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岩心实验获取的毛管压力曲线是表征储层孔隙结构、估算渗透率和划分储层类型的重要依据,其可通过压汞法获得。受岩心取心数量及实验环境的限制,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获取存在困难,使得储层的连续评价无法进行。以我国某盆地为研究对象,选取21块岩心,探索压汞实验的过程,分析相应毛管压力曲线的形态特征,建立一种利用孔隙度参数构造毛管压力曲线的模型。进一步,基于与渗透率密切相关的Swanson参数和R35参数,建立相应的渗透率评价模型。将岩心实验结果与基于渗透率评价模型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将渗透率评价模型应用于该盆地某井韩江组实际储层,连续构造出储层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出相应的渗透率,定量评价储层孔隙结构,最终划分出优质储层。储层划分结果得到了DST测试资料的验证。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杜小强,张建勇
关键词: 毛管压力曲线,参数,渗透率评价,孔隙结构
来源: 工业技术创新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深圳作业公司
分类号: P631.81;P618.13
DOI: 10.14103/j.issn.2095-8412.2019.02.014
页码: 70-77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287K
下载量: 86
相关论文文献
- [1].毛管压力曲线整理及应用[J]. 江汉石油科技 2013(01)
- [2].采用孔隙体积法计算平均毛管压力曲线[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1)
- [3].离心毛管压力曲线分形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2)
- [4].平均毛管压力曲线绘图的计算机化[J].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0(04)
- [5].所图油田毛管压力曲线平均化与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01)
- [6].构造毛管压力曲线法在A油田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复杂油气藏 2014(01)
- [7].利用测井解释渗透率获取拟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海上油气 2011(05)
- [8].毛管压力曲线在测井评价中的应用[J]. 石油仪器 2010(05)
- [9].页岩气储层毛管压力曲线分形特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0].大庆油田某区块核磁伪毛管压力曲线转换及应用[J]. 国外测井技术 2020(02)
- [11].基于储层类别构建核磁伪毛管压力曲线及产能预测技术[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25)
- [12].一种计算平均毛管压力的方法及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24)
- [13].基于储层有效厚度的毛管压力曲线归一化方法[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5)
- [14].裂缝性油藏吸入毛管压力曲线研究及应用[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15].基于T_2截止值的幂函数构建毛管压力曲线[J]. 波谱学杂志 2019(01)
- [16].核磁共振T_2谱转换伪毛管压力曲线的矩阵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04)
- [17].压汞资料在测井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2)
- [18].基于核磁共振孔隙结构的产能评价[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9].泥页岩储层全孔径毛管压力曲线的建立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 地质论评 2020(S1)
- [20].柴北缘牛东地区砂砾岩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05)
- [21].毛管压力曲线平均化及J函数处理[J]. 特种油气藏 2008(06)
- [22].毛管压力曲线在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运用[J]. 石化技术 2016(12)
- [23].利用沃尔公式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方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24].低渗透油田岩石微观性描述及对开发效果影响[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 [25].核磁共振岩心实验研究储层孔隙结构[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02)
- [26].利用分形维数研究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J]. 石油化工应用 2011(11)
- [27].CC地区扶余油层孔隙类型及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10(04)
- [28].毛管压力曲线平均化方法的矿场应用[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9(04)
- [29].运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微观参数[J]. 石油化工应用 2014(10)
- [30].储层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方法及其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