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滋补脾阴方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脾阴虚,滋补脾阴方药,黏蛋白,空肠
滋补脾阴方药论文文献综述
侯圣林,战丽彬,孙晓霞[1](2019)在《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空肠组织黏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空肠组织黏蛋白(MU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采用复合方法建立脾阴虚证动物模型,连续38 d,滋补脾阴方药组于造模第25~38日予滋补脾阴方药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空肠组织MU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肠组织MUC2蛋白表达有降低趋势,MUC3和MUC5A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补脾阴方药组大鼠MUC2蛋白表达有上调趋势,MU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MUC5AC蛋白表达有下调趋势。结论滋补脾阴方药可改善脾阴虚模型大鼠MUC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周雯[2](2019)在《基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及肠道菌群的滋补脾阴方药对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在概念、临床范畴、发病条件等方面,情志与心理应激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情志致病学说与心理应激反应有着本然的一致性。随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率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逐年升高,心理应激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应激能提高糖耐量减低者发展成糖尿病的机率。糖尿病可引起大脑认知功能紊乱,表现出轻、中度的认知障碍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这种疾病即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严重者可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目前尚未发现DACD的特征性神经病理改变,多项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改变与AD相似。研究发现AD患者和动物脑内均发生蛋白质泛素化,依赖于E3连接酶,慢性心理应激通过增加泛素化及降解,能够引起认知功能损伤。提示情志所致的DACD可能与脑内蛋白质泛素化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慢性心理应激可使肠道内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等。肠道菌群的失调可导致T2DM及其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蛋白质组学能够在整体水平上对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研究,进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加快对疾病病理改变的认识。现在对于DACD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还很浅,对其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分析更少,而多个针对AD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蛋白质泛素化在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DACD脑内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其发病机理。平衡的肠道菌群不仅在宿主的新陈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抵御外来病原菌的侵袭。一旦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则宿主表现为疾病易感性。人体许多疾病如T2DM的发生发展都与肠道菌群的失调有关系,肠道菌群在T2DM的发生与转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大量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与认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影响宿主的行为,比如认知功能损伤、抑郁和焦虑等。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治疗DACD的有效措施。中医学认为DACD属于“消渴”合并“健忘”或“呆症”。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战丽彬教授依据清代·吴澄《不居集》中记载的资成汤加味而成滋补脾阴方药(ZiBu PiYin Recipe,ZBPYR)。该方不仅能改善临床患者健忘、呆症等认知障碍的症状,而且还能改善脾阴虚痴呆大鼠、老龄大鼠、自发性糖尿病肥胖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s,ZDF)大鼠、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诱发的糖尿病大鼠以及db/db小鼠的认知功能。综上,本研究一是观察ZDF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表现及情志应激是否促进了DACD的发生发展;二是基于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寻脑内和情志应激所致DACD发病、ZBPYR干预作用紧密相关的泛素化蛋白质和生物学通路,以期为研究情志应激所致DACD的发病机制以及ZBPYR的治疗机制提供新线索;此外,基于16S rRNA技术,我们动态观察了情志应激所致DACD及ZBPYR干预后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阐明ZBPYR对肠道菌群的动态调节作用。一、理论研究本章较为系统地对情志与DACD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对中医学、现代医学对DACD的认识及治疗的现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对“从脾论治”ZBPYR治疗DACD的理论、情志应激所致DACD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向的探讨,为“脾主思藏意”,“思伤脾、脾失藏意”引起DACD的理论内涵和基础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本章研究为论文的设计和系统研究提供基础。二、实验研究目的:1.观察ZBPYR对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对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全脑组织进行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寻找出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3.