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的注液装置。注液装置包括注液组件和夹持组件,注液组件包括注液部和第一定位部,注液部用于向电池的一注液孔内注液,夹持组件与注液组件之间可相对运动,夹持组件用于定位电池,夹持组件包括适于与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根据本申请的电池的注液装置,通过在注液组件和夹持组件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可以实现注液组件与夹持组件的定位,而电池定位于夹持组件,从而可以提高注液组件对电池的定位精度,以提高注液装置的注液可靠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注液部用于向所述电池的一注液孔内注液;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注液组件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定位所述电池,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注液部用于向所述电池的一注液孔内注液;及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注液组件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定位所述电池,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注液组件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安装板;及
夹具,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安装板,用于夹持所述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三定位部,所述夹具包括与所述第三定位部配合的第四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朝向所述注液组件敞开的敞开口,所述第四定位部设于所述固定部;
第一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第一方向可动,以止抵或脱离所述电池;及
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二止抵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第二方向可动,以止抵或脱离所述电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驱动件,所述第一止抵部及所述第二止抵部均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止抵部及所述第二止抵部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
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相对于所述夹持组件可动,所述密封壳体适于扣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以与所述夹持组件限定出密封腔,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密封壳体;
注液本体,所述注液本体穿设于所述密封壳体且所述注液本体相对于所述密封壳体可动,所述注液部设于所述注液本体,所述注液本体包括注液阀,所述注液阀与所述注液部连通,所述注液阀设有进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阀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敞开端和密封端,所述筒体设有进气口,所述筒体的敞开端设有注液部,所述注液部与所述敞开端连通;
柱体,所述柱体位于所述筒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筒体可动,所述柱体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第二腔,所述柱体的另一端适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敞开端;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端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适于与所述电池相抵,所述注液部穿设于所述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台,所述注液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机台可动;
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及
转台,所述转台与所述机台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机台可动,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转台,所述转台位于所述注液组件及所述拍摄组件的下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蓝牙耳机、电子烟、手环等小型可穿戴电子产品对小型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锂电池制造工艺中,小电芯的真空注液是关键的工序。
