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校园公共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校园,可达性,活动空间,植物,高校,集成度。
校园公共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隗剑秋,周鹏,方振权,彭玉玲,于瀚清[1](2019)在《基于多模式复合评价的校园公共空间修补更新探讨——以武汉工程大学老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POE评价是传统的针对城市已建成空间环境的使用感受和体验评价;近年来,伴随着着网络技术进步,城市大数据及其空间化推动城市规划朝着精细化、准确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城市POI和热力分析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逐步得到重视和实践。该文融合这两种技术,对作者所在校园公共空间进行多模式复合评价,利用城市POI和热力分析探究校园公共空间格局及其使用特征、分布规律,由此判别校园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利用POE评价对消极空间进行实际调查,开展各要素剖析,查找原因,继而针对性地对消极空间进行修补更新尝试。(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赵婧宇,付飞[2](2019)在《社会关系健康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探索——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而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老龄群体的集聚地,我国大学校园老龄化问题更不容忽视。大学校园老年教职工人数逐年增多,而许多校园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这一趋势,校园空间也未做出适老化相关设计。以在成都市叁所大学校园进行的实地调研为实证基础和积极老龄视角的"社会关系健康"为理论基础,并充分考虑老年教职工群体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从交往的全龄化与多元化的需求出发,总结出两类六种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化设计策略:代际交往类空间,注意把控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空间布置,既融合又分离,相互积极促进;邻里交往类空间,则做到空间类型的多元化与便捷性,丰富老年群体的交往活动。(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周振兴[3](2019)在《高校公共空间的校园咖啡厅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咖啡厅作为当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空间,有着其独特的便利性和亲近感,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这一文化场所逐渐走进高校校园,融入校园文化中,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舞台。由于我国高校的公共空间对咖啡厅的引入和设计态度不一,不同地域和类型高校的咖啡厅文化营造差距很大。文章通过对高校校园咖啡厅现状的调查,结合商业类型的咖啡厅设计,提炼高校校园咖啡厅的设计原则,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思路借鉴。(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雷燚,汪耀龙[4](2019)在《基于使用满意度调研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环境的优化提升需要得到使用者的精准反馈才能有的放矢,基于调查问卷对校园公共空间的满意度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21软件分析影响满意度评价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显示社会性活动场所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次为自发性活动场所和必要性活动场所。针对学生活动所需求的空间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空间聚集性、环境舒适性、功能多样性、文化内涵性"的校园环境提升和优化策略,促进学生活动水平提高。(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陈龙[5](2019)在《基于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剩余空间改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可持续发展策略贯穿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全社会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念下,高校校园在伴随着国家发展而发展,伴随着时代变迁而展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物质形态。高校校园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近十几年的建设中绝大部分的高校校园建设经历的是"快餐式"的规划与设计方法,在规划设计时着重关注建筑室内功能及外立面形象,对于教学楼、宿舍、食堂及室内过道等空间之间的联系缺乏重视。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校园内存在着公共空间过剩和浪费的现象,使得教学空间和公共空间严重脱离,这样的校园环境在使用中不乏显得校园各个空间呈现孤立的状态。本文试图从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需求和剩余空间产生原因出发,分析出校园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方式所产生的诉求来发掘剩余空间,进而指导剩余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改造,并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为例,验证重塑剩余空间的涉及行为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9期)
魏一[6](2019)在《交往与空间——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现有老校园和新建校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在开放空间里,教师、学生可以进行学术交流,有利于师生以更加平等的关系探讨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校园开放空间与大学生交往需求的契合点,以营造出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开放空间。(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10期)
吴晔[7](2019)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进行户外交流、开展社团活动、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针对当前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从集成度和深度值两方面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空间句法用于校园空间的研究往往以线型空间即道路为研究重点,本文则以面型、点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赵奕珂,周越[8](2019)在《基于素质教育中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从应试教育逐渐演变为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学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小学校园教学环境也要依照学生的特性与教学理念不断进行调整。根据我国经济情况与现状,如何通过校园教学空间环境的更新促使教育更加有效开展,创造一个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公共活动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界定、我国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使用现状与问题、新型校园空间模式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下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深入探讨现代校园空间设计的要点。(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毕胭[9](2019)在《大学校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植物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达成教育目标、传递校园文化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应重视环境建设,应从校园植物的美学价值出发,以集散、开放、线性、幽静四种空间为对象,按照植物在不同类型校园公共空间中的设计规律,结合校园内的道路、水景、地形、公共设施,构建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的公共环境。一、大学校园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植物设计概述以植物构建校园公共空间有4种情形:(1)集散空间。即以体现文化意蕴为附加功能的广场空间。这一类型的空间承载着集散和活动的功能,同时可以成为传承(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9年18期)
张彤,李长笑[10](2019)在《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户外公共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理工大学南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可达性,是实现公共空间高效使用的有力保障。文章利用Depthmap软件,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法,通过计算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连接值、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及可理解度,对河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空间形态进行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及指导。(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9年03期)
校园公共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而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老龄群体的集聚地,我国大学校园老龄化问题更不容忽视。大学校园老年教职工人数逐年增多,而许多校园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这一趋势,校园空间也未做出适老化相关设计。以在成都市叁所大学校园进行的实地调研为实证基础和积极老龄视角的"社会关系健康"为理论基础,并充分考虑老年教职工群体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从交往的全龄化与多元化的需求出发,总结出两类六种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化设计策略:代际交往类空间,注意把控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空间布置,既融合又分离,相互积极促进;邻里交往类空间,则做到空间类型的多元化与便捷性,丰富老年群体的交往活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园公共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隗剑秋,周鹏,方振权,彭玉玲,于瀚清.基于多模式复合评价的校园公共空间修补更新探讨——以武汉工程大学老校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9
[2].赵婧宇,付飞.社会关系健康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探索——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周振兴.高校公共空间的校园咖啡厅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9
[4].雷燚,汪耀龙.基于使用满意度调研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5].陈龙.基于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剩余空间改造研究[J].艺术品鉴.2019
[6].魏一.交往与空间——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浅析[J].艺术家.2019
[7].吴晔.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建设科技.2019
[8].赵奕珂,周越.基于素质教育中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9
[9].毕胭.大学校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植物设计[J].百科知识.2019
[10].张彤,李长笑.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户外公共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理工大学南校区为例[J].河南建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