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了解与DACD发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ZBPYR的可能作用靶点;4.阐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并初步分析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丰度改变与mRNA水平变化的关系;5.动态观察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ZBPYR的调节作用。方法:瘦型同窝大鼠(Lean Zucker rat,LZ)为对照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ZDF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ZDF)、糖尿病模型+情志组(ZDF_P)、糖尿病模型+情志+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P_Z),共4组。1.通过监测随机血糖(Random blood glucose,RB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SI)、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O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nsulin tolerance,ITT),观察4组大鼠的糖尿病状态和ZBPYR的干预作用。通过检测皮质酮,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是否被激活。2.通过行为学实验,包括旷场、避暗以及水迷宫实验,观察4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ZBPYR的干预作用。3.利用Label-free联合LC-MS/MS技术进行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4.通过GO分类注释、KEGG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5.在蛋白水平上,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验证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结果可靠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初步分析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丰度改变和mRNA水平变化的关系。6.基于16S rRNA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分析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度和多样性,寻找ZBPYR作用的肠道菌群靶点。结果:1.ZDF组大鼠每周的RBG均明显升高,葡萄糖机能受损,存在糖耐量异常和外周胰岛素抵抗;情志应激加重了大鼠的葡萄糖机能受损和外周胰岛素抵抗;给予ZBPYR治疗后,大鼠葡萄糖耐量得到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减轻。情志应激显着升高了大鼠的皮质酮水平,ZBPYR治疗能够显着降低其水平。2.在旷场实验中,ZBPYR治疗显着升高了大鼠的正中格停留时间、中央格穿梭以及直立次数,有增加大鼠运动总距离的趋势。在避暗实验中,ZBPYR治疗有延长大鼠潜伏期的趋势。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接受ZBPYR治疗后的P_Z组大鼠训练第5天的潜伏期明显缩短。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ZBPYR治疗有增加大鼠寻找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时间、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的趋势。在Morris水迷宫可视化平台实验中,4组大鼠的游泳距离和寻找可见平台的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共鉴定到1,680个泛素化位点,1,620个泛素化肽段,842个泛素化蛋白质。与LZ组比较,在ZDF组发现56个上调及14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ZDF组比较,在ZDF_P组发现69个上调及58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ZDF_P组比较,在P_Z组发现52个上调及12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此外,在上述两两比较中,发现16个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4.生物信息学方法: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主要位于细胞、细胞器以及细胞膜;细胞过程、单生物过程、生物调节、多细胞生物过程和代谢过程是其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LZ组和ZDF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10条,包括胰岛素分泌、胰腺分泌、cAMP信号通路等;ZDF组和ZDF_P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11条,包括cAMP信号通路、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胰岛素分泌等;ZDF_P组和P_Z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21条,包括内吞作用、多巴胺能突触、cAMP信号通路等。通过使用IntACT数据库发现LZ组与ZDF组、ZDF组与ZDF_P组、ZDF_P组与P_Z组分别存在79、51、59个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5.通过使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验证选取的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型亚基 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Ⅱ subunit alpha,Camk2α)、钠/钾转运 ATP 酶亚基 β-1(Sodium/potassium-transporting ATPase subunit beta-1,Atp1b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o)亚基α(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G(o)subunit alpha,Gnao1)、磷酸丙糖异构酶 1(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1)4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其结果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结果一致。