在小电芯注液过程中,由于电芯的注液孔尺寸小,注液孔精定位难度高,往往引发注液设备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的注液装置,所述电池的注液装置具有定位精度高、注液效果佳的优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包括: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注液部用于向所述电池的一注液孔内注液;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注液组件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定位所述电池,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适于与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通过在注液组件和夹持组件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可以实现注液组件与夹持组件的定位,而电池定位于夹持组件,从而可以提高注液组件对电池的定位精度,以提高注液装置的注液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注液组件之间可相对运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安装板;及夹具,所述夹具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夹具用于夹持所述电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第三定位部,所述夹具包括适于与所述第三定位部配合的第四定位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朝向所述注液组件敞开的敞开口,所述第四定位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第一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第一方向可动,以止抵或脱离所述电池;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二止抵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沿第二方向可动,以止抵或脱离所述电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第一止抵部及所述第二止抵部均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止抵部、所述第二止抵部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相对于所述夹持组件可动,所述密封壳体适于扣设于所述夹持组件以与所述夹持组件限定出密封腔,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密封壳体;注液本体,所述注液本体穿设于所述密封壳体且所述注液本体相对于所述密封壳体可动,所述注液部设于所述注液本体,所述注液本体包括注液阀,所述注液阀与所述注液部连通,所述注液阀设有进液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阀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敞开端和密封端,所述筒体设有进气口,所述筒体的敞开端设有注液部,所述注液部与所述敞开端连通;柱体,所述柱体位于所述筒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筒体可动,所述柱体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注液部穿设于所述敞开端,所述柱体的另一端适于打开或封闭所述敞开端;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敞开端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适于与所述电池相抵,所述注液部穿设于所述密封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池的注液装置还包括:机台,所述注液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机台可动;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转台,所述转台与所述机台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机台可动,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转台,所述转台位于所述注液组件及所述拍摄组件的下方。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注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注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注液装置的注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注液装置1,电池2,注液孔21,
注液组件10,
密封壳体100,密封腔110,第一定位部120,真空口130,
注液本体200,注液阀210,筒体211,柱体212,挡板213,弹性件214,密封件215,进气口216,第一腔217,第二腔218,第一子腔218a,第二子腔218b,
进液口219,注液部220,第三定位部221,
止挡件230,
夹持组件20,
安装板300,第二定位部310,
夹具400,固定部410,第一止抵部420,第二止抵部430,驱动件440,按压杆441,凸台442,第一复位件443,连接杆445,解锁气缸446,推杆447,第四定位部450,
机台30,拍摄组件40,转台50,上料模块60,称重模块70,注液量称重模块80,下料模块90,
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相关技术中,通过减少单次注液量、采用二次注液的方式防止注液溢出电解液的问题,然而,这种操作方式降低了注液效率和注液工序的产能。另外,注液过程中还存在电解液溢出导致注液精度不足、造成注液夹具交叉污染的问题,而且,由于相关技术中注液设备中的注液阀与电芯的注液孔之间是通过较长的连接管和注液针连接的,注液针内细长的通孔经常会产生残液,造成电解液结晶堵塞的问题。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2的注液装置1,包括注液组件10和夹持组件20。
