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渡金属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属,离子,硫化物,材料,锂离子电池,吸收光谱,层状。
过渡金属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冰,张甜,祁翠星,陈炫波,雷行[1](2019)在《两个咪唑基d~(10)过渡金属聚合物的离子热合成及其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离子液体卤化1-乙基-3-甲基咪唑盐作为反应介质,离子热合成了两个d~(10)过渡金属咪唑基配位聚合物[CdCl_2(MIM)_2]_n(1)和[ZnBr_2(EIM)_2](2)(MIM=1-甲基咪唑;EIM=1-乙基咪唑).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CXRD)确定化合物1和2的单晶结构.化合物1为1D[CdCl_2(MIM)_2]_n链状结构,相邻Cd(II)金属中心被2个μ_2-Cl连接构成[CdCl_2]_n无机链.MIM作为端基配体连接在[CdCl_2]_n无机链的两侧.化合物2为一个孤立的单核化合物.化合物1和2均通过了弱C-H…X氢键、d…π堆积作用构成了3D超分子网络结构.离子液体阴离子X~-进入化合物骨架结构,在离子热的合成中并不多见,并作为氢键受体在框架构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琛,赵春林,唐婕,陈鑫,梁海龙[2](2019)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过渡金属离子掺杂NH_3-SCR催化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方法制备出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R-MnO_x(R=Ce、Co、Cr、Cu) NH3-SCR催化剂。采用TG-DSC、BET、XRD等进行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并采用NH_3-SCR模拟测试装置对R-MnO_x进行催化效果测试。结合第一性原理对催化剂的吸附性能进行模拟,进一步解释不同掺杂元素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Ce、Co掺杂能够有效降低MnO_x吸附能势垒,增加NO与NH_3气体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Ce-MnO_x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也增大了气体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机会。因此,Ce-MnO_x具有最好的NH_3-SCR催化效果,在120~240℃范围内NO的转化率能达到88%以上。(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海南,罗旭东,路金林,彭胜男,韩露[3](2019)在《过渡金属硫化物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镁离子电池作为高电压、高能量可充式电池的典范,已成为储能领域的科研重点和市场热点,开发可逆循环性好、与电解液良好兼容的正极活性材料是提升镁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关键。经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s)更加有利于镁离子在分子层间的嵌入和脱出,展现出较好的储镁能力。在介绍镁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关键材料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具有层状结构的MoS2和TiS2、块状堆积结构的谢弗雷尔(Chevrel)相以及其他过渡金属硫化物在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今后有关提升镁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期刊2019年09期)
聂志颖,陈佳璐,冯洁,赵玉玲[4](2019)在《过渡金属离子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离子在生理条件下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功能,可利用光谱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过渡金属离子对牛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的影响;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过渡金属离子与牛血红蛋白之间的荧光猝灭类型和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可部分置换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衍生物的稳定性与过渡金属离子中d轨道上的电子数目(d电子数)有关;过渡金属离子通过静态猝灭显着降低牛血红蛋白的荧光强度,二者通过静电作用力形成稳定不发荧光的基态复合物;过渡金属离子通过增强牛血红蛋白中色氨酸残基的疏水性改变蛋白质构象.因此,过渡金属离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红蛋白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宗峰,董桂霞,亢静锐,李雷,吕易楠[5](2019)在《过渡金属硫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锂离子电池所用的电极材料。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中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硫化锰、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钴和硫化铜)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结构(一维、二维、叁维结构)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例如一维多孔FeS_2@C纳米线、WS_2/碳纳米纤维(WS_2/CNFs)、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和叁维石墨烯网络组成的纳米复合物(MnS/G)等。