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论文和设计-范博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包括电子仪,所述电子仪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分析仪,所述分析仪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试管,所述分析仪的内侧设有弹起机构,所述电子仪的顶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弹起机构包括固定内座,所述固定内座位于定位座的底端对应于分析仪的内侧位置处,所述固定内座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通过弹起机构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弹起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将试管根据使用需求弹起,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稳定性较佳,减少了实验人员因无法正常拿取试管而导致试管破碎的情况,保证了实验正常进展,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包括电子仪(2),所述电子仪(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分析仪(5),所述分析仪(5)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座(6),所述定位座(6)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试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5)的内侧设有弹起机构,所述电子仪(2)的顶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弹起机构包括固定内座(8),所述固定内座(8)位于定位座(6)的底端对应于分析仪(5)的内侧位置处,所述固定内座(8)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分析仪(5)的内侧对应于定位座(6)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复位杆(9),所述复位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凸柱(12),所述固定内座(8)的一侧对应于固定凸柱(12)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凹槽(11),且所述固定凹槽(11)与所述固定凸柱(12)相吻合,所述固定凸柱(12)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固定弹簧(14),所述固定凸柱(12)与复位杆(9)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3)。

设计方案

1.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包括电子仪(2),所述电子仪(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分析仪(5),所述分析仪(5)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座(6),所述定位座(6)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试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5)的内侧设有弹起机构,所述电子仪(2)的顶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弹起机构包括固定内座(8),所述固定内座(8)位于定位座(6)的底端对应于分析仪(5)的内侧位置处,所述固定内座(8)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分析仪(5)的内侧对应于定位座(6)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复位杆(9),所述复位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凸柱(12),所述固定内座(8)的一侧对应于固定凸柱(12)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凹槽(11),且所述固定凹槽(11)与所述固定凸柱(12)相吻合,所述固定凸柱(12)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固定弹簧(14),所述固定凸柱(12)与复位杆(9)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凸块(17),所述电子仪(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电子仪(2)的顶端对应于底座(3)的位置处设有连接槽(15),所述定位凸块(17)位于底座(3)的一侧中间,所述连接槽(15)的中间对应于电子仪(2)的位置处设有定位槽(16),所述底座(3)远离定位凸块(1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18),且所述限位滑板(18)与所述定位槽(16)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5)的内侧对应于连接绳(13)的位置处设有固定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座(8)的中间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试管(7)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6)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所述定位槽(16)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滑板(18)的形状大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仪(2)的中间设有操作板(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扩散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多孔介质是由多相物质所占据的共同空间,也是多相物质共存的一种组合体,没有固体骨架的那部分空间叫做孔隙,由液体或气体或气液两相共同占有,为了更加便捷和清洗的观察多孔介质,可通过实验装置对其进行检测、观察和操作。

现有的实验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试管在放置分析仪内侧时,试管顶端拿取部分长度较短,常常出现实验人员因无法正常拿取试管,而导致试管破碎,内侧材料和物质无法使用,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展,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试管顶端拿取部分长度较短,常常出现实验人员因无法正常拿取试管,而导致试管破碎,内侧材料和物质无法使用,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包括电子仪,所述电子仪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分析仪,所述分析仪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试管,所述分析仪的内侧设有弹起机构,所述电子仪的顶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弹起机构包括固定内座,所述固定内座位于定位座的底端对应于分析仪的内侧位置处,所述固定内座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分析仪的内侧对应于定位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凸柱,所述固定内座的一侧对应于固定凸柱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凹槽,且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固定凸柱相吻合,所述固定凸柱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凸柱与复位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凸块,所述电子仪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电子仪的顶端对应于底座的位置处设有连接槽,所述定位凸块位于底座的一侧中间,所述连接槽的中间对应于电子仪的位置处设有定位槽,所述底座远离定位凸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且所述限位滑板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仪的内侧对应于连接绳的位置处设有固定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内座的中间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试管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所述定位槽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滑板的形状大小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仪的中间设有操作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弹起机构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弹起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将试管根据使用需求弹起,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稳定性较佳,减少了实验人员因无法正常拿取试管而导致试管破碎的情况,保证了实验正常进展,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功能性,通过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对显示屏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显示屏通过定位凸块与限位滑板固定于电子仪的顶端,不仅有效的节省了空间,同时减少了显示屏跌倒、摔落和损坏的情况,降低了经济损失,同时操作简单便捷,使用迅速,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析仪、定位座、试管、复位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仪、连接槽、定位槽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定位凸块、限位滑板剖视图。

