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地震论文_谢军,曾祥方,倪四道,詹中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张北地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张北,震源,图像,序列,磁效应,地震学,张量。

张北地震论文文献综述

谢军,曾祥方,倪四道,詹中文[1](2011)在《利用地震背景噪声校正1998年张北地震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定位是地震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发震构造,地球内部结构等研究。地震定位的首要问题是速度模型和真实地球的差异,因此地震学界一致致力于克服这个困难。一方面通过接收函数,层析成像等方法求得精确一维或叁维速度模型。另一方面进行各种校正,比如反演台站修正项,加入路径修正项等,引入主事件定位,双差定位等相对定位方法减少公共的模型误差项。但是都离不开标准数据作为评价指标,为此提出了Ground Truth事件的概念,通过收集定位精度达到指定水平的核试验,化学爆破,天然地震等成为GT0/2/5/10数据库。Ground Truth事件不仅用作反演地球内部结构,也可以作为测试速度模型的输入,而且可以用作提取校正量,提高地震定位的精度。目前为止大多数GT0/GT2事件为核试验和化学爆破,而天(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7)

冯亚静,陈勇,郭广猛[2](2010)在《张北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前的热异常大多是使用极轨卫星数据来研究,例如AVHRR和MODIS数据,其时间分辨率为一天2次.由于观测时间间隔约12小时,有可能会漏掉一些异常信息.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数据,研究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M s6.2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首次精细地刻画了该热异常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月5日夜间热异常出现在北京西北部,随后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整体覆盖在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到1月6日凌晨消失;其温度高出周边地表温度4 K~5 K;热异常的扩张与风速、风向有关,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明显的随风摆动现象;该异常带之下的地表的温度与周边地表温度相同,据此推断该异常出现在空中,而不是地表,这是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结论.综合以上特征,推断认为该异常可能与地下气体溢出或者异常电磁场有关,而不是岩石受力破裂所致.(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郭广猛[3](2010)在《1998年张北地震前的大气增温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前的热异常已有许多研究,大多研究得出的异常区域面积过大或者远离震中以至于难以判断震中。用温度相减法研究张北地震前的温度变化,发现震前13天张北附近出现了孤立的增温区,张北站增温5.8℃,是当天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最大增温值。增温区长轴为北东向,区内分布有北东向尚义-多伦断裂。震前1天沿北西向张北—渤海断裂带张北的增温也达到最大值,张北地震即发生在这两组断裂汇而不交的部位。将增温区中心预测为震中,误差大概为80km,这一数值结果比目前大多数热异常的研究结果好,显示出气象数据在地震研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同时,气象数据的观测和加工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处理起来简单方便,本文提出的温度相减法,简便易行,由于使用的是温度的相对变化,避免了各地小气候不同导致的温度差异。如果结合地震台网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研究中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0年14期)

王曰风,张秀萍,韩和平,宋晓煜[4](2010)在《基于Aki模型的张北地震序列Qc值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ki尾波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张家口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资料,分析了张北地震序列尾波Qc值随频率的衰减关系;当流逝时间为35 s时,张北地区的平均Qc值为Qc(f)=(76.8±17.6)f 0.9606±0.22,Qc值较低,在76.8±17.6范围内波动,这表明该区域目前处于低Qc值的构造活跃期,同时,主震发生后靠近震中区的这个椭球形的散射体内能量大释放已基本完成,目前该震源体正处于应力的调整过程。(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周红,陈晓非[5](2008)在《张北地震在北京市激发的二维强地面运动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北县距离北京市约200多km,1998年1月的张北地震是近期北京周边地区发生的一次较强规模的地震,研究它在北京地区引起的强地面运动,有助于分析首都圈内的地震危害性,为地震减灾提供理论帮助.本文利用新的计算工具-局域离散波数法,模拟了张北地震激发的包括来自上地壳、moho面反射波、首播等在内的全波场在北京西部引起的2D强地面运动,分析了该区内第叁纪、第四纪沉积地层对于地震的放大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薄的第四纪沉积盖层的地点放大效应比厚的第叁纪盖层的大很多,说明介质物性是决定地点放大效应的根本原因;不同物性的沉积盖层,在R、Z分量上的放大作用不一样,体现了地点放大效应的复杂性,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08年05期)

赖晓玲,刁桂苓,孙译[6](2007)在《用近场余震观测资料研究张北地震的发震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张北近场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定位,并通过网格化处理得到震源空间分布图像、发震时间图像和定位残差图像.震源空间分布图像和发震时间图像细致地显示了极震区周围的发震构造时空特征为明显的北西方向,另外还存在断续的北东向特征.该震区在中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期岩浆活动,极震区米家沟附近有一个火山口并且地壳内存在低速带和深断裂,复杂的地壳构造为孕震提供了必要的深部环境.(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07年01期)