(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修其慧[6](2019)在《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u(Ⅱ)和Cr(Ⅵ)等重金属由于具有非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致癌性,对公众健康甚至整个食物链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水处理方法之一。虽然关于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有很多,但很少深入探究其吸附机理,也很少涉及金属离子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展开研究,并运用表面络合模型(SCFM)结合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等温线模型来探究吸附剂去除Cu(Ⅱ)和Cr(Ⅵ)的性能和机制,为重金属吸附剂的工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纳米MoS2并用于水中Cu(Ⅱ)的去除,其最大吸附量(qmax)为221.3 mg.g-1。采用表面络合模型阐述Cu(Ⅱ)在MoS2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机理。实验表明,Cu(Ⅱ)在MoS2表面上的的吸附过程中既有物理静电作用,又有化学络合作用,其中,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作用,决定了 Cu(Ⅱ)的吸附去除效果。(2)采用水热法制备了 MnO2/TA复合材料,并用于去除水中的Cu(Ⅱ),其q/max为194.3 mg·g-1。经研究发现,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数据进行的拟合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且吸附经过膜扩散、孔扩散两个步骤。热力学研究表明Cu(Ⅱ)在MnO2/TA上的吸附一个吸热的、自发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结合对表面络合模型的研究,可认为物理静电作用在吸附反应的初始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化学作用是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主要驱动力。经5次循环后,MnO2/TA对Cu(Ⅱ)的吸附量下降了 10%左右,说明MnO2/TA可重复利用,是一种有潜力的环境处理材料。(3)以Fe2+为连接剂,用单宁酸对MoS2和MnO2进行改性,合成了新型MoS2/Mn02/TA复合材料并用于去除水中的Cu(Ⅱ),其qmax为175.5 mg·g-1。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的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吸附速率由膜扩散和孔扩散共同控制。进一步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阐明了Cu(Ⅱ)在MoS2/MnO2/TA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的、自发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吸附过程中存在静电作用、溶剂化作用、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络合作用,其中静电作用和络合作用均有利于Cu(Ⅱ)的吸附,而溶剂化和吸附质间相互作用均不利于Cu(Ⅱ)的吸附。物理静电相互作用主要在吸附反应的初始阶段起作用,化学相互作用是推动吸附进行,达到平衡的重要动力。循环实验的数据表明MoS2/MnO2/TA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4)用单宁酸和聚乙烯亚胺对MnO2进行改性,制备了能去除水中Cu(Ⅱ)和Cr(Ⅵ)的MnO2/PEI/TA双功能复合材料。MnO2/PEI/TA复合材料呈现出空间网络的树枝状结构,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由于TA和PEI的存在,复合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或含氮官能团,为金属离子吸附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中心。大大增加了金属阳离子和金属阴离子与吸附剂络合的机会。MnO2/PEI/TA可以用来同时去除Cu(Ⅱ)和Cr(Ⅵ)。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的研究表明,MnO2/PEI/TA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中除了物理作用外,还存在其他相互作用。用表面络合模型阐释了Cu(Ⅱ)和Cr(Ⅵ)在MnO2/PEI/TA上的吸附过程,阐明吸附中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Cu(Ⅱ)和Cr(Ⅵ)在MnO2/PEI/TA表面的吸附自由能均为负值,表明Cu(Ⅱ)和Cr(Ⅵ)在MnO2/PEI/TA上的吸附均为自发过程;吸附过程中存在静电作用、溶剂化作用、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络合作用,其中络合作用有利于Cu(Ⅱ)和Cr(Ⅵ)的吸附,溶剂化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不利于吸附,静电作用对吸附的影响与溶液pH有关。值得注意的是,Cr(Ⅵ)不仅可以吸附在MnO2/PEI/TA表面上,还可以与表面的还原官能团发生反应,转化为Cr(Ⅲ)。(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7)