请一并参阅图4,注液组件10包括注液部220和第一定位部120,注液部220用于向电池2的一注液孔21内注液。夹持组件20与注液组件10之间可相对运动,夹持组件20用于定位电池2,夹持组件20包括适于与第一定位部120配合的第二定位部310。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2具有注液孔21,注液孔21为电池2上的开孔,注液部220可以将电解液通过注液孔21注入电池2的内部空间。例如,注液部220可以为类似于注射器之类的器件。夹持组件20可以用于固定电池2,电池2可以定位于夹持组件20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固定”的含义可以为电池2与夹持组件20之间具有广义上的连接关系,电池2可以与夹持组件20之间仅仅是接触,如电池2可以放置在夹持组件20上,电池2也可以与夹持组件20之间具有结构上的连接关系,如卡接、夹持等可拆卸地的连接关系。
夹持组件20与注液组件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从而可以实现电池2与注液组件10之间相对位置及姿态的调整。例如,夹持组件20可移动地靠近或远离注液组件10。注液组件10具有第一定位部120,夹持组件20具有第二定位部310,第二定位部310适于定位第一定位部120。例如,第二定位部310适于识别第一定位部120的位置,当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某一预设状态时,代表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实现定位。又如,第一定位部120可以与第二定位部310实现结构上的配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部120在注液组件10上的位置需要根据第二定位部310在夹持组件20上的位置进行设定,或者是第二定位部310在夹持组件20上的位置根据第一定位部120在注液组件10上的位置进行设定,以使得当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配合后,注液部220与注液孔21可以实现初步定位,注液部220适于向注液孔21内注液。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2的注液装置1,通过在注液组件10和夹持组件20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部120和第二定位部310,通过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的配合可以实现注液组件10与夹持组件20的定位,而电池2定位于夹持组件20,从而可以提高注液组件10对电池2的定位精度,以提高注液装置1的注液可靠性。
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中的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注液组件10可以设有定位销,夹持组件20可以设有定位孔,定位销的尺寸恰好可以伸入定位孔内,以实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装配。又如,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注液组件10可以设有定位孔,夹持组件20可以设有定位销,定位销的尺寸恰好可以伸入定位孔内,以实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装配。由此,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装配以实现注液组件10与夹持组件20的定位,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定位方便的优点,还能够保障注液组件10与夹持组件20的定位精度,降低注液装置1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从定位销的固定端至自由端,定位销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便于定位销伸入定位孔内。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定位孔的孔径,使得从定位孔的底壁至定位孔的敞开口的方向上,定位孔的孔径逐渐增大,以便于定位销的装配。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夹持组件20包括安装板300及夹具400,安装板300与注液组件10之间可相对运动,第二定位部310设于安装板300,夹具400设于安装板300,夹具400用于夹持电池2。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板300上设有夹具400,夹具400可以夹持电池2,以夹紧或松开电池2。安装板300与注液组件10之间的距离及方位可调,从而可以带动夹具400靠近或远离注液部220,从而可以使得夹具400上夹持的电池2的注液孔21可以对准注液组件10的注液部220。
当安装板300上的第二定位部310与注液组件10上的第一定位部120完成定位后,注液部220适于对电池2进行注液。由此,可以便于夹持组件20定位电池2。夹具400在安装板300上的位置相对静止,通过定位安装板300与注液组件10的位置,可以定位夹具400与注液组件10,从而可以完成注液部220与注液孔21的定位。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300上可以设有多个夹具400,注液组件10可以设有多个注液部220,多个注液部220与多个夹具400一一对应,当第二定位部310与第一定位部120完成定位后,每个注液部220均可以与其对应的夹具400上夹持的电池2实现定位。
如图4及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注液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三定位部221,夹具400包括适于与第三定位部221配合的第四定位部450。第四定位部450适于与第三定位部221实现定位。例如,第四定位部450适于识别第三定位部221的位置,当第四定位部450与第三定位部221之间的相对位置处于某一预设状态时,代表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实现定位。又如,第四定位部450可以与第三定位部221实现结构上的装配。由此,通过设置第三定位部221与第四定位部450,在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实现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夹具400与注液组件10的定位,从而可以实现电池2与注液部220的二次定位,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注液部220与注液孔21的定位精度,以提高注液装置1的注液精度。