qPCR结果表明,ZDF组Camk2α mRNA表达较LZ组明显降低,P_Z组Camk2α mRNA表达较ZDF_P组显着上调。Atp1b1 mRNA、Gnao1 mRNA、Tpi1 mRNA的表达变化与蛋白质水平变化趋势相一致,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6.肠道菌群分析: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给予ZBPYR可动态降低Chao1、ACE指数。在门水平上,所有样品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且丰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动态变化。在属水平上,各组样品中优势菌属为乳酸杆菌属;萨特氏菌属、罗氏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乳酸杆菌属等随时间的变化菌属丰度发生了动态变化。样品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和UniFrac距离组间/组内差异比较分析能够看出ZDF组、ZDF_P组样品与LZ组样品很好地分离,而P_Z组样品分布于ZDF组与ZDF_P组之间,表明ZBPYR可调节DACD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结论:1.自发性糖尿病肥胖ZDF大鼠符合DACD的行为学改变,是良好的DACD动物模型。情志应激促进和加重了DACD的发生发展。ZBPYR除了能改善DACD大鼠的RBG升高等糖尿病特征外,还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情志应激激活了ZDF大鼠的HPA轴,ZBPYR能够抑制HPA轴的激活。2.应用Label-free联合LC-MS/MS的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构建了LZ大鼠和ZDF大鼠的泛素化蛋白质图谱,奠定了深入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与DACD相关性的基础;发现200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DACD发病相关,127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情志应激相关,以及可能是ZBPYR作用的16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靶点。3.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了大鼠全脑组织中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的GO分类、KEGG通路和蛋白质网络相互作用,为DACD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和ZBPYR的治疗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4.通过使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证实了本次实验中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可靠性。qPCR结果提示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不完全源于mRNA的变化。5.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ZBPYR能显着性改善失调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动态降低Chao1、ACE多样性指数。人和大鼠微生物在门的组成上是相同的。从动态发展过程看,ZBPYR可升高乳酸杆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属、Anaerostipes属丰度;可降低Allobaculum、另枝菌属、变形杆菌属、粪球菌属丰度。ZBPYR能显着调节情志应激所致DACD引起的益生菌和致病菌紊乱。(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23)
孙晓霞[3](2019)在《脾阴虚大鼠肠黏膜屏障变化与滋补脾阴方药干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脾阴虚状态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干预的作用。方法:适应性喂养3天后,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14只。采用经典复合因素,即以饮食不节和劳倦过度结合耗伤阴液法建立脾阴虚大鼠模型。造模时间共38天,分为3个阶段:①脾气虚阶段(第1-14天):饱食1日+禁食2日(3日为一循环)。每日游泳至力竭。②脾阴虚阶段(第15-24天):排除不符合脾气虚标准大鼠1只及死亡大鼠1只。将剩余12只大鼠全部纳入脾阴虚阶段,每日灌服伤阴药(1 mL/1000g/只)。③滋补脾阴方药给药阶段(第25-38天):将模型组分为脾阴虚组(6只)和滋补脾阴方药组(6只)。滋补脾阴方药组每日予以滋补脾阴方药干预,按照1 mL/100 g进行胃饲。正常组与脾阴虚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并于实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以及第35天收集大鼠粪便,通过16S rRNA V3-V4区测序分析大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门、属水平上差异菌群的丰度,评价肠黏膜生物屏障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qPCR技术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以评价肠黏膜机械屏障变化;ELISA法测定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以反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改变。结果:一、脾阴虚大鼠肠黏膜生物屏障变化及滋补脾阴方药干预作用研究1.Alpha多样性结果显示:脾气虚阶段末,脾气虚组相比于正常组Simpson指数与Shannon指数增加;脾阴虚阶段末,脾阴虚组大鼠肠道菌群Simpson和Shannon指数变化不显;滋补脾阴方药给药阶段末,即第5周,脾阴虚组相比于正常组Simpson与Shannon指数均下降,滋补脾阴方药组Simpson与Shannon指数较脾阴虚组相比增加,且滋补脾阴方药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基于门水平上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共检测到8种主要细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脾阴虚大鼠粪便细菌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厚壁菌门是最丰富的菌门。比较第1-5周各组大鼠肠道菌群中优势菌门变化结果显示,各阶段变化显着。脾气虚阶段第1周,相比于正常组,脾气虚组厚壁菌门与F/B比例明显增加,拟杆菌门与放线菌门减少。至第2周,脾气虚组与正常组相比,厚壁菌门和F/B 比例降低,放线菌门明显增加,拟杆菌门有上升趋势,但拟杆菌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脾阴虚阶段,脾阴虚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B与放线菌门比例均有上升趋势,拟杆菌门比例有降低趋势,但差异3.无统计学意义。