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应力,扁梁,推覆分析,抗震性能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论文文献综述
邵川[1](2013)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跨和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城市中心修建大型的商场,因层高的限制或规划的要求,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梁高的要求,难以满足。但是,如果采用扁梁框架结构,则有可能满足层高或建筑净空的要求。更进一步,若能将预应力技术和扁梁框架结构结合起来,形成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框架结构,则将发挥更加明显的综合效应。本文将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框架结构建模分析,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利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设计并建立扁梁框架结构模型,再在其上施加通过计算所得到的预应力等效荷载,得到相应的预应力扁梁框架结构模型;2、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在7度(0.15g)、8度(0.3g)地震作用下,分别对不同楼层数的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框架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在地震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框架建造的最大层数(高度),并得到在该楼层下结构的薄弱层;3、通过建立普通扁梁框架、普通混凝土框架,与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框架在弹性地震作用下进行对比,主要对比参数有自振周期、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等;4、通过推覆分析,对比叁种模型在罕遇地震及倒塌时的结构反应,探讨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框架的抗震性能。主要结论: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框架具有一般框架结构的基本性质,但其抗震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框架还是有一定差距。它适合建造在低烈度地震区,在7度(0.15g)最大建造层数10层(层高4.2米),并不适合建造在高烈度地震区。(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3-01-01)
陈元豹[2](2011)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个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和一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本文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进行初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1年03期)
王中强,余志武[3](2011)在《高温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拼装式多功能电力加热炉,按照ISO834标准曲线升温,对26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试件进行高温下试验研究。试验中观测了试件表面出现的渗水、油脂流淌与混凝土爆裂及外观颜色变化等宏观现象,研究了高温下试件变形、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初始荷载、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及综合配筋指标等主要因素对其高温下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试件发生动态连续变形,升温初期跨中挠度增加较小,温度较高时跨中挠度增长较大;预应力变化比较复杂;在同等升温条件下,试件承受的初始恒载越大,挠度变形也越大;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延缓其内部钢筋的升温,提高试件的抗火性能;综合配筋指标q0较小的试件抵抗高温变形的能力较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林挺伟[4](2010)在《板与次梁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重点研究了板和次梁对扁梁柱板边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板和次梁能提高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0年04期)
林挺伟[5](2010)在《钢纤维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节点核心区钢纤维对扁梁柱板边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纤维能改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的破坏形态,然而,由于节点在柱侧梁端产生塑性铰破坏,在节点核心区掺入钢纤维对延性、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提高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0年01期)
程浩德,房贞政[6](2008)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一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和一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所进行的拟动力抗震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破坏形态、动力反应、滞回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可以满足抗震要求.此外,还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预应力扁梁框架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果证明是可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程浩德,房贞政[7](2008)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一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和一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所进行的拟动力抗震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破坏形态、动力反应、滞回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的各种反应没有显着的差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应当可以满足抗震要求。(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8年06期)
邵振,黄慎江[8](2008)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核心分区和受力机理,并着重介绍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的节点受力特性及轴压比系数对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08年01期)
黄均田,邹银生,唐昭青,段林,张微伟[9](2007)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节点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节点的受力性能,对预应力筋与轴压比对节点的影响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了一些计算极限抗剪强度的公式。(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07年01期)
谢桂英[10](2007)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层高的限制或规划的要求,以及经济、美观、适用等因素的考虑,扁梁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现代的很多商业建筑,普遍都要求大开间、大柱网,虽然普通梁板结构也能满足要求,但却增加了结构的自重,而且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扁梁的刚度又比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想到了预应力,用预应力的反拱中和掉其中一部分挠度,使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由于无粘结预应力具有线型合理、施工方便等特点,在扁梁中的应用比较常见。模拟拱的理论很早就产生了,开始只是定性说明,后来也有人进行了定量分析,但从未见有人应用过,而且各个量的含义也存在着一些争议,为了对这些争议给出明确的解答,也为了使模拟拱理论,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的计算中能够应用,本文通过力学分析,并结合具体事例(应用模拟拱理论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扁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常规计算结果相比较,使模拟拱理论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得到了明确,并给出了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的应用中适合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7-01-19)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一个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和一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本文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进行初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论文参考文献
[1].邵川.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陈元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1
[3].王中强,余志武.高温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
[4].林挺伟.板与次梁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J].福建建设科技.2010
[5].林挺伟.钢纤维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J].福建建设科技.2010
[6].程浩德,房贞政.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程浩德,房贞政.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结构.2008
[8].邵振,黄慎江.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8
[9].黄均田,邹银生,唐昭青,段林,张微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节点性能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2007
[10].谢桂英.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的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