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生产力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胡琳[1](2020)在《不同海拔梯度下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实施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 f.nidularia)因其成材早、生长更新速度快、产量及竹笋营养价值高、附加值多等特点成为木材的重要替代品。梁平区现有竹林资源35.87万亩,其中白夹竹13万亩,而白夹竹低效林达10万余亩(占整个重庆白夹竹低效林的66.7%),无法满足当地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进行白夹竹低效林改造可有效缓解竹资源的供需矛盾。本文以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分水岭不同海拔白夹竹低效林为对象,通过实施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包括劈山、松土、二次施肥、竹林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等)2年后,调查研究低效林改造技术对不同海拔梯度下(750m、850m、950m)白夹竹林下土壤、竹材生长、产量、发笋、上林率的影响,并对改造技术实施后带来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拔梯度对田间持水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有显着影响(P<0.05),对土壤容重、土壤p H、土壤孔隙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影响较明显,但未达到显着水平。总体而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田间持水量、温度均呈不同程度降低,土壤p H升高,土壤容重、土壤湿度、土壤孔隙度则变化无一致规律。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实施对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显着影响(P<0.05),对土壤容重、土壤p H、土壤孔隙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未达到显着水平。改造技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涨幅度范围介于7.46%~13.49%、26.09%~151.95%、5.35%~107.65%、16.93%~153.74、0.57%~6.36%、24.12%~27.13%,降低土壤容重,降幅范围介于1.12%~11.96%,土壤温度、湿度、p H则无一致变化规律。海拔梯度与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温度、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影响显着(P<0.05),对土壤容重、土壤p H、土壤孔隙度和湿度影响均不显着(P>0.05)。(2)随着海拔升高,白夹竹平均胸径逐渐降低,平均株高、立竹密度、发笋总数、退笋总数、上林总数则先增加后降低,白夹竹单株竹全重、单株竹杆产量、单株稍产量、单株竹叶产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显着增加白夹竹平均胸径、平均株高、立竹密度、发笋总数、退笋总数、上林总数、单株竹全重、单株竹杆产量、单株稍产量、单株竹叶产量(P<0.05),涨幅范围介于17.78%~51.72%、20.09%~30.17%、10.33%~31.33%、22.50%~41.44%、-6.17%~14.75%、83.17%~95.98%、61.71%~136.07%、85.22%~137.00%、32.36%~124.41%、19.62%~147.99%。海拔梯度和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的交互作用对白夹竹平均单株竹全重、白夹竹发笋总数、退笋总数、上林总数均有显着影响(P<0.05),对白夹竹平均单株竹稍产量、平均单株竹杆产量、上林率平均单株竹叶产量影响不显着(P>0.05)。(3)白夹竹竹材经济净收益随海拔升高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介于4.45%~21.06%;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的实施大幅增加竹材经济效益,提升幅度介于112%~162.1%,其中以海拔750m处、850m处改造效果最佳。随着海拔升高,白夹竹种群生命期望值由I龄级向IV龄级过度;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使白夹竹种群年龄结构由衰退型向增长型转变。(4)白夹竹生长和产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白夹竹胸径与株高、SOM、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呈显着/极显着正相关,株高与立竹密度、碱解氮、速效磷呈显着/极显着正相关,白夹竹产量与胸径、株高、SO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呈显着/极显着正相关。
王路君[2](2020)在《硬头黄竹丛/带状采伐生长恢复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当前,竹林经营普遍面临竹产品原材料价位下跌和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是提升竹林经营效益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竹林采伐经营中传统择伐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的现状,选择我国典型丛生竹种—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丛状采伐(1/3丛、1/2丛、整丛)、带状采伐(带宽3m、6m、9m、20m)两种采伐模式,以传统择伐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采伐模式对硬头黄竹恢复更新的影响。综合评价采伐后竹林笋期特征、新竹特征、林分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筛选适用于机械化采伐的硬头黄竹采伐模式,为今后机械化、省力化、规模化采伐经营模式发展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丛状采伐研究提出了不同强度丛状采伐硬头黄竹的恢复特征,表明了丛状采伐的可行性。1/3丛采伐、1/2丛采伐后第1年成竹数量与传统择伐相比无明显差异。新竹平均胸径显着低于传统择伐,第2年就可以恢复到伐前水平。整丛采伐后出笋、成竹数量显着增加,成竹胸径显着减小。采伐后连续3年硬头黄竹成竹数量分别为6713株·hm-2、4338株·hm-2、3394株·hm-2,分别为传统择伐的2.20倍、1.21倍、1.02倍;新竹平均胸径分别为1.42cm、2.55cm、3.42cm,为传统择伐的28.80%、52.47%、69.80%。采伐后新竹平均胸径逐年增长,伐后第3年成竹数量与传统择伐无显着差异。根据硬头黄竹采伐后连续3年生长恢复情况,预估4~5年可以恢复到伐前水平。(2)不同带状采伐(带宽3m、6m、9m、20m)伐后第1年新竹平均胸径分别为1.31cm、1.28cm、1.29cm、1.42cm。第2年新竹平均胸径分别为2.26 cm、2.67 cm、2.66 cm、2.70cm,较第1年显着提升且随带宽增加而提高,20m带宽新竹显着高于其它带宽。保留带(3m-6m、6m-9m、9m-20m)成竹数量、新竹平均胸径均显着高于传统择伐保留带,随采伐带宽增加而提升,9m-20m保留带成竹数量为6120株·hm-2,平均胸径为5.10cm。笋后采伐第1年9m带、20m带成竹数量、新竹平均胸径总体优于笋前采伐,其它带宽间差异不显着。(3)研究优选了采伐前后硬头黄竹地上生物量模型28个,比较了采伐前后单株及林分生物量分配特征。硬头黄竹各器官生物量占比为竹秆>竹枝>竹叶,采伐前竹秆占比为84.82%,采伐后3年分别为58.50%、69.13%、83.68%,采伐后第3年竹秆占比恢复正常水平。传统择龄而伐的竹子采伐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丛生竹的机械化、省力化、规模化采伐经营应用。不同强度的丛状采伐和带状采伐模式是丛生竹采伐方式的创新和尝试。随着研究深入开展,可望突破传统的竹林择伐作业方式,建立适合机械化采伐的丛生竹技术模式,为现代化竹子采伐机械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和科技支撑。
