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薄层层析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层析,薄层,黄曲霉,茶叶,毒素,农药,蔓荆子。
薄层层析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磊,吴明宸,于亚楠,柏蕴娜,余倩[1](2018)在《酶联免疫和薄层层析法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薄层层析法(TLC)是检测食品中黄曲霉素B_1的常规方法。通过比较ELISA和TLC检测茶叶黄曲霉素B_1的准确性,确定作为评价茶叶质量及安全性的手段。方法:以市售的普洱茶和毛尖茶为样品,添加黄曲霉毒素B_1标样制成待检样品。分别利用方法学原理对ELISA和TLC检测茶叶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科学验证。结果:酶联免疫法相对于薄层层析法,在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特异性等方面存在着特异性不好,误差较大等不足。TLC对普洱茶及毛尖茶中未检出黄曲霉素。结论:由于茶叶中成分比较复杂,ELISA不适用于茶叶黄曲霉毒素B_1检测,TLC可用于检测茶叶黄曲霉素B_1,但也存在操作复杂、费时等不足。目前,TLC用于茶叶安全性监测以及对进一步开发更准确、快捷、适用的黄曲霉毒素B_1检测方法,辅助评价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周斌[2](2017)在《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测定中薄层层析法检测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测定中薄层层析法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中药蔓荆子采用薄层色谱、分步萃取、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等方法进行检测,将不同部位的显色行为与Rf值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归并处理,如果显色行为与Rf值一致,则归为一个馏分。对蔓荆子提取物采用萃取法进行分离处理,一共获得水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这四大部位。结果有较多极性不相同的物质存在于水部位,黄酮类化合物为乙酸乙酯部位的主要成分,萜类物质为氯仿部位的主要成分,挥发性油与油脂为石油醚部位的主要成分。结论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应用价值显着,有利于对蔓荆子的药理活性成分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7年04期)
过七根,徐常龙,董雯,张炳火[3](2017)在《薄层层析法分析旱莲草的凝血活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旱莲草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中草药,含有多种凝血物质.利用制备型薄层层析的方法,分别对旱莲草的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凝血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旱莲草至少含有6个凝血活性组分,其中3个组分凝血活性较强.(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王雄,林巧,林璐,巩发永,肖诗明[4](2015)在《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_1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主要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1过程中,pH值、NaCl含量、油脂含量、蔗糖含量和芦丁含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酸性环境(pH约为6),油脂含量为5%,NaCl含量5%及蔗糖含量8%,芦丁含量大于4.0%的条件下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_1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若样品中这些因素含量过高时就需要采用脱盐、脱脂、调整pH值等方法预处理后,方能进行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5年15期)
那日苏,塔娜[5](2015)在《蒙药巴特尔-7味的鉴别和薄层层析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显微、理化鉴别和薄层定性质量控制方面对蒙药巴特尔-7味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5年05期)
高剑龙,王宇航,蓝炎阳,王少峰[6](2014)在《薄层层析法测定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薄层层析法分别对新鲜茶叶和成品茶叶中的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进行了测定:采用硅胶GF254板作为固定相,通过比较菊酯类农药标准溶液在6种不同配比的展开剂中展开情况,发现选择石油醚-丙酮(9+1)作为展开剂时分离效果较理想,展开距离为15 cm;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最小检出量均为200 μg;通过农药添加实验,将薄层层析法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在薄层层析法检出限以上,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农药检出结果与气相色谱法基本一致,可将超标茶叶检出。(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李晶,朱莉,詹晓北,徐敏,郑志永[7](2013)在《定量薄层层析法用于内切β-1,3-葡聚糖酶筛选纯化过程中酶活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寡糖与显色剂反应后的呈色物质在540nm处吸光值强度,建立了一种用于分析水解液中寡糖浓度的定量薄层层析法。应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结合两步分子筛层析技术在β-葡聚糖酶样品(来源于Trichoderma reesei)中纯化得到一种内切β-葡聚糖酶(EndoG,23.6ku),内切酶纯化44.5倍,酶活回收率12.4%。底物特异性及水解产物分析表明该酶属于内切β-1,3-葡聚糖酶,初步分类为EC3.2.1.39。经测定,EndoG降解热凝胶主要生成昆布二糖和昆布叁糖,最适反应条件为pH5.0,50℃。由于EndoG对水不溶性底物热凝胶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对该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提高热凝胶利用率和应用范围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3年23期)
