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系列小说论文_崔聪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商州系列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列,小说,伦理,民俗,言语,意识,特色。

商州系列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崔聪聪[1](2019)在《孙方友“陈州系列”小说的诗性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中国在社会改革与变型中逐渐走向现代化,与之对应的当代文学书写也充满着各种现代意蕴。作家们不断的打破传统文学的写作规范,借鉴西方文学的艺术手法和写作风格,呈现出一定的先锋意识,也体现了对传统诗性写作的悖离。如果说古典文学作品重在通过对乌托邦社会的想象来最终传达作者的理想的话,那么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则重在通过理性的剖析去揭示人在金钱和权利的异化下丢失自我的社会现象。诗性叙事凭借着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诗意描绘以及对诗歌显着特征的转嫁与消融,从而成为当代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这种诗性叙事不仅可以给空虚状态的我们以精神慰藉,还可以使我们的文学写作能够重新回归传统,从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在文化变异的当下,也在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迟子建、残雪等作家的一次次实践中,诗性叙事创作日益走向成熟,逐渐呈现出“蔚为大观”的趋势。孙方友作为诗性叙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不仅用中国身份重写中国经验,从古典诗词和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创造出了具有浓郁中国味道的诗性叙事小说,而且他也努力承担起去发现生命中美与自由的责任,在倾力建构的“陈州系列”中呈现出生命应有的理想状态,并激活着人们对这片自由浪漫的精神领地的向往。孙方友自觉的承载起文学净化人心灵的使命,体现了他对文化退化现象的凝思,也反映了他对传统诗性精神的继承。本文将孙方友的“陈州系列”置于诗性叙事这一文学视角进行考察,通过着重分析孙方友诗性叙事的文学基础、文本层面、审美层面以及诗性文化反思,透视孙方友对过往美好人性和文化精粹的缅怀,以及他对诗性叙事技巧的探寻和运用。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诗性叙事界定、论文的研究综述及论题的意义与价值。正文部分选取了孙方友“陈州系列”中呈现出的诗性叙事特征来分析研究,主要从诗性叙事的成因、文本层面、审美层面以及文化反思这四个方面展开阐释和分析的。首先,整理了孙方友关于诗性书写的成因。通过梳理周口古老的文化、渊远的历史以及孙方友个人的诗性体验,得出孙方友能够采用诗性叙事这一视角的成因。其次,系统的分析了“陈州系列”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光辉和诗意的文化,分别从诗性人物、诗性品格、诗性伦理这叁个方面去挖掘孙方友对想象民间的诗性记忆。再次,从诗性叙事技巧角度来展开分析,并从叙事策略、叙事逻辑和叙事范式这叁个方面探讨了诗性叙事的审美建构。最后,从文化反思角度重点考察诗性叙事在“陈州系列”的作用和意义,实现了从历史到现实的反思与拷问。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这种文化变异现象,揭示了孙方友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审视以及探讨了他对当下文坛的启示意义。结语部分主要对本论文正文所陈述的观点进行总结概括。附录部分主要是笔者对孙方友的女儿——孙青瑜进行访谈的内容。(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泽月[2](2017)在《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十分重要的作家,其小说创作对新时期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73年发表短篇《一双袜子》到2016年的长篇小说《极花》,四十多年来,他创作的小说数量庞大,题材多样,意蕴丰富。阅读贾平凹的所有作品后,笔者发现其小说创作深入当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深入描写笔下的每一个人物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生命感觉,抚慰他们的灵魂。在探究人性的历程中,悬置自己的道德判断,用爱和温暖去体慰每一个灵魂,而这些正是叙事伦理所关注的问题,因此笔者拟以叙事伦理为视角来探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从贾平凹小说的文本出发,结合叙事伦理的相关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叙事伦理的精神资源、叙事中的伦理道德倾向和修辞策略等几个方面探究贾平凹小说背后蕴含的伦理意蕴。本文的绪论部分先对贾平凹小说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梳理,然后从中西两方和叙事伦理存在的两种话语模式来分析叙事伦理的研究方法,最后阐明本文的写作缘起、思路和意义。第一章探究贾平凹小说叙事伦理的精神资源,分别从传统文化的“仁”“和”等思想、对生活的仁慈之心以及人物的伦理困境等方面探究贾平凹的文化思维结构和对生命情感的感悟方式。第二章主要探究的是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叙事中的伦理道德倾向,主要从两性相悦的性爱伦理、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构建以及城乡对立过程中对现代化进程的伦理批判和反思等角度来展开论述。第叁章侧重于探究贾平凹小说叙事伦理的叙事层面。分别从叙述视角的流动性和叙述人的特异性、双线并行的叙述结构和反时间化的空间化写作以及从个体生命感受出发的“去史诗化”叙述等方面展开探究。(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期刊2017-04-20)