谭宏超,单妍,谭汝强,刘喷喷[3](2019)在《菜叶沼气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昆明市富民新国竹苗培育基地开展不同浓度、用量、发酵时间等的菜叶沼气液对不同年龄云南红竹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 a生云南红竹的生长和沼液浓度呈正相关,其中稀释3倍的沼液为最适浓度;稀释2倍的沼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与竹龄呈负相关,竹龄越小,促进作用越明显;施用量为6 000 kg/hm2时,云南红竹的生长量最高;厌氧发酵区的沼液促进云南红竹生长的作用更强;在一定的发酵时间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对云南红竹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90 d最佳。
刘翠兰,燕丽萍,王开芳,臧真荣,王因花,任飞,吴德军,李庆国[4](2018)在《竹子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抗寒性初步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筛选适宜山东地区气候特点栽植的观赏竹类资源,恢复竹林景观,2014年10月—2015年3月对山东省、江苏省和江西省境内有代表性竹子分布区进行基因资源调查与收集,共收集种质31份,分别保存于威海文峰基地与济南历城区唐王基地资源圃。连续2年调查其成活率、萌笋率及抗寒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1份种质进行了抗寒性综合评价。初步评价结果是:‘桂竹’、‘碧玉间黄金’和‘箬竹’在山东省沿海地区表现出抗寒性最强;‘桂竹’、‘金明竹’、‘黄槽石绿竹’、‘美丽箬竹’和‘矮箬竹’在山东省内陆地区表现出抗寒性最强。可见,‘桂竹’、‘金明竹’等7个竹种适应性强,适宜山东省栽植并可开发利用。
祁潇勇[5](2017)在《沿海沙地引种绿竹的种源评价和优良种源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Keng f)是如今东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都比较好的竹种。由于不同种源的绿竹在植物形态、生理生化和适应性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决目前绿竹在引种中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等问题,本研究收集了 16个不同种源地的绿竹,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赤山林场的沿海沙地进行了种源试验,从成活率、表型多样性、抗寒性和抗旱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源成活状况良好,平均成活率为83.4%,但种源间成活率差异显着。其中,尤溪、霞浦、南靖和闽侯4个种源成活率最高,可达100%,福州、闽清、闽侯、龙岩、龙海和温州5个种源成活率为80%~95%,葫芦丘种源成活率仅为55%。2、不同种源绿竹形态有较大差异,8个形态特征的变异指数为9.7%~26.4%,其中株高、胸径、叶宽和分枝数的变异系数都在20%以上。对于不同形态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株高与胸径相关系数为0.6930,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株高与叶长和叶宽呈极显着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4和0.7562,胸径与叶长、叶宽和分枝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25、0.8295和0.7736;所以将胸径和株高是作为反映绿竹种源之间差异的重要表型指标。3、将不同种源绿竹的胸径和株高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所有种源分为5类,最优的一类为温州绿竹,新竹平均株高3.8m,平均胸径可达17.38cm,两项数据分别高于平均值51%和59%。其次为福清、福安和永安种源,平均株高2.7~2.8m,高于平均值7%~8%,平均胸径13.58-14.73 cm,高于平均值24%~34%。最差为龙岩、南靖和闽清种源,平均株高1.5~1.9m,低于平均值24%~40%,平均胸径5.21~7.83cm,低于平均值29%~52%。4、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冬季低温作用下,不同种源绿竹各项生理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绿素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含量最低值出现在均温最低的1月,不同种源低于正常含量2%~43%。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持续升高,不同种源最高活性高出正常水平77%~458%。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出现在1月,不同种源高出正常水平26%~110%。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出现1月,不同种源最高值高出正常含量17%~102%。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先升高后降低,最低值出现在均温最低的1月,不同种源低于正常水平17%~50%。5、不同种源抗寒性大小有差异。将不同种源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动态变化作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5个,总贡献率达到90.2%,以方差贡献率得到各主成分权重41.72%、20.95%、12.76%、8.25%和6.03%,进而得出不同种源各指标加权后的值,最后求得的抗寒性综合评价指数,所有种源中为龙岩种源最高为354.10,抗寒能力最强,宁德种源最低为105.06,抗寒能力最弱。6、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绿竹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旱性。引入模糊数学隶属度的方法对不同种源绿竹干旱胁迫下测得的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Pro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不同种源抗旱性隶属值,隶属值越高抗旱性越强。所有种源中隶属值最高的是闽侯种源为0.96,抗旱性最强;最低是宁德种源为0.25,抗旱性最弱。