图中:1、显示屏;2、电子仪;3、底座;4、操作板;5、分析仪;6、定位座;7、试管;8、固定内座;9、复位杆;10、复位弹簧;11、固定凹槽;12、固定凸柱;13、连接绳;14、固定弹簧;15、连接槽;16、定位槽;17、定位凸块;18、限位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包括电子仪2,电子仪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分析仪5,分析仪5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定位座6,定位座6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试管7,分析仪5的内侧设有弹起机构,电子仪2的顶端设有定位机构,弹起机构包括固定内座8,固定内座8位于定位座6的底端对应于分析仪5的内侧位置处,固定内座8的底端中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分析仪5的内侧对应于定位座6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复位杆9,复位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凸柱12,固定内座8的一侧对应于固定凸柱12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凹槽11,且固定凹槽11与固定凸柱12相吻合,固定凸柱12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固定弹簧14,固定凸柱12与复位杆9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3,固定内座8的中间设有凹槽,且凹槽与试管7相匹配,通过弹起机构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弹起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将试管7根据使用需求弹起,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稳定性较佳,减少了实验人员因无法正常拿取试管7而导致试管7破碎的情况,保证了实验正常进展,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优选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凸块17,电子仪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显示屏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电子仪2的顶端对应于底座3的位置处设有连接槽15,定位凸块17位于底座3的一侧中间,连接槽15的中间对应于电子仪2的位置处设有定位槽16,底座3远离定位凸块1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板18,且限位滑板18与定位槽16相匹配,定位槽16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定位槽16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滑板18的形状大小一致,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功能性,通过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对显示屏1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显示屏1通过定位凸块17与限位滑板18固定于电子仪2的顶端,不仅有效的节省了空间,同时减少了显示屏1跌倒、摔落和损坏的情况,降低了经济损失,同时操作简单便捷,使用迅速,增加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分析仪5的内侧对应于连接绳13的位置处设有固定扣,固定扣可使得复位杆9在下滑拉动连接绳13的同时,使得连接绳13可通过固定扣向底端下滑,从而可对固定凸柱12施加足够的拉力,使得固定凸柱12与固定凹槽11分离。

优选的,电子仪2的中间设有操作板4,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固定内座8通过复位弹簧10固定于定位座6的底端,使得固定内座8顶端的凹槽与试管7的底端相匹配,接着将固定凸柱12的两侧安装固定弹簧14,将固定凸柱12的中间通过连接绳13与复位杆9的底端连接固定,试管7在放置定位座6的内侧时,试管7的底端会与固定内座8接触,接着缓缓用力,使得复位弹簧10受力收缩,从而将固定内座8一侧的固定凹槽11与固定凸柱12紧密贴合,从而对固定内座8进行了限位固定,从而使得分析仪5可正常运转,当试管7取出时,只需按压复位杆9,使得复位杆9向底端滑动,从而带动连接绳13通过固定扣随着复位杆9的滑动而拉动固定凸柱12,从而使得固定凹槽11与固定凸柱12分离,复位弹簧10随即将固定内座8向顶端弹起,从而使得试管7向顶端弹起,操作简单便捷,同时稳定性较佳,减少了实验人员因无法正常拿取试管7而导致试管7破碎的情况,保证了实验正常进展;接着将底座3一侧的定位凸块17对准连接槽15的位置处,然后缓缓推动底座3,使得连接槽15与定位凸块17紧密贴合,然后将限位滑板18缓缓向底端滑动,使得限位滑板18与定位槽16紧密贴合,从而将显示屏1固定于电子仪2的顶端,使得显示屏1通过定位凸块17与限位滑板18固定于电子仪2的顶端,不仅有效的节省了空间,同时减少了显示屏1跌倒、摔落和损坏的情况,降低了经济损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267247.4

申请日:2019-08-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570482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G01N 13/00

专利分类号:G01N13/0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西南石油大学

第一申请人:西南石油大学

申请人地址: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

发明人:范博臣;汪周华;邓振龙;孙博文;景明强

第一发明人:范博臣

当前权利人:西南石油大学

代理人:霍春月

代理机构:116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模拟致密多孔介质扩散实验装置论文和设计-范博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