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上分切机构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轴与第一传动带连接,具有上纵切刀的上移动座设置在第一导轨上,下分切机构的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轴与第二传动带连接,具有下纵切刀的下移动座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第一、第二气缸分别安装在各自对应的上、下移动座上,第一、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将测得各上下移动座的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排刀信号,伺服电机分别驱动第一、第二传动带横向移动,第一、第二气缸夹紧第一、第二传动带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上下移动座移动到设定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准确对各纵切刀定位,能降低排刀的操作辅助时间,提高排刀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的机架(1),安装在第一横梁(1-1)的上分切机构和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的下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分切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传动带(6)以及第一位移传感器(10)和多个上切刀组件,第一导轨(9)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上并与第一传动带(6)平行,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一轴(5)与第一传动带(6)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1)与其中一个第一轴(5)连接;所述的上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上纵切刀(8)的上移动座(7)和第一气缸(24),各上移动座(7)设置在第一导轨(9)上,第一气缸(24)安装在各自的上移动座(7)上并用于夹紧第一传动带(6),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上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0)用于将测得各上移动座(7)的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上移动座(7)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一伺服电机(11)驱动第一传动带(6)横向移动,第一气缸(24)夹紧第一传动带(6)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上移动座(7)移动到设定位置;所述的下分切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传动带(17)以及第二位移传感器(21)和多个下切刀组件,第二导轨(18)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并与第二传动带(17)平行,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二轴(16)与第二传动带(17)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2)与其中一个第二轴(16)连接;所述的下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下纵切刀(20)的下移动座(19)和第二气缸(23),各下移动座(19)设置在第二导轨(18)上,第二气缸(23)安装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19)上并用于夹紧第二传动带(17),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的第二位移传感器(21)用于将测得各下移动座(19)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下移动座(19)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二伺服电机(22)驱动第二传动带(17)横向移动,第二气缸(23)夹紧第二传动带(17)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19)移动到设定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的机架(1),安装在第一横梁(1-1)的上分切机构和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的下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分切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传动带(6)以及第一位移传感器(10)和多个上切刀组件,第一导轨(9)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上并与第一传动带(6)平行,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一轴(5)与第一传动带(6)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1)与其中一个第一轴(5)连接;所述的上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上纵切刀(8)的上移动座(7)和第一气缸(24),各上移动座(7)设置在第一导轨(9)上,第一气缸(24)安装在各自的上移动座(7)上并用于夹紧第一传动带(6),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上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0)用于将测得各上移动座(7)的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上移动座(7)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一伺服电机(11)驱动第一传动带(6)横向移动,第一气缸(24)夹紧第一传动带(6)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上移动座(7)移动到设定位置;
所述的下分切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传动带(17)以及第二位移传感器(21)和多个下切刀组件,第二导轨(18)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并与第二传动带(17)平行,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二轴(16)与第二传动带(17)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2)与其中一个第二轴(16)连接;所述的下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下纵切刀(20)的下移动座(19)和第二气缸(23),各下移动座(19)设置在第二导轨(18)上,第二气缸(23)安装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19)上并用于夹紧第二传动带(17),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的第二位移传感器(21)用于将测得各下移动座(19)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下移动座(19)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二伺服电机(22)驱动第二传动带(17)横向移动,第二气缸(23)夹紧第二传动带(17)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19)移动到设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调节的上支座(4),第一轴(5)的两侧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支座(4)上,带轮(25)固定在第一轴(5)上,上调节座(2)安装在第一横梁(1-1)的两侧并位于上支座(4)的外侧,安装在上调节座(2)上的上调节件(3)与上支座(4)连接用于调节上支座(4)的横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11)安装在机架(1)或\/和第一横梁(1-1)上,且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侧通过离合器(12)与第一轴(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座(7)的底部具有内凹的气缸槽,第一气缸(24)密封安装在气缸槽内,第一传动带(6)穿过上移动座(7)的带孔或第一气缸(24)的固定座的带孔,第一气缸(24)的活塞伸出将第一传动带(6)夹紧在上移动座(7)或第一气缸(24)的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1-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