李群[3](2016)在《论计文君“钧州系列”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计文君是近几年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河南籍青年作家,也是当代文坛"中原作家群"中很有潜力的后起之秀。2000年左右开始从事小说创作的计文君,擅长用"凝练、华丽,且极富古典韵味"a的语言讲述女性的人生故事。评论界也较多地围绕她笔下的女性意识以及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风格展开讨论,《红楼梦》的精神、张爱玲的笔法、女性成长故事、现代的叙事手法与传统的审美趣味等描述成为人们对计文君小说创作普遍的印象与感受。诚然,这些的确(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6年03期)

朱云[4](2013)在《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国民性批判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然而由于"审美独立"说的影响,其国民性批判主题在文学史叙述中几乎被忽视,这既不利于正确定位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特色,也不利于完整理解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整体形象。(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郭萍[5](2011)在《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言语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现代语言学鼻祖,瑞士着名语言学家菲尔迪南.德.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标准,文学语言个案研究即为文学言语研究。本文以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统计对语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语体学的角度,总结并阐释其言语特色,同时兼顾其语用效果。本文将作品放置于书面言语交际活动中,从创作和接受两方面入手,考察文学言语如何变异又如何被理解。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1章,引言:界定了文学语言与文学言语,分析了角色意识对文学言语生成和理解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特色。第2章,仿音又谱乐的特点:象声词仿自然之音,使语境生动形象,但贾平凹在描写人物时,象声词的使用过于频繁,反而使得人物情绪过于直露和简单,形象略显单薄;散见于文中的迭词、骈句以及文中穿插的戏曲和民歌唱段,共同谱写出了文学言语的音乐之美。本文不但对其各种唱段进行了归类,而且阐述了各类唱段的审美特色。除此,本文还指出了唱段中存在的一些需要商榷的问题。第3章,简洁又繁复的特点:主要针对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中的铺陈穷举和超长句式展开研究。铺陈穷举内容似繁实简,形式铺排有序,用繁言细说风俗,烘托人物形象。超长句式,句中多停顿,长中见短,提示性词语使长句内部语义流畅,逻辑严密。在使用上,超长句式合情合境。第4章,纳旧又求变的特点:笔者分别从灵活新用,激活旧词;冲破常规,动词精彩;延时聚焦,标点出彩这叁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论述其冲破常规,动词精彩这一特色时,本文从动词出现的频率和搭配习惯两方面出发,分析了例句中动词的语用效果。对于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中的单隔现象,笔者将其特点归纳为:延时聚焦,标点出彩。本文除了列举单隔的类型,如:单隔名词、单隔动词、单隔形容词,也探讨了单隔现象的作用,如:强调、蓄势、连接和简洁。第5章,古雅又乡土的特点:化诗仿境、方言古词见出其古雅之气;方言土语、俚语土谚展现其乡土特色。本文从化诗仿境的目的、方法、范围叁个层面,总结出了四个特点,分别是: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取其一点,随意点染;译为白话,整体引用;喜古厚今,平添哲理。笔者分别从历时的角度和共时的角度,研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中的方言词。既从历时的角度说明方言古词的古雅之气,又从共时角度说明方言土语的乡土气息。在研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中的俚语土谚时,笔者从其构成和作用出发,从叁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即假借平常事物;评说当地风貌;点缀人物语言。笔者从考察俚语土谚自身的特点入手,进而论述了俚语土谚在言语作品中,在具体语境下,不但使典型人物的言语个性化,而且使得乡土文学作品具有了鲜明的地域色彩。第6章,幽默又讽刺的特点:贾平凹运用比喻、夸张、回环、飞白等修辞手段为文学言语平添了趣味。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本文将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视为书面言语交际活动,从创作和接受两方面入手,考察文学言语如何变异又如何被理解。二、从语体学的角度,探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言语特色,同时兼顾其语用效果。叁、对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言语中的铺陈穷举、超长句式、化诗仿境、方言古词、单隔现象和各类唱段的研究,是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四、笔者并非孤立地分析言语本身,而是将言语还原到言语作品中,结合语境分析文学言语的魅力。五、本文语料丰富,文中多处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语料进行全面客观地统计,并以表格的形式清晰陈列,用语料事实说话,力求不发空言。(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郝世宁[6](2009)在《变革声浪中的思索——读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改革如火如荼,市场经济的萌动冲荡着乡村传统的自然经济。在现代文明与乡村文化的冲突中,最显眼的莫过于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人的行为与传统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对时下中国的关怀与忧患意识使贾平凹以忧郁的目光和困惑的心理展露了这种冲突。(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期刊2009年11期)

