)加氢制丁二酸二甲酯(DMS)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直接还原后的所得样品活性优于焙烧还原后样品的活性,Ru/m-V经还原-氧化-还原处理后的催化活性高于经过相同条件制备和处理的催化剂Ru/Al_2O_3。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经焙烧还原后活性组Ru的粒径增大。Ru/m-V经还原-氧化-还原后Ru性组分烧结程度低于Ru/AlAl_2O_3。上述结果表明:Ru/m-V氧化还原稳定性优于Ru/Al_2O_3。(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梁嘉辉,吕姿颖,谢阳芬,游正伟[4](2018)在《功能化聚富马酸对苯二甲酸二环氧丁烷马来酸酯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等特性的叁维多孔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及组织器官修复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新型功能聚酯聚富马酸对苯二甲酸二环氧丁烷马来酸酯(PTFB-M),通过盐析法制备了多孔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图像研究了其微观叁维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能。同时对多孔支架进行了循环压缩测试。最后,对PTFB-M多孔支架化学键连接生长因子,并进行了生长因子缓释实验。(本文来源于《合成技术及应用》期刊2018年02期)
吕姿颖,游正伟[5](2018)在《聚富马酸对苯二甲酸二环氧丁烷马来酸酯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可功能化的生物活性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酸诱导环氧开环聚合反应制备新型功能化聚酯材料,聚富马酸对苯二甲酸二环氧丁烷马来酸酯(PTFB-M)。通过~1H-NMR谱图和红外谱图对PTFB-M进行结构表征,并利用TGA和DSC研究PTFB-M的热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有着稳定的热学性能,通过水相接触角测试,说明该聚合物为亲水性材料。该聚合物含有大量的羟基,为反应位点,可进一步进行功能化修饰。(本文来源于《合成技术及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张橙,郑延成,胡丽琴,张静,秦奔奔[6](2018)在《马来酸酯磺酸盐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四醇、马来酸酐、乙二醇和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3种结构的马来酸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评价了其在盐水中的表面性质、界面性质和润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对应的表面张力(γ_(CMC))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Gemini型双酯磺酸盐具有最小的CMC,表面张力较高,与烷烃的界面张力最低,与辛烷和癸烷的界面张力可达0.02 mN/m;磺基马来酸单酯盐的CMC和γ_(CMC)最高,与烷烃的界面张力也最大;磺基马来酸双酯表面活性最高,界面活性居中;3种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与表面张力有直接的关系,表面张力越低其润湿性越好;无机盐的加入有助于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和表面活性,表面张力较小的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较强。(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文岚,刘丽丽,王克虎,黄丹凤[7](2017)在《叁氟甲基酰腙与马来酸酯的[3+2]环加成反应:叁氟甲基吡唑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氟甲基取代的N-杂环化合物在药物,农药及材料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1]。将叁氟甲基引入N-杂环有两种主要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叁氟甲基化试剂直接向N-杂环中引入叁氟甲基[2],这类方法可以在合成的任何阶段直接形成C-CF3键,但是叁氟甲基化试剂通常比较昂贵;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叁氟甲基合成砌块引入叁氟甲基[3]。叁氟甲基合成砌块工业易得、廉价、稳定、种类较多。迄今为止,许多叁氟甲基合成砌块已被成功应用于(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26)
李义滨,张炉青,耿兵,徐安厚,张书香[8](2016)在《含氟马来酸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来酸酐与含氟醇反应得到具有含氟链段的马来酸酯,然后探究了原料比物质的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物酯化率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马来酸酯进行了红外表征。(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09期)