曹福明[6](2017)在《桃江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文中指出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我国现有毛竹林总面积300万hm2以上,约占全世界竹林面积的20%,并且近年来种植面积有不断扩大的大趋势。它不仅在我国竹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固碳增汇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地区毛竹林的林分、经营管理、地带性差异对正确估算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存在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竹龄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本研究以湖南桃江县不同年龄毛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果为:(1)研究区3个不同年龄毛竹林土壤(0-60cm)类型为山地黄壤,土壤pH 4.41-4.54之间,属酸性土壤,平均密度为1.117-1.163 g·cm-3,平均含水率为48.97%-65.91%,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8.96-46.51 g·kg-1,全氮和全钾平均含量分别为 1.19-1.53 g·kg-1 和3.31-4.98 g·kg-1,全磷含量为0.35-0.52 g·kg-1,处于低水平。(2)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中,1年生毛竹单株生物量为16.204 kg,3年生为19.258 kg,5年生为23.202 kg。且生物量分配中以竹竿最高,其生物量可占毛竹单株总生物量的63.37%-68.69%。表明竹竿是毛竹生物量形成的主要器官。乔木层(竹林层),1年、3年、5年生毛竹林分生物量分别为20.254 t·hm-2、25.036 t·hm-2和55.685 t·hm-2,林下灌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 1739.520 kg·hm2、1874.285 kg·hm-2和230.243 kg·hm-2,以3年生竹林最高;林下草本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784.386 kg·hm-2、1917.472 kg·hm-2和59.042 kg·hm2,各年龄竹林林下草本植物均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林地死地被物层生物量分别为1371.107kg·hm-2、822.339 kg·hm-2和1731.242 kg·hm2,且生物量大小在不同分解阶段均表现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3)乔木层(竹林层)不同年龄竹林各器官碳素平均含量在389.334-534.051 g·kg-1之间,且器官不同,碳含量不同,但各龄级器官碳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并随着毛竹年龄的增长,其器官碳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林下灌木层植物碳含量在406.963-539.916 g·kg-1 之间,草本层植物碳含量在397.916-549.745 g·kg-1之间;死地被物层碳含量在213.302-275.569 g·kg-1之间波动;土壤层碳含量在22.597-26.980 g·kg-1之间,有机碳含量以表层土含量最高,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小。(4)1年、3年、5年生毛竹林生态系统中,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10.490 t·hm2、11.802 t·hm2和28.226 t·hm2,随年龄增加碳储量不断增大,且碳储量在年龄结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碳储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以竹竿最多,须根最少;灌木层碳储量中,1年生、3年生和5年生竹林分别为854.449 kg·hm2、871.451 kg·hm-2和160.867 kg·hm-2;草本层碳储量分别为 1288.200 kg·hm-2、882.914 kg·hm-2和31.999 kg·hm-2,且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在物种分配上均存在不均匀的现象;死地被物层碳储量在0.307-0.420 t·hm-2,随竹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竹林内死地被物层碳储量在不同分解阶段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土壤层碳储量在117.339-138.978 t·hm2之间,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5)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为:1年生毛竹林植被层碳储量占系统总碳储量的9.70%;死地被物层占0.24%;土壤层占90.06%;3年生毛竹林植被层碳储量占系统总碳储量的9.76%;死地被物层占0.27%;土壤层占89.97%;5年生毛竹林植被层碳储量占系统总碳储量的16.93%;死地被物层占0.25%;土壤层占82.82%;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库分布格局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
谢九龙[7](2017)在《四川慈竹材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施肥的响应》文中提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促进了全球对可再生木质资源和绿色林业产业的关注。竹子生长快,产量高,性能好的优点使其在我国林产品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竹产业也已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朝阳产业之一。为满足工业化生产对竹材的需求,人们对竹林定向培育,尤其是工业用材林的定向培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为保证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的竹材质量满足工业用材要求,需对其材质进行科学评估,以建立竹林培育、加工利用相辅相成的竹生态产业链,这对提升竹材产业,促进竹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四川竹产区主要乡土竹种慈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竹秆形态和材质生长规律,分析了竹材的工业适用性,探讨了慈竹材质在雅安、眉山、宜宾、江油研究区间的差异及其对气候因子和土壤肥力的响应,并以此为基础,采取3因素4水平“3414”施肥实验设计,对慈竹人工林施加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在施肥1年后,采伐各施肥处理下不同竹龄(1a、2a、3a)竹材,对其材质进行测量,分析施肥对慈竹材质的影响以及养分施加量与材质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川省慈竹秆高在8-14m之间,胸径在30-70mm之间。慈竹秆壁由薄壁细胞和维管束构成,秆壁中部维管束类型为断腰型,由纤维股、维管束鞘和导管组成。慈竹纤维为两端尖削、壁厚、腔小的轴向细胞,纤维胞壁纹孔较小。与四川省内生长的毛竹、梁山慈竹、麻竹、撑绿杂交竹相比,慈竹秆壁薄,平均仅为4.5mm,但具有较长的节间长度,平均为55.6cm,另外,慈竹初含水率也最小,为58%,分别是麻竹和撑绿杂交竹的1/3和1/2。慈竹纤维长度比毛竹大,纤维壁厚与毛竹相当,基本密度在5个竹种中最大,为0.69g/cm3,顺纹抗压强度和顺纹抗剪强度与毛竹较接近,分别为66.49 MPa和12.86 MPa。竹种间的纤维形态对比结果证明慈竹为较优良的造纸原料,较低的初含水率、长节间、高密度、高尺寸稳定性、以及较强的力学强度说明慈竹也适于结构用材。2.慈竹竹秆高生长符合竹类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在快速生长期,竹秆日平均生长量为26.3cm。慈竹平均秆高、节位数、节间长度与高生长期天数之间分别表现出显着的指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回归关系。在高生长期和材质生长期,节间长度随节位数由竹秆基部至稍部的增加均表现出先缓慢增加,至稳定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与节位数的回归关系均为显着的三次函数关系;节间直径与节间长度的变异规律相似,也是先缓慢增加,后逐渐减小;而竹壁厚度则随节位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与节位数的回归关系为幂函数关系。研究区和生长期的变化对慈竹节间直径和竹壁厚度随节位数的变异规律没有影响,其秆内变异属慈竹遗传特性的体现。3.慈竹在高生长进行至40-55d时,由薄壁细胞伸长分化而来的纤维已开始明显增厚,纤维细胞壁厚与导管壁厚、薄壁细胞壁厚开始表现出明显差异,在此阶段,各组织细胞已分化明显。