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且看辽宁企业改革与管理如何应对(论文文献综述)
尤润九[1](2019)在《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企业在不断发展,境外项目投资成为当下经济的一个热点。同时国家正在积极地实行“一带一路”战略,为广大企业顺利走出国门提供基础。境外项目投资市场广阔,但是由于境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投资环境大相庭径,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成为进行境外项目投资的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是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理论和境外项目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以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项目作为分析案例,对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与评价,指出了企业在境外项目投资时面临的种种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等,进而指出Z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实施内部控制时存在的种种问题,对于环境与法律政策了解不足,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与境外项目投资相适应,内部控制本身设计仍需完善,人工成本认知与控制有待加强,资金投融资能力明显不足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然后提出中肯的建议,在投资决策前、投资决策中以及投资决策后以及风险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本案例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有着相应的指导意义。本文创新点针对以Z企业为代表的建设工程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的现状,从内部控制体系出发有针对性的指出其中问题。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会发现,研究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文章数量不多,除此之外,类似的文章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价研究,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并不多,所以对本研究的进行总结分析对中国国有工程建设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国内企业尚无完整的具体操作案例,缺乏实用性,仍需相关学者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内部控制机制体系的操作流程。此外,本文对于境外投资内部控制的探讨是基于工程建设国有企业Z企业展开的,相关结论的推广与实用性仍需进一步探索。
赵长昊[2](2013)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在国际贸易领域,高关税和配额限制已成历史,世界各国转而采用非关税壁垒手段来保护本国的利益,技术性贸易壁垒正是这种非关税壁垒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演变成标准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绿色壁垒等一些新的形式,这些新的形式对我国的出口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机电产品作为辽宁省主要出口产品,占据了全省出口总额的近一半,随着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迅猛增长,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为此本文提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这一论题。国内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成果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阐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新特征形式;本文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了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着重分析了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新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本文结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情况,分别分析了标准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绿色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产生的实际影响;并通过大量搜取相关数据,在沿用一般计量模型基础之上,着重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三种贸易壁垒形式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结果得出,目前标准壁垒能够对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起到促进作用,知识产权壁垒、绿色壁垒则对辽宁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起到阻碍作用。其中,知识产权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阻碍作用最大。本文提出了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和策略,目的是促进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快速发展。
刘柏霞,李亮[3](2012)在《加入WTO对辽宁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入世以来辽宁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发展变化,总结了存在的问题。经过协整分析,明确了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提出了辽宁省吸收利用外资的建议:建立并完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软环境建设,平衡利用外资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拓宽利用外资新领域,多元化引进外资。
刘柏霞,李亮[4](2012)在《加入WTO后辽宁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入世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辽宁省利用外资也出现了新特点新状况。本文分析了入世十年来,辽宁利用外资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协整分析明确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快辽宁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李东阳[5](2010)在《中国上市公司竞争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回顾公司制的出现及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股份制公司的诞生是公司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台阶,可以说为公司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我国上市公司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总体来看,一千多家上市公司共分三路,大部分上市公司发展是健康的,越走越好;少数上市公司走了错路,出现了严重问题,个别甚至退市;中间一部分公司走了曲折道路,起伏不定,处于亚健康状态。国外也曾出现类似情况。原因何在,于是引来国内学术界的热切关注,分别从公司战略、公司绩效以及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因而诞生不同的理论学派和分析方法。有的偏重战略理论的研究,有的则是对公司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还有的是就某一项或一个方面的因素与公司绩效的某一指数的关系的研究。总之,诸多研究由于立足的角度和选择的方法不同,所得结论并非完全一致。本文的特点是综合各学派理论观点,对涉及到的100多个战略因素进行分析界定,提出了战略因素层次结构模型。选出20个相对重要的因素,运用AHP法确定其权重,最终选定12个关键因素。对体现公司战略绩效的32个指标进行分析界定,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出8个相对重要的指标,通过排定权重,最终选定4个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以选定的食品饮料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4个关键绩效指标,对所属130多家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进行分析评价与归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对确定的公司12个重要战略因素和战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测度和判断,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评析。进而提出了培育与强化上市公司的战略因素,提升公司绩效水平的建议。本文的研究路线是立足理论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密切联系上市公司实际,最终达到本文的宗旨——上市公司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判定。