周格[7](2019)在《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过渡金属溶解沉积及产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失效分析是锂离子电池前期基础研发和后期故障分析中的关键步骤,然而由于电池失效原因众多且导致电池失效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耦合,诸多电池内部的微观失效机制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复杂的电池微观失效机制与电池宏观失效行为和准确量化的样品制备方法与测试分析方法的缺失导致建立合理的失效分析流程极具挑战。本论文使用本组失效分析团队建立的失效分析流程以及新开发的定量测试分析方法,细致研究了LiFePO_4/石墨全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同时针对电池失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渡金属溶解-沉积问题以及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产气问题,分别开发了相应的定量测试分析方法,主要以LiMn_2O_4正极材料为例对Mn的溶解-沉积和电池产气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LiFePO_4/石墨全电池容量衰减失效机制研究。开发了一种针对商业电池中双面涂覆电极容量精确测量的样品制备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所制备极片所测量的容量误差小于0.5%,优于传统的擦拭法和双面极片直接测量法。LiFePO_4/石墨全电池容量衰减失效机制研究以合理的样品制备方法、标准的失效分析流程和定量的测定方法为基础,通过结合电化学、结构、形貌、成分、含量分析等有损/无损表征方法,理清了正极、负极、隔膜等各组成部分对电池容量衰减失效的影响。系统分析表明电池总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为可逆锂离子损失;通过锂守恒为核心的定量分析方法,量化得到容量衰减过程中电池正极、负极的有效贡献占比分别为33.25%和66.74%。(2)LiMn_2O_4电极存储和循环过程中过渡金属离子溶解规律研究。该部分工作开发了一种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准确测定电解液中过渡金属离子溶出含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充放电状态下LiMn_2O_4活性材料在45℃高温存储过程中的Mn离子溶解规律,发现充电态样品表现出最快的Mn离子溶出速率;通过结合吸收光谱sXAS检测溶解的Mn离子价态,验证了不同电位下电解液中Mn离子均为2+状态主导(Mn~(2+)占比大于94%);同时使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计算研究了正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通过对比Mn_2O_4(110)晶面与LiMn_2O_4(110)晶面发现前者界面处正极和电解液分子更容易发生相互作用导致Mn离子从晶格中溶出,从理论上解释了电极表面在充电状态下Mn离子更快的溶出行为;通过设计原位比色皿电池,获得了LiMn_2O_4电极在原位充放电过程中Mn溶解浓度呈现增加-稳定-增加的溶解规律。(3)Mn溶解-沉积行为对正负极性能影响研究。该部分工作设计了LiMn_2O_4/石墨体系的密封迭片模型全电池,比较研究了45℃高温存储和电化学循环过程中Mn溶解-沉积行为的差异,利用XPS证明了负极沉积的Mn并非传统理解的0价金属态Mn,而是高价态Mn-O化合物或MnF_2;通过使用电化学、结构、形貌、成分等表征方法检测全电池中老化的电解液和极片,发现Mn溶解-沉积对电池正负极造成的性能劣化符合相同规律,其劣化效果中,存储电解液>存储极片>循环极片>循环电解液>新鲜极片(新鲜电解液)。(4)液态和固态电解质电池中原位产气问题研究。该部分工作分别针对有机碳酸酯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电池设计了液态和固态原位表征用的模型电池,通过原位电池与质谱联用,并结合冷肼和加热装置,搭建了原位微分电化学质谱DEMS系统。针对液态电池,原位DEMS显示LiMn_2O_4/Li电池在3-4.3 V、3-4.5V和3-4.8 V原位充放电过程中没有气体逸出;针对LiCoO_2/Li电池的测量显示充电至4.8 V过程中,未掺杂的LiCoO_2产生O_2、CO、CO_2,而掺杂改性的LiCoO_2无气体逸出。针对固态电池,原位DEMS研究则显示LiMn_2O_4/PEO/Li固态电池在3-4.2 V和3-4.5 V可正常循环且过程中无气体逸出,但充电至4.65 V时电池无法继续循环且伴随产生CO_2、CO、CH_4。(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谢银斯[8](2019)在《微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类环境友好的二次电池,具有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优点,但其广泛应用的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大型储能装置中的应用。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并合成不同微纳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使电解液与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接触更充分、反应活性位点更多暴露,从而有效提高电池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中空纳米环状α-Fe2O3。硝酸铁作为铁源,磷酸二氢胺和硫酸钠作为反应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和锻烧处理得到结晶性良好的中空纳米环状α-Fe2O3粉末。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在2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50圈后,其比容量保持在900mAhg-1以上,5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50圈后,其比容量保持在550 mAhg-1以上。中空纳米环状α-Fe2O3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2)多层级ZnO/Co3O4微米球。以硝酸锌和硝酸钴分别作为锌源和钴源,氟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脲作为沉淀剂,用水热法和煅烧热处理合成多层级ZnO/Co3O4微米球,多层级ZnO/Co3O4微米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1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其保持较高的循环充放电比容量,在循环100圈之后,保持824.5 mAhg-1的比容量。(3)铜基纳米棒阵列。