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膜色谱论文_吕毅,王永军,何仲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脂膜色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谱,磷脂,辛醇,水系,相互作用,液相,计量学。

磷脂膜色谱论文文献综述

吕毅,王永军,何仲贵[1](2010)在《脂质体电动色谱与磷脂膜色谱及正辛醇/水系统亲脂性测量尺度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脂质体电动色谱、磷脂膜色谱、正辛醇/水系统的亲脂性测量尺度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脂质体电动色谱法测定了20种荷电药物的色谱保留因子,并与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和正辛醇/水系统分配系数(logP)进行线性相关比较。结果:脂质体电动色谱保留因子与磷脂膜保留因子的相关程度(R2=0.55)比其与logP的相关程度(R2=0.25)要高;对于碱性药物,其与脂质体相互作用时,疏水作用力占据主要地位;对于酸性药物,其与脂质体相互作用时,静电排斥力占据了主导作用。结论:脂质体电动色谱、磷脂膜色谱、正辛醇/水系统叁者的亲脂性测量尺度明显不同。(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0年10期)

孙进,隋晓璠,李海燕,何仲贵[2](2008)在《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解离分数和血浆蛋白结合率预测药物的人体稳态分布容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的药物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的预测模型,以加快药物候选物的筛选速度,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方法: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的对数值和解离分数(fi)、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对数值建立药物的组织中游离分数的预测模型,进而用φie-Tozer方程计算其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结果:该方法能用于结构各异的化合物,内部和外部验证的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预测性好,有着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准确的预测能力。结论:建立了一种准确简便的药物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的预测模型,有助于缩短新药开发的周期和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08-10-01)

胡志雄,张维农,何海波,冯钰锜,达世禄[3](2008)在《锆镁磷脂膜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在评价药物-膜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锆基质与磷脂之间强烈的路易斯酸碱作用,制备了锆镁磷脂膜色谱固定相,并使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色谱固定相进行了表征;使用与体内环境类似的生理缓冲液体系为流动相,评价了该模拟生物膜色谱固定相预测药物膜渗透性的能力,结果表明药物在锆镁磷脂膜色谱中的保留(logKmbm)与表观渗透率(logPapp)在预测药物的膜渗透性、跨膜吸收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0,斜率接近1。通过理论推导,引入了直观、方便的热力学指标吉布斯自由能差值(Δ(ΔG°))对药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08年05期)

曾雄智,皮建辉,梁宋平[4](2007)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敬钊毒素-I的磷脂膜结合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敬钊毒素-I(JZTX-I)是一种能够抑制心肌钠通道失活的新型蜘蛛神经毒素,该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色氨酸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JZTX-I的磷脂膜结合活性。脂质体共沉淀实验表明,JZTX-I具有不依赖于带负电荷磷脂组成的生物膜结合活性。当加入由酸性或中性磷脂构成的脂质体后,JZTX-I能够分别产生6.4和4.7nm的蓝移以及7.4和8.0nm的红移激发漂移,显示JZTX-I能够插入磷脂膜,同时该分子疏水表面的色氨酸残基处于一个运动受限的界面区域。荧光淬灭实验进一步证实,与脂质体结合能够减少该毒素分子表面色氨酸残基的溶剂暴露。该研究结果为阐明JZTX-I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07年06期)

