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11102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了新的英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描述了具体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在《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板块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以我校——一所三星级农村高中为例,中考招生属于第二批次录取。学生大部分来自乡镇农村,在初中时属于比较一般的学生,比较勤奋,也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意愿,但缺乏开阔的视野,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意志。往往是怀着一腔热情进入高一,很快被高起点的教材和艰涩的考试打击得信心全无,继而产生倦怠甚至厌学的情绪。学生英语学习持续低迷现象让我校英语教师在反思课堂教学方法之余,开始审视统编的英语课程与我校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之间的差距,萌生了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念头。
目标模式的代表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创立的“泰勒模式”。其原理由四个基本问题构成——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原理。其中,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斯腾豪斯(L.Stenhouse)创立的,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进行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教师应遵循“过程原则”: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使课程成为学生的论坛,探究问题的主要方式应当是讨论,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美国课程理论家约瑟夫·施瓦布(JesephSchwab)在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思想和欧洲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实践课程模式。实践模式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强调课程开发的过程与结果、目标与手段的连续统一。
国内大规模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实践始于1999年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目标。黄振杰教授的《课程改革》(1999)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自此,各学校和一线教师开展了类型丰富的校本课程实践和研究各校的校本课程内容,主要涵盖英语国家知识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和欣赏类课程三类。例如浙江省绍兴一中开设的“走遍美国”,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开设了“英美文化概况”课程,着重介绍英美国家文化。
步骤一: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根据泰勒的目标模式理论,在确定课程目标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故而笔者对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50份,有效回收587份。分析结果如下:
1.20.9%的学生曾上过超过四个学期的校本课程,43.1%的学生上过超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9%的学生只上过几节课。
2.在参加过校本课程的431名学生当中,他们所上的校本课程内容和感兴趣的内容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上过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
A.英文歌曲影视欣赏话剧表演42%31%
B.课外材料阅读(新概念报刊阅读)21%21%
C.英美国家文化习俗基本概况24%11%
D.听力口语写作技能指导13%18%
E.与学校文化或地方文化有关的课程0%28%
综上所述,对我校高一学生而言,较为理想的校本课程内容是贴近生活、包含丰富阅读材料、能调动听说读写能力且课堂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经高一英语组讨论,最终确定本校校本课程为DipsofMyhometown(家乡采撷)。
步骤二:教材编写与课程实施
根据课程实施的过程理论原则,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秉承这一原则,我校高一英语组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进行了分工合作,由一位教师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完成相应章节教材的编写工作。每个研究小组的学生来自同一乡镇或区域,由带队教师提供方法指导。各小组都须记录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和方法,以便于后期课堂教学时进行小组展示。
步骤三:课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倡过程性和终极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结合。在我校校本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须对教材编写、课堂小组合作、个人展示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学生也须对校本课程每个章节的内容、课堂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表如下图所示:
英语校本课程学生评价表
内容视频制作教师课堂组织阅读材料课程促进作用综合等级
等级
一个学期下来,参加校本课程的90名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提高。更可喜的是,这部分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获取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得到了开发,与人沟通的能力也获得较大提升。具体的数据将会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做全面的调查和考评。
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和困惑。例如,开发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热情和精力,但也有小部分教师缺乏动力,一部分学生懒于参与。这在各校校本开发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其原因更多地要从政策扶持这个层面分析。所幸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非常支持,学校出资出版了师生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并对参与开展课程的教师计入工作量,这也鼓励了更多教师参与其中。但是,课程开发过程中拍摄取材这些环节,有时出于经费和安全考虑,只能缩减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