梁丽[7](2006)在《“我是乡下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心理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众多的研究贾平凹的文章之中,对其创作的心理根源研究并不多见。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与其它的创作风格有所区别,这就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其创作的心理根源:贾平凹与其它作品风格不同的言说,其与生活经历、心理状态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探究其深刻的思想渊源,从其本人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结构来研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半月)》期刊2006年04期)

钟璞[8](2002)在《试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文中从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出发 ,着重挖掘其笔下女性形象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以图进一步对其小说艺术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审视(本文来源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伍梅[9](2002)在《传统民俗与现代意识的碰撞》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民俗视角观照贾平凹1983——1987年间的商州小说文本,重点论析贾平凹商州民俗世界的独特之美,探究贾平凹小说文本中的民俗发展走向,比较贾平凹与同时代民俗作家的民俗特色。全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 一、民俗的界定和我的民俗观 通过对民俗定义历史的回顾和比较,确定了我的民俗观: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具备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二、贾平凹商州小说的民俗特色 从我的民俗观和贾平凹的思想根源、创作追求出发,梳理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叁大民俗特色:(一)独特地理环境形成的“秦雄楚秀”型民俗;(二)深受商州地域文化影响的“巫鬼化”民俗。(叁)深受商州历史文化濡染的“保守——进取”型民俗。 叁、贾平凹商州小说中的民俗发展走向 以商州民俗世界中传统民俗与现代意识的碰撞、裂变、新生这一民俗发展过程为主要线索,结合作家矛盾的创作心态,通过具体文本分阶段地加以分析,加深对贾平凹民俗世界特色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进一步勾勒出贾氏民俗世界复杂的“动态”之美。 四、贾平凹、汪曾褀、李杭育小说中民俗特色的比较 通过对贾平凹、汪曾祺、李杭育叁位在中国八十年代有一定代表性的民俗作家的民俗特色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认识贾平凹民俗小说创作的独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杨军[10](1994)在《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文化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贾平凹写出了大量关于商州的山水风情、人物世态的作品,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及其美学特征.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去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双重建构中去阐明这一命题.(本文来源于《商洛师专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商州系列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十分重要的作家,其小说创作对新时期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73年发表短篇《一双袜子》到2016年的长篇小说《极花》,四十多年来,他创作的小说数量庞大,题材多样,意蕴丰富。阅读贾平凹的所有作品后,笔者发现其小说创作深入当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深入描写笔下的每一个人物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生命感觉,抚慰他们的灵魂。在探究人性的历程中,悬置自己的道德判断,用爱和温暖去体慰每一个灵魂,而这些正是叙事伦理所关注的问题,因此笔者拟以叙事伦理为视角来探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从贾平凹小说的文本出发,结合叙事伦理的相关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叙事伦理的精神资源、叙事中的伦理道德倾向和修辞策略等几个方面探究贾平凹小说背后蕴含的伦理意蕴。本文的绪论部分先对贾平凹小说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梳理,然后从中西两方和叙事伦理存在的两种话语模式来分析叙事伦理的研究方法,最后阐明本文的写作缘起、思路和意义。第一章探究贾平凹小说叙事伦理的精神资源,分别从传统文化的“仁”“和”等思想、对生活的仁慈之心以及人物的伦理困境等方面探究贾平凹的文化思维结构和对生命情感的感悟方式。第二章主要探究的是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叙事中的伦理道德倾向,主要从两性相悦的性爱伦理、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构建以及城乡对立过程中对现代化进程的伦理批判和反思等角度来展开论述。第叁章侧重于探究贾平凹小说叙事伦理的叙事层面。分别从叙述视角的流动性和叙述人的特异性、双线并行的叙述结构和反时间化的空间化写作以及从个体生命感受出发的“去史诗化”叙述等方面展开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州系列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崔聪聪.孙方友“陈州系列”小说的诗性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李泽月.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7

[3].李群.论计文君“钧州系列”小说[J].小说评论.2016

[4].朱云.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国民性批判主题[J].安康学院学报.2013

[5].郭萍.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言语特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6].郝世宁.变革声浪中的思索——读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

[7].梁丽.“我是乡下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心理浅析[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

[8].钟璞.试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9].伍梅.传统民俗与现代意识的碰撞[D].西南师范大学.2002

[10].杨军.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文化意蕴[J].商洛师专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贾平凹--图1贾平凹--图2从丈化的角度去挖极出其内在的丈化意A在...书馆必?书馆普?精神之花最后,勇气和胆识是一个艺术...

标签:;  ;  ;  ;  ;  ;  ;  

商州系列小说论文_崔聪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