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教会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会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会,大学,华西,边疆,抗战时期,五大,金陵。

教会大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汪洪亮[1](2019)在《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与中华民族整体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民族研究,是抗战时期方兴未艾的中国人类学与边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学者在应对国家民族构建和边疆开发建设中所作的学术努力。华西坝学人对开发建设边疆及促进边疆社会文化建设提出的系列建议,贯穿了对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及增强抗战力量的关切。他们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认识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思考,是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思想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也与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界对此问题的思考同频共振。(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1期)

柳友荣[2](2019)在《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 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以评促建和提升内部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池州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新时代,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发展,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汪洪亮[3](2019)在《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具有密切人事关联,不少教授在边疆服务运动兴起及发展过程中充当了发起人、领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积极参与边疆服务部的实地服务和调查研究。随着抗战结束后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衰歇,边疆服务运动亦逐步停滞。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边疆服务部都为抗战时期中国的边疆研究及边疆建设做出了贡献,体现了当时学人和教会团体的学术自觉与社会担当。(本文来源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琳[4](2019)在《中国近代教会女子大学通识教育的起步与转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打开了封闭的旧中国的大门,并在中国获取了传教和办学的特权,传教士开始在我国创办教会女校,随着教会女校规模的扩大和本土女校的发展,致使教会女子大学应运而生,这对于女性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早期的金陵女子大学和华南女子大学由西方传教士掌控,旨在为基督教服务,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1925年,五卅运动后,收回教育主权的呼声越来越高。1928年,应国民政府和爱国人士的要求,教会女子大学开始启用华人担任校长,至此,教会女子大学不再只是为宗教服务,同时也为社会和国家服务。本研究通过收集和查阅大量的资料,从校长的通识教育思想、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和通识教育活动叁方面入手,审视近代中国教会女子大学通识教育的起步和转承。研究发现,教会女子大学的创办虽然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华人治校时期的通识教育既有对早期通识教育的继承和沿袭,也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权的更替所带来的通识教育的转型。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和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机制缺乏多样性等问题。研究过去就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因此,当下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问题可以借鉴近代教会女子大学的通识教育来解决。(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牛胜男,李孟海,宁荍[5](2019)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校园建设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伴随着百余年前"西学东渐"的浪潮,近代教会大学的建设从校园形态与建筑样式等多个方面推进着中国近现代建筑的进程。甚至直至今日还影响着当代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该文从教会大学的校园功能组织与空间结构两个角度,对比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校园建设过程,分析了教会大学空间结构中的叁种布局形式,分类例证其中的典型分区形式与结构形式,探寻教会大学多重功能的组成由来与分区形式差异。(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王娴[6](2019)在《清末民初(1840-1927)教会大学经费筹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充足的经费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不同,教会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特殊组成部分,在1927年注册立案之前,政府不给予拨款,教会大学经费来源有差会拨款、学费、社会团体及个人捐助、学校自办收入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会大学经费来源不同,并表现出筹措方式多样、经费来源转向中国化、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9年02期)

汪洪亮[7](2019)在《殊途同归: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学术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西坝教会五大学是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办学形成的一个重要联合体,其边疆研究在近代中国边疆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五大学在联合办学之前的边疆学术传统却并不一致,其中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和燕京大学开展边疆研究较早并形成了边疆学术团队,而齐鲁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前期却缺乏边疆学术传统。在华西坝五校联合办学期间,五大学边疆研究得到了极大推进,且保持了密切互动,在边疆研究和边疆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黄瑶[8](2018)在《华人掌校与教会大学的“中国化”——以刘湛恩执治沪江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遭受"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冲击的教会大学不得不"中国化",其显着特征之一便是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改变原来的传教初衷,为中国社会服务。沪江大学作为六所较大的基督教大学之一,也面临着转型和"中国化"的问题。在校长刘湛恩执掌校政后,通过推行教育管理的"中国化"、办学理念的"中国化"以及培养目的的"中国化"等,将沪江大学从"基督教的大学"转变为"基督教影响下的大学",既挽救了沪江大学的危机,也促进了上海地区的发展。研究沪江大学的"中国化"进程,对于研究整个教会大学的转型以及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文明》期刊2018年04期)

王娴[9](2018)在《教会大学对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国时期由于外国侵略引发庚子赔款,出现教会大学,促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革,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研究思考能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发展提供一定历史经验。本文从民国时期入手,以教会大学为切入点看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8年11期)

耿瑄[10](2018)在《沈宗瀚与南京时期的教会金陵大学农业改良(1927-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陵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农业改良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沈宗瀚先生是金陵大学农学家中对民国乃至20世纪中国农学有深刻影响的一位。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社会由割据混战到形式统一、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国内农业科学逐渐近代化,教会背景的金陵大学经历了一个转折、探索的时期。以沈宗瀚为代表的农学家改变了早期与政府疏离的态度,在通过发展农学来服务中国的尝试过程中,以中立、世俗的态度强调农业的科学性,一方面充分利用既有教会机构的农学网络,一方面与各级政府和学术机关加强互动,从而共同推动中国农业改良事业。沈宗瀚在金陵大学的活动可作为范例来探索教会大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略。(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18年05期)

教会大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以评促建和提升内部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池州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新时代,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发展,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会大学论文参考文献

[1].汪洪亮.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与中华民族整体性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2].柳友荣.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J].池州学院学报.2019

[3].汪洪亮.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与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

[4].张琳.中国近代教会女子大学通识教育的起步与转承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5].牛胜男,李孟海,宁荍.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研究[J].华中建筑.2019

[6].王娴.清末民初(1840-1927)教会大学经费筹措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

[7].汪洪亮.殊途同归: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学术传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黄瑶.华人掌校与教会大学的“中国化”——以刘湛恩执治沪江大学为例[J].长江文明.2018

[9].王娴.教会大学对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8

[10].耿瑄.沈宗瀚与南京时期的教会金陵大学农业改良(1927-1937)[J].中国农史.2018

标签:;  ;  ;  ;  ;  ;  ;  

教会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