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铬的形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食品,乳粉,羧基,环境学,硫酸钠,毒性。
铬的形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琴,石群,祝银,王范盛,顾捷[1](2019)在《水产养殖环境水体中铬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水产养殖环境中总铬与溶解态铬的含量,通过差减法得出颗粒铬的含量,并根据项目特征采用-HPLC-I CP-MS分析方法,对溶解铬中的总铬(Ⅲ)与铬(Ⅵ)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20期)
高焕方,李亚玲,王东,郑佳,张恩智[2](2019)在《硫代硫酸钠处置含铬污染土壤效果及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不同质量比的硫代硫酸钠对铬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及治理过程中铬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对铬污染土壤在短期内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投加比为3%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虽然六价铬浸出浓度在降低,但幅度不明显。六价铬含量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投加比例越高其效果越明显;在形态分析中,生物可利用的水溶态和弱酸提取态中的铬均在减少;在硫代硫酸钠修复过程中pH值无明显变化。因此,用硫代硫酸钠处置铬污染土壤能明显降低六价铬浸出浓度和六价铬含量,且满足修复目标要求。结合经济效益和治理效果,硫代硫酸钠投加比为3%处置含铬污染土壤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9期)
李冰茹,左骥民,李杨,刘静,王北洪[3](2019)在《黑木耳中不同形态的铬在in vitro系统中生物可给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In vitro系统模拟黑木耳在消化过程中不同形态的铬的生物可给性,采用HPLC-ICP-MS测定不同形态铬的含量。结果表明:29个样品经过In vitro系统模拟消化后,铬在胃中的生物可给性为15.10%~35.87%;在肠中的生物可给性为11.02%~20.36%,同一样品胃中的生物可给性铬大于肠中的,且检测出的铬均以叁价形态存在。可以证明在In vitro系统中,黑木耳能有效吸附对人体有害的Cr(Ⅵ)。对0.5μg/L的Cr(Ⅲ)和Cr(Ⅵ)混标测定7次,RSD在2.55%~4.98%之间,方法重现性较好;对同一样品设置6平行实验,测量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9.5%,说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可见,黑木耳的生物可给性铬是对人体有益的Cr(Ⅲ),且证明了在模拟消化过程中黑木耳能够完全吸附对人体有害的Cr(Ⅵ),为黑木耳中铬在消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形态转变及生物有效性提供了数据参考,也为研究制定菌类中铬的限量标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吕小丽,郭平,王文君,戴瑞平,王栋[4](2019)在《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铬元素形态分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铬是一种微量元素,不同形态的铬对人体的功能和毒性不同,叁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且为人体所必需,六价铬的毒性较大,基于此,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铬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技术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对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铬形态分析的研究状况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谷善勇,骆骄阳,刘好,祁伟,吴建杰[5](2018)在《铬元素及其形态分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铬被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铬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备受国内外的关注。铬在食品和水产品中已有详细的限量规定,其在部分中药材中也能大量富集。另外,不同铬形态毒性相差极大,其形态分析极为重要,但铬形态之间易发生转化或迁移,给研究和分析工作带来了困难。该文对铬元素及其形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铬元素的科学研究与污染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赵灵瑜,费佳俊,茅力,胡忻,陈逸珺[6](2018)在《新型羧基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铬和锑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元素因其存在的元素形态不同,表现出的毒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元素形态进行分离分析很有必要。羧基功能化材料与特定金属形态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因而常被用于元素形态分析~([1])。目前,羧基功能化整体柱材料主要为有机聚合物整体柱~([2]),而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则相对较少。鉴于此,我们以四甲氧基硅烷和羧乙基硅烷叁醇钠盐为共聚单体,通过"一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羧基功能化杂化整体柱。并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羧基杂化整体柱具有通透性好、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强等特点。而后,我们以制备的羧基整体柱作为毛细管微萃取(CME)材料,用于水中的痕量无机铬和锑的形态分离分析。结果显示在特定的p H条件下,该羧基整体柱能够选择性地分离富集低价态的Cr(Ⅲ)和Sb(Ⅲ),而不吸附高价态的Cr(VI)和Sb(V)。同时,我们还以无机锑的分离分析为例,对羧基整体柱和巯基整体柱进行了对比。发现,羧基整体柱作为CME材料,可以在更简单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洗脱。因此,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灵敏且准确,能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无机铬和锑的分离富集及检测。(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20)
李冰茹,杜远芳,王北洪,何昭颖,马智宏[7](2018)在《食品中总铬和铬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铬既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又是已确认的致癌物质之一,且铬的毒性与摄入的铬总量及形态有关。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总铬及铬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总铬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有微波消解、干灰化法、高压消解、湿法消解等。