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鳞片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鳞片,形态学,形态,瓯江,渤海,大黄鱼,群体。
鳞片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彭康康,张博,鲍宝龙,龚小玲[1](2019)在《黑化牙鲆不同部位皮肤黑色素细胞和鳞片形态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鲆无眼侧色素沉着过多的黑化现象,在人工养殖群体中普遍存在,目前对于牙鲆黑化产生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深入研究牙鲆黑化现象的作用机制,对黑色素细胞和鳞片的形态描述和比较分析是必要的。通过对黑化牙鲆各部位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和鳞片形态学观察发现:(1)黑化牙鲆的无眼侧白色皮肤未发现黑色素细胞存在,但无眼侧黑化皮肤出现了"成体型黑色素细胞",并存在"仔鱼型黑色素细胞",无眼侧黑色素细胞的密度显着低于有眼侧正常皮肤(P<0.05);(2)黑化牙鲆的无眼侧黑化皮肤的鳞片为栉鳞,无眼侧正常皮肤的鳞片为圆鳞;黑化牙鲆有眼侧正常皮肤栉鳞栉齿数都在5栉齿以上,而无眼侧黑化部位的栉鳞栉齿数都在5栉齿以下,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黑色素细胞的密度和栉鳞栉齿数显着相关(P<0.05),黑色素细胞密度越高,栉齿数量越多;(4)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黑化牙鲆无眼侧黑化皮肤和无眼侧正常皮肤中视黄酸合成酶相关基因(RALDH1、RALDH2、RALDH3)的表达,发现RALDH1和RALDH3在无眼侧黑化部位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无眼侧正常部位(P<0.05),RALDH2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牙鲆黑色素细胞形成与栉鳞发生存在相关性,与视黄酸合成酶RALDH1、RALDH2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瞿博,刘微,莫举霞,张伟[2](2019)在《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冬季直针毛生长过程及鳞片形态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Mustela vison)冬季直针毛生长过程及形态学性状的特点,测量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62 d和75 d的水貂鲜皮腹部、背部和臀部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毛最粗处细度、毛根无髓段长度及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等形态学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埋植褪黑激素31 d后,水貂3个部位均出现了新生冬季直针毛;且臀部的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最大,单位面积上新生冬季直针毛数量最多。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33±0. 07) mm/d、背部(0. 44±0. 07) mm/d、臀部(0. 45±0. 08) mm/d,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25±0. 06) mm/d、背部(0. 29±0. 10) mm/d、臀部(0. 36±0. 03) mm/d,均表现为臀部>背部>腹部的情形。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较快;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降低。冬季直针毛的长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着(P>0. 05);毛最粗处细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着(P>0. 05);毛根无髓段长度与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P <0. 01)。判断水貂取皮时间时,可以选择冬季直针毛的毛根无髓段长度作为指标。(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赛迪古丽·赛买提,采复拉·大木拉,张敏,帕娜尔·依都拉,高维明[3](2018)在《毛纤维鳞片形态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2017年送检山羊绒样品,和田羊羊毛取底绒样品,细型细羊毛样品,运用光学电子显微镜研究毛纤维的鳞片形态及结构,进一步得知各类毛的鳞片排列的规律及形状,根据动物的品种毛的粗细,纤维类型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进行鉴别,分析出的毛纤维鳞片结构有助于提高鉴别能力,减少山羊绒的误判率。说明毛纤维鳞片形态变化关系到毛纤维的加工工艺性能和成品质量。(本文来源于《草食家畜》期刊2018年05期)
郭青,祁弘,于佳,王芳[4](2017)在《CU-Ⅱ型纤维细度仪对非典型山羊绒纤维鳞片形态结构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通过对山羊活体取样标本图片的分析和多年经验的积累,对现在越来越复杂山羊绒纤维含量鉴别,特别是非典型山羊绒纤维鳞片形态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日后的非典型绒纤维的鉴别尽一些绵薄之力。不足之处或偏颇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行指正,以便于共同提高检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检验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纤检》期刊2017年09期)
