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谢晋与20世纪中国电影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宇[1](2021)在《《芙蓉镇》传播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华的《芙蓉镇》作为“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于1981年第1期《当代》发表,至今已40年。将《芙蓉镇》置于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史发展的整体视野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芙蓉镇》的接受情况在不同时期的变与不变:其批评角度多元化,但其审美性一直是各时期读者关注的重点;其接受渐趋边缘化,但却受到读者持续关注,并逐步确立了自身的经典化。作品接受情况盛衰背后折射的是民众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乃至时代精神的转向。本文借助“文学生活”概念,系统考察《芙蓉镇》40年间的生产、出版、传播、接受情况,力图还原《芙蓉镇》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样貌,多角度分析产生差异化接受现象的原因,进而对当代文学批评接受生态做出反思。论文以时间为序,对《芙蓉镇》接受状况展开论述,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了《芙蓉镇》在正式面世前的生产与接受情况。重点探讨了《芙蓉镇》创作的主客观成因,以及编辑在文学生产环节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龙世辉与秦兆阳对《芙蓉镇》原稿《遥远的山镇》的肯定与质疑,触摸《芙蓉镇》最原始的生产与接受样貌,肯定文学生产环节在文学经典建构中的基础作用。第二章主要考察了 1981年到1986年间《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芙蓉镇》面世后的出版与获奖情况侧面反映出《芙蓉镇》在普通读者群体间引发的阅读热潮,以及在专业读者群体间获得的肯定。同时,分析《芙蓉镇》相关衍生文本连环画《芙蓉镇》的创作、改编情况,完善《芙蓉镇》相关的传播接受图景。第三章主要考察了 1987年到1990年间《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情况,重点关注该时期内《芙蓉镇》的影视改编情况。影视改编是《芙蓉镇》接受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极大地促进了《芙蓉镇》在大众间的传播。1987年谢晋执导的电影《芙蓉镇》正式公映,以原着为基础并适度改编的电影《芙蓉镇》,赢得了普通观众与专业学者的双重肯定,在《芙蓉镇》经典化确认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章主要考察了 1990年代以来《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情况。首先,关注《芙蓉镇》1990年代后在文学史中经典化与边缘化并存的书写情况,提炼总结《芙蓉镇》在此期间内的接受特点及成因。其次,系统梳理《芙蓉镇》及相关衍生文本在专业读者群体间的评价。同时,概览《芙蓉镇》的出版流通情况,并重点关注《芙蓉镇》与电影《芙蓉镇》在网络公共空间内呈现的阅读接受样貌,尤其对豆瓣、知乎、微信读书软件上“普通读者”的评点进行探讨,总结两版《芙蓉镇》在新世纪网络公共空间内呈现的接受特点,并对《芙蓉镇》经典化历程进行反思与追问。所谓“文学经典”,必须历经时光的打磨,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关注。《芙蓉镇》在“获奖”、“影视改编”、“入史”、“教材编选”等一系列事件中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持续阅读、接受。由此,我们可以以《芙蓉镇》的接受历程为切入点,对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问题作出重新思考。
孟亮亮[2](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指明
虞吉,李伯绅[3](2021)在《审视“中国电影学派”历史生成与延变的三个维度》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影学派"作为历史生成产物,应该是建构在自主性和不同于世界电影的异质性的基础上的。从民国电影到新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机遇与诉求,也有不同的历史发展与延变。中国电影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对"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与扩容有着特殊的历史作用。从整个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电影学派"作为一个历史生成的产物,应该是建构在自主性和相对于世界电影特别是欧美电影的异质性的基础上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电影有着不同的历史机遇和历史诉求,也有不同的历史发展与延变。中国电影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是对"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性发展与填充。由于"中国电影学派"是一个伴随中国电影发展一百一十多年历史的庞大体系,对其认知与阐释更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把握,以对"中国电影学派"进行发生学以及历史动力学的追问。文章从发生学、传统文化关联论、代际标识性延线三个维度审视"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生成与延变,能够有效地应对中国电影历经国体变更与不同历史时期历史复杂性添加带来的庞杂,紧扣中国电影的中国性生成、在地体系化和大历史标识呈现这三个相关又各有侧重的关键指标,从而勾画出"中国电影学派"的框架结构和主要描述阐释的学理路径。
唐韵芝[4](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郑红艳[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的走向,开启了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国际化进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锤炼,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飞跃。价值取向是文化产品海外传播的基础与根本,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之路也基于此而展开。四十年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在不同阶段形成了明显的区别性价值倾向;同时,对应不同的价值诉求,采取了不同的传播策略。本论文将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联系起来探讨,能更清晰地反映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逻辑关系。论文第一章对传播海外的中国电影进行界定,介绍所研究的文本来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及其传播概况。