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隐蔽课程论文_原国顺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隐蔽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育,课程,文化,高校,要素,因素,河南省。

体育隐蔽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原国顺[1](2018)在《体育教学中隐蔽课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蔽课程是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目标,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在体育教学中隐蔽课程的作用就更明显了,它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积极因素介入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本文来源于《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6-16)

邢菊[2](2018)在《高师“微运动”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中,还是日常交通出行中,身体活动量都大为减少,并且受到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下降,最终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为达到完善当代大学生体育态度的目的,课程中加入"微运动"的理念来改善当代大学生体育态度。本探究了"微运动"与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的关系。随着"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信息产品的出现在人们(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12期)

史晓惠[3](2017)在《“体育隐蔽课程”理论背景下高校艺术体操专项教师自身隐性因素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体育隐蔽课程"理论的研究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从教师人格与品质、教师行为与领导方式、师生关系、自身修养四个方面入手,对艺术体操专项教师自身隐性因素进行开发。研究发现,体育隐蔽课程理论对艺术体操专项教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强大的。教师应提升人格与品质,促进学生个性与思想品质的发展;改变专制的领导作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专项教学心理气氛注重自身修养,树立学生正确审美观;强调教师职业示范性特点,时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7年07期)

占雅男[4](2016)在《浅析体育隐蔽课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社会中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快速发展,人类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导致人际关系淡化,道德品质缺失,心理失衡等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注入式"与"填鸭式"的教学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体育隐蔽课程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理解与分析,对体育隐蔽课程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并对体育隐蔽课程涵盖的某些方面进行了认真的了解,其中包括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本质及实施等方面。(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6年22期)

王洪懿[5](2016)在《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主要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主要手段的体育显性课程主要是直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操控性;而体育隐蔽课程则具有不可操控性,它能够发展学生在接受体育显性课程时发展不到或被忽略的非智力方面的因素,能够更好的补充显性课程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缺陷,是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它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能够更好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在回顾和总结已有隐蔽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影响因素与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现状,为更好的发展体育隐蔽课程,优化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提高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能够满足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场馆内的剩余空间运用充分,且教师对现有的教学媒体运用合理;少数高校的体育场馆不能够满足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场馆内的剩余空间运用不充分,教师对现有的教学媒体运用不合理;(2)河南省大多数高校的领导对体育教育专业比较重视,且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良好的传统风气;少部分高校的领导不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且没有良好的传统风气;(3)河南省大多数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领导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及内容单一;少数的教师领导方式多变,教学方法运用多样,考核内容及内容多样;(4)河南省大多数高校没有承办或承办的赛事过少,学生不能够接触和了解先进的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及方法、前沿的科学研究;(5)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多数的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行的编排比较合理,少数的技术和理论课程的编排违背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编排欠合理;(6)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多数教师精神饱满,丰富的知识、全面的技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对学生有耐心,工作负责;少数的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全面的技术,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欠缺,对学生缺乏耐心,工作不能够以身作则等问题;(7)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有将近半数的教师能够合理的运用课堂气氛来提高教学效果,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同时能够很好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少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合理的运用且在教学中出现失范行为,不能够很好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河南省少数高校需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且加强场馆内剩余空间的利用,同时加强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媒体;(2)部分高校领导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视,积极促使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良好传统风气的形成;(3)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技巧,改变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领导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学校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全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考核;(4)学校多承办或参加体育赛事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与外校交流经验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先进的训练、赛事组织方法,了解前沿科学;(5)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调整现在课程安排争取全面合理的安排课程,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6)河南省高校的教师需自我调节,使自己精神饱满,同时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工作以身作则;(7)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良好课堂气氛的运用,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失范行为,同时注意正确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3-01)

曹鑫楠,李孟华[6](2016)在《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构建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是双方体制、资源与实践叁个维度的交叉耦合,是一个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体育隐蔽课程体育建设是体育文化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创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为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支持和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文化,实现资源的传递、共享与整合,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6年03期)

王国强[7](2015)在《邢台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开展现状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世界上许多教育先进的国家都开展了体育隐蔽课程,而我国体育隐蔽课程的开展还相对落后,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邢台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中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要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绝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文化与体育氛围不够重视,没有形成较好的体育风气与传统;体育教师不能够在教学授课过程中积极有效的将隐蔽课程融入其中,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不够完整,达到的效果相对也就有所欠缺,从而对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了积极的影响,造成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参与缺乏热情。就此对以上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陈绿波[8](2015)在《隐蔽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隐蔽课程对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显露课程与隐蔽课程加以协调整合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切实发挥体育课程在培养人格健全、体质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对隐蔽课程的定义、内涵和作用做了简要陈述,并就隐蔽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5年35期)

陈莉红,欧岳山[9](2015)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视域下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与体育显性课程一道共同效力于高校体育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就体育隐蔽课程的内涵、特点、价值及其建设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5年08期)

吴学文[10](2015)在《北京市重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职院校体育隐蔽课程现状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及促进学生发展的非智力因素,在重点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中对影响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进行调查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高职院校在影响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要素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精神文化要素方面,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体育隐蔽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中,还是日常交通出行中,身体活动量都大为减少,并且受到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下降,最终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为达到完善当代大学生体育态度的目的,课程中加入"微运动"的理念来改善当代大学生体育态度。本探究了"微运动"与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的关系。随着"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信息产品的出现在人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隐蔽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原国顺.体育教学中隐蔽课程的研究[C].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18

[2].邢菊.高师“微运动”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探究[J].知识文库.2018

[3].史晓惠.“体育隐蔽课程”理论背景下高校艺术体操专项教师自身隐性因素的开发[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

[4].占雅男.浅析体育隐蔽课程[J].西部皮革.2016

[5].王洪懿.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隐蔽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6

[6].曹鑫楠,李孟华.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构建策略[J].山海经.2016

[7].王国强.邢台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开展现状研究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5

[8].陈绿波.隐蔽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

[9].陈莉红,欧岳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视域下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

[10].吴学文.北京市重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职院校体育隐蔽课程现状之比较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终身体育观下体育隐蔽课程开发...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体育隐蔽课程文化要素中体育教...实验小学体育隐蔽课程的整体结构体育隐蔽课程实施步骤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划分...

标签:;  ;  ;  ;  ;  ;  ;  

体育隐蔽课程论文_原国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