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盘用电热管组件论文和设计-汪祥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盘用电热管组件,涉及电热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热管本体、电源线以及接线端子,在电源线的另一末端连接有密封头,电源线的电芯固定插接于密封头内,在密封头内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压线扣,压线扣的一端与电源线的电芯抵触,在密封头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在插接槽的槽底开设有插接孔,在电热管本体的末端一体连接有引出棒,电热管本体的末端插接于插接槽内,引出棒贯穿于所述插接孔、并穿过压线扣与电源线的电芯抵触;具有提高电热管本体与电源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当电热管本体或电源线损坏时,通过更换其中某一损坏的部件,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包括电热管本体(1)、电源线(2)以及设置于电源线(2)一末端的接线端子(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线(2)的另一末端连接有密封头(4),所述电源线(2)的电芯固定插接于密封头(4)内,在所述密封头(4)内开设有安装槽(41),在所述安装槽(41)内固定设置有压线扣(5),所述压线扣(5)的一端与电源线(2)的电芯抵触,在所述密封头(4)远离与电源线(2)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42),在所述插接槽(42)的槽底开设有与安装槽(41)相连通的插接孔(43),在所述电热管本体(1)的末端一体连接有引出棒(14),所述电热管本体(1)的末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42)内,所述引出棒(14)贯穿于所述插接孔(43)、并穿过压线扣(5)与所述电源线(2)的电芯抵触。

设计方案

1.一种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包括电热管本体(1)、电源线(2)以及设置于电源线(2)一末端的接线端子(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线(2)的另一末端连接有密封头(4),所述电源线(2)的电芯固定插接于密封头(4)内,在所述密封头(4)内开设有安装槽(41),在所述安装槽(41)内固定设置有压线扣(5),所述压线扣(5)的一端与电源线(2)的电芯抵触,在所述密封头(4)远离与电源线(2)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42),在所述插接槽(42)的槽底开设有与安装槽(41)相连通的插接孔(43),在所述电热管本体(1)的末端一体连接有引出棒(14),所述电热管本体(1)的末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42)内,所述引出棒(14)贯穿于所述插接孔(43)、并穿过压线扣(5)与所述电源线(2)的电芯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本体(1)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段(11)、水平段(12)与垂直段(13),所述引出棒(14)设置于连接段(11)上,所述水平段(12)与垂直段(13)的衍生面垂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12)呈弧形布置,且垂直段(13)布置于水平段(12)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扣(5)包括与安装槽(41)同轴布置的环形体(51)以及一端一体布置于环形体(51)上的压线脚(52),多个所述压线脚(52)呈环形间隔布置于所述环形体(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脚(52)远离与环形体(51)连接的一端朝环形体(51)的轴线方向弯曲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扣(5)为紫铜压线扣(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热管本体(1)的圆周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定位环(15),在所述插接槽(42)的圆周槽壁上开设有与定位环(15)相配合的定位槽(44),所述引出棒(14)插接于安装槽(41)内时,所述定位环(15)卡接于所述定位槽(4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头(4)为橡胶密封头(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盘用电热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水加热装置中的金属管状电热元件100%是按技术标准GB\/T23150-2008《热水器用管状加热器》或JB\/T4088-1999《日用管状电热元件》生产的管状电热元件,是“以金属管为外壳、合金电热丝作发热体,在金属管内填装密实的氧化镁粉末绝缘介质,以固定发热体的元件”;

目前,传统的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均是通过电热管与电源线固定连接,达到电加热的目的;但是该连接方式容易断裂或损坏,从而需要将整个电热管组件进行更换,从而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具有提高其产品质量以及安装稳定性,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包括电热管本体、电源线以及设置于电源线一末端的接线端子,在所述电源线的另一末端连接有密封头,所述电源线的电芯固定插接于密封头内,在所述密封头内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压线扣,所述压线扣的一端与电源线的电芯抵触,在所述密封头远离与电源线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在所述插接槽的槽底开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插接孔,在所述电热管本体的末端一体连接有引出棒,所述电热管本体的末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引出棒贯穿于所述插接孔、并穿过压线扣与所述电源线的电芯抵触。

如此设置,通过将电热管本体的一端插接于密封头的安装槽内,使其电热管本体上的引出棒插接于插接槽内并与电源线内的电芯处于密封头内抵触连接,实现电热管本体与电源线之间连接的目的;同时,通过密封头内的压线扣将引出棒固定于密封头内,提高电热管本体安装于密封头上的稳定性,并达到快速安装或拆卸的目的,同时提高电热管本体与电源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当电热管本体或电源线损坏时,通过更换其中某一损坏的部件,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电热管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段、水平段与垂直段,所述引出棒设置于连接段上,所述水平段与垂直段的衍生面垂直布置。

