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压装配式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预压,框架,荷载,调幅,截面,梁柱,框架结构。
预压装配式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熊浩[1](2017)在《RC现浇和预压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及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概率抗震性能评估是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结构的抗震倒塌可靠度是对结构概率地震风险评定的定量衡量,而Pushover分析方法作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核心方法也被应用在可靠度的计算过程中,因此进一步研究基于随机化Pushover方法的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计算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适用性以及敏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RC现浇和预压装配式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了大震下结构的抗震倒塌可靠度计算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适用性以及敏感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最大熵法和Rosenblueth法,推导了失效概率对于随机变量分布参数的相对灵敏度计算公式,然后通过不同算例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此外,基于MATLAB软件分别编制了最大熵法和Sobol法的计算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相应方法的可行性和程序的正确性。建立了基于随机化Pushover分析方法和最大熵法的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计算方法,并使用MATLAB软件外部调用SAP2000软件,编制了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的MATLAB-SAP2000计算程序,完成了调用SAP2000软件进行随机化Pushover分析并且拟合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概率密度函数以计算结构失效概率的全过程。然后选用一定数量的地震波对RC现浇框架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并拟合出最大层间位移角概率密度函数,将随机化Puhsover分析结果与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大震下现浇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计算中需求谱随机化方式、施加在结构上的水平分布力模式以及结构行为类型参数的适用性,并提出了针对随机化Pushover分析结果的修正方式。将Sobol法引入到MATLAB-SAP2000计算程序中,编制了结构顶点位移的全局性敏感性分析程序。分析了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同层高情况下的RC现浇框架结构顶点位移的参数敏感性,并将结论延伸到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的参数敏感性层次,对基于变形的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计算过程做出了简化,然后通过比较不同方式拟合所得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概率密度函数验证了结论的适用性。通过Tornado图形法初步分析了 RC预压装配式框架结构在大震下的顶点位移对于随机变量的敏感性,并提取其中敏感性较大的4个参数。然后借助于推导的基于最大熵法和Rosenblueth法的相对灵敏度计算方法,进一步深入分析了该结构的抗震倒塌可靠度对相关随机变量分布参数的敏感性,并与现浇框架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的分布参数敏感性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24)
陈玲玲,王志远,王凤云[2](2013)在《预压装配式框架梁端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对一榀两层两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同时施加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研究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梁端截面延性并对比了在正反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的弯矩调幅能力。结果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形成塑性铰后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且梁端允许的弯矩调幅值最大可达17.1%,说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具较好的延性,设计时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3年02期)
郭快乐[3](2008)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是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柱和预制预应力梁,运至现场直接吊装,梁柱就位后,将后张预应力筋穿过梁柱预留孔道,对节点实施预应力张拉预压。后张预应力筋既可作为施工阶段拼装手段,又可在使用阶段承受梁端弯矩,构成整体受力节点和连续受力框架,克服了装配式节点受力可靠性差的缺陷,解决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难以装配的问题,形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开辟了预应力结构工业化生产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对一榀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等抗震性能,并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框架的受力情况。本文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8-03-01)
柳炳康,施法科,刘海涛,欧国浩[4](2005)在《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接合部受力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两榀预应力预压装配式梁柱组合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了解了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两侧梁端应变分布及受力状态,确定了梁端组合截面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并给出接合部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试验表明,反向加载存在掀起效应。从控制变形和裂缝的角度来考虑,应将承载能力予以折减。(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晋哲锋,张瑜中,柳炳康,昌献峰[5](2004)在《预应力预压装配式框架梁端结合部承载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两榀预应力预压装配式框架梁柱组合体低周反复水平荷载实验研究,分析了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梁的破坏机理,确定了梁端组合截面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给出了预压装配式梁端接合部抗弯、抗剪承载力以及抗裂验算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04-10-01)
施法科[6](2004)在《预应力混凝土预压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是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柱和预制预应力梁,运至现场直接吊装,梁柱就位后,将后张预应力筋穿过梁柱预留孔道,对节点实施预应力张拉预压。后张预应力筋既可作为施工阶段拼装手段,又可在使用阶段承受梁端弯矩,构成整体受力节点和连续受力框架,克服了装配式节点受力可靠性差的缺陷,解决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难以装配的问题,形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开辟了预应力结构工业化生产的新途径。本文在梁柱组合体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建立预压装配式框架抗震设计方法、内力分析原则和抗震构造措施,并探讨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整体受力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4-05-01)
刘海涛[7](2004)在《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是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柱和预制预应力梁运至现场安装,并对节点实施二次预应力张拉,构成整体受力节点和连续受力框架,克服了装配式节点受力可靠性差的缺陷,开辟了预应力结构工业化生产的新途径。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叁维有限元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两榀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分析其破坏形态、耗能能力、延性性能和节点核芯区裂缝开展情况,评估节点的抗震性能和抗裂能力,推导出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的抗裂验算公式;并运用Ansys对试验中的节点进行了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本文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和抗裂能力,为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资料。(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4-05-01)
预压装配式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对一榀两层两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同时施加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研究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梁端截面延性并对比了在正反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的弯矩调幅能力。结果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形成塑性铰后有足够的转动能力,且梁端允许的弯矩调幅值最大可达17.1%,说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具较好的延性,设计时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压装配式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熊浩.RC现浇和预压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倒塌可靠度及敏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7
[2].陈玲玲,王志远,王凤云.预压装配式框架梁端设计与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3
[3].郭快乐.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抗震性能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
[4].柳炳康,施法科,刘海涛,欧国浩.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框架接合部受力性能[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5].晋哲锋,张瑜中,柳炳康,昌献峰.预应力预压装配式框架梁端结合部承载能力[C].第十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04
[6].施法科.预应力混凝土预压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4
[7].刘海涛.预压装配式框架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叁维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