以铜片作为基底和铜源,氢氧化钠作为反应剂,氨水和过氧化氢作为络合剂,室温条件下在铜片基底上原位生长氢氧化铜纳米棒阵列,通过后续热处理得到铜基纳米棒阵列,将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该材料显示出较高的比容量。在2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50圈后,保持500mAhg-1的比容量。(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茹[9](2019)在《基于配位键的聚苯胺/过渡金属离子杂化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也十分的关注。电致变色器件的出现可以改善因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增多而造成的电能浪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聚苯胺作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电致变色材料,具有高的光学对比度、低的电导率和快的响应速度等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苯胺的各项性能,拟将聚苯胺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复合,制备了基于配位键的聚苯胺/过渡金属离子杂化电致变色材料本研究首先将自带有配位键的乙酰基二茂铁与苯胺进行共聚复合,合成了具有配位键和共价键键合的二茂铁/聚苯胺水溶性杂化电致变色材料。其次将有机配体(叁联吡啶)作为侧链接枝到聚苯胺分子链上,合成了带有侧链的叁联吡啶/聚苯胺水溶性杂化电致变色材料。再将叁联吡啶/聚苯胺杂化材料与过渡金属离子(M=Fe(Ⅱ)、Co(Ⅱ)、Ni(Ⅱ)进行配位,最终合成了带有过渡金属离子的叁联吡啶/聚苯胺/过渡金属离子(M=Fe(Ⅱ)、Co(Ⅱ)Ni(Ⅱ))水溶性杂化电致变色材料。通过对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形貌结构表征以及电致变色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首先将带有苯胺基团的二茂铁采用化学氧化法与苯胺进行反应,合成具有水溶性的二茂铁/聚苯胺杂化电致变色材料。实验测试表明,二茂铁本身作为一种电活性基团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氧化还原活性和良好稳定性,使得二茂铁/聚苯胺电致变色器件的最高光学对比度相对于聚苯胺来说提高了49%;着色时间也有所降低,这是由于掺杂的改性二茂铁中茂环中心的Fe2+是一种良好的电子输运介质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显着的增强作用,可以改善电子的离域性,从而提高体系中的电子转移速率,所以当材料被施加正电压时,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并失去电子,从而缩短了材料的着色时间。(2)将改性的叁联吡啶以侧链的形式接枝在聚苯胺分子链上,成功地合成了带有侧链的叁联吡啶/聚苯胺水溶性杂化电致变色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10%的叁联吡啶接枝到聚苯胺分子链上时,最高对比度提高了 51%,电化学活性也有所增强。将掺杂有10%叁联吡啶的聚苯胺杂化电致变色材料,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配位,成功地合成了带有过渡金属离子的叁联吡啶/聚苯胺/过渡金属离子(Fe(Ⅱ)、Co(Ⅱ)、Ni(Ⅱ))水溶性杂化电致变色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与纯聚苯胺相比,材料的对比度有了巨大的提高,配位Fe(Ⅱ)的对比度提高了约76%;配位Co(Ⅱ)的对比度增加了近73%;配位Ni(Ⅱ)的对比度也有54%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月彬[10](2019)在《稀土离子及过渡金属离子掺杂Sr_6Ca_4(PO_4)_6F_2荧光粉发光性能及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以Sr_6Ca_4(PO_4)F_2为基质的系列荧光粉Sr_6Ca_4(PO_4)6F_2:x Ce~(3+)、Sr_6Ca_4(PO_4)6F_2:0.14Ce~(3+),y Tb~(3+)、Sr_6Ca_4(PO_4)6F_2:0.14Ce~(3+),z Sm3、Sr_6Ca_4(PO_4)6F_2:0.14Ce~(3+),w Tb~(3+),0.13Sm~(3+)、Sr_6Ca_4(PO_4)6F_2:0.14Ce~(3+),y Mn_2+和Sr_6Ca_4(PO_4)6F_2:0.02Eu~(2+),y Mn_2+,通过利用敏化剂(Ce~(3+)/Eu~(2+))到激活剂(Tb~(3+)/Sm~(3+)/Mn_2+)的能量传递,实现了荧光粉的颜色可调,并形成了白光发射。利用以下手段来表征制备样品的性能:XRD图谱、荧光光谱、荧光衰减曲线等。针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不足,分别通过阳离子替换、掺入助剂等手段进行了调控,并且研究了不同的调控手段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_6Ca_4(PO_4)6F_2:x Ce~(3+)系列荧光粉,由于Ce~(3+)很容易受到晶体场的影响,导致其能级分布比较宽。通常由于基质中晶体场环境的不同,Ce~(3+)的发射可以从紫外区域一直延伸到黄光范围。在我们研究的基质中,存在着多种阳离子格位,这为Ce~(3+)离子提供了不同的配位环境,造成了Ce~(3+)所处的晶体场环境的不同。在我们合成的系列荧光粉中,随着Ce~(3+)浓度的增大,发射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这就是因为对于不同掺杂量来说,Ce~(3+)所处的晶体场环境会发生改变,在本文中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且确定了Ce~(3+)在基质Sr_6Ca_4(PO_4)6F_2中的猝灭浓度,给出了其接下来作为敏化剂的最佳掺杂浓度。(2)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_6Ca_4(PO_4)6F_2:0.14Ce~(3+),y Tb~(3+)、Sr_6Ca_4(PO_4)6F_2:0.14Ce~(3+),z Sm~(3+)、Sr_6Ca_4(PO_4)6F_2:0.14Ce~(3+),w Tb~(3+),0.13Sm~(3+)系列荧光粉。我们选取Ce~(3+)的最佳掺杂浓度,在基质中共掺杂Ce~(3+),Tb~(3+)、Ce~(3+),Sm~(3+)。利用Ce~(3+)到Tb~(3+),S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实现了荧光粉颜色的可调。