铬形态分析的难点在于Cr(Ⅲ)与Cr(Ⅵ)的存在价态会发生改变,因此前处理技术必须保证铬形态分析过程中的稳定性,这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来说十分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超声消解、加速溶剂萃取、浊点萃取、固相萃取等铬形态提取和富集技术,并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同时,总结了食品中总铬及铬形态分析前处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石群[8](2018)在《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水体与底泥中铬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选择了目前在金属元素分析中具备超高灵敏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不同存在形态的铬元素含量的测定,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联用做了铬元素不同价态的分离,并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环境水体与底泥样品中,结果令人满意。首先,实验建立了适合可溶性铬中Cr(Ⅲ)与Cr(Ⅵ)分离的HPLC-ICP-MS的分析方法,优化了碰撞气、RF功率及采样深度、载气流量、雾化室温度等质谱条件以及色谱柱、柱温、流动相种类与浓度、洗脱方式、进样量、流速等色谱条件。由于Cr(Ⅲ)与Cr(Ⅵ)分别以阳、阴离子存在,增加了同时分离的难度,故选择采用柱前衍生的方式将Cr(Ⅲ)络合为配位阴离子,并优化了络合剂种类与浓度、络合温度与时间、溶液pH等衍生条件,在0.1~20μg/L线性范围内Cr(Ⅲ)和Cr(Ⅵ)的相关系数均达到1.0000,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34μg/L(μg/kg)和0.049μg/L(μg/kg)。其次,对浙江省部分地区养殖场水样样品中不同形态的铬进行测定,以0.45 um微孔滤膜为划分依据,将水样中铬分为颗粒态铬和溶解态铬,通过测定总铬与溶解态铬的含量由此得出了颗粒态铬的含量,此外,利用柱前衍生HPLC-ICP-MS联用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了溶解态铬中Cr(Ⅲ)与Cr(Ⅵ)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的溶解态铬含量均高于颗粒态铬含量,溶解态铬中的Cr(Ⅲ)含量高于Cr(Ⅵ)的含量。最后,选取浙江省部分地区养殖场内的底泥样品,对底泥样品中铬的不同存在形态做了详细分析,利用连续萃取法将底泥中铬的形态划分为可交换态(包含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5种形态进行研究,且根据不同的形态选择了适合的提取方法,并对其中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2种形态中的铬元素做了价态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底泥样品中的铬主要以残渣态铬为主,约占80%左右,其次为有机结合态铬,约占10%左右,其他3种形态中铬含量均相对较低。其含量大小为残渣态铬>有机结合态铬>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铬>离子交换态铬>碳酸盐结合态铬。(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振昌,毛磊,张新泽[9](2017)在《形态分析中铬的价态变化及其有效态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判定连续浸提法的准确度和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可信性,选择铬元素为目标重金属,以Tessier连续浸提法中的第叁步和第四步使用的浸提剂盐酸羟胺(NH_2OH·HCl)和双氧水(H_2O_2)分别作为还原剂和氧化剂,研究铬的形态分析中叁价铬(Cr3+)和六价铬(Cr~(6+))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与可进行程度。此外,以铬渣为原料,考察pH值、温度和振荡时间对铬渣中铬有效态浸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H_2OH·HCl在pH值为2~6时均可将Cr~(6+)还原为Cr3+,还原度达90%以上,由此会低估Cr~(6+)的潜在危害。pH值小于7时,Cr3+仅作为催化剂加快H_2O_2的分解,Cr3+含量几乎不变。将pH值、温度和振荡时间对铬离子的浸出影响关联为单因素和双因素数学模型,可预测不同条件下铬渣中Cr~(6+)和总铬(TCr)的浸出量。(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高勇兴[10](2017)在《PLC-ICP-MS法分析乳粉中铬的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乳粉中铬形态分析方法,使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对试样提取液中的叁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进行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检测定量。各价态铬在0~0.10 m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97);叁价铬[Cr(Ⅲ)]检出限为0.03 mg/kg,六价铬[Cr(Ⅵ)]检出限为0.01 mg/kg;在乳粉样品中叁价铬[Cr(Ⅲ)]加标回收率为82.1%~97.3%(加标水平为0.1~2.0 mg/kg),六价铬[Cr(Ⅵ)]加标回收率为85.4%~96.5%(加标水平为0.03~2.0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本方法是是一种能够准确、快速对乳粉中铬进行形态分析的可靠手段。(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7年19期)
铬的形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用不同质量比的硫代硫酸钠对铬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及治理过程中铬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对铬污染土壤在短期内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投加比为3%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虽然六价铬浸出浓度在降低,但幅度不明显。六价铬含量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投加比例越高其效果越明显;在形态分析中,生物可利用的水溶态和弱酸提取态中的铬均在减少;在硫代硫酸钠修复过程中pH值无明显变化。因此,用硫代硫酸钠处置铬污染土壤能明显降低六价铬浸出浓度和六价铬含量,且满足修复目标要求。结合经济效益和治理效果,硫代硫酸钠投加比为3%处置含铬污染土壤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铬的形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刘琴,石群,祝银,王范盛,顾捷.水产养殖环境水体中铬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J].山西农经.2019
[2].高焕方,李亚玲,王东,郑佳,张恩智.硫代硫酸钠处置含铬污染土壤效果及形态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
[3].李冰茹,左骥民,李杨,刘静,王北洪.黑木耳中不同形态的铬在invitro系统中生物可给性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9
[4].吕小丽,郭平,王文君,戴瑞平,王栋.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铬元素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9
[5].谷善勇,骆骄阳,刘好,祁伟,吴建杰.铬元素及其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8
[6].赵灵瑜,费佳俊,茅力,胡忻,陈逸珺.新型羧基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铬和锑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C].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李冰茹,杜远芳,王北洪,何昭颖,马智宏.食品中总铬和铬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概述[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8].石群.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
[9].李振昌,毛磊,张新泽.形态分析中铬的价态变化及其有效态预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
[10].高勇兴.PLC-ICP-MS法分析乳粉中铬的形态[J].广州化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