隋忠诚[6](2006)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在研究总结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西、印度等国家政策措施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调整产业结构、财政政策运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产业集群和国有企业改制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袁阡佑[7](2006)在《东北产业集群研究 ——基于长三角产业集群的经验》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较好的综合条件取得了发展的先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下,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将改革开放以来集聚的能量加以释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奇迹般的大发展。然而,此前中国的发展,更多的表现出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等优势区域倾斜,属于非均衡性发展,由此,带来了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增长与制度滞后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东北产业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模式含有前苏联模式的影子,与江浙沪和广东福建等地区的快速崛起相比,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综合竞争力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急剧下降,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率、增加值都与70年代时相去甚远,为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希望通过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的转换,实现东北振兴。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形成了一批产业集群,而且这些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于我国当前的发展来说,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经济结构的一种有效方式。值得指出的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在全部产业都具有竞争优势,并且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某些产业在某些特定的地点发展时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可以而且应当,选择衍生效益明显、拉动能力强的关联产业,运用产业集群方式加以培育和引导,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提高税收,提升区域内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促使知识进一步的增长与扩散。东北地区是中国从建国以来就重点发展的工业基地,在很长的时间里向全国输送了大量资源、设备、机械、人才和资金,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也不断下降,在与南方省份的竞争中,东北三省频频败下阵。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是前苏联产业模式的特征,如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高是个中原因之一,东北地区的国有经济,绝大多数是以纯国有企业的形式出现的,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过高,并对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经济成分产生“挤出效应”,而地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也极大的影响了的市场的活力,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很多研究和分析显示,所有制结构并不能决定区域经济或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然而,就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说明,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较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都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要求,促进老工业基地发展。因此,笔者在经过初步研究后,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应当通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结构调整,引入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各种经济形势的活力和潜能,建立起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而可以重塑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良好形象,打造东北制造的强势品牌。在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在第一章的文献综述部分,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探讨了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如非均衡发展理论、外向型发展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以及我国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并研究长周期理论在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集群的优势和负效应,以及在实践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分析了目前东北地区的情况并对东北区域的产业发展进行定位。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历史性贡献,但在改革开放中东北模式逐渐落后,显现出诸多问题。分析长三角产业集群的五种类型对东北经济板块的应用,与当前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在于打造新的产业集群。随后的第三章主要是对于长三角集群发展经验的借鉴,其中以上海发展服务业产业集群为例,对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代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而服务业的集群既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经济功能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提高的客观必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如发展营口港为临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和上海金融产业集群发展进程,服务业集群形成的要素分析,论证了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因此,这一部分更多的引用了上海服务业的有效做法和发展趋势,以及外国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的相关经验,希望对于东北地区在产业集群的引导上有所借鉴。在第四章中论述了东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引擎是选择并把握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依据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得出结论,认为制造业是东北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该部分还引用分析了吉林省以一汽集团为核心,打造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充实了文章内容和建议东北应采取整合支柱产业构建产业集群的手段。第五章的研究中,笔者认为东北区域要打造全新的产业集群就必须培育关键性企业。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难点和关键所在。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当前必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积极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布局调整。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老工业基地接续产业的发展和主导产业的转型。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东北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和水平都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因此,外资对东北产业拉动的效果也不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外资都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合理分工、放开竞争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优势,才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共享资源,鼓励创新,从而实现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综合竞争力。在第六章中笔者论述了地方政府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笔者在分析了政府的职能与任务之后,认为当前东北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为东北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适宜的软环境,并提出发展东北产业集群的对策。最后部分是本论文的总结,交代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