慈竹纤维细胞伸长生长分为三个阶段,即高生长时期的快速生长阶段、嫩竹期的缓慢生长阶段、材质生长中后期的衰老阶段。在快速生长期,慈竹纤维细胞从起初的1.60mm伸长至高生长结束时的2.5mm,呈现出线性的生长模式,且表现出了与竹节伸长的高度一致性。对应高生长期、嫩竹期、材质成熟期,慈竹纤维壁分别表现为缓慢增厚、增厚高峰期、增厚稳定期。在嫩竹期,纤维壁厚从高生长结束时的4.68μm增厚至9.59μm。纤维腔径在各生长期的生长规律与纤维壁厚相反。对比材质生长期不同竹龄竹材,纤维各形态特征随竹龄增加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4.慈竹组织比量在纤维细胞明显分化后已基本定型,随高生长期和材质生长期的变化虽有波动,但变化幅度未达显着水平。从高生长期至嫩竹期,再到材质生长的中后期,慈竹基本密度一直缓慢增加,且与高生长期天数呈现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而在材质生长期,随竹龄的增加,表现出显着的二次函数回归关系。在材质生长期,慈竹体积干缩率随竹龄的增加逐渐减小,材质表现为高竹龄竹材较低竹龄竹材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体积干缩率与竹龄间的回归关系为显着的二次函数关系。慈竹力学强度在材质生长期随竹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并与竹龄呈现出显着的二次函数回归关系。从结构材的用材要求考虑,慈竹结构用材林的砍伐年限为第4a。慈竹纤维长度与节间长度显着正相关、纤维壁厚与基本密度显着正相关、基本密度与力学强度显着正相关,材质参数间的相关性是慈竹秆形生长规律和材质生长规律协调统一的具体体现。5.慈竹组织分化期(7-8月份)的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与慈竹纤维组织比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基本组织比量呈正相关关系;而输导组织比量则与此时期的降雨量和日照时数正相关,与气温负相关。慈竹纤维长度与其高生长期(7-9月份)的降雨量极显着正相关,与此时期的日照时数和气温显着负相关。慈竹顺纹抗剪强度与年均温显着负相关,而体积干缩率与年日照时数显着正相关。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总孔隙度与纤维长度、基本密度、力学强度正相关,与纤维壁厚、腔径、宽度、体积干缩率负相关。慈竹纤维形态与土壤氮含量相关性较弱,而与土壤有效养分(有效磷、速效钾)负相关,力学强度与与有效磷负相关。6.慈竹高生长期充足的降雨量、适宜的温度和日照时数有利于慈竹纤维的伸长生长,而上述气候条件不利于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生长,这恰好适合培育具有长纤维和壁薄的纸浆材。在四个研究区域中,雅安研究区在慈竹高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多雨、气温适宜、无酷暑、少日照)适宜栽培纸浆林。土壤较好的保水性和通透性(高持水量和高总孔隙度)以及低pH对培育慈竹纸浆林和结构材用林都有利,川西南地区的土壤条件适宜栽培慈竹纸浆林和结构材用林。7.施肥均使1a、2a、3a 生慈竹基本组织比量和体积干缩率增加,使纤维组织比量、输导组织比量、纤维长度、基本密度降低。施肥配比的变化使纤维腔径、纤维壁厚、力学强度或增加或减小,未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慈竹材质受施肥的影响程度随竹龄的变化而不同,如施肥对1a生慈竹基本组织比量、纤维组织比量、纤维长度、基本密度的影响程度大于对2a生和3a生慈竹上述指标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对1a生慈竹施肥时,上述各指标正处于分化或生长高峰期;而对2a生和3a生慈竹纤维腔径、纤维壁厚、体积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和顺纹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大于1a生慈竹同类指标,主要是由于对2a生或3a生慈竹施肥时,其正处于干物质积累的旺盛期。8.施肥对慈竹基本组织比量、纤维组织比量、输导组织比量、纤维长度、纤维腔径、纤维壁厚的变异影响程度小于其自身变异(竹秆个体和竹秆部位),而对基本密度、体积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的变异影响大于其自身变异程度,说明施肥对慈竹不同材质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虽然施肥对慈竹材质有影响,但对各材质随竹龄的生长或变异规律没有影响,说明慈竹材质随竹龄的生长发育规律是慈竹遗传特性的体现。9.不同肥料配比及不同肥料施用量对不同竹龄慈竹材质的影响也不一样。1a生慈竹材质对N、P、K单因素肥的响应程度大于2a生和3a生慈竹,N、P肥对慈竹大多数材质指标均能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K肥与各竹龄慈竹材质指标相关性均不显着。为避免施肥对慈竹纸浆林材质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对纸浆林施肥培育时,应尽量在慈竹组织分化期和纤维伸长生长期少施N、P肥,或可选在每年1-4月份施加,N肥和P肥施用量应分别控制在0.3kg/丛/年和0.15kg/丛/年及以下。K肥施加量可根据其他生长指标的发育需要合理添加。综上,慈竹可作为优良的造纸和生物基材料的原料,其材质指标随生长期变化表现出的规律性是慈竹遗传特性的具体体现。选取慈竹纸浆林栽培区域时,应考虑该区域是否有充沛的降雨量、适宜的温度和日照时数;雅安和眉山的土壤条件表明川西南地区适宜栽培慈竹纸浆林和结构材用林。施用N、P、K肥可使各竹龄慈竹基本组织比量和体积干缩率增加,使纤维长度和基本密度降低,从材质培育的角度出发,应严格控制N、P肥的施用量,并在孕笋期施肥。今后应开展更多有关改变施肥方式和施加竹专用肥等对竹材材质的影响研究。
张华[8](2013)在《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福建省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等重要服务功能。目前,竹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主要集中于样方尺度的野外试验监测研究,缺乏基于ARCGIS等空间技术的区域或全国尺度的研究。本研究以福建省竹林资源二类清查2010年度更新数据为基础,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气象、土壤、DEM等空间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系统研究福建省竹林碳储量、产品供给、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服务空间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旨在为福建竹林培育与经营、生态效益补偿、生态系统服务调控及竹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碳储量:福建省竹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达159.82×106t,竹林平均碳密度为146.56t·hm-2,均以土壤层为主体。竹林碳储量在地区和竹种间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西部高于东部,毛竹林碳储量最高。竹林碳密度和碳储量随海拔、坡度变化分别呈现出以500-600m和25-35°为最高的单峰型变化。不同坡向、不同坡位间竹林碳密度差异不明显,但碳储量差异显着。福建省竹林碳储量价值达138.72×108元,其中土壤碳储量价值为109.21×108元,约占总价值的78.73%。(2)产品供给:福建省竹林年净初级生产力达226.16×105t·a-1,竹林单位面积年净初级生产力为20.59t·hm-2·a-1。竹林产品供给总价值达168.963×108元·a-1,单位面积竹林供给价值为1.575×104元·hm-2·a-1。各区县竹林年净初级生产力和产品供给价值呈现以闽北建瓯市和闽中永安市为中心向周边逐步降低的格局;竹林单位面积年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产品供给价值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格局。