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2200)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支撑民族薪火相传的不竭动力,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以及以“英雄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察哈尔文化是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察哈尔文化的调研,阐释草原英雄主义精神在民族内部的深层次作用,表达草原英雄主义精神的骁勇善战、忠勇爱国的精神文化。
关键词:察哈尔;英雄主义;精神;文化
前言
文化的产生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要素之一,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孕育出了民族精神与信仰,并且成为其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本文所采用的是《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对文化的描述,即“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体系、意义表达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并经由世代凝练成为概念体系,成为民族存续的不朽灵魂[1]”为理论依据,结合实地调查法对乌兰察布市域内中东部的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三旗进行田野调查。试图通过调查收集英雄人物、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态度和准则,阐释怯薛军骁勇善战、一往无前、忠勇爱国的草原英雄主义精神的文化内涵。
一、基本概述
(一)“察哈尔”前身--怯薛军
察哈尔部(万户)并不是蒙古族一直沿袭而来的部落,而是由成吉思汗时代的怯薛军演变而来。“怯薛”是蒙古语,意为“轮流值宿守卫”。怯薛的成员称“怯薛歹”。明朝中叶,达延汗建立了自己的护卫军--中央察哈尔万户。自此,察哈尔这一称谓由原来的泛指大汗身边的怯薛或宿卫,正式成为中央部落名称。
察哈尔部与蒙古族历史上的其他部落不同,她是非氏族血缘关系组成的特殊集团,其前身“怯薛”是当年成吉思汗从蒙古各万户、千户、百户各级等大小贵族子弟中抽取的精兵强将,是蒙古大汗贴身侍卫和宫廷护卫亲军。这些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就在大汗身边(察哈)待卫执事的怯薛军,不仅为护卫蒙古汗国和元朝历任皇帝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政权的稳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作为汗国军队中最精锐的中军万户或跟随历代大汗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冲锋陷阵,无坚不推。这些跟随大汗身边的察哈尔人在蒙古汗国时期四度出征西夏,征高丽,灭南宋,出征中亚和欧洲,灭40国征服了欧亚部分地区,为创建横跨亚欧两洲的蒙古帝国。直到现在国内国外的学者们仍然对成吉思汗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身上所解不开的迷而为之震撼,人们也同样对成吉思汗带领这样的军队征服欧亚大陆的奇功称赞不已,而对于察哈尔的子孙后代来说更是无比光荣与自豪。
(二)察哈尔部的区域划分
现如今察哈尔八旗西迁后区域大体在张家口、乌盟、锡盟相临地域。处于今乌盟中东部的西翼四旗的地域,从北往南为察哈尔正黄旗、察哈尔正红旗、察哈尔镶红旗、察哈尔镶兰旗。一九五四年,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时,四旗建制取消,同时调整相关地域解决旗县并存问题,改正黄旗为察哈尔右翼前旗、并镶兰镶红旗及陶林县为察哈尔右翼中旗,改正红旗为察哈尔右翼后旗。如今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及全盟各族人民正在为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二、草原英雄主义精神在察哈尔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成吉思汗带领察哈尔人征服欧亚大陆部分地区不仅仅只是靠一往无前、骁勇善战、忠勇爱国和敢拼敢闯的勇气,还结合着征战中的经验和智慧。因此,第一,应该正确看待少数民族的战争,避免出现两种民族主义倾向;第二,人们对豪杰的理解也不能简单停留在对“力气”的崇敬上,而是对人的智慧也同样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赏。
(一)英雄人物
巾帼英雄——满都海(1448~1510),史称“满都海彻辰夫人”,察哈尔满都鲁大汗的哈屯。哈屯译为皇妃、夫人、指汗廷王公妻室的尊号。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辅佐巴图蒙克达延汗登上汗位,并下嫁达延汗巴图蒙克。在达延汗即位之年,满都海率军出征瓦刺部并打败了瓦刺部。接着,满都海进行了对伊斯满太师的讨伐并将其彻底歼灭。在一次与明朝的斗争中,满都海与达延汗一起出战,打破了明朝的封锁,打开了马市,解决草原上的日用品。他们先后攻占了西部诸城、宣化、大同府,使得明朝皇帝急于就和,答应开放了长城一线的所有关口。满都海是包括察哈尔部在内的蒙古民族的彻辰母亲、巾帼英雄。她在察哈尔的中兴事业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成为察哈尔妇女们崇拜的偶像。
爱国英雄——裕谦(1793~1841),察哈尔博罗特鄂托克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他在任荆州知府时,就坚决实行严禁鸦片政策,曾发告示,禁止官兵、差役、平民吸食鸦片。鸦片战争爆发,他反对妥协,坚持抵抗侵略,并积极配合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英军强占定海后又占领威远城,以大炮府轰镇海,裕谦看到大势已去,知城不可守,便怀着失地辱国义愤,跳沉泮池,以身殉国。
抗日英雄——纪松龄(1899~1942)字世勋,蒙古名赛胜阿[3]。1920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参加了冯玉祥的国民军,加入了革命队伍。1925年由李大钊和赵世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纪松龄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潜入国民党绥东四旗剿匪司令部,他以卓越的工作能力和参谋长的身份,说服对方司令率部参加了抗日同盟军,在震惊中外的察北抗战中,与吉鸿昌、方振武等并肩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在之后的抗日斗争和抵抗国民党的反动斗争中,纪松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纪松龄多谋善断,对党忠诚,立场坚定,为民族解放献出了自己的一生。1942年10月,年仅43岁的纪松龄在河套陕坝被国民党特务谋害。
(二)文化产物
从内容上来说,察哈尔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它们都是察哈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雄主义精神作为软实力,在对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体现在传统文学方面,如巴亚斯古朗的《奋发向前之诗》中写道:“英勇无畏年轻一代……忠心耿耿永不气馁。蒙古儿女名扬四海,青年志士忠厚诚实,为了民族兴旺发达,我们誓死奋发图强。”对青年一代发出号召,勉励他们热爱家乡,保卫家乡,建设家乡,同时号召他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体现在音乐与舞蹈方面有《巴布尔啊斯尔》,它主要表达了达延汗听到丧子噩耗的悲痛与大战归来时的心情,最后几节表现出欢快的情调,谱写出了平息叛乱之战大获全胜的场景。《巴布尔啊斯尔》在察哈尔地区,特别是在右翼察哈尔很流行。20世界30年代,在锡林郭勒盟的一些王府中有专门的乐队演奏各种阿斯尔,其中,苏尼特右旗德穆楚克栋鲁普王(简称:德王)特别欣赏《巴布尔啊斯尔》,并把它更名为《德王阿斯尔》。