魏举峰[8](2006)在《企业国有股权稀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股权结构调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关于改革纷争的结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股份制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三个阶段,经过这一系列改革,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有股权一股独大问题日益突出,股权稀释成为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力求通过稀释国有股权,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改善企业治理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贡献率和企业经营绩效。辽宁是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较大的省份之一,其股权稀释的做法和经验具有普遍借鉴意义。那么,在推进辽宁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稀释过程中,其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个合理的股权稀释幅度和稀释模型?如果存在,这个幅度是多大?对不同行业来说是否存在不同的稀释幅度和稀释模型?通过哪些路径可以实现国有股权稀释?哪些投资者是国有企业希望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股权稀释过程中如何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等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从理论高度和实践层面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沿着如下思路进行研究:首先确定国有企业股权调整的对象,这一问题在辽宁省已经得到了基本界定;其次,对这些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幅度有多大,构建什么样的稀释模型,这既可以从理论上寻找答案,又可以从实证中获得经验证据;第三,这些股权稀释有那些可行的路径,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最后,哪些投资者适合参与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即如何选择合格投资者参与企业投资。同时,还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以规避股权稀释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本文由七章构成,各章内容安排大致如下:第一章作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内容安排以及研究创新等内容;第二章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演进,首先对国有企业改革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其次,进一步阐述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分析了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变迁过程表现的特征和制约因素;最后,从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角度剖析国有产权的特点和作用,并结合我国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所形成的弊
赵仕海[9](2006)在《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新的世纪,中国将会更加开放,在中国这个市场大舞台上,国内外企业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成为目前企业发展中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吉林省国有制造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欠佳,其它所有制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尽管发展迅速,但整体实力还不强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怎样才能尽快增强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企业竞争力作了理论性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同时结合制造业企业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同发达地区经济效益指标的对比得出了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低下的结论同时深入分析了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低下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培育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扎玛[10](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二、加入WTO且看辽宁企业改革与管理如何应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且看辽宁企业改革与管理如何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1)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概述 |
2.1 境外项目投资的概念与特点 |
2.1.1 境外项目投资的概念 |
2.1.2 境外项目投资的特点 |
2.2 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概念与目标 |
2.2.1 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概念 |
2.2.2 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目标 |
2.3 境外项目投资业务流程 |
2.4 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方法 |
3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
3.1 Z企业概况及境外项目投资情况 |
3.1.1 Z企业基本概况 |
3.1.2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业务 |
3.1.3 Z企业组织结构 |
3.2 Z企业境外项目风险与内部控制现状 |
3.2.1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投前阶段内部控制现状 |
3.2.2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项目投资投中阶段内部控制现状 |
3.2.3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投后阶段内部控制现状 |
3.3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缺陷及成因分析 |
3.3.1 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不科学 |
3.3.2 Z投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境外实际情况脱节 |
3.3.3 Z投中内部控制人工成本过高技术产权不完善 |
3.3.4 投后内部控制投融资能力不足责任追偿缺失 |
4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建议 |
4.1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
4.1.1 Z企业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
4.1.2 Z企业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
4.2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投前控制 |
4.2.1 明确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制度着重点 |
4.2.2 注重宏观环境分析 |
4.3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投中控制 |
4.3.1 注重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4.3.2 重视劳动力市场差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4.4 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投后控制 |
4.4.1 建立国内境外沟通渠道 |
4.4.2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管理 |
4.4.3 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 |
4.4.4 建立并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方法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
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 |
2.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
2.2 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俘获”理论 |
2.2.3 技术差距理论 |
2.2.4 需求差异理论 |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 |
2.3.1 数量控制作用机理 |
2.3.2 价格控制作用机理 |
2.3.3 双重控制作用机理 |
2.3.4 动态作用机理 |
2.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特征 |
2.4.1 技术性要求不断拓展并趋向精密 |
2.4.2 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不断出现 |
2.4.3 南北国家的关注重点差异明显 |
2.4.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承载功能放大 |
第3章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情况分析 |