竹林年净初级生产力和产品供给价值在海拔、坡度、坡位等地形因子间差异显着,主要源于500-1000m、25-35、下坡和北坡的竹林;单位面积竹林年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产品供给价值随海拔、坡度和坡位增大而降低。(3)水源涵养:福建省竹林涵养水源5.41×108t·a-1,以土壤层占主导,综合调节能力平均为50.43mm。竹林水源涵养功能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竹林水源涵养总量随海拔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但蓄水能力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竹林水源涵养量和水源涵养能力在1535°坡度范围内最高,且在小于35°坡度范围内随坡度增加而缓慢增加。竹林水源涵养量和水源涵养能力在阴坡较高,阳坡较低。坡位方面表现为下坡竹林水源涵养功能较好。福建省竹林生态系统年均水源涵养价值约为554.7×108元·a-1。(4)土壤保持:福建省竹林年保持土壤量25.26×108t·a-1,占潜在土壤侵蚀总量的98.78%,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显着的西高东低态势。竹林单位面积土壤保持能力空间差异较小,平均为2358.39t·hm-2·a-1。土壤保持量随海拔升高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正态分布,土壤保持能力则随海拔升高呈逐渐上升趋势,随坡度增加几乎呈线性增长,与坡向无明显关系。福建省竹林年土壤保持价值约为1097.67×108元。(5)固碳释氧:福建省竹林年固定CO2和释放O2量分别为3686.35×104t·a-1和2691.26×104t·a-1,单位面积竹林年固定CO2和释放O2量分别为34.36t·hm-2·a-1和25.09t·hm-2·a-1。各区县竹林固碳释氧功能整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但单位面积竹林固碳释氧功能正好相反。固碳释氧总量和单位面积竹林固碳释氧量在竹种上分别以毛竹林和麻竹林最高;在土壤类型上,分别主要来自红壤区竹林和黄色砖红壤性红壤竹林;在地形上,固碳释氧总量主要集中于500-1000m海拔、25-35°坡度、下坡和北坡的竹林,单位面积竹林固碳释氧量分别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而降低。福建省竹林年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33.88×108元·a-1,单位面积竹林年固碳释氧价值为1.248×104元·hm-2·a-1。(6)服务总价值:福建省竹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达195.521×109元·a-1,单位面积竹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8.225×104元·hm-2·a-1。竹林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竹林服务价值在竹种上分别以毛竹林和绿竹林最高。不同地形因子间竹林服务总价值差异显着,但单位面积竹林服务总价值差异较小。竹林服务总价值在海拔、坡度和坡位上,主要来自500-1000m、25-35°和下坡的竹林,在坡向间差异较小。单位面积竹林服务价值一般以低海拔、低坡度的竹林为高。在土壤类型上,红壤区竹林约占竹林服务总价值的80.0%。本研究所得结论可为福建省实施竹林生态效益补偿、实现竹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以及竹产业布局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唐安玲[9](2011)在《宣城市宣州区红壳竹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文中提出介绍了宣城市宣州区红壳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红壳竹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杨前宇[10](2011)在《椽竹生长规律及其理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椽竹(Bambusa textilis var.fasca McClure),又名温州水竹,是青皮竹的一个变种,竹节平滑,节间较长,纤维质量好,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良耐寒性纤维用和纸浆用丛生竹种之一。本文以椽竹为研究对象,选择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和青皮竹(Bambusa textiles McClure)等作为参比竹种,按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和传统的研究手段,于2009-2011年对分布在闽北建瓯市的椽竹的发笋和秆生长规律、生物量结构和碳储量、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强度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发笋规律来看,椽竹出笋期为5月中旬~11月上旬,笋期179d;在7月中旬~8月上旬成竹率最高,可达85.5%左右;10月上旬~11月上旬的成竹率较低。从秆高生长规律来看,不同发笋期萌发的椽竹的秆生长期不同,以盛期笋(8月)的秆生长为最快,仅需65d;而初期(6、7月)萌发的竹笋的生长期则需110d-90d。新竹平均高度也是以盛期笋的为最高,达到7.8m;而初期(6、7月)萌发的竹笋的新竹平均高较低,为6.8m左右;9月份发萌的椽竹由于进入冬季较早,到次年3月完成高生长后仅为6.2m。竹萚开始脱落时间与竹笋萌发时间关系密切。发笋早的新竹其萚叶开始脱落的时间也早,6、7、8、9月萌发的竹笋萚叶开始脱落时间分别在7月下旬、8月下旬、9月初和10月中旬。6月和7月发的椽竹开始抽枝时间都在9月底,竹叶开始生长的时间在10月初;而8月份发萌的椽竹开始抽枝和长叶时间分别是10月中旬和10月底;9月份发萌的椽竹抽枝和长叶的时间要到次年3月。10月和11月的新生椽竹因为在冬季生长缓慢,且没有新生枝叶的保护,次年3月全部死亡。2)椽竹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中,竹秆所占比例最大,为总生物量的74.62%,远超过毛竹等竹种的相应值。椽竹的胸径和平均壁厚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呈级显着相关性。椽竹林单株平均全竹生物量2.31kg/株;其中单株平均秆生物量1.52kg/株;单位面积全竹生物量47.78 t·hm-2;单位面积秆生物量32.8 t·hm-2。3)椽竹林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椽竹各器官碳含量介于0.3525~0.5204g·g-1之间,碳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竹蔸>竹秆>竹枝>竹叶>竹根;乔木层碳储量为23.77t·hm-2;枯落物层有机碳储量为4.81t·h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65.78t·hm-2(0-100 cm),其中表层土(0-20 cm)最大,为35.68 t·hm-2,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乔木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分别占椽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5.17%、5.10%、69.72%。4)椽竹各年龄段的基本密度、气干和全干均小于参比竹种毛竹的相应测试值,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同2个丛生竹种相比,椽竹的密度值比青皮竹略小,而比绿竹略大。跟其它竹种相比,椽竹溶液抽出物的量水平不如其他参比竹种。椽竹各年龄段在纵向顺纹抗拉强度均大于参比竹种毛竹的强度值,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强;顺纹抗压强度的均值略小于参比竹种毛竹的相应值;顺纹抗剪强度均低于参比竹种毛竹的强度;从部位上看与毛竹的正好相反,椽竹各年龄段的抗弯强度为:稍部<中部<基部;从抗弯弹性模量上看,椽竹各年龄段测定值也均小于毛竹材的弹性模量;从部位上看,变化不是很明显,竹中部大于竹稍和竹基部。
