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钢冷轧厂轧机液压压上系统分析及设计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恩旭[1](2021)在《鞍钢冷轧5#热镀锌机组光整系统改进与实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镀锌板的表面质量及改善其机械性能,国内所有的镀锌机组光整系统,都在机组镀锌工艺段后设置了光整机。光整机的主要功能是光整带钢,提高其平直度。本文在了解了国内外镀锌系统光整机的发展后,针对鞍钢冷轧4#镀锌线存在的问题,对5#热镀锌线光整系统进行了改进和提升。使得该光整系统在达到良好光整运行效果的同时做到结构简单、实用,检修维护便利。针对4#镀锌线成品带钢的性能问题,改善了5#镀锌线机组的工艺流程,经过计算,增加了一组张力辊。对5#镀锌线传动系统进行了校核计算,确定其电机功率。解决了4#镀锌线光整机机架底部压上液压缸检修耗时费力问题,对5#光整机机架进行了改进设计。提高了5#镀锌线光整机工作辊换辊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在线换辊时间。改进了喷射系统,根据不同带宽、带厚的光整镀锌板带,研制出可以流量控制,流量调节的喷射梁。采用迷宫方式优化了光整液收集装置,解决了原光整机现场漏液并污染环境的问题。并基于有限元理论,结合Inventor三维软件及ANSYS分析软件对光整机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提前预见5#镀锌线光整机的工作状态。本文对光整系统的新增张力辊、传动系统做了详尽计算,对其改进部分做了分析阐述,通过机组运行试验及数据对比,完成光整机的研制。此5#镀锌线光整机已于2015年投入到鞍钢冷轧的实际生产中,运行情况良好,带钢的表面质量达到了预期要求,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光整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原4#镀锌线光整机存在的问题,对生产实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吸引其他家企业引进该设备,在生产及使用镀锌板的钢铁企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鹏威[2](2019)在《先进控制理论在冷轧平整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整机是生产高品质冷轧带钢的关键设备,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平整轧制是生产优质薄板的关键工序。其目的是祛除带钢退火后的屈服平台,改善带钢的板形质量、带钢表面的光洁度和粗糙度。冷轧平整轧制工艺过程是典型的多变量耦合、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同时存在不确定性以及随机干扰等问题。经典控制理论的应用难以达到全局最优化的高精度控制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综合分析冷轧平整过程中对带钢延伸率和板形控制精度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针对平整机板形板厚、延伸率综合控制系统中存在的耦合及扰动问题,应用先进控制理论来解决上述平整轧制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提升我国的冷轧平整机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期配置的输出反馈解耦同时鲁棒补偿控制的方法,进行鲁棒补偿器设计的同时实现解耦控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控制器能同时实现输出反馈解耦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将此理论方法应用于平整机板形板厚多变量耦合系统,解决了多变量系统中的强耦合和模型不确定性等问题。首先预期配置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为非奇异对角矩阵,根据传递函数分式矩阵互质分解理论,再给定加权函数和鲁棒性能指标,而后设计并解析计算出自由矩阵和补偿控制器。通过仿真表明,系统具有鲁棒性的同时达到了解耦控制的效果。2)提出了一种二阶系统线性扩张观测器在期望极点互异条件下的参数整定规则,并利用频域方法研究了使用微分跟踪器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估计能力、LESO参数的观测误差和收敛性,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PD控制律下系统的稳定性。其目的是用LESO设计了扩展的状态量来跟踪平整机板形板厚模型未知部分、耦合项和外部未知扰动的影响。采用该控制器与PID控制器进行系统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系统所受外部扰动和模型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抑制力,同时也有效弱化了系统的耦合现象。3)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与阻尼配置(IDA)的三相电流源型逆变器(CSI)驱动交流电机的无源控制策略(PBC),提高了因大功率CSI开关频率受限的交流电机在平整机张力卷取中的动态响应精度。首先对集总参数下带独立存储单元的三相CSI驱动交流电机的电路进行建模,提出了三相CSI在Park坐标系下的端口受控哈密顿(PCH)模型。通过求解闭环系统下互联与阻尼矩阵的参数化偏微分方程,得出了系统的控制率,并分析了系统Lyapunov稳定性。通过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三相电流源型逆变器能够输出较好的电压波形,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4)针对冷轧平整机生产线上的交流卷取机张力控制,提出了一种分段模型及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解决了因卷取机的卷径变化致使张力系统模型中的机电时间大范围常数时变,造成线性调节器难以达到全局最优化控制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张力系统对象模型,设计了三段线性模型,依据卷径大小信息进行切换选择,调节器参数自适应的算法,仿真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均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张波[3](2018)在《冷连轧机带钢厚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目前,冷轧钢铁市场逐步变好,各大钢铁厂逐步在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此市场下,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厚度控制精度是冷轧带钢质量的核心指标,因此冷连轧机带钢厚度及板形控制精度一直以来是冷连轧机研究的重点。