如图4及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第三定位部221与第四定位部450中的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注液组件10可以设有定位销,夹具400可以设有定位孔,定位销的尺寸恰好可以伸入定位孔内,以实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装配。又如,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注液组件10可以设有定位孔,夹具400可以设有定位销,定位销的尺寸恰好可以伸入定位孔内,以实现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装配。由此,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装配实现注液组件10与夹具400的定位,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定位方便的优点,还能够保障注液组件10与夹具400的定位精度,降低注液装置1的生产成本。
如图6-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具400可以包括固定部410、第一止抵部420和第二止抵部430,固定部410设于安装板300,固定部41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2的容纳槽,容纳槽具有朝向注液组件10敞开的敞开口。可以理解的是,电池2可以放置在容纳槽内,容纳槽的一端贯通固定部410以在固定部410上形成敞开口,电池2的注液孔21可以通过敞开口外露,以使得注液部220可以朝向注液孔21内注液。例如,电池2可以从敞开口插入容纳槽内。第四定位部450设于固定部410。例如,第四定位部450可以靠近敞开口设置。
第一止抵部420相对于固定部410沿第一方向a可动,以止抵或脱离电池2;第二止抵部430相对于固定部410沿第二方向b可动,以止抵或脱离电池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止抵部420与固定部410可活动地连接,第二止抵部430与电池2可活动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连接”均为广义上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或是间接连接。至少部分电池2外露,第一止抵部420可以沿第一方向a移动以止抵或松开外露的电池2,第二止抵部430可以沿第一方向a移动以止抵或松开外露的电池2。
例如,电池2的一部分可以从敞开口伸出容纳槽,该部分电池2外露,第一止抵部420可以止抵该部分电池2的一侧面,同理,第二止抵部430可以止抵该部分电池2的一正面。又如,固定部410可以为镂空结构,换言之,固定部410具有贯通孔,贯通孔贯通固定部410以连通容纳槽,第一止抵部420可以穿设于贯通孔以止抵电池2,同理,第二止抵部430可以穿设于贯通孔以止抵电池2。
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不相同,例如,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可以相互垂直,第一止抵部420可以止抵电池2的一个表面,第二止抵部430可以止抵电池2的另一个表面。由此,通过第一止抵部420与第二止抵部430可以将电池2定位在夹持组件20上,以实现电池2与夹持组件20的相对固定。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20还可以包括驱动件440,第一止抵部420及第二止抵部430均与驱动件440连接,驱动件440用于驱动第一止抵部420、第二止抵部430运动。由此,通过控制驱动件440,可以控制第一止抵部420、第二止抵部430夹持或松开电池2,从而可以提高夹持组件20的自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驱动件440的结构构造不作限定,只要驱动件440能够驱动第一止抵部420沿第一方向a往返移动、驱动第二止抵部430沿第二方向b往返移动即可。
例如,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440可以包括按压杆441、第一复位件443和第二复位件(图中未标示),按压杆441与固定部410连接。按压杆441的一端与第一止抵部420接触,按压杆441的外周壁设有凸台442,第二止抵部430与凸台442接触,凸台442自由端的端面为斜面,从按压杆441的另一端至按压杆441的一端的方向上,斜面与按压杆441外周壁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一复位件443的一端与固定部410连接,第一复位件443的另一端与第一止抵部420连接,第一复位件443常驱动第一止抵部420止抵电池2,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固定部410连接,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止抵部430连接,第二复位件常驱动第二止抵部430止抵电池2。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常驱动”可以理解为:当第一止抵部420止抵电池2时,第一复位件443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当第一止抵部420与电池2间隔开时,第一复位件443对第一止抵部420形成驱动作用力以使得第一止抵部420朝向电池2移动。同理,当第二止抵部430止抵电池2时,第二复位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当第二止抵部430与电池2间隔开时,第二复位件对第二止抵部430形成驱动作用力以使得第二止抵部430朝向电池2移动。
