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吸淤组件,所述机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底座,所述稳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淤箱;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滑块、电动气缸和转动电机,可以对吸淤组件进行三个方向的调整,从而可以便捷的调整清淤的范围,使清淤的效果更好;通过集淤箱,能够将淤物与水进行分离,将清淤过程中抽出的水重新排放至河道中,从而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所述机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结构(3),所述转动结构(3)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滑轨(4),所述滑轨(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5),所述电动滑块(5)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气缸(6),所述电动滑块(5)与电动气缸(6)之间通过铰接座(7)铰接,所述电动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吸淤组件(8),所述机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底座(9),所述稳固底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淤箱(10),所述集淤箱(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淤泵(11),所述吸淤泵(1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所述吸淤泵(1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3)。
设计方案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所述机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结构(3),所述转动结构(3)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滑轨(4),所述滑轨(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5),所述电动滑块(5)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气缸(6),所述电动滑块(5)与电动气缸(6)之间通过铰接座(7)铰接,所述电动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吸淤组件(8),所述机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底座(9),所述稳固底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淤箱(10),所述集淤箱(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淤泵(11),所述吸淤泵(1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所述吸淤泵(1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保护箱(301),所述保护箱(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302),所述转动电机(3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起到减震作用的减震底座(303),所述转动电机(302)的转动端通过法兰盘与滑轨(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淤组件(8)包括汇集管(801),所述汇集管(8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嘴(802),所述汇集管(801)的下表面靠近吸嘴(802)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清淤刷头(803),所述吸嘴(802)和清淤刷头(803)的数量均为两个,呈相互交叉分布,所述吸嘴(802)与汇集管(801)的内部连通,所述吸淤组件(8)与吸淤泵(11)的进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包括弯曲管(1201),所述弯曲管(120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硬质管(1202),所述弯曲管(1201)与硬质管(1202)之间通过连接件(120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淤箱(10)包括箱体(1001),所述箱体(1001)的上表面设置有清淤盖(1002),所述箱体(10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03),所述箱体(10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004),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出水端与箱体(1001)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底座(9)包括基座(901),所述基座(901)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902),所述限位槽(9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903),所述电动液压杆(90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904),所述基座(901)的下表面靠近限位槽(902)的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滑垫(90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中水下清淤工作极为重要,若长期不对排水渠进行清淤,可能会导致淤泥沉积,可能会导致水利工程瘫痪,一旦发生汛情则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水下淤泥得不到清理,沉积在水底,可能会引发水利工程瘫痪、崩溃,因此需要对排水定时进行清淤,保证河道的畅通。
现有的清淤装置的体积较大,移动搬运均不便;且在不能根据清淤场地的变化实时的调节清淤角度,给清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清淤的过程不可避免将水抽出,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清淤装置的体积较大,移动搬运均不便;且在不能根据清淤场地的变化实时的调节清淤角度,给清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清淤的过程不可避免将水抽出,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机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滑块与电动气缸之间通过铰接座铰接,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吸淤组件,所述机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底座,所述稳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淤箱,所述集淤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淤泵,所述吸淤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吸淤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起到减震作用的减震底座,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端通过法兰盘与滑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淤组件包括汇集管,所述汇集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嘴,所述汇集管的下表面靠近吸嘴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清淤刷头,所述吸嘴和清淤刷头的数量均为两个,呈相互交叉分布,所述吸嘴与汇集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吸淤组件与吸淤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弯曲管,所述弯曲管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硬质管,所述弯曲管与硬质管