本文是以攀钢西昌冷连轧机建设项目为平台,对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一年多的调试与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冷连轧机控制的核心为厚度控制系统(AGC),厚度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与之相关的有张力调节、速度调节、压上调节、板形调节、液压、传动、二级模型等多个环节,一旦某一个变量发生异常变化,如调节系统不能及时修正,会造成轧机各个机架的其他稳态环节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机组的产量和质量。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轧机厚度系统在控制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详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二章,以轧机知识作为基础,分析影响轧机出口厚度控制精度的主要因素。第三章构建了厚度控制系统所需的硬件框架,并针对网络进行配置。第四章及第五章,从算法及软件方面出发,进行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模型的搭建、程序及HMI画面的实现。最后,结合现场记录曲线及数据,对本系统进行测试、总结。本文的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日立电气R700 PLC,通过交流、直流、交流型变频调速系统,对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进行研究,并结合冷轧厂产品技术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厚度及板形精度问题进行分析及优化,对实际生产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柳军[4](2017)在《鞍钢冷轧1#线轧机甩机架功能AGC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钢铁行业整体市场形势急剧下滑,国家已经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市场环境下,鞍钢冷轧厂必须内部挖潜,保证产品质量,提升设备功能精度,降本增效,迫切需要加强以节约资源、柔性生产为导向的冷轧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本文以鞍钢股份冷轧厂1#线连轧机组改进项目为切入点,通过改进控制方法,增加控制手段,对于提高产品厚度控制精度,提高成材率,降低能源消耗,稳定机组运行,使生产线具备一定的柔性生产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甩机架模式轧制即甩掉某一机架进行轧制,由原来的五机架连轧改为四机架连轧。本文首先研究并构建了冷轧机甩机架模式运行时基于Smith预估器的AGC控制系统,确定了控制参数。其次对影响厚度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间重点研究了轧辊偏心引起的带钢厚度波动,建立全机架轧辊偏心补偿系统。同时对扩展物质流量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调整测厚仪在机架的安装位置,增加第3、第4机架AGC控制功能,应用激光测速仪和新型张力辊编码器测量带钢速度,准确计算出全机架前滑实际值,采用自适应算法,实现对前滑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完成甩机架轧制模式的软硬件系统设计、编程和调试工作。通过在线PDA系统对厚度曲线进行实测记录,对AGC控制综合改进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证明了本次改进保证厚度精度的甩机架运行模式轧制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高健[5](2016)在《冷轧机辊缝位置精确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轧钢板厚度精度是评价冷轧机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钢铁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寒冬,如何在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是摆在现场每一位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一道大考题。本文以鞍钢冷轧厂2130生产线冷轧机为重点研究对象,探寻如何通过优化控制、完善管理等措施提升辊缝控制精度,从而提高板厚精度。影响辊缝精度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环附加设定算法的准确性,内环压上控制执行系统的有效性,压上PI控制器精度等。本文首先对冷轧机辊缝设定值外环的算法进行研究,改进了测厚仪、测速仪等现场精密检测仪表的精度校准方法。再对内环压上控制执行系统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轧制线标定、液压辊缝标定及压上控制系统,同时完成了轧机刚度测试程序的开发,提出一种压上伺服阀和位置磁尺优化使用方法。最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压上位置PI控制器进行优化,在TDC系统中压上控制部分完成编程调试工作,并完成了闭环评价,证明了本文改进的辊缝精确控制技术的可行性。结合上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冷轧机技术管理方法,使现场的管理技术人员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人工智能模糊PI控制在冷轧机压上系统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刘文仲[6](2015)在《中国冷连轧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及数学模型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10年来,中国投入运行的冷连轧机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及其数学模型主要靠引进。作者经过调查,总结了中国引进冷连轧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状况,以及引进系统在硬件、系统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和数学模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认识与思考。