当推动按压杆441的另一端,按压杆441推动第一止抵部420松开电池2,第一复位件443被拉伸,第一复位件443形成拉动第一止抵部420止抵电池2的弹性势能,凸台442推动第二止抵部430松开电池2,第二复位件被拉伸,第二复位件形成拉动第二止抵部430止抵电池2的弹性势能。当撤去对按压杆441的推动作用,在第一复位件443的弹性性能作用下,第一止抵部420朝向电池2运动以止抵电池2,在第二复位件的弹性性能作用下,第二止抵部430朝向电池2运动以止抵电池2。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所提到的“连接”均为广义上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例如,第一复位件443可以与第一止抵部420可以通过连接杆445连接,连接杆445穿设于固定部410,连接杆445的一端与第一止抵部420连接,连接杆445的另一端位于固定部410外且与第一复位件443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复位件443可以为弹簧,第二复位件可以为弹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止抵部430与固定部410中的一个设有定位柱,另一个设有定位槽,定位柱适于伸入或伸出定位槽。定位槽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二方向b平行,定位槽可以导引定位柱的运动,从而限定第二止抵部430的运动路径,进而可以使得第二止抵部430沿第二方向b往返移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止抵部430可以设有圆柱形的轮体,轮体与凸台442的斜面接触,轮体可以在斜面上滚动。由此,可以便于凸台442对第二止抵部430的驱动。
如图2及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注液组件10可以包括密封壳体100和注液本体200,密封壳体100相对于夹持组件20可动,密封壳体100适于扣设于夹持组件20以与夹持组件20限定出密封腔110,第一定位部120设于密封壳体100。例如,密封壳体100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当夹持组件20移动至密封壳体100的下方时,密封壳体100可以下移以扣设在夹持组件20上,此时,第一定位部120可以与第二定位部310配合连接。
如图2及图10所示,注液本体200穿设于密封壳体100且注液本体200相对于密封壳体100可动。例如,注液本体200可以沿上下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电池2的注液孔21。注液部220设于注液本体200,注液本体200包括注液阀210,注液阀210与注液部220连通,注液阀210设有进液口219。电解液可以通过进液口219进入注液阀210,注液阀210可以控制是否向注液部220通入电解液。
如图10-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注液阀210可以包括筒体211、柱体212和弹性件214,筒体211包括敞开端和密封端,筒体211设有进气口216。气体可以通过进气口216进入筒体211。筒体211的敞开端设有注液部220,注液部220与敞开端连通。
柱体212位于筒体211内且相对于筒体211可动,例如,在筒体211的敞开端至密封端的方向上,柱体212可以往返移动。柱体212的一端设有挡板213,挡板213将筒体211内部分隔为第一腔217和第二腔218。可以理解的是,挡板213位于筒体211内,挡板213与筒体211的内周壁密封配合,挡板213一侧的空间为第一腔217,挡板213另一侧的空间为第二腔218,第一腔217与第二腔218彼此分离。挡板213可以与柱体212朝向密封端的一端连接,挡板213可以随着柱体212运动。柱体212的另一端适于打开或封闭敞开端。进液口219设于第二腔218。弹性件214位于第一腔217,弹性件214的一端与密封端连接,弹性件214的另一端与挡板213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进气口216设于第一腔217,弹性件214常驱动柱体212打开敞开端。当需要注液本体200注液时,通过进液口219朝向第二腔218内通入电解液;当注液完成时,通过进气口216朝向第一腔217通入气体,第一腔217内的气压增大,气压推动挡板213向下运动,挡板213进一步推动柱体212运动以遮挡筒体211的敞开端,敞开端被密封,注液本体200停止注液。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0所示,进气口216设于第二腔218,第二腔218内设有止挡件230,止挡件230呈环形,止挡件230的外周壁与第二腔218的壁面连接,柱体212穿设于止挡件230且柱体212的外周壁与止挡件230的内周壁密封配合,止挡件230将第二腔218分隔为第一子腔218a和第二子腔218b,第二子腔218b的体积固定不变,进气口216设于第一子腔218a,进液口219设于第二子腔218b。弹性件214常驱动柱体212封闭敞开端。当需要注液本体200注液时,通过进气口216朝向第一子腔218a通入气体,第一子腔218a内的气压增大,气压推动挡板213向上运动,弹性件214被压缩,挡板213进一步拉动柱体212运动以打开筒体211的敞开端,通过进液口219朝向第二子腔218b内通入电解液;当注液完成后,停止向进液口219通入电解液,停止向进气口216通气,弹性件214推动挡板213向下运动,挡板213推动柱体212运动以遮挡筒体211的敞开端。
由此,柱体212在筒体211内的运动可以控制筒体211的敞开端与密封腔110是否连通,从而可以控制筒体211内的电解液是否通入可以流入注液部220,进而可以控制注液本体200是否可以为电池2注液,而柱体212的运动可以通过筒体211内的气压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弹性件214可以为弹簧。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端可以设有通气口,第一腔217可以通过通气口与外界连通,以保证第一腔217内的气压稳定性。
如图10-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敞开端设有密封件215,密封件215适于与电池2相抵,注液部220穿设于密封件215。例如,密封件215可以形成为环形件,密封件215可以沿注液部220的周向方向延伸,密封件215的轴向一端与筒体211连接,密封件215的轴向另一端适于与电池2止抵,注液孔21位于密封件215内。密封件215在注液过程中,可以确保电解液注满电池2,注液完成后继续保持密封一段时间,确保电解液稳定后再解除密封,从而有效的防止电解液溢出。进一步地,密封件215可以为橡胶密封圈。注液部220可以为针头。
