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论文-马雅丽,郭建平,赵俊芳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论文-马雅丽,郭建平,赵俊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气候变化,晋北农牧交错带,响应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雅丽,郭建平,赵俊芳[1](2019)在《晋北农牧交错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晋北农牧交错带1961—2016年1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以及1981—2016年5种粮食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采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分析不同作物各级生产潜力分布特征,并基于各级生产潜力变化倾向率建立统计模型,分析辐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6年,晋北各作物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为:玉米、谷子、高粱和大豆东高西低,马铃薯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为:玉米、谷子和高粱东南高西北低,马铃薯东西高中部低,大豆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气候要素变化对不同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不同,辐射变化对5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负效应;气温变化对大部分地区喜温作物(玉米、大豆、谷子和高粱)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正效应,对喜凉作物马铃薯的影响是负效应,气候变暖对改善晋北地区热量不足有利;降水变化是影响晋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出现明显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降水减少对于东北部降水偏少地区的影响为负效应,而对于南部降水较多地区未表现负效应,降水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为适应当前气候变化,需加强高光合效率和抗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合理密植,调整播期,优化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集雨灌溉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促进粮食作物稳产高产。(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马润佳[2](2017)在《我国作物主要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及种植适宜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我国1961-2014年气象观测数据和1980-2014年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一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主要种植区发育期资料,分析我国气候变化特征和总体趋势,应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估算了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明确了各气候资源对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了1961-1980 (时段Ⅰ)和1981-2014 (时段Ⅱ)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为降低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优化粮食作物种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 1961-2014年,我国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西北高、东南低,除西北和西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平均温度、≥0℃、≥10℃持续升高,空间分布东南高、西北低,北方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南方。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1世纪以来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的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东北和西南地区较低,绝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我国气候变化总体表现为暖湿趋势,双季稻主要种植区为暖湿趋势,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一季稻主要种植区为暖干趋势。(2)作物主要种植区的光合生产潜力从高到低为:春玉米(24439kg hm-2)、一季稻(23928kg hm-2)、夏玉米(19247kg hm-2)、冬小麦(19089kg hm-2)、双季晚稻(18144kg·hm-2)、双季早稻(15491kg·hm-2);在时间上均呈下降趋势,空间上与日照时数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光温生产潜力从高到低为:春玉米(18918kg hm-2)、一季稻(16668kg hm-2)、夏玉米(16150kg hm-2)、双季晚稻(157039kg hm-2)、双季早稻(12378kg hm-2)、冬小麦(8240kg.hm-2);春玉米、一季稻和双季早稻均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夏玉米和双季晚稻为持续下降的趋势,冬小麦为上升趋势;空间上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沿海南部大于北部,其他作物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特征。气候生产潜力从高到低为:春玉米(12343kg.hm-2)、一季稻(11524kg.hm-2)、夏玉米(11474kg.hm-2)、双季晚稻(10055kg.hm-2)、双季早稻(9459kg.hm-2)、冬小麦(4913kg·hm-2),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化较大,除夏玉米外,其他作物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各种植区的变化趋势地区差异非常大。(3)春玉米、夏玉米、双季晚稻气候生产潜力与年降水量相关性最高;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与平均温度相关性最高;一季稻和双季早稻气候生产潜力与≥10℃积温相关性最高。辐射的减少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有负面影响;热量资源、年降水量的增加,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减少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有积极作用,但热量资源过度增加可能造成夏玉米、双季晚稻减产,年降水量过度增加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除夏玉米外,气候资源的综合影响有利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提高,气候变化趋势不利于夏玉米生产。(4)我国春玉米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环渤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中部;夏玉米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冬小麦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黄淮海地区南部、陕西中南部、贵州和云南交界地带;一季稻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东南部;双季早稻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浙江西南部、广东和广西大部;双季晚稻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浙江和福建南部、广东和广西大部、海南、云南局部。与时段Ⅰ,时段Ⅱ春玉米、冬小麦、一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可稳定获得的产量增幅分别为5.1%、6.7%、9.9%、3.7%和3.1%,夏玉米可稳定的产量减幅为2.3%。(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春娟,何可杰[3](2016)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关中西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中西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选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61—2010年温度、降水等气象资料,应用Tuynthwhite Memoral模式计算分析宝鸡地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关中西部气候生产力呈递减趋势;年及各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暖干化使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以35.69 kg/(hm2·10 a)的速率波动下降,降水是主要限制因子;气候生产力利用率平均为34.8%,作物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气候情景下,"暖湿型"气候对区域作物生产最有利,平均增产幅度8.5%~22.5%,而"冷干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不利,平均减产幅度为5.7%~20.8%。(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28期)