察哈尔蒙古族的体育竞技,主要有博克、赛马、射箭和贵由赤(长跑运动)等。博克、赛马、射箭,俗称“男子三技”。蒙古族自古崇尚武艺,成吉思汗对军队的训练,就十分注重培养兵的勇敢、剽悍、顽强、机智。他把“男子三技”当作提高士兵和民族素质的运动项目,对全民进行普及。察哈尔部从当初担当蒙古大汗亲军护卫的重任起,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沧桑与磨难,能够生存至今,倚仗的就是耐力出众的蒙古马和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三、察哈尔草原英雄主义精神的价值升华
(一)英雄主义精神的本质特征
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历史传承性、群体主体性、心理一致性等本质特征。察哈尔文化继承了怯薛军骁勇善战、忠勇爱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后代作为这种文化的载体必定继承了先辈这一品质,并表现在日常生产和社会生活之中。民族是一方文化的载体,民族主体的素质和特征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心理一致性表明民族成员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历史的发展中,这种心理素质根深蒂固,成为一个民族不自觉形成、存在于民族群体意识形态中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伴随着整个察哈尔部的发展,各族人民作为这种文化的继承者、发展者、受益者,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骁勇善战、忠勇爱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二)察哈尔英雄主义的精神文化传承
《蒙古黄金史》这样称赞察哈尔:“为利剑之锋刀,为铠甲之侧面,乃察哈尔万户也[4]。”察哈尔地区有一句俗语:“没有衣领就不称其为袍子,没有察哈尔就不起兵出征”。英雄主义思想来自于游牧文化,察哈尔各部不仅继承了游牧文化善于拼搏、志在必胜的精神[5],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怯薛军骁勇善战的传统和勇敢坚韧的英雄气概,历来备受器重,成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传家宝”及蒙古汗廷延续的稳固基石,也成为了察哈尔文化中草原英雄主义精神的有力象征。
历史上察哈尔部历经中国元、明(北元)、清、民国几个历史时期,在达延汗统一蒙古的大事上,维护了北元蒙古内部的团结统一;清代后期,为维护祖国统一,抗击外来侵略,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立过战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为民族的解放斗争作出了贡献;一九五四年,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察哈尔四旗广大地域经过几个世纪的游牧、垦荒、设县、变草,已由最初的游牧经济发展成为安居乐业的多元化经济。今天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及全盟各族人民正在为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不屈不挠、昂扬向上、忠勇爱国的民族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地被传承下来,就在于这些文化精神中寓有鼓舞人、激励人、感化人、教育人的思想价值。历经沧桑历史变迁的察哈尔人,其生态观念已经被加以制度化并形成特定的价值取向,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监督指导作用,同时也成为构建察哈尔文化体系的奠基之石。
(三)新时代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主义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和观念,根植于生产和社会的深层土壤中。察哈尔察部最早由军事建制形成,有着高度的组织纪律和坚强意志,所以造就了出色的部族性格,这种个性使察哈尔部能够在民族危亡之际,不怕牺牲、挺身而出、骁勇善战,为维护祖国统一而献身,也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这种为祖国统一大业献身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是支撑察哈尔部存续的精神脊梁,才使得这种精神成为了支撑和保护民族延续和发展,是民族得以保持自身的精神食粮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英雄主义精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崇和倡导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面临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更加需要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不懈追求的向上精神、英勇顽强的无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也是英雄主义在新时代的体现,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察哈尔作为中华民族多远一体化中的一份子,在新时代的今天,内部的人民依然秉承草原英雄主义的思想,结合时代特征,为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崇尚英雄主义精神是为了汲取其中优秀的品质,从古至今,英雄主义精神一直都是人人歌颂、赞扬和推崇的。中国各民族,都有各自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又在数千年的紧密结合中,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56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开发的,要正确看待各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肯定他们为中华民族统一而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因此,每个民族的英雄与英雄主义精神不仅是民族内部的,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潘小平,武殿林.察哈尔史·上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3]潘小平,武殿林.察哈尔史·下[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4]罗卜藏丹津.蒙古黄金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2.
[5]宝音达,《江格尔》所表现的英雄主义及其文化根源[J].北京:民族文学研究,2007,(01).
作者简介:李玉洁(1993.10-),女,内蒙古人,本科,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