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壳体100设有真空口130,注液装置1还可以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可以通过真空口130对密封腔110进行抽气。注液装置1在注液前,抽气组件可以通过真空口130对密封腔110以及待注液的电池2进行抽真空。注液完成后继续保持密封一段时间,确保电解液浸润稳定后再解除密封。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池2的注液装置1还可以包括机台30、拍摄组件40和转台50,注液组件10与机台30连接且相对于机台30可动。例如,注液组件10相对于机台30可上下移动。拍摄组件40与机台30连接。转台50与机台30连接且相对于机台30可动。例如,转台50可以形成为环形状且沿机台30的周向方向延伸,转台50可以沿其中心轴线转动。夹持组件20设于转台50,转台50可以带动夹持组件20运动。转台50位于注液组件10及拍摄组件40的下方。在转台50转动过程中,可以将夹持组件20运送到注液组件10的正下方或拍摄组件40的正下方。
下面参考图1-图12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2的注液装置1。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3所示,电池2的注液装置1包括注液组件10、夹持组件20、机台30、拍摄组件40、转台50、上料模块60、搬运设备、称重模块70、注液量称重模块80和下料模块90。上料模块60与下料模块90均可以为传送带,搬运设备可以为机器人(如机械手)。
如图1-图3所示,注液组件10与机台30连接且注液组件10相对于机台30可上下移动。拍摄组件40与机台30连接。转台50可以形成为环形状且沿机台30的周向方向延伸,,转台50可以沿其中心轴线转动。夹持组件20设于转台50,转台50可以带动夹持组件20运动。转台50位于注液组件10及拍摄组件40的下方。在转台50转动过程中,可以将夹持组件20运送到注液组件10的正下方或拍摄组件40的正下方。
如图5所示,夹具400设于安装板300,夹具400适于夹持电池2。夹具400可以为多个,每个夹具400可以夹持一块电池2,注液部220可以为多个,多个注液部220与多个夹具400一一对应。每个注液部220均可以对其对应的夹具400上的电池2进行注液。
如图6-图8所示,夹具400可以包括固定部410、第一止抵部420、第二止抵部430和驱动件440,固定部410设于安装板300,固定部41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2的容纳槽,容纳槽具有朝向注液组件10敞开的敞开口。电池2可以从敞开口插入容纳槽内。电池2的注液孔21可以通过敞开口外露,以使得注液部220可以朝向注液孔21内注液。
如图6-图9所示,第一止抵部420与固定部410可移动地连接,第二止抵部430与固定部410可移动地连接。固定部410可以为镂空结构,换言之,固定部410具有贯通孔,贯通孔贯通固定部410以连通容纳槽,第一止抵部420可以穿设于贯通孔,第一止抵部420相对于固定部410沿第一方向a可动,以止抵或脱离电池2;第二止抵部430可以穿设于贯通孔,第二止抵部430相对于固定部410沿第二方向b可动,以止抵或脱离电池2。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可以相互垂直,第一止抵部420可以止抵电池2的一个表面,第二止抵部430可以止抵电池2的另一个表面。
如图6-图9所示,第一止抵部420及第二止抵部430均与驱动件440连接,驱动件440用于驱动第一止抵部420、第二止抵部430运动。驱动件440可以包括按压杆441、第一复位件443和第二复位件,按压杆441与固定部410连接。按压杆441的一端与第一止抵部420接触,按压杆441的外周壁设有凸台442,凸台442自由端的端面为斜面,从按压杆441的另一端至按压杆441的一端的方向上,斜面与按压杆441外周壁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二止抵部430可以设有圆柱形的轮体,轮体与凸台442的斜面接触,轮体可以在斜面上滚动。
如图6-图9所示,第一复位件443的一端与固定部410连接,第一复位件44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445连接与第一止抵部420连接,连接杆445穿设于固定部410,连接杆445的一端与第一止抵部420连接,连接杆445的另一端位于固定部410外且与第一复位件44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复位件443常驱动第一止抵部420止抵电池2,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固定部410连接,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止抵部430连接,第二复位件常驱动第二止抵部430止抵电池2。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常驱动”可以理解为:当第一止抵部420止抵电池2时,第一复位件443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当第一止抵部420与电池2间隔开时,第一复位件443对第一止抵部420形成驱动作用力以使得第一止抵部420朝向电池2移动。同理,当第二止抵部430止抵电池2时,第二复位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当第二止抵部430与电池2间隔开时,第二复位件对第二止抵部430形成驱动作用力以使得第二止抵部430朝向电池2移动。
如图4所示,注液装置还可以包括解锁气缸446,解锁气缸446具有推杆446,当按压杆441移动到解锁气缸446的位置处时,解锁气缸446可以驱动推杆446朝向按压杆441运动以推动按压杆441的另一端,按压杆441推动第一止抵部420松开电池2,第一复位件443被拉伸,第一复位件443形成拉动第一止抵部420止抵电池2的弹性势能,凸台442推动第二止抵部430松开电池2,第二复位件被拉伸,第二复位件形成拉动第二止抵部430止抵电池2的弹性势能。当撤去对按压杆441的推动作用,在第一复位件443的弹性性能作用下,第一止抵部420朝向电池2运动以止抵电池2,在第二复位件的弹性性能作用下,第二止抵部430朝向电池2运动以止抵电池2。