李洁[5](2007)在《磷脂膜色谱保留行为及其与药物吸收分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磷脂膜色谱为对象,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考察药物在磷脂膜上的保留行为与其结构、以及体内吸收分布的关系。初步得到以下结论:以适用于建立中性小分子化合物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的线性溶剂化能量方程为基础,引入分子平均净电荷这一变量,成功建立了适合解离型化合物的半经验性修饰化线性溶剂化能量方程。并在建立方程的过程中发现,羧酸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的保留行为有显着差异,羧基的解离使其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明显减弱,保留时间缩短;而无羧基的酸性化合物的保留则不受荷电的影响;碱性化合物的解离对其保留作用并不一致,仲胺结构可增强碱性化合物与磷脂膜色谱的相互作用,此外,静电屏蔽、空间匹配等作用对碱性化合物的保留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之后,通过理论推导,结合化合物的解离分数进一步构建变量log[1-D(1-f)],以后者作为补充变量得到了修饰化线性溶剂化能量方程,方程中原有5个变量的系数与中性化合物方程一致,可反映体系的固有性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分子量、总表面积等建立了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经外部数据验证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变量筛选,简化线性模型,更清晰地解释各种理化性质在磷脂膜色谱上保留行为的影响。通过比较pH 6.0、7.0及两pH条件下数值较大的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logκ_(IAM))对数值和药物肠吸收分数的预测模型,确定pH 6.0条件的色谱系统对药物的肠吸收分数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考虑到小肠内的平均pH环境为5.5-6.0,而该色谱条件更能反映实际的小肠生理环境,这与预期的结果一致;采用分子量的3次幂对logκ_(IAM)进行校正后,可较好地预测药物的肠吸收分数并对药物的吸收分类作出较准确的判断。pH 7.0条件下药物的logκ_(IAM)与其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线性相关性,用分子量对前者进行校正后,二者的相关性可进一步提高。并通过逐步回归得到叁元方程,方程中变量氢键供体和折射率的系数为负值,提示氢键供体和分子体积对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阻碍作用。pH 6.0和7.0条件下的药物logκ_(IAM)与其皮肤通透性均不具有直接线性相关性。将前者拆分出代表氢键、静电和空间作用力的新变量Δlog k_(IAM)。pH6.0时,以分子量校正后的Δlog k_(IAM)及clog P作为自变量可较好地预测log Kp;且pH6.0比7.0条件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此外,药物的极性表面积与皮肤通透性呈Sigmoid关系,由14个化合物组成的测试集验证了PSA对皮肤通透性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7-05-01)

孙进,张天虹,李洁,毛晶晶,何仲贵[6](2006)在《溶质在磷脂膜色谱与正辛醇/水系统中的热力学分配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thermodynamic partitioning behavior of solutes into immobilized artificial membrane(IAM) and n-octanol/water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cidic,basic,and amphoteric substances.In an n-octanol/buffer system,partitioning process was entropy-dominated for the most studied drugs,while partitioning of oxolinic and nalidixic acids into n-octanol phase was enthalpy-driven.In IAM chromatography,partitioning into membrane for the studied solutes was enthalpy-driven and an exothermal process.In conclusion,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olutes′ partitioning mechanism into either IAM or an n-octanol phase,therefore,present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iffering lipophilicity measuring scale.(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孙进,张天虹,何仲贵[7](2005)在《磷脂膜色谱及其在药物跨膜转运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磷脂膜色谱是固态基质上的有序磷脂分子单层体系采用色谱学方法仿真药物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过程,可用来评价药物的细胞膜渗透性和活性。硅胶表面上的磷脂单分子层模拟了单层细胞膜,因此药物的磷脂膜色谱保留行为可用于预测药物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目前考察药物跨膜转运的模型主要有正辛醇/水系统、脂质体/水系统、反相色谱(ODS)以及磷脂膜色谱。与前述3种系统比较,磷脂膜色谱除了具有高效、简便等特点外,同时能模拟药物与生物膜之间疏水作用力以外的其他作用力,因此对磷脂膜色谱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于药物细胞膜渗透性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磷脂膜色谱在新药研发早期阶段的介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后期候选药物的淘汰率,提高新药的研发效率。该文就磷脂膜色谱的研究及在药物跨膜转运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05年04期)

孙进,程刚,何仲贵,王淑君[8](2003)在《磷脂膜色谱与正辛醇/水系统亲脂性测量尺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Aim To compare lipophilicity measuring scale stemmed from immobilized artificia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and n octanol/buffer systems. Methods A test set consisted of 27 structurally diverse compounds. The lipophilicity of these were evaluated by both immobilized artificial memberane chromatography (IAMC) and n octanol/buffer systems, which were expressed as lg k IAM and lg D O/W,7 4 , respectively. Results With regard to each individual group, goo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r 2) over 0 81 was obtained (0 82 for acid, 0 88 for neutral, 0 81 for base and 0 92 for ampholyte, respectively). However, a smaller r 2 (0 62) was acquired for all compounds studied than that of each individual group. Conclusion IAMC and n octanol/buffer systems were shown to be different in lipophilicity.(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3年10期)