二、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生产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生产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海拔梯度下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实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夹竹概述 |
1.2 白夹竹低效林形成原因及类型 |
1.3 白夹竹低效竹林改造技术 |
1.4 海拔对土壤性状、竹材生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及竹林资源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简称“改造技术”) |
2.4 试验样地设置及调查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海拔梯度和改造技术对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海拔梯度和改造技术对竹材生长及发笋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白夹竹生长和产量与土壤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海拔梯度和改造技术对竹林综合效益的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硬头黄竹丛/带状采伐生长恢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竹林经济效益 |
1.2.2 竹林生态效益 |
1.2.3 竹林采伐研究进展 |
1.2.4 竹林更新生长研究 |
1.2.5 竹林采伐对土壤的影响 |
1.2.6 竹林生物量、生产力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项目来源与技术支持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2.1 丛状采伐样地设置 |
2.2.2 带状采伐样地设置 |
2.3 试验方法 |
2.3.1 竹林调查 |
2.3.2 土壤理化性质调查 |
2.3.3 生物量模型构建 |
2.3.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硬头黄竹丛状采伐生长恢复特征 |
3.1.1 硬头黄竹丛状采伐的林分特征 |
3.1.2 硬头黄竹丛状采伐的新竹特征 |
3.1.3 硬头黄竹丛状采伐的笋期特征 |
3.1.4 硬头黄竹整丛采伐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3.1.5 小结 |
3.2 硬头黄竹带状采伐生长恢复特征 |
3.2.1 硬头黄竹带状采伐竹林恢复特征 |
3.2.2 硬头黄竹带状采伐保留带恢复特征 |
3.2.3 硬头黄竹不同季节带状采伐恢复特征 |
3.2.4 小结 |
3.3 硬头黄竹采伐前后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模型构建 |
3.3.1 硬头黄竹采伐前后单株生物量分配特征 |
3.3.2 硬头黄竹采伐前后地上单株与各器官的生物量模型拟合和优选 |
3.3.3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菜叶沼气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沼液浓度对2 a生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 |
3.2 稀释2倍的沼液对1~4 a生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沼液用量对2 a生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 |
3.4 不同沼源的沼液对2 a生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 |
3.5 不同发酵时间的沼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竹子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抗寒性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竹子基因资源收集 |
1.2 资源圃概况 |
1.3 试验方法 |
1.3.1 成活率调查 |
1.3.2 萌笋平均数调查 |
1.3.3 抗寒性调查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山东省沿海地区条件下竹种抗寒性隶属函数值分析 |
2.2 山东省内陆地区条件下竹种抗寒性隶属函数值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5)沿海沙地引种绿竹的种源评价和优良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绿竹 |
1.2 竹子引种至沿海沙地的研究进展 |
1.3 竹类的种源试验 |
1.4 竹类的适应性研究 |
1.4.1 竹类的抗寒性研究 |
1.4.2 竹类的抗旱性研究 |
1.4.3 竹类的耐盐性研究 |
2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保存率研究 |
2.3.2 种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
2.3.3 越冬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研究 |
2.3.4 抗旱性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源保存率研究 |
3.2 基于不同种源保存率的种源选择 |
3.3 竹子生长状况及表型多样性分析 |
3.3.1 叶片性状的差异 |
3.3.2 竹秆性状的差异 |
3.3.3 分枝性状的差异 |
3.3.4 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 |
3.4 基于竹子生长指标下的优良种源选择 |
3.5 不同地理种源绿竹越冬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
3.5.1 不同源绿竹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3.5.2 不同种源SOD活性的动态变化 |
3.5.3 不同种源POD活性的动态变化 |
3.5.4 不同种源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
3.5.5 不同种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3.5.6 越冬生理的综合评价 |
3.6 干旱胁迫对绿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6.1 干旱胁迫下各种源绿竹脯氨酸含量的研究 |
3.6.2 旱胁迫下各种源绿竹SOD活性和POD活性的研究 |
3.6.3 干旱胁迫下各种源绿竹丙二醛含量的研究 |
3.6.4 干旱胁迫下各种源绿竹可溶性糖含量的研究 |
3.7 基于不同种源绿竹抗旱性的种源选择 |
3.7.1 不同种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
3.7.2 优良抗旱种源选择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不同种源绿竹保存率 |
4.1.2 不同种源绿竹形态学特征 |
4.1.3 自然低温胁迫下绿竹生理指标的变化 |
4.1.4 绿竹抗寒性 |
4.1.5 绿竹抗旱性 |
4.1.6 种源综合评价 |
4.2 讨论 |
4.2.1 绿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4.2.2 优良种源评价体系 |
4.2.3 地理分异规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桃江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竹类研究及资源利用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 毛竹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
