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徽州建筑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徽州建筑,集体记忆,民间文化,身份认同
徽州建筑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查翠琴,刘威[1](2019)在《徽州建筑的媒介书写与民间文化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记忆客观化的制度性表征是社会身份固化和群体认同的重要来源。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建筑作为古人生活与思想的载体,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分支,拥有富有特色的空间形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媒体属性的徽州民居扮演着历史记录者的身份,向游览者展示、传播已逝的"过去",并通过对过去的"展示"和"传播"建构人们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本文试图探究作为媒介的徽派建筑是如何书写历史,构建民间文化的集体记忆与徽州文化认同。(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19期)
赵走契,陈泓[2](2019)在《徽州建筑中“瓶”图像的装饰特征与文化寓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瓶"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装饰图像,深受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尤其在徽州地区,这种图像更是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的装饰之中。"瓶"的图像古典、雅致,又寓意丰富,它寄托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和美好愿望,展示出极为丰富的多重文化内涵。文章不仅探讨了"瓶"的图像在徽州建筑雕饰中的装饰特征,并对"瓶"的图像所具有的深层的文化意喻作了梳理和分析。(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彭志明,钟杰[3](2019)在《弘扬地域文化 推动城乡本土化特色建设——以徽州文化变迁中的徽州建筑本土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变迁、演化是内生因素和外生环境相互作用影响下的结果,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保持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城乡本土化特色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徽州建筑本土化为例,探讨徽州文化变迁中徽州建筑本土化的发展变迁与演变。(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任家兴,陈又林[4](2019)在《古徽州建筑牌坊的文化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徽州建筑文化中,牌坊位列徽州古建筑叁绝之一,徽州的牌坊不仅是建筑物,还是石雕、书法、绘画集中的体现物。作为现实直观视角的"立体史书"及古徽州文化的重要见证,建筑牌坊有着深厚的研究价值。从徽州建筑牌坊的内容、材质、形式、等级进行分类详细介绍,探究徽州古建筑牌坊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美学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探寻古徽州牌坊的文化意蕴,追踪到明清先民的生活状况、政治生态。(本文来源于《老区建设》期刊2019年08期)
王之怡,钱芯蕊[5](2019)在《明清徽州建筑宅门的类型研究与文化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徽州建筑宅门的文化历史较为悠久,属于徽州建筑中较为重要的代表部分,其形成以及发展可以凸显出城市历史发展情况以及具体的社会价值取向。为了更好的对明清徽州建筑宅门类型进行研究,传承历史文化,下文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2期)
王之怡,李亚峰,杨太平[6](2019)在《探析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的千年孕育中,使得建筑历史也同样悠久。根据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切实地反映出来。其中,徽州建筑文化的历史久远,也是传统建筑中的代表,以徽州当地文化为起始点,建筑风格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保存也相对完整。基于此,文章将徽州建筑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希望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1期)
袁琪[7](2018)在《徽州建筑艺术文化遗产VR需求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国家品牌的建设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情境下,安徽古建筑文化遗产迫切需要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和传播。文章立足于安徽本土古建筑文化遗产,介绍了VR呈现和保存技术,从VR技术传播保存的优势出发,分析了安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市场和用户需求,指出数字VR呈现及保护与传统古建筑文化保护方式相结合才是合理有效的传播和保护途径。(本文来源于《书画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宋雪,曹烨君[8](2018)在《道家思想对徽州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家思想是影响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在徽州地区古村落的选址和建筑特色以及装潢修饰中,都能体现出传统的道家哲学的思想,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呈现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介绍徽州地区村落建筑的特点,来论述徽州建筑中道家思想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17期)
陈元贵[9](2017)在《地域文化符号的再生产——徽州建筑的当代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徽州建筑的当代变迁,其实是地域文化符号衰减、修复与重构的过程。传统建筑的损毁,意味着符号的衰减;保护力度的加大,则是修复符号的积极努力;而新式徽派建筑的大量涌现,则是符号在当代的再编码。国家话语始终或隐或显地决定着符号再生产的历程,而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探讨徽州建筑的变迁进程,可为今后的保护与重建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艺术学界》期刊2017年01期)
潘志义[10](2016)在《《金瓶梅》与徽州建筑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瓶梅》作者汪道昆以大量生动细致的描述,再现了当时徽州产业的兴旺以及徽州府城的地理地貌、水运交通情况。《金瓶梅词话》更是对当时的居住环境、徽派建筑风格、常用建筑术语等有大量文学观照。这说明《金瓶梅词话》作者是以徽州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徽派建筑为参照物来进行描写的。这些描述使我们了解了风土人情,也看到徽州商人在致富后,财大气粗,富埒王侯,过着官僚化的奢侈生活。西门庆就是徽商的一个典型代表。《金瓶梅词话》作者汪道昆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徽州山水人文图画。(本文来源于《珠江论丛》期刊2016年03期)
徽州建筑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期以来,"瓶"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装饰图像,深受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尤其在徽州地区,这种图像更是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的装饰之中。"瓶"的图像古典、雅致,又寓意丰富,它寄托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和美好愿望,展示出极为丰富的多重文化内涵。文章不仅探讨了"瓶"的图像在徽州建筑雕饰中的装饰特征,并对"瓶"的图像所具有的深层的文化意喻作了梳理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徽州建筑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查翠琴,刘威.徽州建筑的媒介书写与民间文化建构研究[J].传媒论坛.2019
[2].赵走契,陈泓.徽州建筑中“瓶”图像的装饰特征与文化寓意探析[J].安徽建筑.2019
[3].彭志明,钟杰.弘扬地域文化推动城乡本土化特色建设——以徽州文化变迁中的徽州建筑本土化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9
[4].任家兴,陈又林.古徽州建筑牌坊的文化探究[J].老区建设.2019
[5].王之怡,钱芯蕊.明清徽州建筑宅门的类型研究与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19
[6].王之怡,李亚峰,杨太平.探析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和应用[J].大众文艺.2019
[7].袁琪.徽州建筑艺术文化遗产VR需求分析研究[J].书画世界.2018
[8].宋雪,曹烨君.道家思想对徽州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J].农家参谋.2018
[9].陈元贵.地域文化符号的再生产——徽州建筑的当代变迁[J].艺术学界.2017
[10].潘志义.《金瓶梅》与徽州建筑文化[J].珠江论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