许会宾,张茜,王成辉,龚小玲[5](2016)在《瓯江彩鲤两种类型鳞片的形态结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鳞片存在不同的类型,其中的两种类型形态差异最为明显。一类鳞片较硬,插入皮肤部分透明,后区光滑,命名为A类;另一类鳞片较软,插入皮肤部分不透明,后区多褶皱,命名为B类。对同规格、同龄、同部位的两种类型鳞片进行比较分析,扫描电镜显示:鳞片上侧区A类鳞嵴排列较B类的规则,同类型、同区域鳞嵴间距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不同类型间则存在显着性差异(F检验得F>F0.01(1,268)=54.095,P<0.01)。石蜡切片显示:相同位点A类鳞片厚度(109.53μm±3.74μm)显着厚于B类鳞片厚度(55.450μm±7.40μm,P<0.01);A类鳞片骨质层明显厚于B类鳞片;A类鳞片纤维层呈现明显的层状分布,而B类鳞片却不分层。数慧眼Digi Eye分析鳞片插入皮肤的区域表明:同类鳞片颜色无显着性差异,而A、B两类鳞片颜色则存在显着性差异,可以运用该性状快速而准确地区分它们。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可知:A、B两类鳞片形态结构、生化成分以及颜色存在显着性差异,这可能导致了瓯江彩鲤鳞片硬度、透明度及色泽上的不同。(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王映,柯巧珍,刘家富,陈佳,JEERAWAT,Thammaratsuntorn[6](2016)在《大黄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形态、鳞片及耳石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鉴别特征,比较分析了大黄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形态性状、鳞片与矢耳石轮纹特征差异。形态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养殖群体的肥满度(Fatness)、体高(BH)/体长(BL)、体厚(BT)/体长(BL)和尾柄高(CPH)/尾长(TL)比值显着大于野生群体(P<0.01),野生群体躯干长(TL)/体长(BL)比值大于养殖群体(P<0.05),养殖群体在体型上出现偏短、粗现象。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在鳞片轮纹特征上无显着差异,部分个体鳞片上观察到有年轮和副轮分布。野生群体耳石轮纹较为致密,明暗带间隔不均,耳石中心核及周围区域为深黄色,年龄组成复杂,有0~2个年轮;养殖群体耳石轮纹较稀疏,明暗带间隔均匀,耳石中心核及周围区域较透明,观察到有1个年轮。这些差异间接反映了两个群体在生活环境条件、食物饵料供给方面的差异,可作为大黄鱼群体鉴定与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6年02期)
刘科科,肖永红,程云霞,罗礼智[7](2015)在《草地螟成虫体表鳞片的类型、位置和超微形态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螟成虫体表具有多种鳞片,这些鳞片是其远距离迁飞和适应复杂环境的必要结构保障。按结构特征分为薄片型和长毛型。薄片型鳞片为卵圆形、刀片形,包括腹后鳞簇、锯齿鳞、竹片形鳞和形成胸锁的钩形鳞;长毛型鳞片横截面为圆形,包括后翅内缘毛和腹后毛刷。超微结构表明,体表鳞片由纵脊、横肋、窗孔、内腔和乳突组成;鳞片基部由毛囊包裹;钩形鳞具有特殊的弯钩状尖端;腹后鳞簇具有特殊的乳突结构;后翅内缘毛和腹后毛刷具有特殊的窗孔结构。这些由体表细胞分化的鳞片在草地螟成虫身体各部承担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其超微结构的研究可为其形态学、行为学及自身进化研究方面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5年04期)
黄建生,孙耀,唐启升[8](2015)在《黄渤海常见鱼类鳞片的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黄渤海28种常见鱼类为研究对象,描述不同部位鱼鳞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鲱形目鱼鳞鳞焦不明显,辐射沟呈横向或波纹状分布;鳕形目鱼鳞密布小方块状特殊结构;灯笼鱼目鱼鳞辐射沟数目少;鲈形目和鲉形目鱼鳞呈卵圆形或矩形,前区边缘有不规则钝齿结构;鲽形目鱼鳞前区辐射沟多而密集。不同科属鱼鳞在形状、鳞焦位置、环片形状、辐射沟特征、栉齿分布和侧线管形状等形态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可用于不同分类阶元的鉴定。本研究构建的鱼鳞形态信息库为鱼鳞沉积信息分析等基于鱼鳞形态的种类鉴别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顾钰峰[9](2015)在《蕨类植物鳞片形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鳞片是蕨类植物中一个独特的形态性状,在蕨类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自F.O.Bower于1923年首次提出鳞片起源于表皮毛的假说以来,现代的研究人员一般都认为鳞片是由简单的毛状结构演化为复杂的片状结构;对于鳞片的着生方式,Tsutsumi等人于2008年首次结合分子系统学提出盾状着生的鳞片起源于基部着生的鳞片。由于缺少系统性的解剖学研究,鳞片的形态特征在蕨类植物系统演化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演化趋势尚不明确。本文拟通过大尺度的取样开展蕨类植物鳞片形态的系统解剖学研究,详细描述蕨类植物各类群的鳞片特征,并结合现代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探讨系统中类群的变化,和鳞片形态结构的演化趋势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本文共选用了345种鳞片材料,隶属33科12亚科119属。应用体式显微镜对鳞片的形态进行观察,描述各类群鳞片的形态特征,测量鳞片的形态数据,对鳞片的着生方式、鳞片细胞列数、蕨类的生境和植物的类型与系统发生树用R软件进行关联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现在分子系统中蕨类植物有些科属的变化,燕尾蕨科(Cheiropleuriaceae)合并到了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栗蕨属(Histiopteris)归并到了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剑蕨科(Loxogrammaceae)归并到了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竹叶蕨科(Taenitidaceae)归并到凤尾蕨科(Pteridaceae)、水蕨科(Parkeriaceae)与卤蕨科(Acrostichaceae)的合并、铁线蕨科(Adiantaceae)归并到书带蕨亚科、光叶藤蕨科(Stenochlaenaceae)归并到了乌毛蕨科(Blechnaceae)、毛轴线盖蕨属(Monomelangium)归并到了双盖蕨属(Diplazium)、拟贯众属(Cyclopeltis)合并到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地耳蕨属(Quercifilix)合并到叉蕨属(Tectaria)、石韦属(Pyrrosia)合并到鹿角蕨亚科、剑蕨科(Loxogrammaceae)合并到水龙骨科、睫毛蕨科(Pleurosoriopsidaceae)和禾叶蕨科(Grammitidaceae)合并到水龙骨亚科(Polypodioideae)是不支持的;对于其他科属的变化,蕨科(Pteridiaceae)、姬蕨科(Hypolepidaceae)和稀子蕨科(Monachosoraceae)并入了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和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并入了凤尾蕨科(Pteridaceae)等,基本是支持的。