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论文_张涛,王悦,彭波,贾磊,张庆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实时,模型,工作流,建模。

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涛,王悦,彭波,贾磊,张庆利[1](2015)在《基于工作流驱动的航天产品分布式协同设计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目前航天产品研制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构建分布式协同设计环境的解决途径,同时针对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知识、任务、对象、人员和流程的统一描述问题,提出了协同设计环境中定义和运行的唯一数据源——任务统一模型(Task Unified Model,简称为TUM)的概念,并对TUM定义、组织、视图转换及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然后基于Eclipse RCP和Web Portal技术构建了分布式协同设计环境APEngine,实现了面向产品设计全过程的TUM建模、实例化和运行过程.最后通过某航天历史型号设计的工程实际应用,证明了本文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5年06期)

李安纪,尹建伟,陈刚[2](2006)在《基于Web的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分布式、跨平台、瘦客户端、可扩展和多终端实时同步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基于J2EE平台的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解决方案,采用JMS消息机制,支持分布式部署,适应大型协同工作的要求。该方案适用于大型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环境的研究和开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6年02期)

杜栓柱[3](2004)在《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时间工作流建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成为现代企业业务过程运作环境的必然选择。目前,作为支持业务过程建模、过程优化和过程实现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为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业务过程管理提供了非常适合的解决方案。建立计算机可理解和处理的、形式化定义和描述业务过程的工作流模型,是企业应用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关键。由于企业的业务过程渐趋分布性、协同性和依赖性,工作流模型应该能够描述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业务过程的多粒度与多时区时间约束和同步协同约束。近十多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工作流模型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如基于活动网络图模型、基于IDEF模型、基于Petri网模型和基于对话模型等,然而,它们主要集中于对异步结构化流程的支持,尤其缺乏对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时间约束和同步协同约束信息的有效表达。 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时间工作流建模存在两大挑战:首先是时间语义和同步协同约束语义的复杂性,时间具有多粒度性、时区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等特点,需要建立静态和动态一致性检测算法,同时,同步协同活动的各个参与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需要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其次是时间性能分析的复杂性,工作流中时间约束不具备排队论和Markov随机过程所要求的活动时延服从指数分布函数的条件,不适用于经典的性能分析方法。尽管近年来工作流中时间建模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基于时间Petri网的工作流表示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时间工作流建模仍是当前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合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业务过程特点的、具有良好形式化描述的、统一的时间工作流模型。 本文分别从语义层、表示层和性能分析层,建立了支持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业务过程特点的时间工作流模型。模型从语义层着手,分析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业务过程对工作流模型的要求,定义了适合于业务过程特点的约束概念集合;以此为依据,用扩展时间工作流网表示具有该约束的业务过程;然后根据分析策略,从时间计算到合理性分析,再到处理能力评价,完成了模型的性能分析,为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时间约束信息的描述和分析提供了集成框架。总体上说,本文贡献如下: 通过引入时间空间概念,提出了工作流模型的多粒度与多时区时间约束语义,给出 了多粒度与多时区时间约束一致性算法,从而可以在模型静态建立阶段检测和动态 运行阶段预测时间约束一致性。 通过引入协作子概念,提出了时间工作流模型的同步协同约束语义,分析了同步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2-01)

李朋,张景,吕林涛,李军怀[4](2003)在《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OMG—CORBA设计思想、结合CSCW,给出了一种灵活可靠的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框架结构—CWS,并对框架中的几个重要部分CollaborativeAPI、CommunicationServiceObject和QOS等进行了着重讨论。然后利用基于本框架开发的一种协同应用程序———电子白板,对CWS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03年02期)

毛启容,李继东,詹永照[5](2002)在《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时、分布式为重点 ,介绍了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总体结构 ,着重介绍了基于相对位置的乐观锁机制的并发控制策略和协同感知技术 ,其中对实现实时音视频感知的控件技术也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02年04期)

毛启容[6](2002)在《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和分布式系统的普及,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 Work,简称CSCW)已成为当前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协同软件正在成为新型应用软件的发展方向,开发一个灵活、方便的协同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协同工作环境开发的需求及其关键技术,着重介绍协同工作软件不同于其他分布式软件和交互软件的特点及其对协同工作环境需求和开发技术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当前有代表性的协同编辑软件。然后介绍了自行设计与开发的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对其设计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系统体系结构、并发控制、协同感知、会话管理、角色控制、共享文件存储、系统容错等。着重讨论了本文提出的基于相对位置的乐观锁并发控制策略。在介绍该协同工作环境的设计的基础上,围绕其实现技术,对线程通信、分布式体系结构、会话管理模块、基于相对位置的乐观锁的实现、共享文件存储、多级协同感知的实现、电子白板的对象模型等一一进行了介绍。运用前面研究的技术,开发实现了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Redce(Real-time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Work Environment)。文中对Redce系统的功能进行了介绍,并与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2-03-01)

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分布式、跨平台、瘦客户端、可扩展和多终端实时同步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基于J2EE平台的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解决方案,采用JMS消息机制,支持分布式部署,适应大型协同工作的要求。该方案适用于大型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环境的研究和开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张涛,王悦,彭波,贾磊,张庆利.基于工作流驱动的航天产品分布式协同设计环境[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

[2].李安纪,尹建伟,陈刚.基于Web的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

[3].杜栓柱.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中时间工作流建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

[4].李朋,张景,吕林涛,李军怀.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3

[5].毛启容,李继东,詹永照.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研究与开发[J].机械与电子.2002

[6].毛启容.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研究与开发[D].江苏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系统叁层架构和应用模式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混合式...实时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分布...HOQ模板生成器虚拟样机组成及所处环境‘,分布式电子仓库管理机制

标签:;  ;  ;  ;  ;  ;  ;  

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论文_张涛,王悦,彭波,贾磊,张庆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