3.1.1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
3.1.2 辽宁省出口机电产品结构得到改善,技术含量不高 |
3.1.3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市场趋于稳定,多元化趋势不明显 |
3.2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
3.2.1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 |
3.2.2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 |
3.3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遭遇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
3.3.1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
3.3.2 南北国家需求差异 |
3.3.3 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低 |
第4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
4.1 标准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
4.1.1 标准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
4.1.2 标准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
4.2 知识产权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
4.2.1 知识产权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
4.2.2 知识产权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
4.3 绿色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
4.3.1 绿色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
4.3.2 绿色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
第5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的选择 |
5.2 标准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模型的设定 |
5.2.2 数据的来源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知识产权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 |
5.3.1 模型的设定 |
5.3.2 数据的来源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绿色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1 模型的设定 |
5.4.2 数据的来源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
6.1 优化贸易结构,增加出口机电产品的技术含量 |
6.2 调整出口市场结构,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市场 |
6.3 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战略 |
6.4 树立环保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新特征的认识 |
6.5 建立完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
6.6 加大有针对性的研发投入,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
6.7 通过技术引进来跨越技术性贸易避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加入WTO对辽宁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入世以来辽宁省利用外资的情况 |
1. 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
2. 外资来源地呈多元化趋势, 但仍然较为集中 |
3. 外资的分布行业逐年扩大, 第二、三产业成为外资主力军 |
4.利用外资的新方式成为促成制造业大项目的主要方式 |
二、 辽宁省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
1. 外资的产业分布不均衡, 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低附加值的服务业 |
2. 外资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 |
3. 引资主体及方式单一, 独资企业所占比重过大 |
三、 辽宁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
1. 单位根检验 |
2. 协整检验 |
四、 辽宁省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
1. 建立并完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软环境建设 |
2. 加强宏观引导, 平衡辽宁利用外资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 |
3. 加快利用外资主体的多元化战略, 拓宽辽宁利用外资新领域 |
4. 拓宽吸引和利用外资渠道, 发展多元化引资方式 |
(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主体的界定 |
1.2 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
1.3 上市公司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 |
1.4 国内外关于公司战略与绩效的研究状况 |
1.4.1 国外关于公司战略的研究概述 |
1.4.2 国内关于公司战略研究的概述 |
1.4.3 国内外关于公司绩效的研究状况 |
1.4.4 国内外关于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研究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论文结构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司战略与绩效的有关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2.1 公司战略理论与战略因素 |
2.1.1 战略的概念 |
2.1.2 企业战略理论的演进 |
2.1.3 企业战略的特征 |
2.1.4 战略意图、战略使命与战略态势 |
2.1.5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
2.1.6 企业战略层次体系 |
2.1.7 公司战略类型及战略选择 |
2.1.8 公司战略因素概论 |
2.2 公司绩效的有关理论与评价方法 |
2.2.1 公司绩效 |
2.2.2 公司绩效评价 |
2.2.3 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
2.2.4 公司绩效评价指标 |
2.2.5 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战略因素分析 |
3.1 基于行业结构理论的战略因素分析 |
3.1.1 行业结构理论的主导思想 |
3.1.2 基于行业结构理论的战略因素界定 |
3.2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因素分析 |
3.2.1 资源基础理论的主导思想 |
3.2.2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因素界定 |
3.3 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战略因素分析 |
3.3.1 核心能力理论的主导思想 |
3.3.2 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战略因素界定 |
3.4 宏观环境的战略因素分析 |
3.4.1 宏观环境对公司战略的影响 |
3.4.2 宏观范畴的公司战略因素界定 |
3.5 公司战略因素层次结构及要素组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战略绩效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 |
4.1 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状况分析 |
4.1.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逐年衰退 |
4.1.2 上市公司绩效不佳 |
4.1.3 上市公司“变脸”现象普遍,持续经营能力较差 |
4.1.4 上市公司亏损面加大 |
4.1.5 公司绩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
4.2 中国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构建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
4.2.2 战略绩效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 |
4.2.3 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市公司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模 |
5.1 公司战略因素的选择 |
5.1.1 战略因素选择的原则 |
5.1.2 战略因素选择的方法 |
5.2 战略绩效指标的选择 |
5.2.1 战略绩效指标选择的原则 |
5.2.2 战略绩效指标选择方法 |
5.3 公司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模型及研究方法 |
5.3.1 公司绩效模型 |
5.3.2 关于公司战略绩效与战略因素关系的研究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战略因素 |
6.1 上市公司行业样本的选择 |
6.2 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概况 |
6.3 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战略绩效的分类 |
6.3.1 分类方法 |
6.3.2 分类结果 |
6.4 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6.4.1 描述性分析 |
6.4.2 多因素方差分析 |
6.4.3 多重比较 |
6.4.4 边际估计 |
6.4.5 上市公司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图示分析 |