第二章论述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一个阶段(1978-2000)的情况,这一阶段中国电影以艺术电影作为走向世界的突破口,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其中,1978-1984年是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前奏,海外获奖的电影数量少且影响力小;1985-1993年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进程,民俗电影蕴含的寓言满足了西方的中国想象,中国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得许多重要奖项;1994-2000年期间艺术电影关注点转向平民都市生活,并延续着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盛况,海外版权销售也开始起步。第三章讨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二个阶段(2001-2010)的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主要诉求是商业利益,此阶段兼具普世价值、视觉消费奇观与民族特色的武侠大片成功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第四章探讨2011年至今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变化,这一时期多种类型的电影践行电影工业美学理念,从而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海外票房与艺术口碑的双向目标。通过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四十年的历史回顾,可见:价值取向方面从最初基于文化政治意义上的身份求同,到经济方面的商业利益诉求,进而转向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国影响力,电影本身经历了从“精英化的个人作品”到“商业化产品”再到“工业与美学的结合体”;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仍为实现国际影响力而努力,电影工业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升级,电影从业者应树立全球眼光,泛华夏文化圈市场可作重点突破。
张晓芳[6](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提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万毓敏[7](2020)在《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电影批评界的那一刻,理论的“误读”与重构便已经开始。中国电影批评界多将后现代理解为一种历史分期概念或风格元素特征,忽略了它还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种认知观念的局限性具体体现为后现代批评的伦理化、戏剧化和文学化三种倾向,贯穿于着意电影文本细读的本文批评和理论研讨的理论批评之中,在以周星驰“后现代电影”为对象的本文批评和探讨“后现代电影中国化”的理论批评中尤甚,并最终导向了批评实践中的理论先行、自相矛盾、术语堆砌等问题。除此之外,后现代不仅可被视作一种批评角度和批评视野,还可用来修辞批评文本自身。此时,网络影评作为一种无体裁创作并自我物化的批评文本,与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性和消费性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也可被视作一种“献祭自我”的后现代批评。后现代批评以其多元化的批评形态、解构式的批评旨趣、个性化的批评主体,为中国电影批评注入了更多可能。在绪论部分,对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进行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并暂时忽视后现代多元论所涉嫌的“操作性矛盾”,尽可能准确地界定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概念以及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的研究范围。第一章以外部语境为切入点,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对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的外部环境及其所重构的批评文本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以内部特征为切入点,将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分为本文批评、理论批评和“自我消解”的批评三种模式,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分析;第三章以具有典型性的个案为切入点,选取“周星驰现象”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周星驰电影被“误读”和重构的过程;第四章以功能为切入点,从正向价值和负向问题两个角度,分析后现代思维的意义与理论认知局限带来的问题。
李溪慧[8](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张丹[9](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指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刘冰玉[10](2019)在《钟惦棐电影美学和电影批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钟惦棐是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电影美学家。20世纪30年代,他以党的宣传干部的身份,正式走向了他的文艺生涯。1957年,钟惦棐在《电影的锣鼓》发表了对工农兵电影、票房价值和电影观众学的思考,而遭受政治迫害一度失语。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再度命笔走向了电影生涯的第二高峰。这一时期他醉心于电影美学和电影评论的研究,提出了电影与戏剧离婚、和弦论、西部电影等重要理论观点,为新时期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身为电影评论家,钟惦棐一生撰文百万字,留下诸多优秀篇章,整理于《电影的锣鼓》《陆沉集》《起搏书》《电影策》中。不过,钟惦棐未能完成一本系统性的理论着作,导致他在中国电影研究中常被低估。本文将以他发表的文章、参与的电影活动为文本,试图挖掘和描绘钟惦棐电影美学思想和电影批评观。
二、“谢晋与20世纪中国电影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谢晋与20世纪中国电影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芙蓉镇》传播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目的及方法 |
三、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芙蓉镇》的创作背景及诞生历程 |
第一节 《芙蓉镇》创作缘起 |
第二节 编辑对《芙蓉镇》初稿的生产与接受 |
第二章: 1981年-1986年:《芙蓉镇》在问世初期的接受 |
第一节 《芙蓉镇》的出版、流通与传播 |
第二节 “山野牧歌”与“历史实录” |
第三章 1986年-1990年:《芙蓉镇》的传播接受情况 |
第一节 哀而不怒:电影《芙蓉镇》对历史的经典演绎 |
第二节 家喻户晓:电影《芙蓉镇》的传播与接受 |
第四章 1990年代以来《芙蓉镇》的传播接受情况 |
第一节 文学史书写中的《芙蓉镇》 |
第二节 《芙蓉镇》在不同读者群体间的批评与接受 |
第三节 《芙蓉镇》经典化历程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审视“中国电影学派”历史生成与延变的三个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生学维度的审视 |
二、传统文化关联论维度的审视 |
三、代际标识性延线维度的审视 |
四、结语 |
(4)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
