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TP1B抑制剂,TCPTP,石胆酸肟,合成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论文文献综述
侍术智,梁志鹏,孙建勇,石玉军[1](2019)在《新型石胆酸-3-肟酯衍生物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标.内源性甾体化合物石胆酸具有温和的PTP1B抑制活性.将石胆酸3-OH氧化后,进一步修饰得到含有肉桂酸片段的石胆酸肟酯类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鉴定其结构.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得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强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2b的IC_(50)达到0.79μmol·L~(-1),是先导化合物石胆酸活性的15倍左右,同时该化合物对高度同源的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的选择性达到4倍左右.(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成路,王华玉,李奕嶙,王一鸣,宫荣庆[2](2019)在《4-苯基-1,3-硒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抗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创制活性优良的PTP1B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1个含1,3-硒唑和1,2,4-叁唑活性组块新型结构目标分子(ZLXZ1-ZLXZ11),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首先选择ZLXZ1和ZLXZ11在MOE 2015. 10程序上,与PTP1B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在ZLXZ1分子中硒唑环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副催化位点Tyr46、Ala217、Lys120和Asp 48分别形成了π-H作用和氢键作用。在ZLXZ11分子中硒唑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Asp181、Arg221和Asp48形成了氢键作用。在分子对接模拟的基础上,测试了11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的抑制率均在87. 02%以上,其中3个目标分子PTP1B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抑制活性优良,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成路,李传银,杨蒙,朱长安,孙晓娜[3](2017)在《新型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叁唑并噻二唑-均叁嗪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亚氨基为桥,设计合成了18个含有叁唑并噻二唑和均叁嗪双杂环的新型分子(4a~4i和5a~5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吗啉和四氢吡咯分别与叁聚氯氰发生双取代反应合成叁嗪衍生物(1A和1B),然后将1A和1B分别与对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重要中间体(2A和2B)。通过熔融法将8种脂肪酸与二氨基硫脲缩合得1,2,4-叁唑衍生物3a~3h,最后将2A和2B在叁氯氧磷和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分别与3a~3h反应得目标产物。为了进一步比较3-脂肪基和3-苯基对药效活性的影响,利用相同方法设计合成了目标产物4i和5i。评价了目标产物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分子对Cdc25B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_(50)值)在2.40~0.31 mg/L之间,目标分子4a~4f和5a~5i的IC_(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_3VO_4[(1.25±0.14)mg/L],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在PTP1B测试中,14个目标分子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IC_(50)值在0.98~0.37 mg/L之间,低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1.19±0.27)mg/L],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7年04期)
何海兵,戴红,葛英花,施磊,邹政[4](2016)在《含取代异恶唑的白桦脂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标.通过向天然五环叁萜类化合物白桦脂醇的3位引入5-取代苯基-3-异恶唑,设计并合成了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鉴定了其结构.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得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5h的IC_(50)达到0.98μmol·L~(-1),为先导化合物白桦脂醇活性的12倍左右,同时该化合物对高度同源的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的选择性也达到4倍左右.(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6年12期)
穆赫塔尔·伊米尔艾山,萨提瓦力迪·海力力,麦麦提依明·马合木提[5](2017)在《含羧基或酯基的N-甲基异恶唑啉盐的合成及其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酯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的体外抗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酸二甲酯作为N-甲基化试剂,与相应的异恶唑啉1a~1g或3a~3g反应,并在盐酸中以叁氯化铁作为阴离子交换试剂,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甲基-3-乙氧基羰基-5-芳基-3a,6a-二氢-4,6-二氧代氮杂茂并[3',4'-d]异恶唑四氯化铁酸盐衍生物2a~2g和2-甲基-3-羧基-5-芳基-3a,6a-二氢-4,6-二氧代氮杂茂并[3',4'-d]异恶唑四氯化铁酸盐衍生物4a~4g,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并进行了初步药物活性筛选.化合物2和4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体外抗癌活性试验表明,当样品浓度为20μg/m L时,化合物2a~2g和4a~4g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酯酶(Cdc25B)的抑制率分别在97.32%~99.94%之间和97.45%~99.92%之间.化合物2a~2g和4d~4g对含SH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SHP1)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在52.18%~97.15%和86.66%~99.45%之间.只有4a~4c的抑制率在15.21%~47.11%之间(IC50<0.5μmol/L).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7年02期)
何海兵,戴红,高立信,张海军,邹政[6](2016)在《石胆酸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体内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被视为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标.甾体类天然产物石胆酸3(LCA)具有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为了提供石胆酸衍生合成多样性的基本骨架,并探讨甾环上特定位点(3,4,5,6及23位)取代基及其构型与PTP1B抑制活性的关系,设计并合成了一组石胆酸类似物.PTP1B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3β-羟基胆烷-4-烯酸(17)和4,4-二甲基-3β-羟基-5-烯-胆烷酸(19)对PTP1B的抑制活性均比石胆酸有所提高,分别达到(8.50±1.21)和(6.27±1.03)μmol·L-1.此外,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接阐明了两个化合物与酶的可能结合方式.为进一步研究PTP1B抑制剂提供了新的骨架化合物及有价值的构效关系信息.(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6年11期)