孙政依[7](2014)在《1250冷轧厚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AGC系统是轧机提高带材厚度精度的重要方法,其采用目的是获得板带材纵向厚度的均匀性,从而生产出合格产品,目前已成为乳机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通钢冷轧厂单机架轧机轧制的1250mm冷乳板的板带厚度控制为研究案例,对带钢厚度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阐述了轧机工艺以及单机架六辊可逆轧机的运行,对带钢厚度进行研究,液压AGC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控制方式及实际生产中带钢厚度控制。通过分析轧机液压AGC系统及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以伺服阀的基本方程、液压缸连续性方程、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为基础,确定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液压压下控制的研究实现了对辊缝控制和液压控制的两种操作模式的控制。在自动厚度控制中,采用了厚度反馈、厚度前馈和秒流量控制的三种控制方式。针对乳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Gauge Control System,简称AGC系统)中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过程数学模型的不精确性,并鉴于常规PID控制器整定调试周期长、较难适应过程数学模型变化等问题,本文运用多种控制综合实现,弥补了单一厚控系统存在的计算缺陷。最后通过PLC对AGC控制的实现,完成我们对整个厚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王炜[8](2011)在《冷轧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虚拟试验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轧薄板是钢铁工业中凝聚着高新技术的深加工产品,其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平整轧制则是保证成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对提高控制板形以及表面状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作为平整轧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其动静态特性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响应快速性和控制精确度。然而,以实车试验来获取系统特性不仅成本巨大,并且连退平整机组这样的高速生产线也不允许进行反复试验,因此,使用数字化虚拟样机的虚拟试验方法来部分代替实车试验势在必行。本课题对宝钢2030冷轧新增连退机组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虚拟试验平台进行研究,是宝钢《2030冷轧新增连退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技术研究》项目的一个子项目。通过对于表达系统动态工作特性的液压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的定量分析,确定了该系统正式投产后的稳定运行参数以及控制参数的优化调试方法,从而提高了试车参数整定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为整个液压伺服系统建立了一个故障预示的平台。首先,研究明确了液压伺服系统的执行装置和负载系统结构;其次,通过研究平整机板形控制策略明确了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随后,应用AMEsim建立了整套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的结构参数化模型,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真实性;最后,借助结构参数化模型,对平整机推上液压伺服系统的变增益控制方法和故障预示功能进行了虚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用于控制参数整定和故障预示的虚拟试验平台,其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一致,动态过程真实可信,分析结果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下一步开展平整机控制系统整机虚拟试验提供了基础。
王博[9](2009)在《2030平整机压下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冷轧带钢表面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平整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带钢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本文是以某钢厂2030平整机液压压下AGC控制系统为例,简单地介绍了平整机的生产工艺、作用及目的、主体设备及其系统的组成原理、特点、AGC的控制原理及发展状况,着重对平整机液压压下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文在全面了解压下系统的基础上,合理简化系统模型,针对三通阀控单作用缸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准确地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压下系统模型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方针,给出了系统的相关评价参数。在对系统动态分析之后,采用了模拟PI控制器矫正,结果显示系统的动态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所以又加入了Bang-Bang控制器矫正。通过比较,Bang-Bang+PI控制改进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达到了工程上的使用要求。