江芹[4](2016)在《基于气候变化的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国家,且这是难以扭转的局面,粮食安全关系着社会和谐与稳定,需要时刻关注,只有在明确作物生产潜力现状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长效措施来保证粮食安全不动摇。本文主要概括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介绍其常用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在充分结合研究区实际种植情况的基础之上,选择水稻、小麦、玉米和甘薯四种作物进行生产潜力研究。以县(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AEZ模型(Agro-Ecological Zones Project)分别计算其光温生产潜力,并用H.L.Penman公式计算作物蒸散量,逐步确定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原有生产潜力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年际变化和相对变化。运用ArcGIS10.1描述研究区作物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状况,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模拟不同温度和降水变化下作物生产潜力的变化。将测算出的理论气候生产潜力与地区单位面积实际产量相结合,分析四川省21个市(州)不同作物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呈显着增长,但增长量因地区和作物而异。盆地丘陵区作物气候生长潜力增加值最为明显,其次是盆周山地区,整体生产潜力增长量最大的作物为玉米,其次为甘薯、水稻、小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对变率与区域划分的海拔走向呈同向变化趋势。即海拔较低,地形平缓的地方,其相对变率越小;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的地方,其相对变率越大。(2)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甘薯的生产潜力大致都呈南高北低分布,小麦因生长季节与其他叁类差异较大,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与其他叁类作物稍有差异,大致呈北高南低分布。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值分别达到11421 kg/hm2、10863 kg/hm2、10705kg/hm2,气候潜力值较为接近。川西南山地区的水稻、玉米和甘薯光温生产潜力最大,分别达到21437 kg/hm2、30104 kg/hm2、35472kg/hm2,而小麦的最大光温潜力区在川西高山峡谷区,平均值达到19249kg/hm2。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受水分衰减的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小麦、玉米、甘薯、水稻,主要原因是小麦生长季节内降水不均,而其他叁种作物生长期均是一年中自然降水最为旺盛的时期。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是光温生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却远远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因其作物生长期内的自然降水量过分偏离作物生长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降水量不足导致对光温生产潜力衰减程度大,以致成为气候生产潜力低值区,可知,降水不足是制约着川西北高山高原区作物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3)温度变化对不同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变化幅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温度上升或下降1℃时,变化幅度最大的区域是年均气温较低的区域,年均温度较高的区域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幅度反而相对较小。自然降水量的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作物生长期内对水分需求量的大小关系来体现的。当自然降水量小于作物需水量,气候生产潜力会受到水分系数的衰减;当自然降水量大于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时,气候生产潜力也会衰减。只有当自然降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相等或差距不大时,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才能达到最大。(4)从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分析来看,水稻气候资源利用率最高,小麦和玉米其次,其利用率分别水稻46.29%、小麦38.05%、玉米28.22%。玉米平均气候生产潜力较高,为18482 kg/hm2,但农业利用率偏低,可适当采用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其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增加产量。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下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给出了一些建议,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采用现普遍认为测算最精确的模型—机理模型。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采用机理模型对研究区作物生产潜力作更精确的更新。(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陶苏林,申双和,李雨鸿,高苹[5](2016)在《气候模拟数据订正方法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中的应用——以江苏冬小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1.1(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1.1),耦合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4)输出的1961-1990年(基准时段)气候模拟数据,并根据同期实测资料,确定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非线性传递函数与方差订正参数,构建气候模拟数据的误差订正模型。利用1991-2005年(验证时段)模拟数据与实测资料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对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下2021-2050年(未来时段)气候模拟数据进行订正,同时通过潜力衰减方法预估未来江苏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格局。结果表明:将气候模拟数据订正方法应用到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是有效的。以均值传递函数和方差信息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订正江苏逐日气候模拟数据。订正后的秋冬季气温、辐射量、蒸散量和冬春季降水量模拟偏差明显减小。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冬小麦的成熟期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介于153~175和153~174,较基准时段均明显提前。两种情景下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介于10335~14368kg·hm~(-2)和9991~13708kg·hm~(-2),较基准时段呈下降趋势。其变异系数分别介于7.6%~14.6%和7.5%~13.6%,较基准时段呈增大趋势,表明江苏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趋于不稳定。未来时段,徐州中北部、连云港东北部、宿迁西部以及盐城东南部冬小麦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生产潜力(≥12501kg·hm~(-2)),该省应确保这些地区的冬小麦种植用地。研究建议,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应考虑利用研究区实测资料对气候模拟数据进行订正,以提高预估可信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6年02期)