至滋补脾阴方药干预阶段末(第5周),与正常组相比,脾阴虚组厚壁菌门与F/B水平增加,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下降;相比于脾阴虚组,滋补脾阴方药组厚壁菌门与F/B明显下降,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比例均升高。4.基于属水平上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第1-5周脾阴虚大鼠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整体水平下降,至第4周降至最低水平,且与前3周均具有显着差异,第5周该菌水平相比于第1-2周下降;梭菌属(Clostridium)相对丰度在第1-5周呈逐渐上升趋势;脾阴虚阶段,颤螺菌属(Oscillospira)水平相比于脾气虚阶段降低,第4-5周呈增加趋势。Metastats分析结果显示,第1-5周各组大鼠肠道差异菌群处于不断变化中,主要包括乳杆菌属、颤螺菌属、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粘放线菌属(Adlercreutz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Anaerostipes 属、罗氏菌属(Rothia)、Aggregatibacter 属、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别样棒菌属(Allobaculum)、丁酸弧菌属(Butyricimonas)、Cornebacterium属、布劳特氏菌属、瘤胃球菌属和ParaPrevotella属。至第5周滋补脾阴方药给药阶段末,比较叁组肠道差异菌属显示:相比于正常组,脾阴虚组乳杆菌属与Paraprevotella属水平明显增加,瘤胃球菌属与粘放线菌属明显下降;与脾阴虚组相比较,滋补脾阴方药组乳杆菌属丰度水平显着下降,瘤胃球菌属与粘放线菌属水平增加;滋补脾阴方药组乳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粘放线菌属与Paraprevotella属较正常组均无明显差异。二、脾阴虚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变化及滋补脾阴方药干预作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脾阴虚组大鼠空肠Claudin-1、Occludin蛋白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ZO-1蛋白表达有降低趋势;滋补脾阴方药组Claudin-1、Occludin蛋白表达相比于脾阴虚组上调,ZO-1表达略有增加,但统计学无显着差异。滋补脾阴方药给药组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较正常组之间未见显着性差异。采用qPCR方法检测大鼠空肠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显示,相比于正常组,脾阴虚组大鼠空肠Claudin-1和Occludin mRNA表达降低,ZO-1 mRNA表达有降低趋势;滋补脾阴方药方药组Claudin-1、Occludin和ZO-1 mRNA表达较脾阴虚组均增加。滋补脾阴方药给药组Claudin-1、Occludin、ZO-1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叁、脾阴虚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变化及滋补脾阴方药干预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空肠 sIgA、IFN-γ、IL-4、IL-10、IL-17和 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脾阴虚组空肠sIgA、IL-4、IL-10、TGF-β含量较正常组相比减少,IFN-γ和IL-17含量增加;滋补脾阴方药组与脾阴虚组相比,sIgA、IL-4、IL-10和TGF-β表达水平均上升,IFN-y与IL-17表达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1.脾阴虚造模过程中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呈动态变化:脾气虚阶段末,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脾阴虚阶段变化不显,至滋补脾阴方药给药阶段,脾阴虚大鼠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滋补脾阴方药干预可增加脾阴虚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2.脾阴虚状态下,机体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发生紊乱。脾阴虚证发展过程中可以使益生菌乳杆菌属水平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致病菌梭菌属比例,推测乳杆菌属和梭菌属可能是脾阴虚证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菌属。脾阴虚状态下产丁酸相关细菌(罗氏菌属和丁酸弧菌属)水平的下降可能影响了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正常发挥。3.滋补脾阴方药能够通过下调厚壁菌门、F/B 比例与乳杆菌属水平,增加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瘤胃球菌属与粘放线菌属丰度,从而改善脾阴虚大鼠失调的肠道菌群结构。4.脾阴虚大鼠空肠组织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的重要因素之一。滋补脾阴方药能够通过上调大鼠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 mRNA表达,并增加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改善脾阴虚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对肠道机械屏障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5.脾阴虚大鼠肠道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比例失衡,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显着下降。滋补脾阴方药可以通过调节Th1/Th2、Th1 7/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比例,有效改善脾阴虚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从而减轻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23)
张琳,战丽彬,肖佳宇,罗楠,肖楠[4](2018)在《滋补脾阴方药挥发油的提取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滋补脾阴方药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滋补脾阴方药挥发油的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浸泡时间、粉碎度、液固比对得率的影响;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MTT法检测滋补脾阴方药对卵巢癌A2780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6 h,浸泡时间为2 h,粉碎度为10目,液固比为6∶1;GC-MS法测定挥发油成分,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组分的99.46%,其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和单萜类。结论:正交设计法用于提取滋补脾阴方药挥发油工艺的优选准确、可靠;GC-MS方法可用于分析滋补脾阴方药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且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可为滋补脾阴方药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8年11期)
