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道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道,周敦颐,马尔克斯,荀子,旧体诗,历史主义,自然。
人道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龚郭清[1](2016)在《风景·亲情·人道——论龚自珍思想的“江南”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或"东南"的自然山水、人文特质和社会环境,对龚自珍的生命历程、精神世界以及诗文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龚自珍来说,"江南"是风景美丽的地方,是温馨亲情依系之地,是身心依归的人文精神港湾,是有利于"人才"生存和施展才能的社会文化空间。"东南望"、"东南隐"或"东南归",是贯穿龚自珍一生的心灵向往和情感诉求。一般而言,龚自珍诗文作品中的"江南",是他的精神故乡和文化绿洲,是和谐愉快、"文致太平"的理想人文世界,是充满"诈伪"的"衰世"的镜子,是其追求个体生命"完全"之道和"清明"世界的精神动力,也是其人文理想价值或人类历史"大道"的探索获取、储存安放"以俟来者"之地。作为一个重心尊情、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知识分子,龚自珍通过其诗文作品中的"江南",向我们展示了人性需求和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及其对知识分子个体生存和社会共同体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江南"也成为其表达理想生活、批判现实社会的工具。(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郭清香,宋志明[2](2015)在《由天道走向人道——论进化论思想在近代中国的道德化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一个影响深远又纷争不断的事件。以严复、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学者对进化论进行了中国化的解读。严复强调任天为治,又强调以人持天,天道与人道呈现出双重结构。梁启超合群竞争式的进化理论,强调的是人治与天行的抗争。孙中山借用互助论来限制进化论,提出互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人事胜天。天道人道之间,学者们一致走上了对人道力量的强调,尤其是对道德力量的强调。这与近代"道德救国"的思潮走到了一起。(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杜崇[3](2014)在《“王道”与“人道”——论《温故一九四二》的极权主义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将焦点聚焦于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饥荒。通过对这段已被大众遗忘的历史的再书写,作者极力批判了"王道"、"正史"对民众的压迫和遗忘。在作品中,这种批判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对灾难的再现和对政府消极救灾的披露。在灾难的再现上,作者通过对宏大叙事的解构,指出叁百万人的死亡,并非"天灾",更是"人祸"。(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4年30期)
曹笑笑[4](2013)在《孤独·爱情·人道——论百年孤独源出何处》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为他赢得巨大声誉。小说以马孔多村镇为背景,描写了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走过的一条逐渐没落直至灭亡的道路,最终他们的精神无一不归于世世轮回、无比沉痛的孤独。本文试图探究布恩蒂亚家族世纪孤独的源由,通过小说的主要人物奥雷连诺和阿玛兰塔阐述孤独与爱情的联系,并借小说马尔克斯的另一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阐明人道是孤独与爱情背后的本质,也是作家创作的灵魂。(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3年08期)
魏媛[5](2011)在《二宫尊徳の「天道人道论」の特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Mind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 ideas does not break off from ancient times and has had an influence on the [te] Japanese. Originally, the Confucian ideas which are produced in China were widely conveyed to Japan. As for working with the consciousness where the present Japanese is diligent, when you say, that it is one cause, you think that it is the case that it receives the influence from Confucian ideas. As for influence of Confucian ideas being deep in valuable virtue idea of Ninomiya valuable virtue of the Japanese Edo era you think that it is one example. Going back to the root of idea of Ninomiya valuable virtue, when you see, the majority is thought that it is prototype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 ideas.But, as for China the culture of eternity a little more than 5000 and in history, as for“celestial union”idea of Confucianism if it is from you say,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dea of China is represented.“Tianrenheyi”idea of Confucianism did the development change of three times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his manuscript you say, the Dongzhongshu emphasizes“Tianrenheyi”idea,“Tianrenheyi”designated the idea,“Tianrenheyi”as the basis, we would like to do to discuss. And, that idea because re-to be recognized, that idea logic of theory, and the populace which today live once more, being simple, you thought the idea of Ninomiya valuable virtue through the fact that it do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Ten-doandJin-do”of Ninomiya valuable virtue just, that we would like to designate the logic which is easy to understand as those of oneself. Depending, constitu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s