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部分软骨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软骨,膝关节,损伤,关节,纵行,骨关节炎,韧带。
部分软骨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F.W.Roemer,C.K.Kwoh,M.J.Hannon,D.J.Hunter,F.Eckstein[1](2017)在《部分半月板切除术在术后第1年与放射性骨关节炎和软骨损伤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评估部分半月板切除术是否增加术后第1年影像上骨关节炎(ROA)及软骨损伤的风险。方法研究骨关节炎促进项目内患ROA(Kellgren-Lawrence分级≥2)的(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孙娇梦,许传营,张忠辉,王婧,俞雁[2](2010)在《重组人中期因子midkine对大鼠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的修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外源注射不同剂量的重组人中期因子midkine(rhMK),研究其对大鼠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双侧膝关节建立软骨部分损伤的动物模型,术后24小时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rhMK(20μg/kg、60μg/kg、180μg/kg)。于术后8周将大鼠全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从而确定最佳注射剂量;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按最佳注射剂量向正常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rhMK,分别于注射后1小时、1天、3天、6天、9天、12天和15天处死大鼠,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rhMK的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重组蛋白对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其中180μg/kg的剂量效果最佳;以180μg/kg的剂量向正常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rhMK后,经过Kinetica5.0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后,计算得rhMK在软骨组织中的消除相半衰期为8.69天。结论:rhMK对大鼠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最佳注射剂量为180μg/kg,最佳注射时间间隔为8天。(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张春雷[3](2009)在《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及自体半腱肌肌腱加强重建手术对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减少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取4只进入空白对照组,余下32只大白兔手术切断两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外侧半中段部分,做成自身对照模型。随机选取一侧作为实验组,模拟人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进行手术;未行重建手术侧作为对照组。术后4w,12w,16w,24w分别安乐死处死8只兔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膝关节股骨内髁软骨细胞的退变情况,RT-PCR法检测关节软骨中MMP-1的表达情况。结果:1.大体观察:对照组术后关节软骨退变程度较实验组明显严重,与未手术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术后各组关节软骨在4w时均可发现损伤表现,且随时间延长均有加重的趋势。2.组织学观察:4w、12w、16w、24w实验组软骨的表面情况及软骨细胞的排列、形态均好于对照组,而且24w时对照组出现了软骨陷窝内细胞的大量消失。3.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MMP-1阳性表达细胞,实验组中的MMP-1阳性表达细胞所占百分比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4.RT-PCR:MMP-1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软骨中的mRNA表达均持续升高,实验组各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兔膝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可造成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2.半腱肌肌腱加强重建部分损伤的ACL能够有效延缓软骨的退变。3.半腱肌肌腱加强重建手术可以下调软骨中MMP-1的表达,可能是其延缓软骨退变的机理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刘玉刚[4](2008)在《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再生相关基因cDNA差示文库构建及部分相关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之一,关节软骨损伤后不能得到良好修复及功能恢复的关键问题在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使损伤部位形成永久性的透明软骨关节面。根据文献报道,软骨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去分化为成软骨细胞,因此,寻找软骨细胞去分化的激活因子和诱导机制成为解决关节软骨损伤后自然修复的关键问题。据国外文献报道,幼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关节面中透明软骨含量达80%以上,修复组织的结构和耐久度均接近正常关节软骨,而成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只有少量纤维软骨组织修复。推测在幼年和成年动物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存在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导致修复结果不同。研究具有明确软骨再生修复能力的动物模型损伤软骨局部早期的基因表达,有可能发现软骨再生修复的关键基因,并进一步研究其修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幼年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的差减基因片断文库,筛选克隆主导幼年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自然修复的相关基因,为后续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和研究平台。