孙晓霞,战丽彬,侯圣林,江玉翠,杨关林[5](2018)在《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5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脾阴虚大鼠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5(GLUT5)m 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滋补脾阴方药(ZBPYR)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饮食失常兼过劳结合燥热耗伤阴液法进行脾阴虚大鼠模型的复制,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阴虚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测定空肠GLUT1、GLUT5的m 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空肠GLUT1、GLUT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阴虚组GLUT1、GLUT5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5);与脾阴虚组比较,滋补脾阴方药组能够明显上调GLUT1、GLUT5的m RNA表达水平(P<0.01),并增加GLUT1、GLUT5蛋白的表达含量(P<0.05)。结论:通过上调脾阴虚大鼠空肠GLUT1、GLUT5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ZBPYR对脾阴虚证发挥干预作用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8年05期)
周雯,战丽彬[6](2018)在《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滋补脾阴方药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整合药理学平台,检索查询滋补脾阴方药12味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物靶标,以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靶标,共同构建"滋补脾阴方药-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的可视化网络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平台筛选出滋补脾阴方药687种活性成分,主要为苷类、糖类、醇类;及595个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靶标,包括羟酰辅酶A脱氢酶叁功能多酶复合物亚基α(HADHA)、羟酰-Co A脱氢酶(HADH)、NAD(P)依赖类固醇脱氢酶样(NSDHL)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关键靶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最常见的分子功能是ATP结合、蛋白结合等,并参与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碳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通路。结论:通过该平台能够预测出滋补脾阴方药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靶标及参与的相关通路,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8年04期)
隋华,战丽彬,嵇征鸿,宫晓洋,宫瑾[7](2015)在《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脑内树突棘变化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病证结合脾阴虚痴呆大鼠模型脑内不同区域树突棘变化的观察,探讨滋补脾阴方药(ZBPYR)对脑内树突棘变化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建造脾阴虚模型,凝集态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 1-40,Aβ1-40)定位注射到海马,建立脾阴虚痴呆模型,并应用ZBPYR干预。使用高尔基(Golgi)染色法,对动物模型脑内不同区域的树突棘进行染色,观察数量和形态。结果:脾阴虚痴呆组的海马各区和皮质的树突棘密度比脾阴虚组有所减少;与痴呆组和脾阴虚痴呆组比较,脾阴虚痴呆+ZBPYR组的大鼠海马各区和皮质的树突棘密度有所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痴呆组模型大鼠的脑内海马不同区域和皮质的树突棘密度下降。结论:脾阴虚痴呆大鼠不同脑区树突棘密度有不同程度减少,ZBPYR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可能与维持不同脑区树突棘密度相关。(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5年10期)
梁丽娜,战丽彬,胡守玉,隋华,郑路平[8](2015)在《糖尿病脾阴虚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及滋补脾阴方药调节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调节糖尿病脾阴虚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糖尿病组,脾阴虚组,糖尿病脾阴虚组,糖尿病脾阴虚+滋补脾阴方药组共5组。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起始因子2的α亚单位(e IF2α)、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变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GRP78 mRNA表达变化,评价滋补脾阴方药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大鼠下丘脑p-PERK、p-e IF2α、GRP78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均增加(P<0.05),糖尿病脾阴虚+滋补脾阴方药组较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减弱(P<0.05),e IF2α蛋白水平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脾阴虚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大鼠下丘脑GRP78 mRNA表达较空白组均增强(P<0.05),糖尿病脾阴虚+滋补脾阴方药组下丘脑GRP78 mRNA与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比较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组、糖尿病脾阴虚组大鼠下丘脑中发生内质网应激,滋补脾阴方药具有减轻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孙铮,战丽彬,孙晓昕,郑路平,解伟[9](2015)在《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预防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ZBPYR1)和滋补脾阴方药预防组(ZBPYR2)。