2.1.1 发展简述 |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
5.4.1 鼓励百家争鸣 |
5.4.2 鼓励百花齐放 |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话语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四十年来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 |
第一节 关于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界定 |
第二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概况 |
一、中国电影国际电影节获奖 |
二、中国电影海外商业发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78-2000:现代化思潮下的身份求同 |
第一节 基于思想解放的海外传播前奏(1978-1984) |
一、电影的自我觉醒 |
二、电影作为文化外交的载体 |
三、电影海外参赛与展映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民俗电影国际化浪潮(1985-1993) |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
二、民族寓言中的他者想象奇观 |
三、民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表现 |
第三节 艺术与商业并行(1994-2000) |
一、市场经济兴起与海外传播审查收紧 |
二、艺术电影对当代生活的观照转向 |
三、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多元与分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01-20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海外商业诉求 |
第一节 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 |
第二节 产业化与武侠电影的中西融合策略 |
一、建立产业体系与深入推广交流 |
二、武侠大片的普世审美与民族特性 |
三、武侠大片的传播范式:《英雄》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快速成长 |
一、武侠合拍片的十年票房增长 |
二、艺术电影的回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1-至今:电影产业转型期的国际影响力追求 |
第一节 电影与文化强国战略 |
第二节 电影产业升级与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
一、电影产业环节的拓宽与完善 |
二、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
三、工业美学的先锋:《流浪地球》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转型 |
一、海外发行的衰退与复苏 |
二、艺术电影的类型化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78-2019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 |
附录二:2001-2019海外票房过千万的中国电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6)“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
小结 |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
上编·作品卷 |
下编·研究资料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7)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范围 |
五、研究概述 第一章 语境论 |
第一节 历时性:深度模式的复归 |
一、中国电影批评传统简述 |
二、后现代批评的三种倾向 |
第二节 共时性:温和的传统反叛 |
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消费文化的兴起 |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传入 |
三、批评界的百花齐放 第二章 模式论 |
第一节 本文批评 |
一、以具有后现代因素的电影为对象的批评 |
二、意识形态批评 |
三、女性主义批评 |
第二节 理论批评 |
一、“后现代电影的中国化” |
二、后现代视阈的后电影理论 |
第三节 自我消解的批评 |
一、无体裁写作 |
二、自我物化 第三章 个案论 |
第一节 被“误读”的周星驰电影 |
一、经典戏剧性结构 |
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
三、无处不在的主体意识 |
第二节 被重构的周星驰电影 |
一、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
二、“接受者”向“阐释者”的转变 第四章 功能论 |
第一节 价值研究 |
一、批评形态的多元化 |
二、批评旨趣的解构性 |
三、批评主体的个性化 |
第二节 问题研究 |
一、“索卡尔效应” |
二、理论的“误读”与简化 |
三、话语暴力 结语 附录 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文本(文中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
2.2 关于电影批评 |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
4.1.1 大众的喧嚣 |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钟惦棐电影美学和电影批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钟惦棐电影思想溯源(1949年之前) |
第一节 电影社会批评潮流 |
第二节 宣传干部的身份 |
第三节 钟惦棐的文人情怀 |
第二章 蜚声影坛(1949—1956):电影批评家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初入影坛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 |
第三节 票房价值的讨论 |
第三章 敲响《电影的锣鼓》(1957—1979) |
第一节 工农兵电影的定义 |
第二节 “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么少”之论 |
第三节 《电影的锣鼓》的发表和争议 |
第四章 重新命笔(1979—1987)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再探 |
第二节 构建电影美学的尝试 |
第三节 多元的电影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谢晋与20世纪中国电影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芙蓉镇》传播接受研究[D]. 刘晓宇. 山东大学, 2021(02)
- [2]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审视“中国电影学派”历史生成与延变的三个维度[J]. 虞吉,李伯绅. 艺术百家, 2021(01)
- [4]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D]. 郑红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D]. 万毓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9]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钟惦棐电影美学和电影批评初探[D]. 刘冰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