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分公司工程监督处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随着各类钻井工程事故的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钻井系统风险和可靠性分析的研究。以往钻井系统可靠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钻井设备本身。随着可靠性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迸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人的因素在系统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在各类事故致因中。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占60%~80%,居于主要地位。由此可见,人的可靠性在钻井工程作业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钻井;安全作业;人员;可靠性;
随着钻井事故的不断发生,钻井的安全作业和人员可靠性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通过分析和研究可知,人员可靠性能够提高钻井系统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危害。
一、钻井工程作业中人的因素分析
1.钻井工程作业中人失误特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结果表明,引起人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认真分析发生人的失误特点,对于加强防范、提高操作的可靠性,保证石油钻井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高度去分析人的失误发生的现状,可以看出人的失误具有四个特点:(1)重复性;(2)潜在性;(3)情景环境驱使性;(4)可修复性。
2.钻井工程作业中人为失误模型。钻机作业系统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许多研究人员为此建立了控制模型或决策模型和控制流程图。为了便于分析。按照人的认知模式将钻井作业过程分解为感知、决策和行动三个阶段。进而建立钻井作业过程中人为失误模型(见图1),并据此来识别各个阶段的人为失误行为以及绩效形成因子。图l中。钻井工程作业中人的因素是由人为失误和钻井绩效形成岗子组成。人为失误(不安全行为)贯穿于人的认知过程中。从认知到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即感知、决策以及行动。感知阶段的典型失误是观察不当,决策阶段的典型失误是判断失误。而行动阶段的失误是钻井操纵不当。不安全行为有可能造成钻井工程事故。同时也受到系统中其他网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组织因素、群体阒素及个人因素。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出发项对所指项有影响,而实线指向表示分解为或传递到或反馈到。例如将外部因素用虚线箭头连向不安全行为,表示不安全行为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失误类别仅分解到认知行动过程的各阶段,没有进一步将其区分为基于技能的、基于规则的或基于知识的错误类型,这主要是考虑到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要求钻井作业人员或调查人员做这种错误类型的区分难度较大。
图1钻井工程中的人为失误框图
3.钻井工程作业中人的失误行为与绩效形成因子。在人的可靠性研究过程中。一般文献仅将内部环境、自然环境、管理列入绩效形成因子(PSFs.也称失误迫使条件)的范畴。个人因素也一并列入绩效形成因子。此外,人的行为从感知到行动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受到失误迫使条件的影响。因此框图中将绩效形成因子用箭头同时指向感知、决策、行动三个方框。
二、钻井安全作业人员可靠性分析
1.人为操作过程中的失误特点。(1)情景环境的驱使。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人的活动。当面临虚假信号、机械失灵、时间紧迫的情况时,会导致人产生不安全的行为。所以说,除了技能、经验等原因以外,不良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人的操作出现失误。(2)人的行为可变性。人的特性决定了人的行为具有可变性,不会对同一件事情采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做两遍。而一旦前后两种情况变化太大,就会产生失误。而且,这种失误是避免不了的。(3)人的失误重复性。人往往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出现多次失误,其根源来自于人的能力与外界需求不匹摘要配。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修改设计来更正。人不是机械,虽然失误不会完全消除,但可以尽量避免。(4)人的失误潜在性。有些时候,人的失误操作不会立马引起系统出现问题,而是形成潜在的危险。这种失误累积后会最终导致系统完全崩溃。所以,在考虑人的失误行为时,要分清楚显性失误和潜在失误。
2.影响作业人员可靠性的因素。(1)人的自身因素。人的自身因素可以分为身体、心理、训练三方面。在身体因素上,人在身体不适时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事物的判断力会产生偏差,从而产生失误。在心理因素上,人受到情感的影响效果很强,悲喜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人的可靠性。在训练因素上,所谓熟能生巧,训练的时间越长,人的可靠性越高,失误率越低。(2)环境因素。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当人处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下,例如:灯光过明或过暗、温度湿度太高或太低、噪音大等,都会降低人的可靠性。企业在环境的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到以人为本,有利于人员自身和企业的共同发展。(3)管理、规定因素。即使规章制度很完善,管理方法很到位,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失误。因为,这些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对先进的信息不能进行第一时间上的把握,就会产生管理与规定上的脱节,从而导致操作失误的发生。
三、钻井安全作业中提高人员可靠性的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要想钻井作业安全顺利开展,首先就要提高人员素质。而提高人员素质,就要从教育方面入手。所谓教育,就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培训。作为钻井安全作业的一环,安全意识教育必不可少。通过教育培训,能够促使领导和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通过安全教育,员工掌握钻井的生产工艺、操作规范、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等,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落实安全生产,实施责任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安全两手都要抓。明确从领导到员工的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真正将责任落实到每
个人身上。钻井施工企业要层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生产指标、安全措施、职权责任、奖惩方法等内容。对钻井队队长而言,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实施监控生产进度、生产成本、生产质量等,还要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安全管理上,要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钻井队的副队长、指导员、技术员、司钻等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3.增强安全技能训练。第一,当事故发生时,不能慌乱,而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应急措施进行应对。第二,实行安全检查制,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绝对不允许开工。总之,不论工作环境如何改变,不论设备运行的状态好坏,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4.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企业要创造一种学习技术、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使员工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和业务,从而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同时,在发生事故时要能够找到退路,采取应急措施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5.强化安全监督。钻井公司HSE管理体系有所规定:安全监督工作主要是在生产现场,应该加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同时兼顾到技术和质量问题。在这个管理规定下,要建立专业的监督队伍,培训监督人员,完善监督机构。在监督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负责任,安全不达标坚决不能通过。在操作过程中,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提高钻井队伍的技能水平。
6.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第一,制定统一的技术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保证科学规范的施工。第二,落实技术管理责任制,保证施工队伍的标准化建设。
总之,钻井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员可靠性是该系统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但要关注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更要将重点放在人的可靠性上。在钻井作业中,运用科学的工艺方法,提高人员的可靠性,就能够减少人为误差,降低危害。
参考文献:
[1]张代树.钻井安全作业人员可靠性分析.2017.
[2]何世萍.钻井工程作业中人的可靠性模型及其分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