方法:采用一步法和Plant RNAout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损伤关节软骨组织总RNA,采用SMART与SSH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膝关节软骨修复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具有亲子关系的50周龄成年新西兰雌性白兔及其子代8周龄幼年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共3对。用直径3mm钻头在膝关节股骨关节面背侧造成直径3mm深3mm的关节软骨组织及软骨下骨的缺损,取损伤后4周损伤部位关节软骨修复组织作为实验标本。幼年新西兰白兔的修复组织为Tester组,即检测子;成年亲代雌性新西兰白兔的修复组织为Driver组,即驱动子。用Rsa I酶使cDNA切割成为具有平头末端的小片段后,将Tester分为两份并分别在其平头末端连上不同的接头Adaptor1或Adaptor 2R,与酶切后的Driver进行两轮消减杂交和两轮抑制性PCR扩增,富集差异表达基因,并将PCR产物与pMD19-T载体进行T/A连接,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经蓝白斑实验初步筛选,挑选阳性克隆,阳性克隆菌扩增后建立消减cDNA文库,PCR验证阳性克隆插入片断,并送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测序结果通过Chromas软件去除载体序列及插入片断两端的接头序列得到EST片断,用DNAStar 5.01对EST片断进行分析,去除冗余的重复序列得到差显基因片断,并在Gene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验证差显基因表达情况,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选择有意义的目的基因片断进行后续全长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结果:用一步法结合plant RNAout法提取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和稳定性好,成功逆转录合成双链cDNA。用SMART与SSH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修复过程中差异表达cDNA文库。蓝白斑实验获得223个阳性克隆菌落,随机选择64个克隆进行PCR验证,90%克隆均有插入片断。共送217个阳性克隆测序,成功测序199个。测序后分析得到20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断,其中1个为单引物扩增序列,通过同源性检索鉴定了13个(其中包括1个载体序列和6个无意义基因,分属于线粒体基因、核糖体基因、表达载体基因和管家基因等),发现6个未报道基因片断。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证明,20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断中有18个在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组织表达,2个假阳性差显片断被排除。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与其亲代雌兔比较,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有3个,均为未报道基因序列,9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包括3个未报道基因片断。差显基因片断均在GeneBank登录并获得注册。结论:1、一步法结合plant RNAout的总RNA提取方法,简便、快速、经济,适合富含多糖的关节软骨组织小量高质量的总RNA提取。2、用SMART和SSH相结合的办法成功的构建了含有199个克隆的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修复组织cDNA差异表达基因文库。3、分析文库中的基因,发现幼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4周,基因表达较成年兔明显活跃,差异表达基因包括钙离子结合蛋白、皮质稳定素4、I型胶原α2链、XI型胶原α1链等。部分基因与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密切相关。4、发现了6个未报道EST序列,在GenBank中成功注册。5、反向Northen斑点杂交提示有3个差显EST片断在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特异性表达,而成年新西兰白兔不表达,此部分基因很有可能是主导幼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修复的相关因子,进一步研究这3条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08-05-01)
李飚[5](2002)在《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负重,非负重区纵行裂伤,水平缺损部分软骨损伤后退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课题探讨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纵行裂伤和水平缺损部分软骨损伤的病理变化;以明确不同损伤形式对关节软骨负重与非负重部位影响的差异。 材料和方法:制做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纵行裂伤和水平缺损动物模型。兔股骨内髁前部关节软骨—非负重区,后部关节软骨—负重区。42只兔,双侧股骨内髁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分别制做纵行裂伤和水平缺损。术后0周,1周,4周,8周,16周,20周取材,每一时间点随机抽取7只;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番红花0——亮绿——苏木素染色和Alcian Blue(AB)染色法,比较不同损伤形式对关节软骨不同负重部位影响的差异。 结果:1.关节大体形态观察:所有关节软骨纵行裂伤和水平缺损区均未修复,缺损仍存在。从0周到20周,关节软骨水平缺损区面积逐渐减小,深度变浅;软骨缺损边界模糊不清,由锐利边缘逐渐变为圆钝。从0周到20周,关节软骨纵行裂伤区由锐性边缘逐渐变为圆钝,裂伤缺损区深度变浅。 2.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股骨内髁非负重面纵行裂伤术后切口中间仍处于分开状态,从0周到20周,切口左右细胞核染色由深蓝色——》浅蓝色——》灰色不同程度变浅;细胞核不同程度固缩,碎裂,细胞陷窝内细胞消失;基底软骨细胞形态,结构,数目和细胞核染色均正常。股骨内髁负重面纵行裂伤术后,切口中间被粉红色物质填塞连接在一起,近似于愈合。其它病变与股骨内髁非负重面纵行裂伤相似。股骨内髁负重面薄层缺损术后,从0周到20周,缺损区表层细胞核染色由深蓝色——》浅蓝色——》灰色不同程度变浅;细胞陷窝,细胞和细胞核不同程度变小,萎缩及消失,细胞核固缩,碎裂。