6.5 企业品牌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战略因素与 |
7.1 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概况 |
7.2 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分类 |
7.2.1 分类方法 |
7.2.2 分类结果 |
7.3 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战略因素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7.3.1 描述性分析结果 |
7.3.2 多因素方差分析 |
7.3.3 多重比较 |
7.3.4 边际估计 |
7.3.5 上市公司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图示分析 |
7.4 企业品牌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强化战略因素,提升公司绩效的建议 |
8.2.1 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模式 |
8.2.2 积极培养成熟理性的机构投资者 |
8.2.3 建立健全有效的债权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
8.2.4 积极推进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
8.2.5 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并购重组 |
8.2.6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潜能,提升公司长期持续型战略绩效 |
8.2.7 打造公司品牌,提升公司隐形绩效 |
8.2.8 加强战略管理,培养核心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
8.2.9 切实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
8.2.10 履行政府职责,引导和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
8.3 本文未竞之处与后续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的说明 |
致谢 |
(6)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一、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综述 |
二、国外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基本经验 |
三、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其他经验借鉴 |
第三章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 |
一、国外学者关于财政政策的理论综述 |
二、国外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财政政策 |
三、财政政策的其他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
一、国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的理论综述 |
二、国外老工业基地推动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 |
三、技术创新的其他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用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一、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 |
二、国外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经验 |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其他经验借鉴 |
第六章 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推动国企改制、优化国企治理结构 |
一、国外学者关于国有企业的理论综述 |
二、国外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经验 |
三、国有企业改制的其他经验借鉴 |
第七章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路径研究与政策建议 |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必由之路——产业结构调整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基础性手段——财政政策改革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基本动力——技术创新 |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有效途径——发展产业集群 |
五、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制度保障——国有企业改制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7)东北产业集群研究 ——基于长三角产业集群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论文结构与意义 |
一、本文的逻辑体系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理论意义 |
一、利用发展产业集群振兴东北区域经济 |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结合 |
第五节 本文的实践意义 |
第六节 论文的突破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产业集群理论概述与应用 |
第一节 产业集群理论基础及相关理论研究 |
一、产业集群的理论描述 |
二、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优劣势分析 |
一、产业集群的特点 |
二、产业集群的功能优势 |
三、产业集群的负效应 |
第三节 产业集群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四节 长周期理论与东北产业发展的机遇 |
一、长周期理论的实践意义 |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对东北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五节 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与东西部产业发展 |
一、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对东西部影响的比较 |
二、产业集群使得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向东部集中 |
三、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导致东部劳动密集刑产业集群产生 |
四、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使企业就地升级不利于产业的西移 |
五、东部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路径依赖 |
第六节 东西部外贸易合作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联动基础的研究 |
第二章 东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目标定位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贡献 |
第二节 东北模式在改革开放中的落伍 |
一、东北产业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的表现 |
二、苏联产业经济模式的计划经济是“产品集聚” |
第三节 东北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苏联产业经济模式造成的体制机制约束与科技落后 |
二、市场开放度过低对国有经济的影响 |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产业竞争力 |
四、资源枯竭,后续替代产业缺乏 |
五、服务产业的差距 |
六、各自为政导致产业缺乏合理分工 |
第四节 东北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定位一打造全新的产业集群 |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在于打造新的产业集群 |
二、区域定位—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
三、产业集群形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标志 |
第五节 分析长三角产业集群的五种类型对东北经济板块的应用 |
一、自发成长型产业集群 |
二、企业扩张型产业集群 |
三、市场带动型产业集群 |
四、科技驱动型产业集群 |
五、外资带动型产业集群 |
第三章 服务业对东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服务产业集群理论及相关分析 |
一、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空间组织结构 |
二、服务业集群形成的要素分析 |
三、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
四、服务业集群的不同发展路径分析 |
第二节 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分析 |
一、发展营口港为临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
二、上海金融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与未来机遇 |
第三节 上海服务业集群发展经验对东北板块的借鉴 |
一、主导产业和关键性企业,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内生变量 |
二、搭建好主要载体和平台,营造集群组织管理的制度优势 |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第四章 东北产业集群发展内生增长引擎—把握主导产业发展优势 |
第一节 选择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 |
一、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概述 |
二、东北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第二节 制造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和基础 |