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皮质线粒体超微结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yto C表达。结果:1 DM组较Con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ZBPYR1组学习记忆能力较DM组改善(P<0.05),ZBPYR2组较DM组改善较为明显(P<0.01)。2 DM组皮质线粒体数量较Con组减少(P<0.05),线粒体形态发生肿胀、变形、嵴走向紊乱、模糊甚至溶解;ZBPYR干预后上述结果得到改善,且ZBPYR2组较DM组线粒体数量增多(P<0.05)。3 DM组胞浆中Cyto C较Con组增强(P<0.01),ZBPYR干预后Cyto C表达减弱。结论:ZBPYR调节皮质区线粒体形态、数量的变化,阻止线粒体中Cyto C向胞浆中释放,提高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5年08期)
梁丽娜,战丽彬,胡守玉,隋华,陈静[10](2015)在《滋补脾阴方药调节下丘脑中自噬及内质网应激改善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ZBPYR)调节自噬及内质网应激(ERS)改善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糖尿病组(DM),脾阴虚组(pi),脾阴虚糖尿病组(pi DM),脾阴虚糖尿病+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ZBPYR)。Western Blot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Ⅱ(LC3Ⅱ)、抑制物阻抗性酯酶1α亚基(IRE1α)、c-Jun氨基端激酶(JNK)的蛋白表达。结果:DM组、pi组、pi DM组LC3Ⅱ较cont组降低(P<0.05),ZBPYR组LC3Ⅱ较DM组、pi DM组增加(P<0.05)。与cont组比较,DM组、pi DM组p-IRE1α、pi组、pi DM组p-JNK1均有所增加(P<0.05),ZBPYR组p-IRE1α、p-JNK1与DM组、pi DM组比较有所降低(P<0.05)。结论:ZBPYR调节自噬及ERS改善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5年06期)
滋补脾阴方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表明在概念、临床范畴、发病条件等方面,情志与心理应激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情志致病学说与心理应激反应有着本然的一致性。随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率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逐年升高,心理应激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应激能提高糖耐量减低者发展成糖尿病的机率。糖尿病可引起大脑认知功能紊乱,表现出轻、中度的认知障碍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这种疾病即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严重者可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目前尚未发现DACD的特征性神经病理改变,多项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改变与AD相似。研究发现AD患者和动物脑内均发生蛋白质泛素化,依赖于E3连接酶,慢性心理应激通过增加泛素化及降解,能够引起认知功能损伤。提示情志所致的DACD可能与脑内蛋白质泛素化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慢性心理应激可使肠道内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等。肠道菌群的失调可导致T2DM及其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蛋白质组学能够在整体水平上对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研究,进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加快对疾病病理改变的认识。现在对于DACD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还很浅,对其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分析更少,而多个针对AD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蛋白质泛素化在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DACD脑内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其发病机理。平衡的肠道菌群不仅在宿主的新陈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抵御外来病原菌的侵袭。一旦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则宿主表现为疾病易感性。人体许多疾病如T2DM的发生发展都与肠道菌群的失调有关系,肠道菌群在T2DM的发生与转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大量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与认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影响宿主的行为,比如认知功能损伤、抑郁和焦虑等。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治疗DACD的有效措施。中医学认为DACD属于“消渴”合并“健忘”或“呆症”。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战丽彬教授依据清代·吴澄《不居集》中记载的资成汤加味而成滋补脾阴方药(ZiBu PiYin Recipe,ZBPYR)。该方不仅能改善临床患者健忘、呆症等认知障碍的症状,而且还能改善脾阴虚痴呆大鼠、老龄大鼠、自发性糖尿病肥胖大鼠(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s,ZDF)大鼠、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诱发的糖尿病大鼠以及db/db小鼠的认知功能。综上,本研究一是观察ZDF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表现及情志应激是否促进了DACD的发生发展;二是基于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寻脑内和情志应激所致DACD发病、ZBPYR干预作用紧密相关的泛素化蛋白质和生物学通路,以期为研究情志应激所致DACD的发病机制以及ZBPYR的治疗机制提供新线索;此外,基于16S rRNA技术,我们动态观察了情志应激所致DACD及ZBPYR干预后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阐明ZBPYR对肠道菌群的动态调节作用。