第二止抵部430与固定部410中的一个设有定位柱,另一个设有定位槽,定位柱适于伸入或伸出定位槽。定位槽的中心轴线可以与第二方向b平行,定位槽可以导引定位柱的运动,从而限定第二止抵部430的运动路径,进而可以使得第二止抵部430沿第二方向b往返移动。
如图2所示,注液组件10可以包括密封壳体100和注液本体200,密封壳体100相对于机台30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当夹持组件20移动至密封壳体100的下方时,密封壳体100可以下移以扣设在夹持组件20上。
如图2及图9所示,注液本体200穿设于密封壳体100,且注液本体200相对于可以沿上下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电池2的注液孔21。注液本体200包括注液部220和注液阀210,注液阀210与注液部220连通,注液部220可以伸入注液孔21内以向电池2内注液,注液阀210可以控制注液部220内是否有电解液流入。
如图10-图12所示,注液阀210可以包括筒体211、柱体212和弹性件214,筒体211包括敞开端和密封端。注液部220设于筒体211的敞开端且与敞开端连通。柱体212位于筒体211内,且柱体212在筒体211内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柱体212的一端设有挡板213,挡板213将筒体211内部分隔为第一腔217和第二腔218,第一腔217与第二腔218彼此分离。挡板213可以与柱体212朝向密封端的一端连接,挡板213可以随着柱体212运动。柱体212的另一端适于打开或封闭敞开端。弹性件214位于第一腔217,弹性件214的一端与密封端连接,弹性件214的另一端与挡板213连接。
如图10所示,第二腔218内设有止挡件230,止挡件230呈环形,止挡件230的外周壁与第二腔218的壁面连接,柱体212穿设于止挡件230且柱体212的外周壁与止挡件230的内周壁密封配合。止挡件230将第二腔218分隔为第一子腔218a和第二子腔218b,第二子腔218b的体积固定不变。第一子腔218a的周壁设有贯通其的进气口216,气体可以通过进气口216进入筒体211。第二子腔218b的周壁设有贯通其的进液口219。电解液可以通过进液口219进入第二子腔218b。
弹性件214常驱动柱体212封闭敞开端。当需要注液本体200注液时,通过进气口216朝向第一子腔218a通入气体,第一子腔218a内的气压增大,气压推动挡板213向上运动,弹性件214被压缩,挡板213进一步拉动柱体212运动以打开筒体211的敞开端,通过进液口219朝向第二子腔218b内通入电解液;当注液完成后,停止向进液口219通入电解液,停止向进气口216通气,弹性件214推动挡板213向下运动,挡板213推动柱体212运动以遮挡筒体211的敞开端。密封端可以设有通气口,第一腔217可以通过通气口与外界连通,以保证第一腔217内的气压稳定性。
如图10-图12所示,敞开端设有环形的密封件215,密封件215外套于注液部220,当注液部220伸入注液孔21内时,密封件215的自由端与电池2相抵,当电解液注满电池2后继续保持密封一段时间,确保电解液稳定后再解除密封,从而有效地防止电解液溢出。
如图4所示,密封壳体100设有第一定位部120,安装板300设有适于与第一定位部310配合连接的第二定位部310。注液本体200设有第三定位部221,固定部410设有适于与第三定位部221配合连接的第四定位部45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部120在密封壳体100上的位置需要根据第二定位部310在安装板300上的位置进行设定,第三定位部221在注液本体200上的位置需要根据第四定位部450在固定部410上的位置进行设定,
以使得当第一定位部120与第二定位部310配合完成、且第三定位部221与第四定位部450配合完成后,注液部220与注液孔21可以实现精确定位,注液部220适于向注液孔21内注液。
电池2的注液装置1的工作流程为:装有电池2托盘放置在上料模块60上,搬运设备将电池2放置在称重模块70进行称重,然后搬运设备再将电池2放置在夹持组件20上,转台50转动以将电池2传送到拍摄组件40的正下方,拍摄组件40可以为CCDD检测模块,拍摄组件40可以测量电池2的注液孔21的位置偏移量,拍摄组件40与注液组件10通讯连接,拍摄组件40可以将位置偏移量转换成注液指令发送给注液组件10,之后,转台50转动以将电池2传送到注液组件10的正下方,注液组件10对电池2进行注液工作,待注液完成后,搬运设备将电池2转移到注液量称重模块80处,注液量称重模块80测量注液后电池2的重量,以得到电池2的注液量,搬运设备将电池2搬运到下料模块90。
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液装置具有精定位、快速高效的优点,可以实现注液过程中注液孔精定位的可靠性、同时显著改善电解液溢出、滴液、结晶等问题。
具体而言,
1)通过夹具400对电池2的侧面和正面实现快速夹紧定位,使用拍摄组件40检测产品注液孔21的位置偏移量。注液组件10上的第一定位部120与夹持组件20上的第二定位部310及夹具400上的第四定位部450与第三定位部221之间实现重复定位精度,以确保注液孔21和注液部220的中心点重合,执行注液指令。
2)电池2与筒体211之间通过密封件215进行密封。在注液前,通过对密封腔110以及待注液电池2内进行抽真空,然后使注液主体200下压将注液部220插入注液孔21,同时通过挤压密封件215实现密封注液,注液完成后继续保持密封一段时间,确保电解液浸润稳定后再解除密封。密封件215在注液过程中,能够确保电解液注满电池2,并且注液完成后继续保持密封一段时间,在电解液浸润稳定后再解除密封,有效的防止电解液溢出。
3)注液本体200与注液孔21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减少了注液后注液部220内的残液,有效提升注液精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283.4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200062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H01M 2/36
专利分类号:H01M2/36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新港路1号
发明人:姚小辉;叶华;喻斐德;丁宇
第一发明人:姚小辉
当前权利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爽
代理机构:1164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