赵雅娜[9](2016)在《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酯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质轻,电绝缘性好,耐化学腐蚀,阻燃自熄性,并且容易加工等优点,但因其分子中含有数量极多的极性基团使得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极强,导致其可加工性较低,造成PVC成品坚硬、脆性大、柔韧性和弹性较差。而增塑剂的加入可以使PVC更加容易加工,制品的弹性及柔韧性得到很大提高,低温脆性也得到改善。然而由于大多数增塑剂为外添加型的有机小分子,其添加量又高达30 wt%-50 wt%,长期的使用容易引起增塑剂的迁移甚至析出,使制品性能劣化,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本文通过在PVC大分子链上引入不同的马来酸酯基团从而起到内增塑作用,研究其对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为制备高性能的PVC复合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微波法制备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VC-g-MAH)的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首次用正丁醇和异辛醇与PVC-g-MAH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丁酯(PVC-g-DBM)及聚氯乙烯马来酸异辛酯(PVC-gDOM)。确定了制备叁种接枝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叁种接枝产物的热稳定性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PVC-g-MAH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AH用量为DPVC的20 wt%,引发剂的用量为DPVC的3 wt%,加热功率为630 W,反应时间为30 min,此条件下接枝率为5.02%;PVC-g-DBM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接枝到PVC-g-MAH上酸酐含量的3 wt%,酸醇摩尔比(马来酸酐:正丁醇)为1:2.15,失水剂用量为酸酐的3wt%,反应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其酯化率为91.07%。通过曲面响应法(RSM)对PVC-g-DOM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马来酸酐质量的4 wt%,马来酸酐与异辛醇的摩尔比为1:2.15,失水剂用量为马来酸酐质量3 wt%,反应时间为4 h,得到的产物的酯化率为90.02%。接枝后PVC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其中,叁种接枝材料中PVC-g-MAH热稳定性能最好;接枝前后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无明显变化,接枝并没有使PVC发生降解。将叁种接枝产物分别与PVC进行共混复合,对其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耐低温性能、耐迁移性及形貌特征等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VC-g-MAH/PVC,PVC-g-DBM/PVC和PVC-g-DOM/PVC的平衡扭矩较PVC复合材料分别下降2.2 N﹒m,2.5 N﹒m和3.1 N﹒m,上述叁种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得到了改善;PVC-g-MAH/PVC/DOP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升高,而断裂伸长率稍有降低,而另外两种断裂伸长率提高,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稍有降低;上述叁种体系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均有提高,但体积电阻率下降,而耐低温性能均达到-25℃;80℃7天PVC复合材料的迁移率高达11.12%,而上述叁种复合材料的迁移率率则分别为4.64%,4.01%和3.50%,复合材料的有机小分子的迁移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李伟[10](2015)在《马来酸酯系淀粉衍生物的制备和低温上浆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淀粉对纤维的粘合强度差,浆膜脆硬,浆膜的力学性能差。更为严重的是淀粉浆液在低温下容易老化,造成淀粉低温粘附性更差,浆膜力学性能进一步下降,致使淀粉无法适用于经纱低温上浆之中。为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对淀粉进行马来酸酯系衍生化作用处理,本文合成了一系列马来酸酯系淀粉衍生物,考察了马来酸酯系衍生化作用对淀粉浆液低温老化的影响,探讨了马来酸酯系淀粉衍生物与纤维间的低温粘附性,评价了淀粉浆液老化对淀粉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以马来酸酐(MA)为酯化剂对淀粉进行马来酸酯化变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度的马来酸酯化淀粉(MS),评价了马来酸酯化变性对淀粉浆液低温老化的影响,并研究了取代度和浆液温度对MS浆液粘度和粘度热稳定性、粘附性及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酯化变性能够改善淀粉对粘胶纤维的低温粘附性;随着取代度的增加,粘合强度逐渐增大;粘合强度随浆液温度降低而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缓解;马来酸酯化变性改善了淀粉浆液的低温粘度热稳定性。当取代度为0.04时,这种变性能在温度50~65℃范围内有效改善淀粉对粘胶纤维的粘合强度。通过对淀粉进行马来酸酯化变性,缓解了淀粉浆液的低温老化,降低了浆液老化对淀粉浆膜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性的负面作用,提高了淀粉浆膜的力学性能。随着取代度增大,虽然MS浆膜的断裂强度有所减少,但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次数逐渐增加,脆硬程度下降,水溶时间逐渐缩短,回潮率逐渐增大。浆液温度越低,马来酸酯化的作用越明显,淀粉浆膜断裂伸长率的增幅越大。其次,为进一步改善淀粉在经纱低温上浆中的使用性能,以亚硫酸氢钠(SHS)为磺化剂,对MS进行磺化反应,合成磺基丁二酸酯化淀粉(SSS)。评价了磺基丁二酸酯化变性对淀粉浆液老化和淀粉低温粘附性的影响,考察了它对淀粉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马来酸酯化变性相比,磺基丁二酸酯化变性能够进一步缓解淀粉浆液的老化,改善淀粉的低温粘附性,进一步缓解浆液老化对淀粉浆膜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性的负面影响。