一、理论研究本章较为系统地对情志与DACD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对中医学、现代医学对DACD的认识及治疗的现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对“从脾论治”ZBPYR治疗DACD的理论、情志应激所致DACD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向的探讨,为“脾主思藏意”,“思伤脾、脾失藏意”引起DACD的理论内涵和基础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本章研究为论文的设计和系统研究提供基础。二、实验研究目的:1.观察ZBPYR对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对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全脑组织进行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寻找出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3.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了解与DACD发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ZBPYR的可能作用靶点;4.阐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并初步分析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丰度改变与mRNA水平变化的关系;5.动态观察情志应激所致DACD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ZBPYR的调节作用。方法:瘦型同窝大鼠(Lean Zucker rat,LZ)为对照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ZDF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ZDF)、糖尿病模型+情志组(ZDF_P)、糖尿病模型+情志+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P_Z),共4组。1.通过监测随机血糖(Random blood glucose,RB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SI)、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O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nsulin tolerance,ITT),观察4组大鼠的糖尿病状态和ZBPYR的干预作用。通过检测皮质酮,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是否被激活。2.通过行为学实验,包括旷场、避暗以及水迷宫实验,观察4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ZBPYR的干预作用。3.利用Label-free联合LC-MS/MS技术进行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4.通过GO分类注释、KEGG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5.在蛋白水平上,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验证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结果可靠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初步分析差异表达的泛素化蛋白质丰度改变和mRNA水平变化的关系。6.基于16S rRNA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分析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度和多样性,寻找ZBPYR作用的肠道菌群靶点。结果:1.ZDF组大鼠每周的RBG均明显升高,葡萄糖机能受损,存在糖耐量异常和外周胰岛素抵抗;情志应激加重了大鼠的葡萄糖机能受损和外周胰岛素抵抗;给予ZBPYR治疗后,大鼠葡萄糖耐量得到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减轻。情志应激显着升高了大鼠的皮质酮水平,ZBPYR治疗能够显着降低其水平。2.在旷场实验中,ZBPYR治疗显着升高了大鼠的正中格停留时间、中央格穿梭以及直立次数,有增加大鼠运动总距离的趋势。在避暗实验中,ZBPYR治疗有延长大鼠潜伏期的趋势。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接受ZBPYR治疗后的P_Z组大鼠训练第5天的潜伏期明显缩短。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ZBPYR治疗有增加大鼠寻找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时间、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的趋势。在Morris水迷宫可视化平台实验中,4组大鼠的游泳距离和寻找可见平台的潜伏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共鉴定到1,680个泛素化位点,1,620个泛素化肽段,842个泛素化蛋白质。与LZ组比较,在ZDF组发现56个上调及14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ZDF组比较,在ZDF_P组发现69个上调及58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ZDF_P组比较,在P_Z组发现52个上调及124个下调的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此外,在上述两两比较中,发现16个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4.生物信息学方法: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主要位于细胞、细胞器以及细胞膜;细胞过程、单生物过程、生物调节、多细胞生物过程和代谢过程是其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LZ组和ZDF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10条,包括胰岛素分泌、胰腺分泌、cAMP信号通路等;ZDF组和ZDF_P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11条,包括cAMP信号通路、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胰岛素分泌等;ZDF_P组和P_Z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的KEGG通路有21条,包括内吞作用、多巴胺能突触、cAMP信号通路等。通过使用IntACT数据库发现LZ组与ZDF组、ZDF组与ZDF_P组、ZDF_P组与P_Z组分别存在79、51、59个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5.