赵春贵,付乔明,卓民权,杨素萍[8](2014)在《薄层层析法(TLC)测定螺菌黄质系类胡萝卜素的相对极性和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明不产氧光合细菌螺菌黄质系类胡萝卜素(Car)之间的相对极性和稳定性关系及规律。【方法】以沼泽红假单胞菌CQV97为材料,采用薄层层析(TLC),结合图像灰度分析、吸收光谱和HPLC等方法,探求了螺菌黄质系Car合成途径中各Car组分之间的相对极性、光谱特性和光稳定性规律。【结果】TLC能将CQV97菌株积累的7种Car分离,分别为Lycopene(C1)、Rhodopin(C2)、3,4-Didehydrorhodopin(C3)、Anhydrorhodovibrin(C4)、Rhodovibrin(C5)、OH-spirilloxanthin(C6)和Spirilloxanthin(C7);其相对极性由低到高顺序是C1、C4、C7、C5、C6、C2、C3;依据特征性吸收光谱,这7种Car分为3个群,分别为C1和C2,C3、C4和C5,C6和C7,Car合成过程中脱氢反应使Car分子共轭体系增大,引起光谱较大幅度的红移(约10 nm),而水化和羟基甲基化反应则引起较小幅度红移(0-4 nm);光照条件下,7种Car在TLC板上均不很稳定,其半衰期在54-137 min,稳定性顺序依次为C2>C3≈C7>C5≈C4≈C1≈C6。黑暗条件下,7种Car均在90 min内稳定,稳定性顺序与光照条件基本一致。【结论】TLC能够良好地展示出螺菌黄质系途径中积累的7种Car。TLC板上的Car组分对光敏感,黑暗时短期稳定。本研究将有助于APB Car的TLC快速鉴别,为快速筛选高稳定性Car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4年07期)
黄潇雅,陈锴,严小平[9](2013)在《泔水油的薄层层析法快速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市售食用植物油、收集到的泔水油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作为扩展剂,用碘作为显色剂,采用上行展开法一次展开为最佳薄层层析条件;在最佳层析条件下,当合格食用油中掺入泔水油4%以上时,可用薄层层析法进行检测,最低检出限为4%。(本文来源于《杭州化工》期刊2013年03期)
[10](2013)在《薄层层析法测定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薄层层析法分别对新鲜茶叶和成品茶叶中的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进行了测定:采用硅胶GF254板作为固定相,通过比较菊酯类农药标准溶液在6种不同配比的展开剂中展开情况,发现选择石油醚.丙酮(9+1)作为展开剂时分离效果较理想,展开距离为15 cm;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最小检出量均为200μg;通过农药添加实验,将薄层层析法与气相色谱法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在薄层层析法检出限以上,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农药检出结果与气相色谱法基本一致,可将超标茶叶检出。(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期刊2013-06-04)
薄层层析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测定中薄层层析法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中药蔓荆子采用薄层色谱、分步萃取、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等方法进行检测,将不同部位的显色行为与Rf值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归并处理,如果显色行为与Rf值一致,则归为一个馏分。对蔓荆子提取物采用萃取法进行分离处理,一共获得水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这四大部位。结果有较多极性不相同的物质存在于水部位,黄酮类化合物为乙酸乙酯部位的主要成分,萜类物质为氯仿部位的主要成分,挥发性油与油脂为石油醚部位的主要成分。结论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应用价值显着,有利于对蔓荆子的药理活性成分进行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层层析法论文参考文献
[1].赵磊,吴明宸,于亚楠,柏蕴娜,余倩.酶联免疫和薄层层析法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8
[2].周斌.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测定中薄层层析法检测的应用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
[3].过七根,徐常龙,董雯,张炳火.薄层层析法分析旱莲草的凝血活性成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王雄,林巧,林璐,巩发永,肖诗明.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_1影响因素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
[5].那日苏,塔娜.蒙药巴特尔-7味的鉴别和薄层层析法研究[J].北方药学.2015
[6].高剑龙,王宇航,蓝炎阳,王少峰.薄层层析法测定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J].福建热作科技.2014
[7].李晶,朱莉,詹晓北,徐敏,郑志永.定量薄层层析法用于内切β-1,3-葡聚糖酶筛选纯化过程中酶活力测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3
[8].赵春贵,付乔明,卓民权,杨素萍.薄层层析法(TLC)测定螺菌黄质系类胡萝卜素的相对极性和稳定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4
[9].黄潇雅,陈锴,严小平.泔水油的薄层层析法快速鉴别研究[J].杭州化工.2013
[10]..薄层层析法测定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C].第二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