1.3 竹林生物量研究 |
1.3.1 森林生物量 |
1.3.2 竹林生物量 |
1.4 竹林碳储量研究 |
1.4.1 森林碳储量 |
1.4.2 竹林碳储量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区自然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象 |
3.4 水文 |
3.5 土壤 |
3.6 植被 |
4 研究方法 |
4.1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4.1.1 土壤样品采集 |
4.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4.2 植物生物量测定 |
4.2.1 样地设置和调查方法 |
4.2.2 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测定 |
4.2.3 植物有机碳测定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3.1 林分生物量计算 |
4.3.2 林分碳储量计算 |
5 结果与分析 |
5.1 毛竹林土壤的理化性质 |
5.1.1 土壤密度 |
5.1.2 土壤水分 |
5.1.3 土壤pH值 |
5.1.4 土壤有机质 |
5.1.5 土壤全氮(N) |
5.1.6 土壤全磷(P) |
5.1.7 土壤全钾(K) |
5.2 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
5.2.1 不同年龄毛竹单株生物量 |
5.2.2 不同年龄毛竹林分生物量 |
5.2.3 毛竹林生物量结构特征 |
5.2.4 不同年龄毛竹林下灌木层生物量 |
5.2.5 不同年龄毛竹林下草本层生物量 |
5.2.6 不同年龄毛竹林下死地被物层生物量 |
5.3 不同年龄毛竹林生物生产力的估算 |
5.4 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吸存功能 |
5.4.1 不同年龄毛竹各器官碳含量 |
5.4.2 毛竹林下灌木植物碳含量 |
5.4.3 毛竹林下草本植物碳含量 |
5.4.4 不同年龄毛竹林死地被物碳含量 |
5.4.5 不同年龄毛竹林乔木层碳储量 |
5.4.6 毛竹林下灌木层碳储量 |
5.4.7 不同年龄毛竹林草本层碳储量 |
5.4.8 不同年龄毛竹林死地被物层碳储量 |
5.4.9 不同年龄毛竹林地土壤碳储量 |
5.5 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
5.6 毛竹林碳年固定量的推算 |
6 结论 |
6.1 不同年龄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 |
6.2 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
6.3 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含量 |
6.4 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空间分配特征 |
6.5 毛竹林乔木层碳年固定量 |
7 问题讨论 |
8 创新点 |
9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四川慈竹材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施肥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竹林培育与竹材利用 |
1.1.2 竹材材质研究的意义 |
1.1.3 四川省竹资源及产业现状 |
1.2 文献综述 |
1.2.1 竹子生长发育规律 |
1.2.2 培育措施对竹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竹材材质与利用的相关性 |
1.2.4 慈竹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施肥试验设计 |
2.2.2 竹秆试材采集 |
2.2.3 土壤样品采集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测试方法 |
2.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慈竹基本特性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慈竹竹秆形态结构特征 |
3.1.2 慈竹秆壁微观构造 |
3.1.3 慈竹特性与其他材用竹的对比分析 |
3.2 讨论 |
3.2.1 慈竹机械加工适用性 |
3.2.2 慈竹制浆造纸适用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慈竹竹秆形态生长规律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慈竹竹秆高生长规律 |
4.1.2 高生长期慈竹秆形变异规律 |
4.1.3 材质生长期慈竹节间长度变异规律 |
4.1.4 材质生长期慈竹节间直径变异规律 |
4.1.5 材质生长期慈竹竹壁厚度变异规律 |
4.2 讨论 |
4.2.1 慈竹高生长规律 |
4.2.2 慈竹秆形变异规律 |
4.2.3 慈竹秆形变异规律在生产中的意义 |
4.3 小结 |
第五章 慈竹材质生长规律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高生长期慈竹组织分化 |
5.1.2 高生长期慈竹纤维细胞生长规律 |
5.1.3 高生长期慈竹竹材密度变异规律 |
5.1.4 材质生长期慈竹纤维细胞生长规律 |
5.1.5 材质生长期慈竹组织比量变异规律 |
5.1.6 材质生长期慈竹竹材物理性质变异规律 |
5.1.7 材质生长期慈竹竹材力学强度变异规律 |
5.2 讨论 |
5.2.1 慈竹纤维细胞生长发育规律 |
5.2.2 慈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变异规律 |
5.2.3 慈竹材质主要参数间的相关性 |
5.3 小结 |
第六章 慈竹材质对气候因子和土壤肥力的响应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不同生态区气候因子统计特征 |
6.1.2 不同生态区慈竹林土壤肥力统计特征 |
6.1.3 不同生态区慈竹材质统计特征 |
6.1.4 慈竹材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 |
6.1.5 慈竹材质与土壤肥力相关性 |
6.2 讨论 |
6.2.1 慈竹材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6.2.2 慈竹材质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6.2.3 慈竹纸浆林和材用林栽培区选择 |
6.3 小结 |
第七章 慈竹材质对施肥的响应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施肥对1a生慈竹材质的影响 |
7.1.2 施肥对2a生慈竹材质的影响 |
7.1.3 施肥对3a生慈竹材质的影响 |
7.1.4 施肥对慈竹材质影响的效应模型评估 |
7.1.5 单因素肥对1a生慈竹材质的效应 |
7.1.6 单因素肥对2a生慈竹材质的效应 |
7.1.7 单因素肥对3a生慈竹材质的效应 |
7.2 讨论 |
7.2.1 慈竹材质对施肥的响应 |
7.2.2 慈竹纸浆林施肥措施筛选 |
7.2.3 慈竹材用林施肥措施筛选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福建省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1.3.3 森林/竹林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1.3.4 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展望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竹林小班数据说明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福建省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林业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竹产业概况 |
2.3.1 全国竹产业 |
2.3.2 福建省竹产业 |
2.4 福建省竹资源分布特征 |
第三章 竹林碳储量及价值 |
3.1 研究方法 |