梅雯雯,郭跃伟,李佳,蔡妹艺,马文泉[7](2016)在《吲哚丙基-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吲哚丁酸为原料,通过酯化、酰肼化、环化、取代四步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吲哚丙基-1,3,4-恶二唑衍生物.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活性测试,发现其中5个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抗PTP1B活性,其中化合物5g活性最强,其IC_(50)为6.74μg·mL~(-1).该系列化合物是首次报道的具有PTP1B抑制活性的吲哚烷基-恶二唑衍生物.(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6年03期)
古丽娜尔·卡斯木,马庆苓,古丽米热·卡哈尔,阿吉艾克拜尔·艾萨[8](2014)在《阿纳其根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种不同溶剂(正己烷、乙醚、氯仿)经索氏提取法提取阿纳其根中的油脂成分,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正己烷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8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6.341%、棕榈酸为34.268%、油酸为19.656%;乙醚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12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34.102%、棕榈酸为32.916%、油酸为20.000%、亚麻酸为5.329%;氯仿提取油脂中共鉴定出了5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为42.427%、棕榈酸为40.952%、油酸为11.250%。对阿纳其根脂肪酸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对PTP1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5.27±0.40、4.71±0.08、7.01±1.98μg/m L。该研究为深入研究阿纳其根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4年11期)
黄文文,毕毅,陈蒙蒙,夏国祥,张振磊[9](2014)在《水杨酸类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Surflex-dock对21个水杨酸类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B抑制剂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水杨酸结构的头部深入活性口袋内部,其氢键决定其与酶结合的稳定性,尾部结构及氢键决定其抑制活性.据此,利用Topomer CoMFA建模时将头尾结构切开分析,从21个化合物中随机选取17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建立3D-QSAR模型,并用包括4个化合物的测试集验证模型的外部预测能力,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预测活性与实测活性的差值均小于0.12μmol/L,该模型可以用于辅助设计同类型新化合物并进行其活性预测.(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4年02期)
孙良鹏,姜哲,高立信,李英哲,孙立云[10](2012)在《含3,4-二氢-2(1H)-喹啉酮结构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作为胰岛素和瘦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负调节因子,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潜在靶标.为了寻找非磷酸酯类PTP1B抑制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3,4-二氢-2(1H)-喹啉酮结构的新型查尔酮衍生物,并对化合物进行了PTP1B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对PTP1B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E)-6-{4-[3-(4-氯苯基)-3-氧代-1-丙烯基]苄氧基}-3,4-二氢-2(1H)-喹啉酮(4e)和(E)-6-{4-[3-(3-溴苯基)-3-氧代-1-丙烯基]苄氧基}-3,4-二氢-2(1H)-喹啉酮(4i)活性最佳,IC50分别为(4.64±0.38)和(4.36±0.41)μmol/L.(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2年11期)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抗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创制活性优良的PTP1B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1个含1,3-硒唑和1,2,4-叁唑活性组块新型结构目标分子(ZLXZ1-ZLXZ11),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首先选择ZLXZ1和ZLXZ11在MOE 2015. 10程序上,与PTP1B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在ZLXZ1分子中硒唑环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副催化位点Tyr46、Ala217、Lys120和Asp 48分别形成了π-H作用和氢键作用。在ZLXZ11分子中硒唑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Asp181、Arg221和Asp48形成了氢键作用。在分子对接模拟的基础上,测试了11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的抑制率均在87. 02%以上,其中3个目标分子PTP1B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抑制活性优良,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论文参考文献
[1].侍术智,梁志鹏,孙建勇,石玉军.新型石胆酸-3-肟酯衍生物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J].有机化学.2019
[2].张成路,王华玉,李奕嶙,王一鸣,宫荣庆.4-苯基-1,3-硒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J].应用化学.2019
[3].张成路,李传银,杨蒙,朱长安,孙晓娜.新型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叁唑并噻二唑-均叁嗪的合成[J].应用化学.2017
[4].何海兵,戴红,葛英花,施磊,邹政.含取代异恶唑的白桦脂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J].有机化学.2016
[5].穆赫塔尔·伊米尔艾山,萨提瓦力迪·海力力,麦麦提依明·马合木提.含羧基或酯基的N-甲基异恶唑啉盐的合成及其对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酯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的体外抗癌活性[J].有机化学.2017
[6].何海兵,戴红,高立信,张海军,邹政.石胆酸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J].有机化学.2016
[7].梅雯雯,郭跃伟,李佳,蔡妹艺,马文泉.吲哚丙基-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6
[8].古丽娜尔·卡斯木,马庆苓,古丽米热·卡哈尔,阿吉艾克拜尔·艾萨.阿纳其根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作用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
[9].黄文文,毕毅,陈蒙蒙,夏国祥,张振磊.水杨酸类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4
[10].孙良鹏,姜哲,高立信,李英哲,孙立云.含3,4-二氢-2(1H)-喹啉酮结构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