张清东,孙彦广,尹忠俊,秦勤,曹建国,刘国勇,阳建宏,闫晓强,苏兰海[10](2009)在《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分学科发展》文中提出一、引言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分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旨在概述2007年至2008年两年间,我国在冶金机械以及冶金自动化领域取得的新的理论、原理、观点、方法、成果及技术和在钢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应用、重大成果,并试图通过与国外的对比分析做出关于我国冶金机械及自动化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报告的撰写采取我国的学科分类习惯,按炼铁机械、炼钢机械、轧钢机械、冶金设备及产品检测、冶金过程自动控制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分学科现状总结,并且将本领域的奖励、鉴定、专利、论文、重大课题、重大工程、企业重
二、攀钢冷轧厂轧机液压压上系统分析及设计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钢冷轧厂轧机液压压上系统分析及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鞍钢冷轧5#热镀锌机组光整系统改进与实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来源及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镀锌线工艺特点及问题分析 |
2.1 镀锌线机组工艺介绍 |
2.2 5#热镀锌线工艺流程确定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5#热镀锌机组光整系统的构建与改进 |
3.1 光整机的总体构建 |
3.2 传动系统 |
3.3 光整机机架设计 |
3.3.1 机架主参数设计 |
3.3.2 机架改进设计 |
3.4 工作辊换辊装置 |
3.4.1 工作辊换辊结构 |
3.4.2 工作辊换辊主要参数 |
3.4.3 工作辊换辊控制与连锁 |
3.5 喷射系统与集液槽 |
3.5.1 喷射系统改进 |
3.5.2 集液槽改进 |
3.6 关键零件有限元分析 |
3.6.1 机架应力应变分析 |
3.6.2 支承辊应力应变分析 |
3.6.3 支承辊轴承座应力应变分析 |
3.6.4 工作辊轴承座应力应变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5#热镀锌机组光整系统实际应用 |
4.1 机组的实际组成 |
4.2 机组的应用状况 |
4.3 机组的运行实验 |
4.4 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先进控制理论在冷轧平整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冷轧平整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冷轧机厚度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冷连轧机张力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4 板形板厚综合控制与研究现状 |
1.3.5 解耦控制与发展 |
1.3.6 鲁棒控制与发展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2 冷轧平整机控制系统的机理模型与基本控制方式 |
2.1 冷轧平整过程机理方程 |
2.1.1 辊系方程 |
2.1.2 出口厚度方程 |
2.1.3 前、后滑与流量、速度方程方程 |
2.1.4 轧制力方程 |
2.1.5 张力方程 |
2.1.6 延伸率和板形综合控制的模型 |
2.2 平整轧制延伸率与板形的控制原理 |
2.2.1 延伸率控制原理 |
2.2.2 板形的控制原理 |
2.3 小结 |
3 平整机压力-张力联合延伸率的鲁棒解耦控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预期配置的解耦鲁棒补偿设计 |
3.2.1 基本定义 |
3.2.2 预期配置的输出反馈解耦同时鲁棒镇定控制理论 |
3.3 平整机板形与厚度质量系统模型 |
3.4 控制器的实现及仿真实验 |
3.5 小结 |
4 平整机多变量耦合系统的线性自抗扰控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选择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原因 |
4.3 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4.4 LESO估计误差分析及参数整定 |
4.4.1 LESO的估计误差分析 |
4.4.2 LESO参数整定 |
4.5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6 仿真实验研究 |
4.7 小结 |
5 平整机交流卷取机驱动及张力控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三相CSI驱动交流电机的无源控制策略研究 |
5.2.1 系统建模 |
5.2.2 控制器设计 |
5.2.3 仿真分析 |
5.3 卷取机分段模型及参数自适应张力控制 |
5.3.1 冷轧平整卷取机张力控制模型 |
5.3.2 间接型张力控制方法 |
5.3.3 分段模型及参数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5.3.4 仿真分析与工程实验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冷连轧机带钢厚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轧机厚度控制系统概述 |