如此设置,使其电热管本体处于多个面上进行加热,提高电热管本体处于水盘上的加热面积,提高其电热管本体的加热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水平段呈弧形布置,且垂直段布置于水平段的中心处。

如此设置,使其水平面以及垂直面上均能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线扣包括与安装槽同轴布置的环形体以及一端一体布置于环形体上的压线脚,多个所述压线脚呈环形间隔布置于所述环形体上。

如此设置,引出棒插接于环形体,并通过压线脚对引出棒按压,使其压线扣对引出棒进行固定的作用,实现将电热管本体固定于密封头上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线脚远离与环形体连接的一端朝环形体的轴线方向弯曲设置。

如此设置,使其引出棒插接于压线扣内时,压线脚对引出棒形成一定的预压力,提高压线扣与引出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线扣为紫铜压线扣。

如此设置,提高压线扣的结构强度以及导电性能。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电热管本体的圆周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定位环,在所述插接槽的圆周槽壁上开设有与定位环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引出棒插接于安装槽内时,所述定位环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如此设置,在引出棒插接于安装槽内时,使其定位环卡接于定位槽内,达到限位安装的作用,提高电热管本体与密封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头为橡胶密封头。

如此设置,使其密封头具有一定柔性,提高电热管本体与电源线之间连接的使用性能,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密封头内的压线扣将引出棒固定于密封头内,提高电热管本体安装于密封头上的稳定性,并达到快速安装或拆卸的目的,同时提高电热管本体与电源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

2、通过将引出棒插接于环形体,使其引出棒插接于压线扣内时,压线脚对引出棒形成一定的预压力并打动固定效果,实现将电热管本体固定于密封头上的固定作用;

3、在引出棒插接于安装槽内时,通过定位环卡接于定位槽内,达到限位安装的作用,提高电热管本体与密封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盘用电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盘用电热管组件中电热管本体、密封头与电源线之间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水盘用电热管组件中引出棒轴线处的剖视图;

图4为水盘用电热管组件中压线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热管本体;11、连接段;12、水平段;13、垂直段;14、引出棒;15、定位环;2、电源线;3、接线端子;4、密封头;41、安装槽;42、插接槽;43、插接孔;44、定位槽;5、压线扣;51、环形体;52、压线脚。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水盘用电热管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电热管本体1、电源线2、固定设置于电源线2一末端的接线端子3以及固定设置于电源线2另一末端的密封头4,密封头4为防水橡胶密封头4。

如图1所示,其中,电热管本体1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段11、水平段12与垂直段13;水平段12呈弧形布置,垂直段13布置于水平段12的中心处,且水平段12与垂直段13的衍生面垂直布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源线2的电芯固定插接于密封头4的一端内部,在密封头4内部开设有安装槽41,在安装槽41内固定设置有压线扣5,且压线扣5为紫铜压线扣5;结合图4所示,压线扣5包括与安装槽41同轴布置的环形体51以及一端一体布置于环形体51上的压线脚52;多个压线脚52呈环形间隔布置于环形体51上,且压线脚52远离与环形体51连接的一端均朝环形体51的轴线方向弯曲设置,并与电源线2的电芯抵触。

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密封头4远离与电源线2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42,在插接槽42的槽底开设有与安装槽41相连通的插接孔43;在电热管本体1的连接段11一体连接有引出棒14,当电热管本体1的连接段11插接于插接槽42内,引出棒14贯穿于插接孔43以及压线扣5的环形体51、并与电源线2的电芯抵触,且压线脚52的一端均按压于引出棒14上。

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连接段11的圆周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定位环15,在插接槽42的圆周槽壁上开设有与定位环15相配合的定位槽44;引出棒14插接于安装槽41内时,定位环15卡接于定位槽44内,实现电热管本体1通过密封头4与电源线2连接的目的。

工作原理:通过将电热管本体1的连接段11插接于密封头4内,使其连接段11上的引出棒14与电源线2内的电芯处于密封头4内抵触连接,实现电热管本体1与电源线2之间连接的目的;同时,通过密封头4内的压线扣5将引出棒14固定于密封头4内以及定位环15定位于安装槽41上的定位槽44内,提高电热管本体1安装于密封头4上的稳定性,并达到快速安装或拆卸的目的,同时提高电热管本体1与电源线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当电热管本体1或电源线2损坏时,通过更换其中某一损坏的部件,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水盘用电热管组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6263.9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67849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H05B3/40

专利分类号:H05B3/40;H05B3/02

范畴分类:39D;35F;

申请人:乐清市正虹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乐清市正虹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608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溪西工业区

发明人:汪祥林;赵乐明

第一发明人:汪祥林

当前权利人:乐清市正虹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水盘用电热管组件论文和设计-汪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