follows. Including“to beginning”, body divides into four parts. Regarding the part“in beginning”, introducing the motive of problem simply, you express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and point of view and the difficult point whose meaning, preceding research and this manuscript are new. In first chapter origin“Tianrenheyi”idea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after introducing connotation, development“Tianrenheyi”idea of the Dongzhongshu and structure were enunciated mainly. In second chapter as for the Chinese Confucian ideas discussing from influence to the idea of Ninomiya valuable virtue, furthermore you enunciated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Ten-doandJin-do”of Ninomiya valuable virtue. Next, third chapter and as for fourth chapter after collecting vis-a-vis first second chapter,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ive meaning of“, Ten-doandJin-do”through“the celestial union”idea of the Dongzhongshu and the fact that“Ten-doandJin-do”of Ninomiya valuable virtue it compares, that you think.(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1-06-01)
张应中[6](2009)在《闲适与人道——论周作人的旧体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诗全编笺注》收录了周作人旧体诗300多首,但评论界对周作人旧体诗的研究寥寥无几。结合周作人写旧体诗时的处境遭遇,从精神状态和思想两方面深入分析可知,周作人的旧体诗表面闲适,实则含着忧思与苦闷,是苦味的幽默,是"闲而不适"。这些旧体诗贯穿着周作人一贯的人道主义思想,不过比他的杂文表现得更为曲折淡远一些而已。由于历史和个人的原因,周作人追求的闲适与他的人道主义理想不能统一,从而导致他的旧体诗充满了"苦涩味",而他的人道主义在五四之后又显得不合时宜。(本文来源于《中国韵文学刊》期刊2009年03期)
吕杰锋[7](2009)在《以人为本:人欲、人性,还是人道?——论设计人本主义的层次及其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以人为本"是多年来国内设计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汇之一。但毋庸讳言,到目前为止,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其中针对"人"的定位模糊不清,使得我们的"以人为本"研究只是一句口号,无法以科学的、普遍的、严谨的方法论形式落实于设计中。(本文来源于《美苑》期刊2009年02期)
李岩[8](2008)在《“以欲解性,以恶解欲”:由天道及人道——论荀子反诸“性善”而合乎德性的“性恶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之"性恶论"既是一个相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的事实判断,又是一个关乎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荀子正是以告子实然主义人性论发端、明确而自觉地站在儒家德性论的传统的立场上批判了孟子那种流于言辞、陷于浮夸的"性善论"的德性论,以"性恶"的人性论为儒家的德性论传统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以欲解性、以恶解欲",由合于告子的自然之欲求到反于告子的对自然之欲的批判到合于儒家德性论传统的礼乐教化、圣人之礼,都反映出荀子力图在新的高度上重建儒家的德性哲学,并且试图建构与儒家德性理论相匹配的社会政治礼法制度。(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08年04期)
王晚霞[9](2007)在《积极打通天道与人道——论周敦颐诚说“新谱”所在》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敦颐思想的核心在于一个诚字,据此说圣的特征,说如何以诚的方法来成圣。他提出一系列的做法:以诚的精神主动出击,积极进取,在实际行动中实现天道与人道的贯通。(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唐代兴[10](2007)在《生态整体视野下的当代人道论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性生态危机和全球化生存语境之双重背景下,当代人道论的存在论根基是“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以此,当代人道论的基本思想是世界生命平等、广阔博爱和全面慈善,其价值指向的整体表述是世界生命主义、社会人本主义和个体主体主义;其生存论原则是生命平等原则、人人平等原则和个体主体原则;其具体的实践追求是平等地善待一切生命,努力使一切生命成为完整的生命;平等地善待一切人,努力使一切人成为完整的人;平等地善待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完整的人。(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人道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一个影响深远又纷争不断的事件。以严复、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学者对进化论进行了中国化的解读。严复强调任天为治,又强调以人持天,天道与人道呈现出双重结构。梁启超合群竞争式的进化理论,强调的是人治与天行的抗争。孙中山借用互助论来限制进化论,提出互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人事胜天。天道人道之间,学者们一致走上了对人道力量的强调,尤其是对道德力量的强调。这与近代"道德救国"的思潮走到了一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道论论文参考文献
[1].龚郭清.风景·亲情·人道——论龚自珍思想的“江南”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2016
[2].郭清香,宋志明.由天道走向人道——论进化论思想在近代中国的道德化解读[J].齐鲁学刊.2015
[3].杜崇.“王道”与“人道”——论《温故一九四二》的极权主义批判[J].文教资料.2014
[4].曹笑笑.孤独·爱情·人道——论百年孤独源出何处[J].金田.2013
[5].魏媛.二宫尊徳の「天道人道论」の特徴分析[D].河北大学.2011
[6].张应中.闲适与人道——论周作人的旧体诗[J].中国韵文学刊.2009
[7].吕杰锋.以人为本:人欲、人性,还是人道?——论设计人本主义的层次及其定位[J].美苑.2009
[8].李岩.“以欲解性,以恶解欲”:由天道及人道——论荀子反诸“性善”而合乎德性的“性恶论”[J].船山学刊.2008
[9].王晚霞.积极打通天道与人道——论周敦颐诚说“新谱”所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
[10].唐代兴.生态整体视野下的当代人道论思想[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