综合考虑实验结果,磺基丁二酸酯化变性改善淀粉的低温粘附性和淀粉浆膜力学性能的适宜取代度和温度分别为0.036和60℃。第叁,为克服SSS因阴离子属性与纤维间产生静电斥力而对粘附性产生的负面作用,进一步提高淀粉对纤维的粘附性,本课题对SSS进一步进行阳离子化复合变性,合成季铵阳离子醚化-磺基丁二酸酯化淀粉(QSS)。然后,探索了ζ电位和取代度对淀粉退浆性、粘附性和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的季铵阳离子醚化-磺基丁二酸酯化复合变性,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磺基丁二酸酯化对粘附性的负面影响,而且能够显着降低季铵阳离子醚化对淀粉退浆性的负面作用。粘附性与ζ电位密切相关,增大ζ电位对粘合有利,但不利于退浆。实验结果表明,电中性QSS同时具备较强的粘附性和良好的可退浆性。季铵阳离子醚化-磺基丁二酸酯化复合变性,能明显改善淀粉浆膜的力学性能;在相似取代度下,ζ电位变化对改善QSS浆膜性能的影响有限,而在电中性条件下取代度对QSS浆膜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取代度是QSS浆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课题还进一步研究了电中性QSS与棉纤维和粘胶纤维间的低温粘附性,探索了浆液老化对其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淀粉与棉纤维间低温粘附性差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棉蜡和淀粉浆液老化是影响棉纤维低温粘附性的两个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淀粉对棉经纱低温上浆前需除去棉蜡。电中性季铵阳离子醚化-磺基丁二酸酯化复合变性,缓解了淀粉浆液的老化,降低了这种老化对淀粉与上述纤维间低温粘附性及对淀粉浆膜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和耐屈曲性的负面影响。最后,为了验证马来酸酯系淀粉衍生物在经纱低温上浆中的可行性,本文选用电中性QSS来进行浆纱实验,并选取ATS作对比,以浆纱的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性及毛羽降低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了电中性QSS在经纱低温上浆中的可行性,以便为马来酸酯系淀粉衍生物在经纱上浆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电中性QSS能够在60℃下对粘胶经纱进行上浆,浆纱的增强大,减伸小,耐磨性和毛羽降低率高。(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12-01)
马来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用马来酸酐(MA)、聚乙二醇(PEG)、辛醇合成了活性单体(MOPn),再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合成含有-SO_3~-、-CONH_2、EO醚等极性基团的二元和叁元活性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表征和热重分析。评价了聚合物在蒸馏水和无机盐介质中的表面性能,讨论了影响溶液表面活性的各因素以及单体摩尔比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二元聚合物(PMOPnS)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表面活性,活性单体MOP1000与AMPS摩尔比为1∶2的二元聚合物比1∶4的二元聚合物的表面活性更强。叁元聚合物在高于 258 ℃下开始分解。考察了叁元聚合物单体摩尔比、无机盐质量浓度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n(MOP1000)∶n(AMPS)∶ n(AM)=0.5∶1∶98.5的叁元聚合物PMOPSA-1具有较好的增黏效果和表/界面活性,2%叁元聚合物PMOPSA-1在蒸馏水和2%NaCl介质中30 ℃黏度分别为1 108和1 157 mPa·s,在2%NaCl和0.1%CaCl_2混合盐水中30 ℃表面张力和45 ℃下与煤油的界面张力分别为30.43和2.09 mN/m,表明合成的活性型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稠化性能和表/界面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来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舒友,赵鑫鹏,苏胜培.木质素马来酸酯的制备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9
[2].许格,郑延成,元平南,郑恒.马来酸酯磺酸盐型活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9
[3].王磊,韩燕絮,徐天晓,刘浪.Ru/改性蛭石制备及催化马来酸酯加氢性能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8
[4].梁嘉辉,吕姿颖,谢阳芬,游正伟.功能化聚富马酸对苯二甲酸二环氧丁烷马来酸酯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8
[5].吕姿颖,游正伟.聚富马酸对苯二甲酸二环氧丁烷马来酸酯的制备与表征[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8
[6].张橙,郑延成,胡丽琴,张静,秦奔奔.马来酸酯磺酸盐的制备及性能[J].石油化工.2018
[7].文岚,刘丽丽,王克虎,黄丹凤.叁氟甲基酰腙与马来酸酯的[3+2]环加成反应:叁氟甲基吡唑烷的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7
[8].李义滨,张炉青,耿兵,徐安厚,张书香.含氟马来酸酯的合成[J].山东化工.2016
[9].赵雅娜.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酯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性能[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10].李伟.马来酸酯系淀粉衍生物的制备和低温上浆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