调节的下支座(15),第二轴(16)的两侧通过轴承安装在下支座(15)上,带轮固定在第二轴(16)上,下调节座(13)安装在第二横梁(1-2)的两侧并位于下支座(15)的外侧,安装在下调节座(13)上的下调节件(14)与下支座(15)连接用于调节下支座(15)的横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22)安装在机架(1)或\/和第二横梁(1-2)上,且第二伺服电机(22)的输出侧通过离合器(12)与第二轴(1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移动座(19)底部具有内凹的气缸槽,第二气缸(23)密封安装在气缸槽内,第二传动带(17)穿过下移动座(19)的带孔或第二气缸(23)固定座的带孔,第二气缸(23)的活塞伸出将第二传动带(17)夹紧在下移动座(19)或第二气缸(23)的固定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轨(9)和第二导轨(18)为直线导轨,至少两个第一导轨(9)和第二导轨(18)分别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第一横梁(1-1)上和第二横梁(1-2)上,第一传动带(6)位于两第一导轨(9)之间,第二传动带(17)位于两第二导轨(18)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0)和第二位移传感器(21)为带型长度位移传感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属于复卷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卷机设有纵切装置,纵切装置采用上、下分切机构,上分切机构上设有多个上纵切刀,同样下分切机构上也设有对应的下纵切刀,通过多个上下纵切刀把整幅纸卷纵向分切数个小幅宽的纸张,复卷机在一个工作时间段内需要经常调整纸幅的分切规格。
在传统的复卷机排刀工艺中,一种是通过手工定位的方法来进行上下纵切刀调整,即操作人员用卷尺测量每个切刀之间的位置并进行反复测量,手动移动上、下纵切刀,需多次调整各上纵切刀之间的间隔距以及各下纵切刀之间的间隔距,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测量精度受到人为因素很大,分切宽度精度低。另一种采用半自动的方法,是通过每把纵切刀的位置显示值来定位移动刀架的位置,通常上下分切机构一般具有五至十组纵切刀,这样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误差大,而且排刀速度相当慢。随着现代化造纸设备运行的工作车速越来越快,对分切宽度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排刀装置不仅工作车速受到局限,无法与造纸生产线中的其它设备匹配,而且分切宽度的精度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对各纵切刀定位,能降低排刀的操作辅助时间,提高排刀工作效率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机架,安装在第一横梁的上分切机构和安装在第二横梁上的下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分切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传动带以及第一位移传感器和多个上切刀组件,第一导轨安装在第一横梁上并与第一传动带平行,安装在第一横梁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一轴与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伺服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轴连接;所述的上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上纵切刀的上移动座和第一气缸,各上移动座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气缸安装在各自的上移动座上并用于夹紧第一传动带,安装在第一横梁上的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将测得各上移动座的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上移动座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传动带横向移动,第一气缸夹紧第一传动带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上移动座移动到设定位置;
所述的下分切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传动带以及第二位移传感器和多个下切刀组件,第二导轨安装在第二横梁上并与第二传动带平行,安装在第二横梁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二轴与第二传动带连接,第二伺服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二轴连接;所述的下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下纵切刀的下移动座和第二气缸,各下移动座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第二气缸安装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上并用于夹紧第二传动带,安装在第二横梁上的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将测得各下移动座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下移动座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传动带横向移动,第二气缸夹紧第二传动带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移动到设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纵切刀自动排刀装置分别对上分切机构和下分切机构进行改进,上分切机构和下分切机构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传动带横向移动,上移动座和下移动座设置各自对应的导轨上,通过导轨进行横向导向,确保运行平稳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在上移动座和下移动座上分别连接有各自的气缸,通过气缸动作来夹紧各自的传动带,可根据设定要求来调节上移动座和下移动座的位置,继而使每个上纵切刀及下纵切刀达到设定位置,调节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分别对各上移动座的位置以及各下移动座的位置进行测量,并将测得各上移动座的位置信号以及各下移动座的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对接收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通过传动带使各上下移动座准确移动到设定位置,将每个上纵切刀及下纵切刀快速移动到设定位置,实现自动排刀。本实用新型降低排刀的操作辅助时间,大幅度提高排刀工作效率,按10组刀测试,人工排刀需要2-3min、精度1mm,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排刀装置只需20s左右、精度为0.1mm,能满足造纸设备的工作车速的高速运行和对分切宽度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切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1-1—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2—上调节座,3—上调节件,4—上支座,5—第一轴,6—第一传动带,7—上移动座,8—上纵切刀,9—第一导轨,10—第一位移传感器,11—第一伺服电机,12—离合器,13—下调节座,14—下调节件,15—下支座,16—第二轴,17—第二传动带,18—第二导轨,19—下移动座,20—下纵切刀,21—第二位移传感器,22—第二伺服电机,23—第二气缸,24—第一气缸,25—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纵切刀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的机架1,安装在第一横梁1-1的上分切机构和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的下分切机构。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分切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1、第一传动带6以及第一位移传感器10和多个上切刀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轨9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上并与第一传动带6平行,通过第一导轨9使多个上切刀组件能稳定可靠横向移动,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一轴5与第一传动带6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1与其中一个第一轴5连接。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伺服电机11安装在机架1或\/和第一横梁1-1上,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侧通过离合器12与第一轴5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1带动第一传动带6沿第一导轨9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动带6可采用同步带,具有准确的传动比。