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清淤盖,所述箱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水端与箱体的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固底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基座的下表面靠近限位槽的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滑块、电动气缸和转动电机,可以对吸淤组件进行三个方向的调整,从而可以便捷的调整清淤的范围,使清淤的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淤箱,能够将淤物与水进行分离,将清淤过程中抽出的水重新排放至河道中,从而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当需要移动本装置时,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动液压杆,使电动液压杆伸长,从而将移动轮伸出,此时本装置整体上移,移动轮接触地面,因此可以方便的移动本装置;当本装置固定安装,不需要移动时,通过控制面板将电动液压杆收缩,使移动轮缩回限位槽,从而使基座与地面接触,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中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中吸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中第一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中集淤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中稳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控制面板;3、转动结构;301、保护箱;302、转动电机;303、减震底座;4、滑轨;5、电动滑块;6、电动气缸;7、铰接座;8、吸淤组件;801、汇集管;802、吸嘴;803、清淤刷头;9、稳固底座;901、基座;902、限位槽;903、电动液压杆;904、移动轮;905、防滑垫;10、集淤箱;1001、箱体;1002、清淤盖;1003、排水管;1004、过滤板;11、吸淤泵;12、第一连接管;1201、弯曲管;1202、硬质管;1203、连接件;13、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机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结构3,转动结构3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滑轨4,滑轨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5,电动滑块5的下表面铰接有电动气缸6,电动滑块5与电动气缸6之间通过铰接座7铰接,电动气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吸淤组件8,机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底座9,稳固底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淤箱10,集淤箱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淤泵11,吸淤泵1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吸淤泵1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3。
为了便于转动清淤的角度,转动结构3包括保护箱301,保护箱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302,转动电机3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起到减震作用的减震底座303,转动电机302的转动端通过法兰盘与滑轨4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清淤的效率,吸淤组件8包括汇集管801,汇集管8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嘴802,汇集管801的下表面靠近吸嘴802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清淤刷头803,吸嘴802和清淤刷头803的数量均为两个,呈相互交叉分布,吸嘴802与汇集管801的内部连通,吸淤组件8与吸淤泵11的进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2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清淤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一连接管12包括弯曲管1201,弯曲管120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硬质管1202,弯曲管1201与硬质管1202之间通过连接件1203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收集杂物,集淤箱10包括箱体1001,箱体1001的上表面设置有清淤盖1002,箱体10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03,箱体10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004,第二连接管13的出水端与箱体1001的内部连通。
为了便于移动本装置,稳固底座9包括基座901,基座901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902,限位槽9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903,电动液压杆90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904,基座901的下表面靠近限位槽902的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滑垫90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清淤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面板2打开电动滑块5,电动滑块5的正常工作能够在沿着滑轨4进行滑动,从而可以使吸淤组件8的位置发生变化,根据清淤河道的宽度对电动滑块5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控制面板2打开电动气缸6,使电动气缸6伸长,从而可以将吸淤组件8向下移动,直到吸淤组件8伸入至河道下为止,然后通过控制面板2打开吸淤泵11,吸淤泵11的正常工作能够将河道内的待清理淤物通过吸嘴802吸入至汇集管801的内部,然后依次经过第一连接管12、吸淤泵11和第二连接管13进入箱体1001的内部,此时通过过滤板1004的作用,淤物能够被过滤拦截在过滤板1004的上表面,水可以通过过滤板1004流至过滤板1004的下表面,最终通过排水管1003排出;在清淤的过程中,通过打开转动电机302,转动电机302的正常工作能够带动吸淤组件8的转动,从而便捷的改变了吸淤的角度;通过电动滑块5、电动气缸6和转动电机302,可以对吸淤组件8进行三个方向的调整,从而可以便捷的调整清淤的范围,使清淤的效果更好;通过集淤箱10,能够将淤物与水进行分离,将清淤过程中抽出的水重新排放至河道中,从而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当需要移动本装置时,通过控制面板2打开电动液压杆903,使电动液压杆903伸长,从而将移动轮904伸出,此时本装置整体上移,移动轮904接触地面,因此可以方便的移动本装置;当本装置固定安装,不需要移动时,通过控制面板2将电动液压杆903收缩,使移动轮904缩回限位槽902,从而使基座901与地面接触,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控制面板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MAM-100型号的控制器,电动液压杆903、电动滑块5、电动气缸6和转动电机302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此处不再细述。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208.7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585150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2F 3/88
专利分类号:E02F3/88;E02F5/28
范畴分类:36E;36B;
申请人:东华理工大学
第一申请人:东华理工大学
申请人地址: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广兰大道418号
发明人:朱丽萍;李明东;朱京德;方晓雅
第一发明人:朱丽萍
当前权利人:东华理工大学
代理人:李静
代理机构:115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