赖荣生[6](2016)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作物生产潜力及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宁夏地区2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气象资料,在分析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机制法逐级计算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探讨气候要素和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及变化与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相关驱动机制。以期为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宁夏气候现阶段正处于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波动减少的“暖干”阶段;宁夏地区气温突变时间点为1990年,比全国气候跃变晚8-10年,年降水总量呈多个突变点;根据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推断,未来气候趋势持续呈“暖干型”气候,中北部地区为增温明显区,南部山区为降水减少显着区。(2)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宁夏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产生显着影响,喜温作物(水稻、玉米和大豆)气候生产潜力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喜凉作物(小麦和马铃薯)则呈递减趋势,递减速度自南向北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气温升高有利于光合、光温生产潜力的提升,但降水的波动减少,制约了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幅,水分条件仍是制约宁夏地区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3)作物生育期气候要素及其变化与作物生产潜力紧密相关,热量条件对水稻和马铃薯气候生产潜力的满足程度较好,而对冬小麦满足程度最低,水分条件对水稻生产潜力的满足程度较好,北部引黄灌区水分条件满足程度明显高于中南部地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生育期降水总量均有显着地线性相关,而与生育期平均气温的相关性不明显,其中喜凉作物与生育期平均气温则呈一定的负相关,并自南向北相关性越明显。(4)气候要素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及变化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于具有黄河水灌溉的北部引黄灌区,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较弱,水稻、玉米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大豆和小麦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特别是春小麦。气候暖干化对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较显着,作物种植结构由以春小麦为主转变为以马铃薯、玉米、冬小麦等为主,玉米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所占农业种植结构比例明显增大,小麦和大豆作物不断减少。(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6-03-01)