孙进,程刚,何仲贵,王淑君[9](2003)在《磷脂膜色谱用于评价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使用磷脂膜色谱考察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的相互作用。方法 使用磷脂膜色谱测定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的相互作用强度 ,表示为药物的膜亲和性参数 (lgkIAM)。使用正辛醇 水系统测定药物的疏水性参数(lgDO W ,7 4 )。结果 在有机调节剂百分比 ( φ) 0~ 30 %范围内 ,容量因子对数值 (lgk′IAM)与 φ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对于 3种有机调节剂 (甲醇、乙醇和乙腈 ) ,lgk′IAM 与 φ间曲线截距相同 ,但斜率有显着差别。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到丁酯 ,每增加一个CH2 对测定的亲脂性参数差值 (ΔlgkIAM 和ΔlgDO W ,7 4 )具有相似的影响 ,但是从对羟基苯甲酸到甲酯的差值却明显偏离这个规律。结论 磷脂膜色谱是一个简便、有效和快速的用于评价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相互作用的工具(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3年09期)

孙进,王淑君,程刚,陈济民[10](2003)在《磷脂膜色谱及其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亲脂性参数在解释药物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及预测生物活性等方面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识。几种简单有机溶剂 水分配系统的模型都曾被用于评价药物的亲脂性 ,但其中取得较为成功的为正辛醇 水系统[1 ] 。在定量构效关系和药物合理设计上 ,它已成为标准疏水性参数(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磷脂膜色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的药物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的预测模型,以加快药物候选物的筛选速度,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方法: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的对数值和解离分数(fi)、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对数值建立药物的组织中游离分数的预测模型,进而用φie-Tozer方程计算其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结果:该方法能用于结构各异的化合物,内部和外部验证的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预测性好,有着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准确的预测能力。结论:建立了一种准确简便的药物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的预测模型,有助于缩短新药开发的周期和降低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脂膜色谱论文参考文献

[1].吕毅,王永军,何仲贵.脂质体电动色谱与磷脂膜色谱及正辛醇/水系统亲脂性测量尺度的比较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0

[2].孙进,隋晓璠,李海燕,何仲贵.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解离分数和血浆蛋白结合率预测药物的人体稳态分布容积[C].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08

[3].胡志雄,张维农,何海波,冯钰锜,达世禄.锆镁磷脂膜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在评价药物-膜相互作用中的应用[J].色谱.2008

[4].曾雄智,皮建辉,梁宋平.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敬钊毒素-I的磷脂膜结合活性[J].色谱.2007

[5].李洁.磷脂膜色谱保留行为及其与药物吸收分布的关系[D].沈阳药科大学.2007

[6].孙进,张天虹,李洁,毛晶晶,何仲贵.溶质在磷脂膜色谱与正辛醇/水系统中的热力学分配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

[7].孙进,张天虹,何仲贵.磷脂膜色谱及其在药物跨膜转运评价中的应用[J].色谱.2005

[8].孙进,程刚,何仲贵,王淑君.磷脂膜色谱与正辛醇/水系统亲脂性测量尺度的比较[J].药学学报.2003

[9].孙进,程刚,何仲贵,王淑君.磷脂膜色谱用于评价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的相互作用[J].药学学报.2003

[10].孙进,王淑君,程刚,陈济民.磷脂膜色谱及其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a)空白锆镁与(b)锆镁磷脂膜色谱(a)锆镁磷脂膜色谱固定相、(b)...留一法交互验证评价logKmbm对logPapp...2 采用磷脂膜色谱柱模拟的药物与...不育系YTA和保持系YTB的线粒体膜磷脂...溶质结合到脂质体的双层磷脂膜(a)和溶...

标签:;  ;  ;  ;  ;  ;  ;  

磷脂膜色谱论文_吕毅,王永军,何仲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