3.1.1 竹林生物量碳储量 |
3.1.2 竹林枯落物碳储量 |
3.1.3 竹林土壤碳储量 |
3.1.4 竹林碳储量价值评估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竹林碳储量物质量 |
3.2.2 竹林碳储量价值量 |
3.3 小结 |
第四章 竹林产品供给功能及价值 |
4.1 研究方法 |
4.1.1 年净初级生产力 |
4.1.2 产品供给价值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竹林产品供给物质量 |
4.2.2 竹林产品供给价值量 |
4.3 小结 |
第五章 竹林水源涵养功能及价值 |
5.1 研究方法 |
5.1.1 林冠层截留量 |
5.1.2 枯落物层持水量 |
5.1.3 土壤层蓄水量 |
5.1.4 水源涵养总价值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竹林水源涵养功能 |
5.2.2 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 |
5.2.3 竹林水源涵养功能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5.2.4 竹林水源涵养价值 |
5.3 小结 |
第六章 竹林土壤保持功能及价值 |
6.1 研究方法 |
6.1.1 土壤保持量估算 |
6.1.2 降雨侵蚀力(R) |
6.1.3 土壤可蚀因子(K) |
6.1.4 坡长坡度因子(LS) |
6.1.5 地表植被覆盖因子(C)和土壤保持措施因子(P) |
6.1.6 土壤保持价值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竹林土壤侵蚀 |
6.2.2 竹林土壤保持功能 |
6.2.3 土壤保持功能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6.2.4 土壤保持价值 |
6.3 小结 |
第七章 竹林固碳释氧功能及价值 |
7.1 研究方法 |
7.1.1 固碳释氧物质量核算 |
7.1.2 固碳释氧价值量核算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竹林固碳释氧物质量 |
7.2.2 竹林固碳释氧价值量 |
7.3 小结 |
第八章 福建省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8.1 研究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各区县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8.2.2 不同类型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8.2.3 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8.2.4 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与土壤类型的关系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宣城市宣州区红壳竹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特点 |
1.1 病害发生特点 |
1.2 虫害发生特点 |
2 综合防治技术 |
2.1 病害防治技术 |
2.2 虫害防治 |
(10)椽竹生长规律及其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1 竹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 |
1.1.2 竹子生长规律的研究 |
1.1.3 竹林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的研究 |
1.1.4 竹材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研究 |
1.1.5 竹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
1.1.6 竹林培育技术的研究 |
1.2 研究对象介绍 |
1.3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椽竹的生物学和碳特性研究 |
1.4.2 椽竹材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
1.5 资金来源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2.2.1 椽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椽竹碳存储分布研究 |
2.2.3 椽竹的物理性质测定 |
2.2.4 椽竹的化学性质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椽竹生物学特性 |
3.1.1 椽竹发笋规律 |
3.1.2 椽竹秆生长规律 |
3.1.3 椽竹生物量结构 |
3.1.4 椽竹器官生物量与主要器官关系 |
3.1.5 椽竹胸径和平均壁厚与器官生物量模型构建 |
3.1.6 椽竹林分生物产量估算 |
3.2 椽竹碳特性 |
3.2.1 椽竹不同器官碳密度分析 |
3.2.2 椽竹林中乔木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储量 |
3.2.3 椽竹各器官碳含量 |
3.2.4 椽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配特征和固定CO_2 能力 |
3.3 椽竹的物理性质 |
3.3.1 椽竹与参比竹种的竹材密度 |
3.3.2 椽竹的干缩性 |
3.3.3 椽竹竹材的力学性质 |
3.4 椽竹的化学性质 |
3.4.1 椽竹竹材的化学成分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与讨论 |
4.1.1 椽竹发笋规律 |
4.1.2 椽竹秆生长规律 |
4.1.3 椽竹生物量结构 |
4.1.4 椽竹碳特性 |
4.1.5 椽竹物理性质 |
4.1.6 椽竹力学性质 |
4.1.7 椽竹化学性质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生产力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海拔梯度下白夹竹低效林改造技术实施效果分析[D]. 胡琳. 西南大学, 2020
- [2]硬头黄竹丛/带状采伐生长恢复特征研究[D]. 王路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菜叶沼气液对云南红竹生长的影响研究[J]. 谭宏超,单妍,谭汝强,刘喷喷. 林业调查规划, 2019(06)
- [4]竹子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抗寒性初步评价[J]. 刘翠兰,燕丽萍,王开芳,臧真荣,王因花,任飞,吴德军,李庆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4)
- [5]沿海沙地引种绿竹的种源评价和优良种源选择[D]. 祁潇勇.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6]桃江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D]. 曹福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12)
- [7]四川慈竹材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施肥的响应[D]. 谢九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7(12)
- [8]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福建省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 张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9]宣城市宣州区红壳竹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 唐安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9)
- [10]椽竹生长规律及其理化性质研究[D]. 杨前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