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文学案设置应强化作文训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文学案设置应强化作文训练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中学546700

摘要:一堂出彩的课改课,绝对少不了一份精心设置的学案。对于语文而言,作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平常讲课文,我们却往往忽视了作文训练,其实任何一篇课文,都能作为作文训练的对象,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文强化作文训练

一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朱老先生对读书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我想,这也道出了多少读书人共同的感悟!浓缩了多少读书人共同的心声!书只有常读才能常新。对于作文而言,同样如此,谁都清楚,只有不停地写,不停地练,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王道。从学生方面来讲,要保证“渠”的“清”,“源头”在哪?当然,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源头”可以是多样化的,不过,我认为最重要最直接的“源头”依然是——课本。若每篇课文我们都能练练笔,学生还会害怕没有素材,害怕动笔么?另外,作文也是高考的重头戏,40%的分数单靠几节作文课、几次考前的作文练习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学案设置作文训练的主要出发点,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在此不再赘述。但除此之外,设置作文训练至少还有以下几大好处。

一、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做到“水到渠成”

平常我们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往往设置许多问题,又细又杂,学生一看,头都大了,心情烦躁,要不懒于写,要不乱抄一通了事。举个例子,我们在学案上出一道练习册中一模一样的题,就会有不少学生一字不漏地将练习册上的答案搬上来,但可能自己抄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与我们的本意完全背离,弊端明显。我在设计《项脊轩志》这篇课文时,课文理解就一题:“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选择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小片段来回忆家人的,读来却让人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深情,请从中选择一个对象,进行细节描写,可适度想象,力求表达出真挚、细腻的情感。”一看这题,学生来劲了,大部分学生对归有光与他妻子的情感兴趣颇浓,当然,也有写作者祖母和母亲的,都不乏佳作。很多学生想象力惊人,细节描写的功夫也可谓炉火纯青。有一生想象的是两人新婚之夜喝交杯酒的场景,两人什么心理,什么表情,什么动作,都写得细致入微。虽然文中无这一细节,但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角度看,仍是值得肯定的。不少人也注意到了“手植枇杷”这一句,一学生有一段是这样的:一日,妻子对我说:“相公,你整日在轩中读书,怪闷的,我在轩前的院子里亲手种了一棵枇杷树,等它长大后,你可以坐在枇杷树下读书、乘凉,累了还可以摘几颗枇杷解渴,多好啊!”可就在那年,妻子与我阴阳两隔。转眼六年过去了,妻子温柔的话语仍时时回响在我的耳际,而我,却只能在大如伞盖的枇杷树下喃喃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还有一个学生留意到了“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他分析了原因,还用文言文写成,最后一句总结我印象很深:“睹物思人使心伤,枇杷树下欲断肠。”他们都能写这样的文字了,还用过多地去分析文章内容、文章的写作特点么?最强悍的战术是什么?

二、作文训练环节有助于形成课堂高潮

本期最后上的五篇课文,学案都设计了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作文题。数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最期待的就是这个环节。因为这里,是他们经过自己真正的思考得来的,在这里他们可以大胆自由发挥,可以彰显个性,可以满足言说的欲望,获得身心的愉悦,这里,风景独好。比如上文提到的“手植枇杷”这个细节,典雅化的语言加上学生包含深情的朗读,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三、能在一定程度上“沉淀”学生“浮躁”的心

用一个不太恰当但形象的比喻,现在很多学生,哪怕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心就如一潭搅浑了的水,异常浮躁。可能是他们身处这个“花花世界”吧,诱惑实在太多,分心的事也实在太多。有的东西学案上写过,学生上来展示过,老师还强调过,但下次出现在试卷上,依然难倒一大片。再比如默写这种最简单的题,到了学生那里往往变成了最难的,不是背不了就是写错字。归根结底,那就是他们根本没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高中内容庞、杂、难,没有一颗澄澈的心是不可能学好的,而作文训练其实跟绘画、练字一样,也有养气养性的功能,想要写出点东西来,非得有平心静气的思考不可,毛毛躁躁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内容。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不但要有课堂上的热闹和狂欢,更要有课后自己静心的思考、总结和感悟。否则,我们的课不就成了“徒有其表”么?若时常能让学生们做做心灵的深呼吸,与课本对对话,与自己的心交流交流,清理清理纷扰的头绪,肯定对他们大有裨益。

总之,练作文可颐养性情,而要切实做好作文训练和课文理解,又需一颗宁静淡泊之心。课文学案设置好作文训练,益处多多,何乐不为?

参考文献

[1]史绍典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王呈祥教师的爱与责任[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2006。

[3]陈玉秋高中语文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标签:;  ;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文学案设置应强化作文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