基底生发层细胞陷窝,细胞和细胞核不同程度变小,萎缩及消失,细胞数减少。术后一,四,八周缺损区周围有的细胞陷窝周围深染色增多,细胞陷窝代偿性增大。股骨内髁非负重面薄层缺损术后病变与股骨内髁负重面薄层缺损相似。 3.番红花0——亮绿——苏木素染色显示:股骨内髁非负重面纵行裂伤术后,从0周到20周,切口周围软骨基质红色不同程度消失,阳性细胞数不同程度减少,软骨细胞陷窝周围红色不同程度减少;基底层基质染色不同程度变浅,远离损伤区基质染色正常。股骨内髁负重面纵行裂伤术后病变与股骨内髁非负重面纵行裂伤相似。股骨内髁负重面薄层缺损术后,从0周到20周,缺损区软骨基质红色不同程度变浅,阳性细胞数不同程度减少,软骨细胞陷窝周围红色不同程度变浅,基底层软骨基质红色不同程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博土论文度变浅,远离损伤区软骨基质红色不同程度变浅。其中,一标本术后八周损伤区病变变化不大,另一标本术后十六周损伤区病变变化不大。股骨内踝非负重面簿层缺损术后病变与股骨内骸负重面薄层缺损相似。 4.Alcian Blue(AB)染色法显示:股骨内踝非负重面纵行裂伤术后,从0周到20周,切口周围软骨基质兰色不同程度消失,其附近区域阳性细胞数不同程度减少,软骨细胞陷窝周围兰色不同程度减少,基底层基质染色不同程度变浅,远离损伤区基质染色正常。股骨内踝负重面纵行裂伤术后病变与股骨内踝非负重面纵行裂伤相似。股骨内踝负重面薄层缺损术后,从0周到20周,缺损区软骨基质兰色不同程度变浅,阳性细胞数不同程度减少,软骨细胞陷窝周围兰色不同程度变浅,基底层软骨基质染色不同程度变浅,远离损伤区软骨基质染色不同程度变浅。股骨内骸非负重面薄层缺损术后病变与股骨内踝负重面薄层缺损相似。结论:1.所有负重和非负重区纵行裂伤和水平缺损关节软骨均发生软骨退变和坏死。 2.负重和非负重区水平缺损的关节软骨软骨退变和坏死程度均显着高于纵行裂伤的关节软骨。 3.损伤部位对关节软骨退变和坏死影响无显着差异。 4.新陈代谢活跃及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的动物关节软骨损伤后退变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2-05-01)
周强,李起鸿,戴刚,杨柳[6](2001)在《经离心管培养骺软骨异体修复兔骺板部分损伤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初步观察经离心管培养生成的骺软骨异体修复兔胫骨骺板部分损伤。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骺板软骨细胞 ,以90万细胞离心沉降于 15ml塑料离心管底 ,培养生成骺软骨组织 ,大体、倒置显微镜、组织学观察 ;异体移植修复兔胫骨内侧骺板部分损伤模型 ,X线摄片、组织学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 ①离心管内生成的骺软骨外周组织结构类似于骺软骨的生发层 ,由多层细胞构成 ,培养 3周时有 6~ 8层细胞 ,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中心部位为肥大的细胞 ,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②X线片示实验组胫骨内翻和短缩畸形轻微 ,而对照组畸形严重。实验组 2周骺板缺损充填区形成比骺板宽的新软骨组织 ,近骨端侧及中心部结构较紊乱 ,远骨端侧的组织结构与骺板相同 ;4周时已改建成了良好的骺板结构 ,生发层比正常骺板宽 ,与未损伤区分界清楚 ,为薄层软骨膜样组织相隔。对照组骺板缺损区有广泛的骨桥形成 ,4周时骨端变形严重。结论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从组织结构和功能上修复骺板损伤是可行的 ;离心管内骺软骨培养 3周是植入体内的较佳时机 ;体外培养生成的骺软骨组织在骺板缺损区的生理环境作用下可以改建为具有良好定向生长功能的骺板结构。(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10期)
部分软骨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外源注射不同剂量的重组人中期因子midkine(rhMK),研究其对大鼠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双侧膝关节建立软骨部分损伤的动物模型,术后24小时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rhMK(20μg/kg、60μg/kg、180μg/kg)。于术后8周将大鼠全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从而确定最佳注射剂量;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按最佳注射剂量向正常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rhMK,分别于注射后1小时、1天、3天、6天、9天、12天和15天处死大鼠,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rhMK的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重组蛋白对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其中180μg/kg的剂量效果最佳;以180μg/kg的剂量向正常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rhMK后,经过Kinetica5.0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后,计算得rhMK在软骨组织中的消除相半衰期为8.69天。结论:rhMK对大鼠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最佳注射剂量为180μg/kg,最佳注射时间间隔为8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部分软骨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F.W.Roemer,C.K.Kwoh,M.J.Hannon,D.J.Hunter,F.Eckstein.部分半月板切除术在术后第1年与放射性骨关节炎和软骨损伤的相关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
[2].孙娇梦,许传营,张忠辉,王婧,俞雁.重组人中期因子midkine对大鼠膝关节软骨部分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
[3].张春雷.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
[4].刘玉刚.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再生相关基因cDNA差示文库构建及部分相关基因分析[D].第叁军医大学.2008
[5].李飚.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负重,非负重区纵行裂伤,水平缺损部分软骨损伤后退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
[6].周强,李起鸿,戴刚,杨柳.经离心管培养骺软骨异体修复兔骺板部分损伤的初步观察[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