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鉴定,结构,框架结构,砌体,承载力,体育场馆,钢筋混凝土。
抗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强,袁宇坤,张馥雯,饶宇曦[1](2019)在《某混合结构办公楼的检测分析与抗震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加固时,对建筑物主体为砖混结构而屋顶为钢结构的混合结构的检测鉴定是较为复杂的。通过对某混合结构形式的办公楼整体结构检测与抗震分析,阐述了混合结构检测鉴定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运用PKPM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和抗震验算的过程。鉴定分析结果可为该建筑的改造加固提供意见,也可对同类混合结构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2期)
朱胜祥[2](2019)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某砖混结构安全性鉴定与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开裂砖混结构为例,详细叙述了其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分析了其开裂的原因,并针对鉴定的结论,提出了消除地基湿陷性和上部结构抗震加固的加固方案,得出一些有益结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10期)
陈煌森[3](2019)在《某会议中心的提升改造抗震鉴定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日新月异,行业规范日趋严格。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建筑资源,老旧建筑的加固改造,既有建筑功能的提升改造等保护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在进行改造之前,相关规范要求应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抗震检测鉴定。本文提到的是一座会议中心,因举办大型会议需要,进行提升改造前建筑物结构的抗震鉴定。为后续提升改造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9年10期)
程绍革[4](2019)在《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无论是从有史可考的记载还是从近代的统计,我国的地震灾害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均居世界之首。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83万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人数24万人、伤残16万人,是世界上近代大地震中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造成6万多人死亡、2万多人失踪和37万余人受伤,是近年来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减灾》期刊2019年05期)
张胜[5](2019)在《大跨体育场馆的抗震鉴定、加固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地震、飓风和海啸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中地震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地震带来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以及相关的直接经济损失。我国的抗震事业近年来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新建建筑均考虑了抗震设防,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建筑由于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在建造时未考虑抗震设防,或虽考虑抗震设防但是抗震等级较低。同时,大型体育场馆作为城市(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减灾》期刊2019年05期)
陈曦,李文峰[6](2019)在《既有城镇住宅的抗震鉴定与加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各地陆续建造了大量民用住宅建筑,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及《中国住房存量报告:2019》调查结果,我国目前既有城镇住宅建筑面积约275亿平方米,其中,1997年前建成的面积约162亿平方米,占当前城镇住宅存量面积的59%。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水平以及对工程抗震认知程度的不足,这些房屋许多未经合理的抗震设计,尤其是1978年前建造的建筑,已成为国家防灾减灾工程中的薄弱环节。随(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减灾》期刊2019年05期)
赵辉[7](2019)在《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地壳的不断变动,都导致地震的发生频率在不断地变高,从而要求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要在建筑的防震、减震方面进行改进。该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在抗震鉴定方面的现状,基于当前抗震鉴定设计要求,分析了抗震鉴定的主要方法及内容。并结合实际工程理论,论述了当前比较常见的加固设计及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中人员及财产的损失。(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18期)
杨世云[8](2019)在《某学生宿舍楼抗震鉴定与加固方法应用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建设的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不满足要求,在地震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乃至倒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此类房屋的震害防御研究,进行抗震鉴定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文章结合某砌体结构宿舍楼工程,说明其抗震鉴定的过程和内容、加固的方法和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规范的抗震鉴定手段并采取正确的抗震加固措施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承载力,起到提高抗震综合能力的目的,甚至提高原有建筑的综合防灾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安全》期刊2019年09期)
王忠孟[9](2019)在《试论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屋质量检测与抗震鉴定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本文就此围绕着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展开了讨论,先是简述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抗震鉴定的要点,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的方法。我国也非常重视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房屋质量检测与抗震鉴定毕竟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尤其是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开展房屋质量检测与抗震鉴定应以房屋工程实际为基础。同样,在混凝土框架结(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9年09期)
曹炳政,李勇生[10](2019)在《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鉴定与消能减震加固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宿舍楼地处8度设防区,使用不久后填充墙多处出现裂缝。为保证安全,对房屋结构进行现场检测和抗震鉴定,检测结果表明,填充墙裂缝为非受力裂缝,不影响主体结构使用安全,但因设计失误导致原结构抗震性能不足。为减小对房屋使用的扰动,设置黏滞阻尼器进行抗震加固,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得以提升,各项指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同时,与增设剪力墙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经济优势。(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15期)
抗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开裂砖混结构为例,详细叙述了其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分析了其开裂的原因,并针对鉴定的结论,提出了消除地基湿陷性和上部结构抗震加固的加固方案,得出一些有益结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王强,袁宇坤,张馥雯,饶宇曦.某混合结构办公楼的检测分析与抗震鉴定[J].价值工程.2019
[2].朱胜祥.湿陷性黄土地区某砖混结构安全性鉴定与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3].陈煌森.某会议中心的提升改造抗震鉴定浅析[J].四川水泥.2019
[4].程绍革.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城市与减灾.2019
[5].张胜.大跨体育场馆的抗震鉴定、加固研究与实践[J].城市与减灾.2019
[6].陈曦,李文峰.既有城镇住宅的抗震鉴定与加固[J].城市与减灾.2019
[7].赵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8].杨世云.某学生宿舍楼抗震鉴定与加固方法应用实例[J].建筑安全.2019
[9].王忠孟.试论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J].中华建设.2019
[10].曹炳政,李勇生.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鉴定与消能减震加固处理[J].施工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