1.2 国内轧机厚度控制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实现的系统平台 |
1.4 解决的实际问题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冷连轧机工艺结构研究 |
2.1 弹跳方程 |
2.2 P-h曲线 |
2.3 影响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
2.4 轧制变形及前后滑 |
2.4.1 轧制变形 |
2.4.2 前滑和后滑 |
2.5 本章小结 |
3 厚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
3.1 基础自动化结构 |
3.2 通讯配置 |
3.3 PLC系统配置 |
3.4 传动配置 |
3.5 仪表配置 |
3.5.1 张力计 |
3.5.2 测厚仪 |
3.5.3 激光测速仪 |
3.5.4 磁尺 |
3.6 本章小结 |
4 冷连轧机厚度控制系统建模 |
4.1 1 架反馈AGC模型 |
4.2 1#架前馈 AGC 模型 |
4.3 2 机架秒流量反馈和前馈模型 |
4.3.1 2 机架秒流量反馈控制 |
4.3.2 2 机架秒流量平衡的前馈控制 |
4.4 5 机架秒流量平衡反馈和前馈控制 |
4.4.1 5 机架秒流量反馈控制 |
4.4.2 5 机架秒流量平衡前馈控制 |
4.5 解耦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5 控制系统软件 |
5.1 MICA编程系统 |
5.2 主要程序设计 |
5.2.1 1#机架反馈及前馈程序 |
5.2.2 2#机架前馈控制程序 |
5.2.3 5#机架反馈 AGC 控制程序 |
5.2.4 二级控制程序 |
5.2.5 张力控制程序 |
5.3 画面设计及接口设计 |
5.3.1 厚度控制画面设计 |
5.3.2 测厚仪及激光测速仪画面设计 |
5.3.3 辊缝位置画面设计 |
5.3.4 轧制状态画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及优化 |
6.1 轧机张力控制响应测试 |
6.2 厚度控制精度测试 |
6.3 调试中问题的改进 |
6.3.1 加减速时厚度波动 |
6.3.2 M-型板型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鞍钢冷轧1#线轧机甩机架功能AGC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面研究状况发展综述 |
1.2.1 甩机架功能AGC技术发展过程简介 |
1.2.2 AGC控制的工艺基础发展综述 |
1.2.3 AGC控制方式发展综述 |
1.2.3.1 压力AGC |
1.2.3.2 监控AGC |
1.2.3.3 前馈AGC |
1.2.3.4 物质流量控制AGC |
1.2.3.5 轧辊偏心补偿 |
1.2.3.6 轧制加减速补偿控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SMITH预估器的AGC控制系统构建与参数确定 |
2.1 冷连轧AGC控制系统简介 |
2.2 扩展物质流量控制功能 |
2.2.1 扩展物质流量控制原理 |
2.2.2 扩展物质恒流量控制方案 |
2.2.3 常规和扩展物质流量控制的区别 |
2.3 SMITH预估器在AG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2.3.1 纯滞后系统的补偿原理 |
2.3.2 Smith预估器的实际设计应用 |
2.4 第1机架AGC |
2.4.1 第1机架前馈AGC |
2.4.2 第1机架监控AGC |
2.4.3 第1机架物质流量AGC |
2.5 第2机架AGC |
2.6 第3机架AGC |
2.7 第5机架AGC |
2.7.1 B方式 |
2.7.2 C方式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厚度波动原因分析及偏心补偿问题的研究 |
3.1 带钢厚度波动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
3.1.1 带钢厚度的变化规律 |
3.1.2 带钢厚度波动的原因 |
3.2 轧辊偏心补偿控制 |
3.2.1 轧辊偏心的起因和影响 |
3.2.2 轧辊偏心补偿系统构成 |
3.2.3 轧辊偏心源特质及检测 |
3.2.4 轧辊偏心补偿算法及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机甩机架功能软硬件研究与实现 |
4.1 扩展物质流量AGC问题分析 |
4.2 新扩展物质流量控制功能 |
4.3 轧机第3和第4机架控制方式 |
4.3.1 检测仪表的配置与使用 |
4.3.1.1 X射线测厚仪的使用及配置 |
4.3.1.2 激光测速仪的使用及配置 |
4.3.1.3 磁感应增量型编码器的使用及配置 |
4.3.2 第3机架监控AGC |
4.3.3 第4机架前馈AGC |
4.4 前滑模型优化 |
4.5 甩机架模式轧制软件设计 |
4.5.1 软件平台 |
4.5.2 甩机架轧制程序的整体设计 |
4.5.1.1 软件设计整体框架 |
4.5.1.2 甩机架轧制模式程序编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评价 |
5.1 第1机架甩机架轧制状态分析 |
5.2 第2机架甩机架轧制状态分析 |
5.3 第3机架甩机架轧制状态分析 |
5.4 第4机架甩机架轧制状态分析 |
5.5 偏心补偿功能验证 |
5.6 生产信息统计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冷轧机辊缝位置精确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冷轧机辊缝位置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 模糊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
1.3.1 模糊控制的发展 |
1.3.2 国内外模糊控制在轧制领域的发展 |
1.3.3 模糊控制的特点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冷轧机辊缝位置设定值的研究 |
2.1 冷轧机简介 |
2.2 冷轧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
2.2.1 控制系统总述 |
2.2.2 过程控制系统 |
2.2.3 自动化控制系统 |
2.2.4 智能仪表 |
2.3 辊缝位置设定值的补偿方法 |
2.3.1 前馈控制(FFC) |
2.3.2 反馈控制(MON) |
2.3.3 秒流量控制(MFC) |
2.4 智能仪表的管理改进 |
2.4.1 X射线测厚仪的管理改进 |