张耀耀,刘建刚,杨萌,褚庆全[7](2015)在《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对提高作物产量、评价地区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以及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气候变化(包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和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已经对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的研究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以期为提高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赖荣生,余海龙,黄菊莹[8](2014)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模型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气候资源,而其他条件处于最适宜状况时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的最高生物学产量或农业产量。笔者从模型构建、应用范围、运用效果及适用性等方面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进行了详细述评,提出了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领域,为区域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研究提供合理的模型和科学的指导。(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格桑曲珍[9](2014)在《西藏气候变化及其对作物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高原气候,对全国乃至全亚洲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地。西藏生态条件脆弱,农业生产适应能力差,受气候影响更大。本研究以西藏1971—2010年6个代表性气象站气象资料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分别建立半干旱(拉萨、泽当、日喀则、昌都)和半湿润(林芝、波密)两种农业气候种植区的气温、降水序列,并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近40年来西藏气候变化的特征,估算分析了6个农业主产区40年来青稞、小麦的光温与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并结合现实生产力数据分析了青稞和小麦的增产空间。结果表明:(1)19712010年40年间,西藏主要农产区的温度呈显着升高趋势,6个农业主产区平均气温升高了1.42℃,远大于全国0.44℃的平均气温升高速度。尤其以半干旱农产区升温最明显。而降水量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即前30年(1971~2000)增加后10年(2001~2010)减少;(2)伴随着温度的升高,青稞和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也表现为显着的增长趋势,其中半干旱农产区青稞和小麦平均每年分别以45.6kg/hm2和75.4kg/hm2的速度在增加;半湿润农产区青稞和小麦平均每年分别以27.2kg/hm2和44.9kg/hm2的速度在增加。气候生产潜力随着降水量的变化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半干旱农产区青稞和小麦的气候生产潜力前30年(1971~2000年)平均每年分别增加了50.1kg/hm2和80.5kg/hm2,后10年(2001~2010年)平均每年分别减少了64.6kg/hm2和76.9kg/hm2。半湿润农产区青稞和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前30年(1971~2000年)平均每年分别增加了82.6kg/hm2和112.7kg/hm2,后10年(2001~2010年)平均每年分别减少了75.5kg/hm2和58.4kg/hm2;(3)近10年,西藏主要农产区现实生产力总体变化不显着,其中半干旱农产区的青稞现实生产力平均每年以0.95kg/hm2的速度在减少,而小麦的现实生产力平均每年以59.3kg/hm2的速度在增加,半干旱农产区小麦现实生产力最高单产值出现在2006年,为7580kg/hm2;半湿润农产区的青稞和小麦现实生产力均呈现较弱的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38.5kg/hm2和51.6kg/hm2,半湿润农产区的青稞和小麦现实生产力最低单产值出现在2009年,分别为3786.6kg/hm2和3837.6kg/hm2。2009年全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因此主要农产区的青稞和小麦现实生产力出现了近10的最低值,尤其是半湿润农产区的表现更显着,这说明降水量是当前制约西藏主要农产区作物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4)从增产空间来看,青稞与小麦的光温增产空间呈较显着的增加趋势,其中半干旱农产区青稞与小麦平均每年以167.5kg/hm2和215.9kg/hm2的速度在增加。半湿润农产区青稞与小麦平均每年分别以102.7kg/hm2和157.8kg/hm2的速度在增加;而两种作物的气候增产空间呈较显着的减少趋势。其中半干旱农产区平均每年分别以63.6kg/hm2和136.2kg/hm2的速度在减少,半干旱农产区青稞和小麦气候增产空间最小年份在2006年,但仍有1048.6kg/hm2和1223.6kg/hm2的增产空间,现实生产力仅占气候生产潜力的84%和86%。半湿润农产区青稞和小麦气候增产空间也呈较弱的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以37.2kg/hm2和6.79kg/hm2的速度在减少,半湿润农产区青稞和小麦气候增产空间最大的年份在2010年,分别为1048.6kg/hm2和1223.6kg/hm2,现实生产力仅仅占到气候生产潜力的46%和29%;(5)农业主产区作物现实生产力与3月份的温度呈正相关,与6、7月份温度呈负相关,与此期的降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与其余月份温度和降水量相关性不强。(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许艳,濮励杰,朱明[10](2015)在《基于作物生长期的江苏省沿海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基地之一,气候生产潜力能够反映该地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小。考虑作物不同生长期光温水协调程度,对现有气候生产潜力模型基于作物生长期进一步改进,估算江苏沿海地区14个县市叁大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基于作物生长期的气候生产潜力模型具有可行性。江苏省沿海地区水稻和小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受太阳有效辐射、温度和降水因素共同影响;玉米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太阳有效辐射和温度影响,不受降水因素限制。