并且确定了Ce~(3+)与Tb~(3+),Ce~(3+)与Sm~(3+)的作用方式均为电偶极-电偶极的相互作用方式。接下来利用Ce~(3+),Tb~(3+),Sm~(3+)共掺的组合方式来产生了白光发射。但是由于合成的Sr_6Ca_4(PO_4)6F_2:0.14Ce~(3+),w Tb~(3+),0.13Sm~(3+)系列荧光粉中,蓝色的成分较高,红色的成分较少。导致样品的色温较高,而且Tb~(3+)与Sm~(3+)的窄峰发射使样品的显色指数较低,为56.4。所以合成的样品对于实际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3)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_6Ca_4(PO_4)6F_2:0.14Ce~(3+),y Mn_2+和Sr_6Ca_4(PO_4)6F_2:0.14Ce~(3+),y Mn_2+,z Mg2+(z=0,0.4,1.0,1.6)系列荧光粉。通过测定样品的XRD图谱确定了所合成的材料的相是单一的。对于Ce~(3+),Mn_2+共掺杂体系中Mn_2+强度增强与Ce~(3+)强度下降的不匹配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样品中由于激活剂(Mn_2+)掺杂浓度过高所引起的浓度猝灭现象,通过引入Mg2+,通过调控激活剂(Mn_2+)的占位,增大了Mn_2+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弱了Mn_2+之间的浓度猝灭效应,降低了无辐射跃迁造成的损失。其中当Mg2+的浓度为1.0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改善的最明显。在合成的样品SCPF:0.14Ce~(3+),y Mn_2+,1.0 Mg2+中,当Mn_2+的浓度为0.4时,粉体实现了白光发射。利用粉体进行封装之后,表现出来比较良好的光学性能。其中,色坐标为(x=0.3389,y=0.3422),处于白光区域。其显色指数为67.8,色温为4529K,实现了暖白光发射。其中显色指数以及色温相比于Ce~(3+),Tb~(3+),Sm~(3+)的组合都有了改善。(4)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_6Ca_4(PO_4)6F_2:0.02Eu~(2+),y Mn_2+、Sr_6Ca_4(PO_4)6F_2:0.02Eu~(2+),0.3Mn_2+,z H3BO3以及Sr_6Ca_4(PO_4)6F_2:0.02Eu~(2+),0.3Mn_2+,w Mg2+系列荧光粉。通过测定样品的XRD图谱确定了所合成的材料的相是单一的。对基质中共掺杂Eu~(2+)/Mn_2+所表现出量子效率的降低给出了解释。阐述了激活剂浓度猝灭效应以及Eu~(2+)-Mn_2+传递过程中存在“瓶颈效应”和“反瓶颈效应”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且利用H3BO3作为助剂以及调控阳离子的两种方式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改善。两种不同的调控方式均起到了改善样品量子效率的作用。对于两种调控过程中敏化剂(Eu~(2+))与激活剂(Mn_2+)出现的发射强度变化的不同,采用精修的手段,分析了发光中心所在晶体场环境的变化,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过渡金属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方法制备出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R-MnO_x(R=Ce、Co、Cr、Cu) NH3-SCR催化剂。采用TG-DSC、BET、XRD等进行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并采用NH_3-SCR模拟测试装置对R-MnO_x进行催化效果测试。结合第一性原理对催化剂的吸附性能进行模拟,进一步解释不同掺杂元素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Ce、Co掺杂能够有效降低MnO_x吸附能势垒,增加NO与NH_3气体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Ce-MnO_x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也增大了气体分子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接触机会。因此,Ce-MnO_x具有最好的NH_3-SCR催化效果,在120~240℃范围内NO的转化率能达到88%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渡金属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冰,张甜,祁翠星,陈炫波,雷行.两个咪唑基d~(10)过渡金属聚合物的离子热合成及其结构[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2].陈琛,赵春林,唐婕,陈鑫,梁海龙.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过渡金属离子掺杂NH_3-SCR催化剂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3].张海南,罗旭东,路金林,彭胜男,韩露.过渡金属硫化物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冶金.2019
[4].聂志颖,陈佳璐,冯洁,赵玉玲.过渡金属离子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李宗峰,董桂霞,亢静锐,李雷,吕易楠.过渡金属硫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9
[6].修其慧.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7].周格.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过渡金属溶解沉积及产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
[8].谢银斯.微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D].广西大学.2019
[9].王茹.基于配位键的聚苯胺/过渡金属离子杂化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10].李月彬.稀土离子及过渡金属离子掺杂Sr_6Ca_4(PO_4)_6F_2荧光粉发光性能及调控[D].河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