2.4.2 激光测速仪的管理改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轧机压上系统的研究 |
3.1 弹性-塑性方程 |
3.2 轧制线标定 |
3.3 液压辊缝标定 |
3.3.1 无带标定步骤简述 |
3.3.2 辊缝位置分析 |
3.4 机架刚度测试 |
3.4.1 程序功能的设计 |
3.4.2 轧机刚度曲线的实测情况 |
3.5 压上控制系统 |
3.5.1 位置控制 |
3.5.2 轧制力控制 |
3.5.3 伺服阀增益补偿 |
3.5.4 压上位置传感器的使用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PID压上辊缝控制优化及应用 |
4.1 PID控制原理 |
4.1.1 模拟PID控制 |
4.1.2 数字PID控制 |
4.1.3 模糊PID控制 |
4.2 相关工具介绍 |
4.2.1 MATLAB工具简介 |
4.2.2 PDA系统简介 |
4.3 压上系统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3.1 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4.3.2 模糊PID控制器隶属度函数选取 |
4.3.3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4.4 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冷连轧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及数学模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冷轧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状况 |
1.1引进的系统占主导地位 |
1.2冷轧各工序的计算机系统大不相同 |
2冷轧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情况 |
2.1硬件配置 |
2 . 1 . 1 Level 1 |
2 . 1 . 2Level 2 |
2.2系统软件和中间件 |
2.3应用软件 |
2.4数学模型 |
3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应用情况 |
4几点认识与思考 |
5结束语 |
(7)1250冷轧厚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冷轧带钢生产技术的发展 |
1.3 控制方法简介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轧机工艺和设备配置 |
2.1 冷轧板的工艺特点 |
2.2 生产工艺和设备配置 |
2.2.1 生产工艺流程 |
2.2.2 轧机的工程配置 |
2.2.3 工艺参数 |
2.2.4 轧制工艺描述 |
2.3 小结 |
第3章 轧机中的液压AGC系统 |
3.1 液压AGC控制系统 |
3.1.1 厚度控制的概述 |
3.1.2 AGC调节方式 |
3.2 带钢厚度控制方式 |
3.3 冷轧带钢厚度基本原理 |
3.3.1 弹跳方程 |
3.3.2 厚度控制的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硬件配置 |
4.1.1 系统硬件构成 |
4.1.2 现场硬件设备 |
4.2 系统软件配置 |
4.2.1 系统软件构成 |
4.2.2 软件知识介绍—800XA |
4.3 厚度控制系统设计 |
4.3.1 伺服阀的控制 |
4.3.2 液压缸的控制 |
4.3.3 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
4.4 人机界面HMI |
4.4.1 HMI功能 |
4.4.2 轧机画面图 |
4.5 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基础自动化概述 |
5.2 AGC控制方式的运用 |
5.3 厚度控制的实现 |
5.4 轧制曲线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冷轧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虚拟试验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虚拟试验平台研究现状 |
1.2.1 平整机液压伺服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虚拟试验技术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冷轧连退机组平整机系统研究 |
2.1 冷轧连退机组平整机概述 |
2.1.1 板带平整及其作用 |
2.1.2 平整技术发展 |
2.1.3 平整机机型分析与比较 |
2.2 冷轧连退平整线工艺流程及设备 |
2.3 2030冷轧新增连退机组平整机系统构成 |
2.4 2030冷轧新增连退机组平整机换辊工艺过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整机板形控制策略分析 |
3.1 板形的基本概念 |
3.1.1 板形及其缺陷 |
3.1.2 板平直度 |
3.1.3 板凸度 |
3.2 平整机延伸率控制系统 |
3.2.1 延伸率控制策略分析 |
3.2.2 延伸率测量原理 |
3.2.3 恒张力控制模式 |
3.2.4 恒轧制力控制模式 |
3.3 平整机板凸度控制系统 |
3.3.1 板凸度控制策略分析 |
3.3.2 板凸度检测方法 |
3.3.3 液压弯辊 |
3.3.4 液压窜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探讨 |
4.1 窜辊液压阀组工作原理分析 |
4.2 弯辊液压阀组工作原理分析 |
4.3 推上液压阀组工作原理分析 |
4.4 推上液压阀组AGC伺服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参数化建模与仿真研究 |
5.1 仿真环境简介 |
5.2 仿真模型关键软参数研究 |
5.2.1 油液有效体积弹性模量 |
5.2.2 机械负载系统参数 |
5.3 中间辊窜辊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
5.3.1 中间辊窜辊系统模型 |
5.3.2 窜辊过程仿真与分析 |
5.4 工作辊弯辊液压伺服系统建模与仿真 |
5.4.1 工作辊弯辊系统模型 |
5.4.2 弯辊过程仿真与分析 |
5.5 推上液压伺服系统建模与仿真 |
5.5.1 机械系统模型 |
5.5.2 AGC液压阀组模型 |
5.5.3 中间减压阀组模型 |
5.5.4 控制系统模型 |
5.5.5 压靠过程仿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平整机推上系统变增益控制方法试验研究 |