赖晓玲,李松林,孙译[7](2006)在《张北地震区发震构造特征—时空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利用网格化插值得到震源空间分布图像和发震时间图像的方法,并用于张北近场地震资料的处理,得到了研究区的震源空间分布图像、发震时间图像和定位残差图像。震源空间分布图像和发震时间图像细致地显示了极震区周围的发震构造时空特征为明显的北西方向,另外还存在断续的北东向特征。极震区震源较浅,显示出极震区为地壳局部上隆,外围区地壳为下沉的迹象。该震区在中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期岩浆活动,极震区米家沟附近有一个火山口并且地壳内存在低速带和深断裂。复杂的地壳构造为孕震和发震提供了深部环境。(本文来源于《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6-01)

李琪,林云芳,曾小苹[8](2006)在《应用小波变换提取张北地震的震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98年1月10日的张北地震为例,应用小波变换及傅里叶分析,分析震中附近的6个地磁台站在地震前后共6个月的地磁场叁分量分钟值采样数据.发现各个地磁台站记录的地磁场Z分量在张北地震前叁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频率随着离发震时间越近而越来越高,出现的地点由南向北迁移.地磁场H和D分量没有此类异常出现.用这6个地磁台出现异常时同一频率所对应的振幅值绘出等值曲线,得到的图形是稳定的四象限分布,震中基本上位于0~3nT的等值线上.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是提取地震磁效应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证实了地震磁效应的客观存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赖晓玲,张先康,孙译[9](2006)在《张北地震区壳幔边界复杂性特征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震波复杂性系数和频谱分析方法,处理了穿过张北地震区的一条地震测深剖面的PmP波形资料,获得了该震区以及相邻区域的壳幔边界复杂性特征.结果表明,震中区的下方为壳幔边界复杂性的差异部位,北侧为复杂性系数小的内蒙地轴,南侧为复杂性系数大的怀安盆地.频谱分析表明,在震区的两侧有不同的谱形态.该震区中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期岩浆活动并且地表有火山口.从张北地震区的中上地壳速度成像可以看出,火山口周围壳内有低速体分布,并且有向地壳深部延伸的低速带.推测壳幔边界复杂性的差异带可能是中新生代深部岩浆活动和上侵的边沿地带,南侧复杂性系数大的区域为深部岩浆活动区,北侧复杂性系数小的区域为壳幔构造稳定区.壳幔边界复杂性的差异为强震的孕育提供了深部环境.(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兰从欣,武敏捷,徐平[10](2006)在《1998年张北地震序列构造应力张量变化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张北地震序列的地震活动特征,利用张北震区1998年1月~1999年3月间145个3 级左右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Gephart(1990)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研究张北地震序列构造应力张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和时序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强余震发生前,应力张量的波动幅度不是很大,震源及附近地区的构造应力作用较强,强余震发生后,应力因发生破裂而重新分布。而且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与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张北主震和强余震都是在华北统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发生的。(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06年01期)

张北地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前的热异常大多是使用极轨卫星数据来研究,例如AVHRR和MODIS数据,其时间分辨率为一天2次.由于观测时间间隔约12小时,有可能会漏掉一些异常信息.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数据,研究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M s6.2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首次精细地刻画了该热异常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月5日夜间热异常出现在北京西北部,随后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整体覆盖在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到1月6日凌晨消失;其温度高出周边地表温度4 K~5 K;热异常的扩张与风速、风向有关,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明显的随风摆动现象;该异常带之下的地表的温度与周边地表温度相同,据此推断该异常出现在空中,而不是地表,这是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结论.综合以上特征,推断认为该异常可能与地下气体溢出或者异常电磁场有关,而不是岩石受力破裂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北地震论文参考文献

[1].谢军,曾祥方,倪四道,詹中文.利用地震背景噪声校正1998年张北地震位置[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

[2].冯亚静,陈勇,郭广猛.张北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3].郭广猛.1998年张北地震前的大气增温异常[J].科技导报.2010

[4].王曰风,张秀萍,韩和平,宋晓煜.基于Aki模型的张北地震序列Qc值特征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

[5].周红,陈晓非.张北地震在北京市激发的二维强地面运动的模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6].赖晓玲,刁桂苓,孙译.用近场余震观测资料研究张北地震的发震构造[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

[7].赖晓玲,李松林,孙译.张北地震区发震构造特征—时空图像分析[C].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论文集.2006

[8].李琪,林云芳,曾小苹.应用小波变换提取张北地震的震磁效应[J].地球物理学报.2006

[9].赖晓玲,张先康,孙译.张北地震区壳幔边界复杂性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学报.2006

[10].兰从欣,武敏捷,徐平.1998年张北地震序列构造应力张量变化特征的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

论文知识图

7张北地震和大同地震前1年内σ值...1970年至张北地震前小震条带分布...张北地震宏观烈度Ⅷ度等烈度线分...张北地震和震前小震条带以及张家...1997年12月12—19日(张北地震低...张北地震前首都圈测网1984·4...

标签:;  ;  ;  ;  ;  ;  ;  

张北地震论文_谢军,曾祥方,倪四道,詹中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