从地域分布特征看,江苏沿海地区水稻和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南北方向呈现梯度递增规律;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南北方向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我国1961-2014年气象观测数据和1980-2014年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一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主要种植区发育期资料,分析我国气候变化特征和总体趋势,应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估算了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明确了各气候资源对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了1961-1980 (时段Ⅰ)和1981-2014 (时段Ⅱ)作物种植适宜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为降低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优化粮食作物种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 1961-2014年,我国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西北高、东南低,除西北和西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平均温度、≥0℃、≥10℃持续升高,空间分布东南高、西北低,北方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南方。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1世纪以来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的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东北和西南地区较低,绝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我国气候变化总体表现为暖湿趋势,双季稻主要种植区为暖湿趋势,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一季稻主要种植区为暖干趋势。(2)作物主要种植区的光合生产潜力从高到低为:春玉米(24439kg hm-2)、一季稻(23928kg hm-2)、夏玉米(19247kg hm-2)、冬小麦(19089kg hm-2)、双季晚稻(18144kg·hm-2)、双季早稻(15491kg·hm-2);在时间上均呈下降趋势,空间上与日照时数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光温生产潜力从高到低为:春玉米(18918kg hm-2)、一季稻(16668kg hm-2)、夏玉米(16150kg hm-2)、双季晚稻(157039kg hm-2)、双季早稻(12378kg hm-2)、冬小麦(8240kg.hm-2);春玉米、一季稻和双季早稻均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夏玉米和双季晚稻为持续下降的趋势,冬小麦为上升趋势;空间上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沿海南部大于北部,其他作物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特征。气候生产潜力从高到低为:春玉米(12343kg.hm-2)、一季稻(11524kg.hm-2)、夏玉米(11474kg.hm-2)、双季晚稻(10055kg.hm-2)、双季早稻(9459kg.hm-2)、冬小麦(4913kg·hm-2),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化较大,除夏玉米外,其他作物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各种植区的变化趋势地区差异非常大。(3)春玉米、夏玉米、双季晚稻气候生产潜力与年降水量相关性最高;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与平均温度相关性最高;一季稻和双季早稻气候生产潜力与≥10℃积温相关性最高。辐射的减少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有负面影响;热量资源、年降水量的增加,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减少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有积极作用,但热量资源过度增加可能造成夏玉米、双季晚稻减产,年降水量过度增加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除夏玉米外,气候资源的综合影响有利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提高,气候变化趋势不利于夏玉米生产。(4)我国春玉米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环渤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中部;夏玉米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冬小麦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黄淮海地区南部、陕西中南部、贵州和云南交界地带;一季稻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东南部;双季早稻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浙江西南部、广东和广西大部;双季晚稻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位于浙江和福建南部、广东和广西大部、海南、云南局部。与时段Ⅰ,时段Ⅱ春玉米、冬小麦、一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可稳定获得的产量增幅分别为5.1%、6.7%、9.9%、3.7%和3.1%,夏玉米可稳定的产量减幅为2.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论文参考文献

[1].马雅丽,郭建平,赵俊芳.晋北农牧交错带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9

[2].马润佳.我国作物主要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及种植适宜性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3].王春娟,何可杰.气候变化背景下陕西关中西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6

[4].江芹.基于气候变化的四川省作物生产潜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5].陶苏林,申双和,李雨鸿,高苹.气候模拟数据订正方法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中的应用——以江苏冬小麦为例[J].中国农业气象.2016

[6].赖荣生.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作物生产潜力及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分析[D].宁夏大学.2016

[7].张耀耀,刘建刚,杨萌,褚庆全.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5

[8].赖荣生,余海龙,黄菊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模型研究述评[J].江苏农业科学.2014

[9].格桑曲珍.西藏气候变化及其对作物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10].许艳,濮励杰,朱明.基于作物生长期的江苏省沿海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估算[J].地理科学.2015

标签:;  ;  ;  ;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论文-马雅丽,郭建平,赵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