6.1 人机交互平台 |
6.2 推上液压伺服系统变油柱高度变增益控制方法试验研究 |
6.2.1 四通阀控液压缸 |
6.2.2 三通阀控液压缸 |
6.2.3 虚拟试验研究 |
6.3 推上液压伺服系统变轧制力变增益控制方法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平整机推上液压伺服系统故障预示功能分析 |
7.1 电液伺服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7.2 推上液压伺服系统现场实际故障的特征复现 |
7.2.1 现场实际故障分析 |
7.2.2 现场实际故障的特征复现 |
7.2.3 故障预示功能的实现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或专利 |
附录 |
(9)2030平整机压下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平整机生产工艺 |
1.1.2 平整机的作用及目的 |
1.1.3 平整机组主体设备及系统介绍 |
1.2 平整机组液压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应用情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压AGC简介 |
2.1 液压AGC系统概述及发展状况 |
2.2 液压压下系统与电液伺服控制 |
2.3 液压AGC系统的功能及控制原理 |
2.3.1 液压AGC系统的含义及功能 |
2.3.2 液压AGC系统基本控制思想 |
2.4 液压AGC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4.1 厚度控制基本思想 |
2.4.2 完善的液压AGC |
2.5 轧机液压AGC系统的组成 |
2.5.1 液压控制系统部分 |
2.5.2 液压能源部分 |
第3章 平整机压下液压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3.1 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
3.1.1 微分方程法 |
3.1.2 传递函数法 |
3.1.3 状态空间法 |
3.1.4 功率键合图法 |
3.2 液压伺服系统模型的建立 |
3.2.1 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
3.2.2 系统构成 |
3.3 液压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滑阀流量方程 |
3.3.2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
3.3.3 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
3.4 其他环节模型的建立 |
3.4.1 伺服放大器的传递函数 |
3.4.2 位移传感器的传递函数 |
3.4.3 伺服阀传递函数的确定 |
3.5 系统的方块图及传递函数 |
3.6 所需参数的计算 |
3.6.1 已知参数 |
3.6.2 已知参数列表 |
3.6.3 由已知计算得出的参数 |
第4章 平整机压下系统的仿真研究 |
4.1 液压系统的仿真 |
4.1.1 液压系统仿真概述 |
4.1.2 液压仿真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4.2 Matlab语言简介 |
4.2.1 Matlab语言的介绍 |
4.2.2 仿真工具包Simulink的简介 |
4.3 压下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4.3.1 伺服放大器增益的确定 |
4.3.2 系统开环波德图 |
4.4 伺服系统闭环响应特性分析 |
第5章 平整机压下系统的控制策略与仿真 |
5.1 PID控制概述 |
5.1.1 PID控制及其调节规律 |
5.1.2 数字PID控制 |
5.1.3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改进 |
5.2 基于PID控制的伺服系统闭环响应特性分析 |
5.3 Bang-Bang控制 |
5.3.1 Bang-Bang控制原理 |
5.3.2 Bang—Bang控制的分析方法 |
5.3.3 Bang—Bang控制的形式 |
5.4 基于Bang-Bang控制的伺服系统闭环响应特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攀钢冷轧厂轧机液压压上系统分析及设计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鞍钢冷轧5#热镀锌机组光整系统改进与实现的研究[D]. 吴恩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先进控制理论在冷轧平整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李鹏威.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3]冷连轧机带钢厚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D]. 张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4]鞍钢冷轧1#线轧机甩机架功能AGC技术研究与实现[D]. 柳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5]冷轧机辊缝位置精确控制技术的研究[D]. 高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6]中国冷连轧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及数学模型的应用[J]. 刘文仲. 冶金自动化, 2015(05)
- [7]1250冷轧厚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政依. 东北大学, 2014(06)
- [8]冷轧平整机液压伺服系统虚拟试验平台研究[D]. 王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
- [9]2030平整机压下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 王博. 东北大学, 2009(06)
- [10]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分学科发展[A]. 张清东,孙彦广,尹忠俊,秦勤,曹建国,刘国勇,阳建宏,闫晓强,苏兰海. 2008-2009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