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本土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扬州本土艺术,高校,公共艺术课堂,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土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彩云[1](2019)在《“本土艺术”走进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以扬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文化艺术是当前文化建设发展的重内容,在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今天,高校的公共艺术课堂建设要更多地开发校本课程,以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助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课程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本土艺术的基本内涵,分析扬州本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在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究将扬州本土艺术引入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5期)
刘津池,陈建伟,于淼,王侠[2](2019)在《鲁锦艺术特征及本土创新模式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鲁锦是七百年前鲁西南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极具地区特色的提花棉织物。通过剖析鲁西南织锦织造与结构、色彩、纹样等艺术特征,探究了其精妙的织造工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背后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鲁西南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愿景和期盼。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叁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鲁锦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为保护和传承时代冲击下发展受限的鲁锦艺术及相关产业、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政、经、文等叁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在鲁锦产地进行传承发展模式本土创新的对策建议。从而在保留、传承鲁锦艺术价值的同时,弘扬山东地区劳动人民踏实肯干的"神"、向往美好的"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活跃地区经济,改善劳动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服装设计师》期刊2019年12期)
刘萱[3](2019)在《据守本土立场 讲述中国故事——辽宁芭蕾舞团对民族芭蕾艺术的求索和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在艺术领域,观念上获得更新,艺术表现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艺术门类不断扩大,充满着勃勃生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辽宁芭蕾舞团(以下简称"辽芭")成立了。1980年建团伊始,辽芭引进芭蕾艺术经典作品,排演了《天鹅湖》《斯巴达克》等十余部剧目,力求在经典的传承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与此同时,辽芭坚持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艺术作品,在建(本文来源于《艺术广角》期刊2019年06期)
庄静雯[4](2019)在《海南本土文化与舞剧艺术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南地区的本土文化借助舞剧艺术来进行发扬,不仅仅可以保留传统民俗艺术中十分经典的部分,也会在舞剧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吸收新元素,不断向传统文化中注入新鲜血液。但是现阶段海南本土文化与舞剧艺术还没有很好的进行结合,两者之间尚未建立紧密的联系。想要在短时间内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纽带,不仅需要正确分析舞剧艺术的发展趋势,更需深入研究海南本土文化中应予传承发扬的内涵,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推动海南本土文化与舞剧艺术的融合,进而促进海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9期)
黄南华[5](2019)在《本土资源在摄影艺术融合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面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日益完善,评判标准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学校乃至教师要采取更加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即融合教育应运而生,不同学科间的互融互通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从高考摄影传媒生重专业、轻文化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文化学科与摄影教学的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对摄影社团的建设和摄影的基本技巧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最后具体论述摄影在各科文化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希望通过摄影艺术与本土资源的有效融合,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9期)
席冬芹[6](2019)在《运用本土传统艺术助推农村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美术素养随学生的影响也颇为深刻。本文将本土传统艺术融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以此来推进农村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李敏[7](2019)在《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艺术具有生活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幼儿园应积极挖掘其教育价值,引导幼儿领略本土民间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文章以本土民间艺术活动"糖塔"为例,对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背景、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本土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在社会资源运用、环境情境创设、课程挖掘实践的具体实施情况。(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吴修林[8](2019)在《本土传统艺术活态传承在高校育人中的价值意义与实践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土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具有不可缺失的相互依托性。笔者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围绕课程品牌、社团品牌、演艺品牌等不同类型的学思践行,探索创建了一种有效的文化育人与艺术活态传承模式,思考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与启示。(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8期)
蒙顾文,梁靓[9](2019)在《地方艺术院校在本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本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民间艺术家的"老龄化""载体单一""传承方式",等原因面临着被淘汰灭绝的危险。而本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部分。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作为文化传承,学术研究的重要机构,无疑在保护本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7期)
邓芳[10](2019)在《探析本土建筑——王澍自然美学的营造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澍是中国当下最富有人文气质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能超越争议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用自然的营造智慧重塑中国本土建筑似乎是他的根本旨趣。在致力于本土化营造的建筑理念中,他一是强调位置,建筑位置在自然中的位置是尤为重要的。二是强调山水,也就是说建筑自己能重新构成一个小的自然,它一定会对一个地方的环境带来某种改变。叁是强调天然,就是建筑状态应该达到某种天然的程度,它最高的审美原则就是道法自然。四是强调人工,也就是指人的痕迹在建筑上面是怎么表达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08期)
本土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鲁锦是七百年前鲁西南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极具地区特色的提花棉织物。通过剖析鲁西南织锦织造与结构、色彩、纹样等艺术特征,探究了其精妙的织造工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背后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鲁西南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愿景和期盼。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叁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鲁锦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为保护和传承时代冲击下发展受限的鲁锦艺术及相关产业、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政、经、文等叁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在鲁锦产地进行传承发展模式本土创新的对策建议。从而在保留、传承鲁锦艺术价值的同时,弘扬山东地区劳动人民踏实肯干的"神"、向往美好的"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活跃地区经济,改善劳动者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土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徐彩云.“本土艺术”走进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以扬州为例[J].艺术品鉴.2019
[2].刘津池,陈建伟,于淼,王侠.鲁锦艺术特征及本土创新模式剖析[J].服装设计师.2019
[3].刘萱.据守本土立场讲述中国故事——辽宁芭蕾舞团对民族芭蕾艺术的求索和建构[J].艺术广角.2019
[4].庄静雯.海南本土文化与舞剧艺术的融合[J].艺术品鉴.2019
[5].黄南华.本土资源在摄影艺术融合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J].艺术评鉴.2019
[6].席冬芹.运用本土传统艺术助推农村中小学一线美术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J].中国文艺家.2019
[7].李敏.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
[8].吴修林.本土传统艺术活态传承在高校育人中的价值意义与实践启示[J].大众文艺.2019
[9].蒙顾文,梁靓.地方艺术院校在本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J].戏剧之家.2019
[10].邓芳.探析本土建筑——王澍自然美学的营造艺术[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