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间隙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间隙,浓度,致癌物,小麦,土壤,水分。
细胞间隙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民,周凌云[1](2004)在《水肥(氮)对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 (Ⅱ )水肥 (氮 )对小麦叶片细胞间隙CO_2 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叶片细胞间隙CO2浓度Cint全天最高值出现在早上,其日变化曲线呈" "型。Cint日变化在9:00后,大致呈现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午前,低水处理Cint日变化较高水处理要高,午后则下降到较低的位置。各处理Cint时段变化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土壤水胁迫处理Cint各时期最低。小麦叶片气孔导度(Gs)在中午达到峰值,其日变化呈现"W"字型。4月20日Gs最高。Gs日变化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低水叶片Gs在上午相对较高,下午则相反。Gs时段变化,低氮处理相对较高,高水与胁迫处理Gs较其它处理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04年03期)
王红兵,刘世杰[2](1998)在《微囊藻毒素、佛波酯和苯巴比妥钠对细胞间隙通讯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间隙通讯和细胞钙离子信号传导系统在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遗传外致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划痕染料示踪技术(SLDT)和fluo3荧光标记法,测定微囊藻毒素、佛波酯(TPA)、苯巴比妥钠3种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对BALB/c3T3细胞间隙通讯功能和细胞内游离Ca2+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3种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细胞间隙通讯功能,并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TPA和微囊藻毒素可明显诱导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但在试验剂量下苯巴比妥钠未见引起细胞内Ca2+离子浓度的明显改变。结论:细胞间隙通讯系统可能是3种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共同作用位点,对细胞Ca2+系统的影响以TPA类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为主(本文来源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6期)
细胞间隙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通讯和细胞钙离子信号传导系统在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遗传外致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划痕染料示踪技术(SLDT)和fluo3荧光标记法,测定微囊藻毒素、佛波酯(TPA)、苯巴比妥钠3种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对BALB/c3T3细胞间隙通讯功能和细胞内游离Ca2+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3种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细胞间隙通讯功能,并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TPA和微囊藻毒素可明显诱导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但在试验剂量下苯巴比妥钠未见引起细胞内Ca2+离子浓度的明显改变。结论:细胞间隙通讯系统可能是3种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共同作用位点,对细胞Ca2+系统的影响以TPA类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间隙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卫民,周凌云.水肥(氮)对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Ⅱ)水肥(氮)对小麦叶片细胞间隙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4
[2].王红兵,刘世杰.微囊藻毒素、佛波酯和苯巴比妥钠对细胞间隙通讯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