通过使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验证选取的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型亚基 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Ⅱ subunit alpha,Camk2α)、钠/钾转运 ATP 酶亚基 β-1(Sodium/potassium-transporting ATPase subunit beta-1,Atp1b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o)亚基α(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G(o)subunit alpha,Gnao1)、磷酸丙糖异构酶 1(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1)4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其结果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结果一致。qPCR结果表明,ZDF组Camk2α mRNA表达较LZ组明显降低,P_Z组Camk2α mRNA表达较ZDF_P组显着上调。Atp1b1 mRNA、Gnao1 mRNA、Tpi1 mRNA的表达变化与蛋白质水平变化趋势相一致,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6.肠道菌群分析: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给予ZBPYR可动态降低Chao1、ACE指数。在门水平上,所有样品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且丰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动态变化。在属水平上,各组样品中优势菌属为乳酸杆菌属;萨特氏菌属、罗氏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乳酸杆菌属等随时间的变化菌属丰度发生了动态变化。样品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和UniFrac距离组间/组内差异比较分析能够看出ZDF组、ZDF_P组样品与LZ组样品很好地分离,而P_Z组样品分布于ZDF组与ZDF_P组之间,表明ZBPYR可调节DACD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结论:1.自发性糖尿病肥胖ZDF大鼠符合DACD的行为学改变,是良好的DACD动物模型。情志应激促进和加重了DACD的发生发展。ZBPYR除了能改善DACD大鼠的RBG升高等糖尿病特征外,还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情志应激激活了ZDF大鼠的HPA轴,ZBPYR能够抑制HPA轴的激活。2.应用Label-free联合LC-MS/MS的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构建了LZ大鼠和ZDF大鼠的泛素化蛋白质图谱,奠定了深入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与DACD相关性的基础;发现200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DACD发病相关,127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与情志应激相关,以及可能是ZBPYR作用的16个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靶点。3.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了大鼠全脑组织中差异表达泛素化蛋白质的GO分类、KEGG通路和蛋白质网络相互作用,为DACD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和ZBPYR的治疗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4.通过使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证实了本次实验中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可靠性。qPCR结果提示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不完全源于mRNA的变化。5.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ZBPYR能显着性改善失调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动态降低Chao1、ACE多样性指数。人和大鼠微生物在门的组成上是相同的。从动态发展过程看,ZBPYR可升高乳酸杆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属、Anaerostipes属丰度;可降低Allobaculum、另枝菌属、变形杆菌属、粪球菌属丰度。ZBPYR能显着调节情志应激所致DACD引起的益生菌和致病菌紊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滋补脾阴方药论文参考文献
[1].侯圣林,战丽彬,孙晓霞.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空肠组织黏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
[2].周雯.基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及肠道菌群的滋补脾阴方药对情志应激所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孙晓霞.脾阴虚大鼠肠黏膜屏障变化与滋补脾阴方药干预作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4].张琳,战丽彬,肖佳宇,罗楠,肖楠.滋补脾阴方药挥发油的提取与分析[J].中药材.2018
[5].孙晓霞,战丽彬,侯圣林,江玉翠,杨关林.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1、葡萄糖转运蛋白5表达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
[6].周雯,战丽彬.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滋补脾阴方药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
[7].隋华,战丽彬,嵇征鸿,宫晓洋,宫瑾.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脑内树突棘变化影响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
[8].梁丽娜,战丽彬,胡守玉,隋华,郑路平.糖尿病脾阴虚大鼠下丘脑内质网应激及滋补脾阴方药调节作用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9].孙铮,战丽彬,孙晓昕,郑路平,解伟.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预防作用机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
[10].梁丽娜,战丽彬,胡守玉,隋华,陈静.滋补脾阴方药调节下丘脑中自噬及内质网应激改善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