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横梁1-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调节的上支座4,上支座4具有槽形孔,通过紧固件将上支座4的位置可调节的安装第一横梁1-1上,第一轴5的两侧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支座4上,带轮25固定在第一轴5上,带轮25与第一轴5制成一体,或将带轮25通过键连接在第一轴5上,第一传动带6安装在两带轮25上,通过带轮25使第一传动带6带动上移动座7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上调节座安装在第一横梁1-1的两侧并位于上支座4的外侧,安装在上调节座2上的上调节件3与上支座4连接用于调节上支座4的横向位置,该上调节件3可采用螺栓,通过连接在上调节座2上的上调节件3,方便调节上支座4的位置,以确保传动带可靠运行。
见图1~2、4所示,本实用新型上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上纵切刀8的上移动座7及第一气缸24,上纵切刀8可采用现有的能纵向移动的圆刀组件,各上移动座7设置在第一导轨9上,第一导轨9为直线导轨,至少两个第一导轨9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上,第一传动带6位于两第一导轨9之间,工作时能使各上移动座7沿第一导轨9稳定可靠移动。
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气缸24安装在各自的上移动座7上并用于夹紧第一传动带6,可在上移动座7的底部设有内凹的气缸槽,第一气缸24密封安装在气缸槽内,第一传动带6穿过上移动座7的带孔或第一气缸24固定座的带孔,第一气缸24的活塞伸出时将第一传动带6夹紧在上移动座7或第一气缸24的固定座上,通过第一传动带6带动各上移动座7移动到设定位置。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第一横梁1-1上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0用于将测得各上移动座7的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上移动座7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一伺服电机11驱动第一传动带6横向移动,第一气缸24夹紧第一传动带6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上移动座7移动到设定位置,使各上移动座7上的上纵切刀8到达设定位置,实现自动排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0为带型长度位移传感器,如大长度线位移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控制器可采用工控机或工业PC机,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快速准确的排刀。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分切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传动带17以及第二位移传感器21和多个下切刀组件,第二导轨18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并与第二传动带17平行,通过第二导轨18使多个下切刀组件能稳定可靠横向移动,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两侧并能转动的第二轴16与第二传动带17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2与其中一个第二轴16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2安装在机架1或\/和第二横梁1-2上,第二伺服电机22的输出侧通过离合器12与第二轴16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2带动第二传动带17沿第二导轨18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传动带17可采用同步带,具有准确的传动比。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横梁1-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调节的下支座15,第二轴16的两侧通过轴承安装在下支座15上,带轮固定在第二轴16上,带轮与第二轴16制成一体,或将带轮通过键连接在第二轴16上,第二传动带17安装在两带轮上,下调节座13安装在第二横梁1-2的两侧并位于下支座15的外侧,安装在下调节座13上的调节件与下支座15连接用于调节下支座15的横向位置,该下调节件14可采用螺栓,通过连接在下调节座13上的下调节件14,方便调节下支座15的位置,以确保传动带可靠运行。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切刀组件包括具有下纵切刀20的下移动座19及第二气缸23,下纵切刀20可采用现有纵向移动的圆刀组件,各下移动座19设置在第二导轨18上,同样该第二导轨18也为直线导轨,至少第二导轨18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第二传动带17位于两第二导轨18之间,工作时使各下移动座19沿第二导轨18可靠移动。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气缸23安装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19上并用于夹紧第二传动带17,同样,该下移动座19底部具有内凹的气缸槽,第二气缸23密封安装在气缸槽内,第二传动带17穿过下移动座19的带孔或第二气缸23固定座的带孔,第二气缸23的活塞伸出将第二传动带17夹紧在下移动座19或第二气缸23的固定座上,通过第二传动带17带动各下移动座19移动到设定位置。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第二横梁1-2上的第二位移传感器21用于将测得各下移动座19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下移动座19的位置信号并对各位置信号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后输出排刀信号,第二伺服电机22驱动第二传动带17横向移动,第二气缸23夹紧第二传动带17并带动各自对应的下移动座19移动到设定位置,使各下移动座19上的下纵切刀20到达设定位置,实现自动排刀。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位移传感器21为带型长度位移传感器,如大长度线位移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控制器可采用工控机或微处理器,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快速准确的排刀。
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10和第二位移传感器21分别对各上移动座7和下移动座19测量,确定每个上纵切刀8及下纵切刀20的位置,将各上纵切刀8的位置信号以及各下纵切刀20的位置信号输入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接收各位置信号并与内存的设定值进行对比处理,输出排刀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1和第二伺服电机22动作,通过带轮带动第一传动带6和第二传动带17横向移动,此时各第一气缸24和各第二气缸23动作,各气缸的活塞伸出而夹紧对应的传动带,使各上移动座7和各下移动座19分别与各自的传带连接,各上移动座7和各下移动座19沿各自的导轨移动到设定位置,继而对每个上纵切刀8和每一个下纵切刀20快速准确移动到设定位置。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0771.0
申请日:2019-03-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83172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H 19/26
专利分类号:B65H19/26;B65H35/02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常州市伯山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州市伯山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12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薛冶路6-28号
发明人:黄颖清
第一发明人:黄颖清
当前权利人:常州市伯山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贾海芬
代理机构:32317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金之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