第三节 引进先进与高端制造业加强区域合作 |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在于打造新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
一、东北具有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比较优势 |
二、制造业是东北地区调整重点和发展的核心 |
三、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标志 |
第五节 以一汽为核心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
第六节 东北应采取整合行业支柱产业构建产业集群的手段 |
第五章 东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一培育与整合关键性企业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路和举措 |
一、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
三、国有企业改革是振兴东北的关键环节 |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
五、把国有企业打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退出” |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重点和难点在于“退出” |
二、国有企业“退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东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一、混合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
二、混合所有制产权制度改革是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加速器 |
三、混合所有制可以更好地保持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 |
四、民营企业参与国企重组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五、混合所有制产业集群,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依托 |
第四节 外资企业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
一、外资与东道国产业升级的研究评述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有关情况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在行业间分布 |
四、外资对于东北地区的拉动效应偏低 |
第六章 产业集群与地方政府 |
第一节 政府作用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
一、政府的公共性和强制性 |
二、公共政策与政府职能定位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对社会成本的研究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
二、地方政府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适宜的软环境 |
三、产业集群构建中的中小企业战略 |
第四节 规范市场制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
第五节 东北产业集群发展与土地的使用效率研究 |
一、上海用土地使用率的数据对东北产业的启示 |
二、东北产业集群发展要注意土地的集约化使用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土地开发的应有的基本原则 |
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
第六节 发展东北产业集群的对策 |
一、产业集群构建中的政府角色与文化 |
二、发展产业集群的双重动力启动与对策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 |
(一)实证研究不够 |
(二)集群风险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后记 |
(8)企业国有股权稀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改进及创新 |
第二章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演进 |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的回顾 |
第二节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解析 |
第三节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
第三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理论解释 |
第一节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第二节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 |
第三节 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四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经验证据 |
第一节 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股权稀释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垄断性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竞争性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实证检验 |
第五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引进战略投资者稀释国有股 |
第二节 境内外上市稀释国有股 |
第三节 企业内部的稀释路径 |
第六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投资者评价 |
第一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与投资者评价 |
第二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投资者评价体系 |
第三节 投资者综合评价指标测评模型构建 |
第七章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损失规避和风险防范 |
第一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资产损失及原因 |
第二节 企业国有股权稀释中的损失规避方法 |
第三节 企业引入境外投资者稀释股权的风险防范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使用授权说明 |
大摘要本 |
(9)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外关于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国内关于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第二节 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第三章 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现状 |
第一节 企业营运竞争力较强 |
第二节 企业营销竞争力欠佳 |
第三节 企业创新竞争力偏弱 |
第四节 吉林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 |
第四章 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低下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第二节 吉林省地域文化成为发展制造业最大的劣势 |
第三节 市场化程度较低 |
第四节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发展严重滞后 |
第五节 产业集群较弱 |
第五章 培育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
第一节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二节 搞好技术创新 |
第三节 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 |
第四节 变革企业文化 |
第五节 通过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竞争力 |
第六节 政府职能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
五 区域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三 技术创新能力 |
四 企业规模度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作者声明 |
四、加入WTO且看辽宁企业改革与管理如何应对(论文参考文献)
- [1]Z企业境外项目投资内部控制案例研究[D]. 尤润九.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赵长昊. 沈阳理工大学, 2013(S2)
- [3]加入WTO对辽宁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影响分析[J]. 刘柏霞,李亮.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4]加入WTO后辽宁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分析[A]. 刘柏霞,李亮.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2), 2012
- [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战略因素与战略绩效关系的研究[D]. 李东阳. 天津大学, 2010(07)
- [6]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 隋忠诚. 吉林大学, 2006(05)
- [7]东北产业集群研究 ——基于长三角产业集群的经验[D]. 袁阡佑. 复旦大学, 2006(02)
- [8]企业国有股权稀释问题研究[D]. 魏举峰. 辽宁大学, 2006(10)
- [9]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培育研究[D]. 赵仕海. 吉林大学, 2006(10)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