此外,鳞片的形态对于一些种的位置重新划分也是不支持的,如江南星蕨(Microsorum fortunei)被放在盾蕨属(Neolepisorus)等。2)毛状鳞片与片状鳞片在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过程中多次交替。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栗蕨属除外)、苹科、槐叶苹科、莎草蕨科(Schizaeaceae)、里白科(Gleicheniaceae)(根茎)、海金沙科(Lygodiaceae)、金毛狗科、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竹叶蕨属(Taenitis)、燕尾蕨属(Cheiropleuria),其鳞片表现为单列细胞的毛状;双扇蕨属(Dipteris)、桫椤科(Cyatheaceae)、鳞始蕨科(Lindsae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乌毛蕨科(Blechnaceae)、肿足蕨科(Hypodemat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叉蕨科(Tecta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球子蕨科(Onocleaceae)、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条蕨科(Oleandraceae)、爬树蕨科(Arthr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其鳞片多表现为多列细胞的片状结构。这也说明片状的鳞片更适于在干燥的环境中保护植物体。3)鳞片的着生方式即基部着生鳞片和盾状着生鳞片在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过程中多次交替出现,且盾状着生的鳞片首先出现在里白科分支处,之后才集中出现于真水龙骨植物,这与Tsutsumi等人认为盾状着生的鳞片在真水龙骨类植物才出现是不一致的。此外,鳞片由基部着生演化为盾状着生应该是多次分化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江艳娥,林昭进,邱永松,方展强[10](2012)在《中国海域棘头梅童鱼头棘和鳞片轮纹形态的初步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自上海和广州的36尾棘头梅童鱼的外部形态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头部头棘和鳞片鳞嵴这两个外部形态特征与该种类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线形回归法分析了17个可量性状和8个可数性状。结果表明:头部头棘的特征与背鳍前长、眼间距两个特征之间存在更紧密的联系,而鳞片鳞嵴与下鳃耙数量、眼间距两个特征之间存在更紧密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鳞片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Mustela vison)冬季直针毛生长过程及形态学性状的特点,测量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62 d和75 d的水貂鲜皮腹部、背部和臀部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毛最粗处细度、毛根无髓段长度及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等形态学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埋植褪黑激素31 d后,水貂3个部位均出现了新生冬季直针毛;且臀部的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最大,单位面积上新生冬季直针毛数量最多。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33±0. 07) mm/d、背部(0. 44±0. 07) mm/d、臀部(0. 45±0. 08) mm/d,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25±0. 06) mm/d、背部(0. 29±0. 10) mm/d、臀部(0. 36±0. 03) mm/d,均表现为臀部>背部>腹部的情形。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较快;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降低。冬季直针毛的长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着(P>0. 05);毛最粗处细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着(P>0. 05);毛根无髓段长度与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P <0. 01)。判断水貂取皮时间时,可以选择冬季直针毛的毛根无髓段长度作为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鳞片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彭康康,张博,鲍宝龙,龚小玲.黑化牙鲆不同部位皮肤黑色素细胞和鳞片形态的比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
[2].瞿博,刘微,莫举霞,张伟.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冬季直针毛生长过程及鳞片形态性状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19
[3].赛迪古丽·赛买提,采复拉·大木拉,张敏,帕娜尔·依都拉,高维明.毛纤维鳞片形态变化研究[J].草食家畜.2018
[4].郭青,祁弘,于佳,王芳.CU-Ⅱ型纤维细度仪对非典型山羊绒纤维鳞片形态结构的分析[J].中国纤检.2017
[5].许会宾,张茜,王成辉,龚小玲.瓯江彩鲤两种类型鳞片的形态结构比较[J].生物学杂志.2016
[6].王映,柯巧珍,刘家富,陈佳,JEERAWAT,Thammaratsuntorn.大黄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形态、鳞片及耳石特征比较[J].海洋渔业.2016
[7].刘科科,肖永红,程云霞,罗礼智.草地螟成虫体表鳞片的类型、位置和超微形态结构特征[J].四川动物.2015
[8].黄建生,孙耀,唐启升.黄渤海常见鱼类鳞片的形态特征[J].中国水产科学.2015
[9].顾钰峰.蕨类植物鳞片形态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10].江艳娥,林昭进,邱永松,方展强.中国海域棘头梅童鱼头棘和鳞片轮纹形态的初步研究(英文)[J].江西农业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