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书集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集注,中庸,章句,朱熹,理学,孟子,方法论。
四书集注论文文献综述
许家星[1](2019)在《《四书集注》“改易本文”述作精神发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子《四书集注》于所引二程学派之说,多以己意改之,然似因"每有增减"乃古人引书通例之故,"增损改易本文"(以下简称"改文")历来成为《集注》诠释中一个向被忽视的重要问题。《集注》"改文"略分两类:一为"述而不作"型,即循古人惯例,引其意而改其文,以求表达简要、典雅;二是"寓作于述"型,因不满被引之说而改之以就己意,甚至改为对立看法。朱子对引文的增删调并,运用了数字简化、副词指代、语序调整、文本对应、突出虚词、化俗为雅、引文杂糅、概念修改等方法,实现了精密称等之效。《集注》改文的曲折反复,直观反映了朱子自身思想的前后演变,有助于从发生学角度认识《集注》的创作过程。改文之取舍出入,显示了朱子与二程学派思想异同和在批判中传承创新的述作兼具之精神;改文之文、意兼顾,显示了朱子融训考据与义理为一的诠释取向,实现了经典诠释与思想建构的内在一体性。深入分析《集注》改文现象,是读懂《集注》用心,落实朱子"不用某许多工夫,亦看某底不出"训诫的必由之路,对中国哲学的转化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张岂之[2](2017)在《《四书集注简论》与《宋明理学史》》一文中研究指出邱汉生(1912—1992)先生着《四书集注简论》(以下称《简论》),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外庐(1903—1987)先生、汉生先生和我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开始撰写的前一年。《简论》的篇幅不大,全书只有201页,如果剔除其中一些在当时难以回避的"套话",如谈到"道德"就加上"封建统治思想",论及"天理"也会加上"地主阶级所谓天理",而且引用鲁迅先生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一文中的某些句子,如说"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流毒有待批判和肃清"等。将这些套话删去,直接探讨朱熹《四书集注》一书的本来思想,就会看到《四书集注简论》有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为我们撰写《宋明理学史》一书做了(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期刊2017年04期)
张少华[3](2017)在《在《四书集注》中徜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毕业至今,所阅图书不少,能引起阅读冲动的不多,《四书集注》即为此中“极少数”。该书是一部儒学经典,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部分,由宋朝着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集注。书价3.15元,是我省吃俭用,于198(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7-05-21)
李畅然[4](2017)在《《四书集注》早期的流传形态与《孟子》升经——兼及《集注》学论孟庸的次第不可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析宋元目録之着録,申述在朱熹生前乃至其身后一段时期内,在写作和收藏中,均存在着《学》《庸》一组、《论》《孟》一组的着述传统。《论》《孟》一组的着述传统是《孟子》在目録学上超子升经的直接动力,"四书"观念则是后来始渐次成熟并占居主导的(最晚到明代)。朱熹《四书集注》早期的流行形态是《学庸章句或问》一组,《论孟集注》一组,因此明清关于《四书集注》依《学》《论》《孟》《庸》的次序编排的説法乃至做法,不符合宋元历史。朱熹于临漳所刊四书,或许是朱熹在写书刻书中考虑四书整体次第的絶响,而宋人先《中庸》后《大学》的提法则缘于《礼记》篇第。(本文来源于《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朱熹[5](2016)在《《四书集注(商务印书馆藏板)》》一文中研究指出《四书集注》是朱熹(1130—1200)最有代表性的着作之一。朱熹祖述二程的观点和做法,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他为四者分别做了注释,对《大学》还区分了经传并重新编排了章节,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大学》《中庸》的注释称《章句》,《论(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6年10期)
马照南[6](2016)在《朱子与《四书集注》文化经典地位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大的文化类型都有文化经典。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以四书五经为代表,也包括《老子》《庄子》《墨子》以及佛教典籍等。《五经》是儒学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初始原典。孔子总结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并收集有文字以来的各类典籍,增删《诗》《书》《礼》《周易(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6-03-19)
周光庆[7](2015)在《朱熹《四书集注》贯通诠释方法论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立足儒学研究的前沿,建构和运用起贯通诠释方法论,对于"四书"进行贯通诠释,故而得以"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成为宋代理学乃至先秦至宋代儒学集大成的学者。有鉴于此,本文初步考察了朱熹建构贯通诠释方法论主要动力和理论根据,探讨了他对于经典文本的贯通诠释和对于前人注解的贯通诠释。(本文来源于《华中学术》期刊2015年02期)
许家星[8](2015)在《一部图解《四书集注》的力作——程复心《四书章图纂释》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人程复心《四书章图纂释》列图750余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朱子《四书集注》作了独特阐发。惜乎该书国内原本无存,据日本内阁文库本可知,该书具有总要与分论、章图与纂释、义理与考证的两分结构。其采用类聚、比较、析疑等方式对朱子《四书集注》"析章为图",体现了元代四书经疑的特质。在袭用《四书纂疏》之说的同时,对前人之说亦有所批判发明,显示了元代朱子学不囿前贤、精于辨析的学术风格。(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周光庆[9](2015)在《朱熹《四书集注》语言诠释方法论的建构与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与300年来一些学者的估计不足相反,朱熹确实建构起了新的《四书》语言诠释方法论,成为其《四书》诠释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他在创立语言诠释方法论时,既有对语言诠释的根本性即"义理从文字中迸出"、指向性即"正欲以语道"等理论性问题的探讨,又有对语言诠释的详密有序法即"循序而渐进焉"、立足语境法即"各随本文意看"、循环反复法即"终而复始,通贯浃洽"等具体性方法的建构,并努力使这两方面融合成为语言诠释方法论的整体,以应用于《四书》诠释的实际,获得了《四书》诠释史上开创性成果,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古典诠释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马照南[10](2015)在《朱子与《四书集注》文化经典地位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子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子继承维护发展了孔子思想,对儒家经典《五经》和重要文化典籍做深入研究,编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形成《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使之成为在文化史(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5-09-11)
四书集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邱汉生(1912—1992)先生着《四书集注简论》(以下称《简论》),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外庐(1903—1987)先生、汉生先生和我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开始撰写的前一年。《简论》的篇幅不大,全书只有201页,如果剔除其中一些在当时难以回避的"套话",如谈到"道德"就加上"封建统治思想",论及"天理"也会加上"地主阶级所谓天理",而且引用鲁迅先生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一文中的某些句子,如说"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流毒有待批判和肃清"等。将这些套话删去,直接探讨朱熹《四书集注》一书的本来思想,就会看到《四书集注简论》有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为我们撰写《宋明理学史》一书做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书集注论文参考文献
[1].许家星.《四书集注》“改易本文”述作精神发微[J].哲学研究.2019
[2].张岂之.《四书集注简论》与《宋明理学史》[J].华夏文化.2017
[3].张少华.在《四书集注》中徜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
[4].李畅然.《四书集注》早期的流传形态与《孟子》升经——兼及《集注》学论孟庸的次第不可信[J].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7
[5].朱熹.《四书集注(商务印书馆藏板)》[J].博览群书.2016
[6].马照南.朱子与《四书集注》文化经典地位的确立[N].光明日报.2016
[7].周光庆.朱熹《四书集注》贯通诠释方法论新探[J].华中学术.2015
[8].许家星.一部图解《四书集注》的力作——程复心《四书章图纂释》探析[J].孔子研究.2015
[9].周光庆.朱熹《四书集注》语言诠释方法论的建构与运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
[10].马照南.朱子与《四书集注》文化经典地位的确立[N].福建日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